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沂蒙綠茶

鎖定
沂蒙綠茶,山東省臨沂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沂蒙綠茶產於沂蒙山區,屬暖温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平均氣温13.0℃,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2600小時,無霜期200多天,境內有眾多丘陵、水庫。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良的土壤質地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使沂蒙綠茶具有“芽葉肥厚、慄香高爽、滋味醇濃、極耐沖泡”特點 [1]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沂蒙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沂蒙綠茶
產品地址
山東省臨沂市
品質特點
芽葉肥厚、慄香高爽、極耐沖泡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046號 [2] 
批准時間
2013年12月30日 [2] 

沂蒙綠茶產品特點

沂蒙綠茶外在感官特徵

臨沂綠茶 臨沂綠茶
1、捲曲形茶外形:條索捲曲、緊結、勻整;不同級別茶葉色澤從翠綠到墨綠,但不得枯黃、斷碎。內質:香氣高,從嫩慄香到純正;湯色從嫩綠明亮到黃綠明亮,不渾濁;滋味濃醇、無異味;葉底從嫩綠明亮到黃綠明亮。
2、扁形茶外形:光扁平直,不同級別茶葉從光滑到扁平;色澤從嫩綠到黃綠,勻整潔淨。內質:慄香濃郁,從嫩香到純正;滋味醇厚,無異味;湯色從嫩綠明亮到黃綠明亮;葉底從嫩綠明亮到黃亮。
3、針形茶。外形:扁平挺直,綠潤勻齊。內質:慄香高而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滋味鮮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均勻 [1] 

沂蒙綠茶內在品質指標

沂蒙茶屬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沂蒙綠茶具有葉片肥厚、香氣高、滋味鮮爽醇和、耐沖泡、湯色嫩綠明亮、並帶有獨特的板栗香等特點。這些特點的形成與其特有的鮮葉形態與內在營養成分是分不開的,具體指標為:水浸出物40~45%、氨基酸4.0~4.5%、茶多酚28.0~32.0%、咖啡鹼4.0~4.5%,而南方茶的水浸出物為38.9%、氨基酸為2.39%、茶多酚為24.61%、咖啡鹼為3.8%。由此可知,沂蒙綠茶中所含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三項指標較南方茶含量分別高出155.2%、46.3%、21.9%,而且茶多酚與氨基酸比值小於10,為綠茶品質最佳比例,能使茶湯清香甘醇,耐沖泡;同時由於沂蒙山區獨特的地理條件,使沂蒙綠茶含豐富有益礦物質 [1] 

沂蒙綠茶產地環境

沂蒙綠茶地理地貌

臨沂市地處魯中南丘陵區東南部和魯東丘陵區南部。北部為山區,南部為平原,整個地勢大致呈西北高而東南低。南部的平原為沂沭河沖積而成,又稱臨郯蒼平原。這裏海拔高度一般在50米以上,有“山東小江南”之稱。沂山、魯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較大山頭100餘座。山地丘陵約佔總面積的61% [1] 

沂蒙綠茶耕地土質

沂蒙綠茶種植 沂蒙綠茶種植
臨沂市土地總面積為1718992.74公頃(25784891畝),佔山東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93%。境內西部、北部為山區,東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平原。山地面積313855公頃(4707825畝),佔臨沂全市總面積的18%;丘陵為758812公頃(11382180畝)佔臨沂全市總面積的44%;平原窪地46341公頃(96915115畝),佔臨沂全市總面積的38%。土壤類型可分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五類,十一個亞類。其中,棕壤面積615625公頃(9234382畝),佔土壤總面積的14.2%;褐土503586公頃(75535800畝)佔33.7%;潮土242955公頃(3644329畝,佔16.3%;砂姜土81217公頃(1218267畝),佔5.4%;水稻土51261公頃(768921畝),佔3.4%。據2006年臨沂全市土壤普查測定棕壤土中的有機質含量平均1.1%、水解氮116.75毫克/千克、有效磷47.4毫克/千克,速效鉀85.4毫克/千克,pH值6.5左右。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合沂蒙綠茶茶樹生長 [1] 

沂蒙綠茶水文生態

臨沂市境內水系發育呈脈狀分佈,有沂河、沭河、中運河、濱海四大水系,區域劃分屬淮河流域。主要河流為沂河和沭河,有較大支流1035條,10千米以上河流300餘條。境內水利設施配套齊全,地下水源充足,農田排灌設施配套,水質清澈,無污染,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同時沂蒙綠茶種植區內無大型工廠,灌溉水均來自山泉水,不受污染。無“三廢”排放和空氣污染,也沒有重金屬污染歷史 [1] 

沂蒙綠茶氣候情況

臨沂市屬於典型的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多風少雨,秋季涼爽晴朗,四季分明。極端最低氣温-24.9℃,極端最高氣温40℃。年平均降水量為856.0毫米,降水集中在5~8月份,佔全年降水量的71%;其季節分佈是3~5月平均降雨量為121.2毫米、佔14.1%,6~8月平均降雨量為545.2毫米、佔63.6%,9~11月平均降雨量為151.0毫米、佔17.6%,12~2月平均降雨量為39.4毫米、佔4.6%,空氣相對濕度70%左右。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有利於作物光合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58.9小時,佔全年可照時間的55% [1] 

沂蒙綠茶歷史淵源

臨沂綠茶 臨沂綠茶
據《蒙陰縣志》《重修莒志》記載。明天順四年(1460年)明朝兵部尚書王越任山東按察使期間,曾作詩《詠蒙山茶》,以“冰綃碎剪春先葉,石髓香粘絕品花”;“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讚賞了蒙山茶的色澤、品質和清香 [3] 
沂蒙綠茶屬於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沂蒙綠茶在過去多為野生。20世紀60年代中期臨沂地區“南茶北引”成功,逐漸地綠茶才擴大種植、發展起來 [4] 
20世紀60年代末,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是北方茶區最早實施南茶北引並試種成功的區域。半個世紀來,通過引進無性系良種和攻克扦插繁育技術,臨港區現已成為優質魯茶的主產區,主要分佈在朱蘆、團林、壯崗三鎮的茶園總面積達3.5萬畝,其中無性系面積5000餘畝、無公害面積1萬畝、有機茶麪積3000餘畝 [5] 

沂蒙綠茶生產情況

2010年,臨沂市實施“南茶北引”規劃,當地企業邀山東農業大學病蟲害防治專家,花費4年時間維持並優化茶樹原生態生長環境,建設了千畝有機茶園種植示範基地 [6] 
2014年,臨沂市茶園面積發展到7.98萬畝,幹毛茶產量2745噸 [7] 
2015年,沂蒙綠茶品牌評估價值達6.68億 [7] 
2017年,沂蒙綠茶2017年品牌價值評估為8.95億 [8]  。截止2017年底,臨沂市茶園面積發展到11萬畝,幹毛茶產量4100噸 [9] 
2018年,臨沂市參加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中國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雜誌等權威機構組織的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研究,沂蒙綠茶品牌價值評估10.22億元 [9] 

沂蒙綠茶產品榮譽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沂蒙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 [2] 
2014至2018年,沂蒙綠茶在中國國內外茶葉評比中,榮獲國際茶葉評比金獎 1 枚、“綠博會”金獎 4 枚、“國飲杯”金獎 1 枚、“茶博會”金獎 1 枚 [10] 
沂蒙綠茶種植 沂蒙綠茶種植

沂蒙綠茶地理標誌

沂蒙綠茶地域保護範圍

沂蒙綠茶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為:臨沂市現轄3區(蘭山區河東區羅莊區)9縣(費縣平邑縣蒼山縣郯城縣臨沭縣莒南縣沂水縣沂南縣蒙陰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17°24′00″~119°11′00″,北緯34°22′00″~36°22′00″ [2]  。臨沂市地區南北最大距離228千米,東西最大距離161千米,總面積17257.52平方千米,是山東省17個地級市中面積和人口的大市 [1] 

沂蒙綠茶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臨沂綠茶 臨沂綠茶
1、產地選擇:沂蒙綠茶的產地選擇背風向陽半山坡,旱能澆、澇能排,土壤、灌溉水無污染,遠離廠礦企業,環境質量符合國家衞生標準。
2、品種選擇:沂蒙綠茶栽培品種有近10個,形成規模產量的有3個,代表性品種為:福鼎大白、祁門褚葉種、黃山羣體種為主;龍井長葉、迎霜、平陽特早等無性系茶樹良種及“鳩坑”等有性系茶樹良種為輔。
3、生產管理:
3.1、土壤管理:茶園的土壤管理主要包括:淺耕除草、深耕改土、間作、鋪草、灌溉等。春夏季結合除草進行淺耕,保持土壤疏鬆;秋季深翻改土,使活土層達到80釐米以上;茶園生草、覆草、埋草,改良土壤結構,提高有機質含量,提高肥力。
3.2、科學施肥:推廣“一基三追”的施肥制度。即:每年秋季施一次基肥,生長季節追施三次肥。基肥以餅肥和農家肥為主,每畝施餅肥100~200千克、農家肥1000~2000千克、磷肥30~50千克;春茶前催芽肥追施尿素35千克/畝,春茶結束後的夏茶肥每畝追施尿素20千克及50千克有機茶葉專用肥,7~8月追肥有機茶葉專用肥100千克/畝。施肥方法:基肥結合茶園秋季管理,開深30釐米、寬25-30釐米溝施;追肥結合茶園淺耕除草開深10-12釐米、寬10釐米溝施。
3.3、灌溉排澇:茶園適時採取不同形式的灌溉是增加夏、秋茶產量和提高其品質的關鍵措施,根據季節和土壤含水量確定灌水時間,萌芽前、施肥後根據土壤墒情進行灌水,初冬要灌越冬水。茶樹根系怕澇,要注意雨季及時排水防澇。
3.4、修剪採摘:在良好土肥條件下,通過合理的修剪,結合按標準、分批、及時採摘,培養優質穩產型樹冠。
3.5、越冬管理:於“立冬”前後進行澆越冬水,以澆透地下土層60釐米為宜。澆水後及時淺刨鬆土。然後幼齡茶園進行培土越冬:“小雪”前後將澆水後淺刨所松的土在茶樹北側培至茶苗高的一半,“大雪”前後再鬆土並培土留1~2個葉片;成齡投產茶園採取基部培土、搭防風障或帷帳、蓬面撒草等防護措施。
3.6、病蟲防治:採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蟲,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充分保護利用天敵。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或生物農藥,生長季節噴藥次數控制在5次左右。
4、產後處理:分類加工、包裝、銷售:按不同形狀名優綠茶的工藝流程加工,分級包裝後上市或保鮮庫貯存。
5、包裝:沂蒙綠茶加工後立即按標準規定的質量條件包裝。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認證的綠茶,註明標誌、產品名稱、產地、商標、日期等,生產企業向臨沂市茶葉學會提出申請,經驗收合格,產品包裝及標示均標註“沂蒙綠茶”地理標誌及其圖案;包裝材料乾燥、清潔、無異氣味,不影響茶葉品質;包裝要牢固、防潮、整潔、能保護茶葉品質,便於裝卸、倉儲和運輸;包裝用紙應符合GB11680-1989《食品包裝用原紙衞生標準》規定。包裝儲運圖示標誌應符合GB191-1990《包裝儲運圖示標誌》規定。
6、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潮、防雨、防曝曬;裝卸時輕放輕卸,嚴禁與有毒、有異氣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7、貯存:產品應貯於清潔、乾燥、陰涼、無異味的專用茶葉保鮮倉庫中,倉庫周圍應無異氣污染 [1] 
  • 質量安全規定
沂蒙綠茶必須達到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茶葉”的衞生指標。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銷售 [1] 

沂蒙綠茶專用標誌使用

臨沂綠茶 臨沂綠茶
沂蒙綠茶專用標誌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標註制度。沂蒙綠茶專用標誌的使用具體依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 [11]  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 [12]  執行: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臨沂市茶葉學會” [2]  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明確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沂蒙綠茶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