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沂蒙山

(2018年黃定山執導的歌劇)

鎖定
《沂蒙山》是由黃定山執導,王曉嶺、李文緒編劇,王麗達王傳亮楊小勇張卓金鄭建主演的歌劇,於2018年12月19日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首演 [8]  [17] 
該劇以抗日戰爭為主線,以大青山突圍、淵子崖戰役為背景,講述海棠、林生、孫九龍、夏荷、趙團長等根據地軍民在國家存亡與個人命運的糾纏中,犧牲小我、軍民一心、團結抗戰的故事 [2] 
中文名
沂蒙山
演出地點
山東省會大劇院
類    型
歌劇
主    演
王麗達
王傳亮
主    演
楊小勇
張卓
金鄭建
首演時間
2018年12月19日
導    演
黃定山

沂蒙山劇情簡介

1938年冬,日寇襲擊了蒙山腹地的淵子崖。村民們的土炮炸膛了,土槍打紅了,大刀砍鈍了,全村到了生死關頭。危難之際,聞訊救援的八路軍引走了日寇。歡慶的歌聲、開心的舞蹈飛騰在村子裏,剛嫁給林生的“識字班”海棠和革命軍人夏荷成了知心姐妹。為替父母和鄉親們報仇,林生決定參軍打鬼子,懷孕的海棠不情願地送走了林生,林生保證一定平安歸來。日寇捲土重來,海棠、夏荷和傷兵、村民一起被堵在山洞裏。為保護親人子弟兵,村民們冒充八路軍走出山洞,一個個倒在敵人的槍彈下。見證了敵人的兇殘狠毒,親歷了村民的英勇犧牲,海棠被深深地震憾了,對敵人的恨、對鄉親、共產黨和八路軍的愛,讓海棠迅速成長起來,下定決心像夏荷姐一樣挺身而出。
大青山戰役打響了,夏荷生下了女兒小沂蒙,自己卻因體力耗盡難以突圍。把孩子交託海棠帶走之際,沒有奶水的夏荷用自己的鮮血第一次哺乳了心愛的女兒。幾年後,海棠帶着小沂蒙和自己的兒子小山子艱苦度日,卻被聞訊而來的日寇包圍。為了救下小沂蒙,悲痛萬分的海棠只能讓小山子逃跑引開鬼子,卻被敵人一槍擊中。抗戰勝利後,部隊回來了,海棠把小沂蒙還給了生父趙團長。得知經過的趙團長感激涕零,“巍巍蒙山高,親親沂水長,我們都是你的兒女,你是永遠的爹孃”,深情的歌聲響徹在沂蒙大地上。“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必將代代相傳、永世留芳 [9] 
沂蒙山劇照 沂蒙山劇照

沂蒙山演職員表

沂蒙山演員表

沂蒙山職員表

導演 黃定山
副導演(助理) 史記
編劇 王曉嶺李文緒
造型設計 方緒玲
服裝設計 王鈺寬
展開
作曲家
欒凱
聲樂指導
王洪波
指揮家
楊又青
舞台美術家
周丹林、胡耀輝
音響設計
宋多多
以上資料參考 [9-10] 

沂蒙山角色介紹

  • 海棠
    演員 王麗達

    林生的媳婦,革命軍人夏荷的知心姐妹,一個極具愛國熱情、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農村女性。在與青梅竹馬的丈夫林生舉辦婚禮時,日寇發動了襲擊,趙團長、夏荷夫婦帶領的八路軍及時趕到,趕走了日寇。她照顧負傷且懷孕的夏荷,照顧小沂蒙;再次遭到日寇襲擊時,忍痛讓自己的小山子引開敵人,保護小沂蒙不被暴露。

  • 夏荷
    演員 張卓

    革命軍人,趙團長的媳婦,小沂蒙的母親。在日寇突襲淵子崖村時,與丈夫找團隊帶領軍隊及時趕走日寇,懷孕並負傷時受海棠照顧,期間感化鼓勵海棠成為一名女戰士。在生下女兒小沂蒙後不幸去世。

  • 林生
    演員 王傳亮

    海棠的丈夫,小山子的父親。在新婚不久後加入八路軍,在戰鬥中犧牲。

  • 孫九龍
    演員 楊小勇

    淵子崖村村長,海棠的舅舅,林生的師傅。為了掩護受傷的八路軍而犧牲。

以上參考資料 [19-20] 

沂蒙山幕後製作

創作過程
該劇以大青山突圍、淵子崖戰役為創作素材。2016年10月,該劇着手策劃創作,先後經歷十餘次專家研討和重大修改,主創團隊先後十二次赴沂蒙老區進行實地採風。在感受沂蒙革命根據地軍民為革命勝利作出的巨大犧牲和歷史貢獻的基礎上,對歷史事件進行藝術加工,將人物的命運融入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中,將唱詞與音樂糅合,歷時兩年時間,在2018年12月搬上舞台演出 [14] 
音樂創作
音樂方面借鑑中國戲曲、山東快書等民族藝術形式,以獨唱、對唱、重唱等刻畫出沂蒙軍民捨生取義的英雄羣像。歌劇唱段之中,還融入了山東民間音樂《沂蒙山小調》中的音樂元素。同時,還將民族樂器竹笛、嗩吶、琵琶、墜琴等融入伴奏樂隊,演奏出具有山東特色的旋律。音響上採用現代化聲場設計,使用數字化設備,輔助主唱、合唱、樂隊等不同聲音巧妙融合,中國民樂與西方交響樂共同演奏 [2-3]  [11] 
劇目分為六幕,共四十個唱段,演唱形式涵蓋了男女獨唱、對唱、二重唱、四重唱、混聲合唱等。作曲在傳承歌劇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運用板腔體的同時,加入具有時代感的元素,吸納大量山東元素進行藝術再造 [18] 
舞美設計
由於劇中事件複雜,所以幕與幕之間、場與場之間的轉換多、頻率快,對技術要求較高。為了營造出不同的戲劇空間,讓整劇呈現出多樣的戲劇環境和緊湊的戲劇節奏,舞美設計中巨大的山體可以自由旋轉 [18]  。除此之外,舞台設計還利用了舞台的高度和縱深,搭建出多層結構的山巒與村落,甚至連舞台天頂也利用了具有沂蒙山特色的柿樹進行點綴 [8] 

沂蒙山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方
獎項
獲獎方
備註
2019年8月19日
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獎
《沂蒙山》
獲獎 [1] 
2020年9月29日
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
白玉蘭戲劇獎
《沂蒙山》
提名 [4] 
主角獎
王麗達
獲獎 [14] 
配角獎
張卓
獲獎 [14] 
新人主角獎
王傳亮
獲獎 [14] 
2022年9月
第17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
文華
《沂蒙山》
獲獎 [6] 
2022年11月14日
第13屆中國藝術節
文華大獎
《沂蒙山》
獲獎 [7] 

沂蒙山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
演出地點
演出場地
2018年12月19日至20日
山東濟南
山東省會大劇院 [17] 
2019年2月26日至27日、3月1日
山東省會大劇院 [17] 
2019年3月14日至15日
北京
天橋劇院 [17] 
2019年7月16日至19日
山東濟南
山東劇院 [15] 
2019年9月24日至26日
北京
國家大劇院 [16] 
2019年11月29日至30日
河南鄭州
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 [2] 
2020年6月21日
山東臨沂
臨沂大劇院 [9] 
2021年4月20日
北京
國家大劇院 [5] 
2022年8月24日至25日
河北保定
關漢卿大劇院 [18] 

沂蒙山作品評價

《沂蒙山》以抗日戰爭時期沂蒙革命根據地廣大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者為背景,刻畫出以崖子村村民海棠為代表的沂蒙人民捨生取義、為國為民的英雄形象,是一曲傳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沂蒙精神的英雄讚歌,是一段齊魯軍民可歌可泣的抗戰史的縮影。海棠在戰火中幾次遭遇與丈夫、村民、兒子的生離死別,她堅毅勇敢、無私奉獻的道德力量、情感力量讓觀眾感到高尚、偉大。這部悲劇所展現的崇高美,給人們一種悲壯的力量,讓人們產生一種精神的昇華,激發起人們愛國主義的熱情。這是一台史詩般全景式地反映沂蒙人民抗戰歷史進程的歌劇,是一台對中國民族歌劇的繼承與創新積極探索的精彩演出 [12] (《中國藝術報》評)
《沂蒙山》作為一部弘揚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民族歌劇,展現了不遜色於歌劇大師威爾第愛國主義歌劇的優秀品質。故事題材上,該劇以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人民與八路軍戰士相互扶持、共同抗日為線索,挖掘生死攸關時,村民與八路軍戰士不畏犧牲的崇高抉擇,讓兩對主角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閃耀熾熱的光芒。劇中衝突集中在人物面臨的生死抉擇上面,從一開始女主角海棠選擇放丈夫林生參軍開始,到孫九龍和村民選擇犧牲自己保護八路軍傷員,再到海棠選擇犧牲自己的孩子保護八路軍的孩子,這種性命攸關、生死抉擇的時刻,沂蒙山人民始終如一地選擇跟黨走,是推動戲劇發展的主要動因,也是將情感力量推向高潮的內在動力。
戲劇結構上,《沂蒙山》共有六幕,每一幕均以喜開場以悲結束,以反差積聚張力,情感力量層層疊加、逐步累積,至全劇結束達到高潮,催人淚下。最令人驚喜的是悲劇所缺失的“大團圓”在演員謝幕時,以一種超現實的“幻想”實現了。這種獨特的謝幕方式顯然是山東歌舞劇院刻意為之,現場效果極佳。
角色塑造上,《沂蒙山》中的主角是沂蒙山的普通農民和八路軍戰士,但是這些質樸的人物卻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海棠是沂蒙山紅嫂的典型代表,她不僅籌集軍糧,掩護八路軍傷員,獨自撫養八路軍的孩子,更在生死時刻犧牲自己的孩子拯救了八路軍的孩子,大愛無疆;村長孫九龍在日軍掃蕩時,帶領沂蒙山的男子漢們代替八路軍英勇赴死,可歌可泣;林生在民族危亡之際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參軍,在生死危亡的時刻舍小我為大我,毅然犧牲,豪邁悲壯。他們身上閃耀着中華兒女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他們身上凝聚着無私奉獻、為國為民的民族氣節,激勵觀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連反面人物福順都有完整的人物轉變,從一開始貪生怕死,到為了保護八路軍傷員而撒謊,再到日寇放火燒山後覺醒與敵人拼命犧牲,這個僅有兩個唱段的小反派也因最後的幡然悔悟而“崇高”起來。
《沂蒙山》真正做到了舞台服務於戲劇,服務於音樂,服務於觀眾。該劇給觀眾帶來的不僅是一次視覺震撼、一次聽覺享受,更是一場精神洗禮,在被劇中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感動之際,也帶給觀眾對中國民族歌劇發展的反思,真正的把觀眾的需求作為了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13] (《文匯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