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沃爾頓

(愛爾蘭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鎖定
沃爾頓,又譯瓦爾頓(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995),愛爾蘭人。
中文名
沃爾頓
外文名
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95年

沃爾頓人物簡介

他和美國科克羅夫特(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1967)因利用人工加速的亞原子粒子進行原子核嬗變的開創性工作,共同分享了195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沃爾頓主要貢獻

科克羅夫特和瓦爾頓在劍橋盧瑟福實驗室工作時,巧妙地把高壓變壓器、電壓倍增迴路和整流管安裝在一個四級系統中,建成了能產生60—80萬伏特高壓的加速裝置,該裝置被命名為“科克羅夫特-瓦爾頓加速器”。他們把加速後的質子射向鋰靶,在硫化鋅屏上觀察到了明亮的閃爍現象。這是因為,高能質子轟擊鋰原子核,使鋰原子核嬗變為兩個原子核(即a粒子)理論上認為,反應所產生的兩個a粒子帶有相等的能量並向相反方向飛去。為了證實這一點,他們使用威爾遜雲霧室觀測a粒子的徑跡,然後根據a粒子的射程求出它們的能量,結果確實與理論預言符合。
科克羅夫特和瓦爾頓在劍橋盧瑟福實驗室完成的這項實驗,是人類第一次通過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方法使原子核發生嬗變。在這個反應中釋放出的巨大核能為驗證愛因斯坦質能關係式提供了第一個重要的實驗依據。另外,這個實驗還證實了伽莫夫對入射粒子進入核內的幾率的估算。這些入射粒子儘管受到了核電荷的排斥,但是它們仍能深入原子核的內部。現在,人們公認這個實驗是科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促進了迴旋加速器及其他加速器的發展,開創了原子核物理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