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沁水縣

鎖定
沁水縣,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中條山東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嶽、中條三大山系銜接處。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嶽神山與高平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臨汾市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曲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介於為北緯35°24′—36°04′,東經112°47′—115°55′之間,總面積2676.6平方千米 [1]  。截至2022年10月,沁水縣下轄7個鎮、5個鄉 [30]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常住總人口為19.3881萬人。 [29] 
沁水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傳説。20世紀70年代發掘的“下川遺址”,證明早在2.3萬年到1.6萬年前,沁水人的先祖們就創造了“下川文化”。現存的河頭村漢墓羣、武安村戰國古寨等,映證了沁水歷史。 [1] 
2022年,沁水縣生產總值426.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58.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5.0億元。三次產業佔GDP比重為3.1﹕84.0﹕12.9。 [29] 
中文名
沁水縣
外文名
Qinshui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405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晉城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
面    積
2676.6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
龍港鎮新建西街99號
電話區號
0356
郵政編碼
0482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9.3881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柳氏民居
歷山風景區等
火車站
沁水站
車牌代碼
晉E
地區生產總值
426.8 億元(2022年)

沁水縣歷史沿革

上古
沁水歷史悠久,下川遺址、八里坪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舊時期晚期,人類就在此居住。
沁水古稱端氏。夏,為帝都畿內,屬冀州。
為郤國,屬畿內地。
屬晉。
春秋
末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徙晉君於端氏。
戰國
屬韓。
西漢
為河東郡端氏邑。
東漢
置端氏侯國,屬司隸校尉部。
三國
復為端氏縣,隸司州平陽郡。
東晉
隸建興郡。
南北朝
北魏屬建州,端氏時廢又復置,隸建州安平郡。並在今城西另設東永安,西河、高延三縣,隸屬建州泰寧郡。
北齊仍屬建州,西河、高延併入東永安縣,東永安改為永寧縣,和端氏縣同屬建州安平郡。
開皇三年(583年),屬澤州。
大業三年(607年),澤州改稱長平郡,改永寧縣為沁水縣,和端氏同隸長平郡。
隋末,端氏、沁水隸澤州(或稱高平郡)。
因之。
因之。
端氏、沁水屬南澤州、忠昌軍節度。
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縣併入沁水縣,屬澤州司侯司,隸中書省晉寧路。
沁水縣
沁水縣(3張)
屬澤州直隸州,隸山西布政使司。
屬澤州府。
中華民國
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冀寧道。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3日,沁水縣城第一次淪陷於侵華日軍。
民國三十年(1941年),中條戰役後,中共太嶽區組建太嶽南進支隊挺進中條地區,先後在境內開闢出沁西、士敏、沁南三塊抗日根據地,分別隸屬太嶽第四、第二專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沁水(西)縣撤銷。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沁南縣改名為沁水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士敏、沁水兩縣合併,恢復原沁水縣建制。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沁水縣改屬翼城臨時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後,沁水縣先後隸屬於晉東南地區。
1958年10月,沁水縣併入陽城縣,沁水縣城改為沁水城關鎮。
1959年10月與陽城分治,恢復沁水縣建制。
1985年5月,晉東南地區撤銷,沁水縣直隸於晉城市。 [3-4] 

沁水縣行政區劃

沁水縣區劃沿革

2021年5月,撤銷樊村河鄉,併入龍港鎮。撤銷蘇莊鄉,併入鄭莊鎮。 [25] 

沁水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沁水縣下轄7個鎮、5個鄉 [30]  。沁水縣人民政府駐龍港鎮新建西街99號。 [2]  [5]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140521100000
龍港鎮
140521101000
中村鎮
140521102000
鄭莊鎮
140521103000
端氏鎮
140521104000
嘉峯鎮
140521105000
鄭村鎮
140521106000
柿莊鎮
140521201000
土沃鄉
140521202000
張村鄉
140521204000
胡底鄉
140521205000
固縣鄉
140521206000
十里鄉

沁水縣地理環境

沁水縣位置境域

沁水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太行、太嶽、中條三大山系銜接處。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嶽神山與高平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曲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介於為北緯35°24′—36°04′,東經112°47′—115°55′之間,版圖東西長,南北窄,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約55千米,總面積2676.6平方千米。縣城距省會太原380千米,距晉城市80千米。 [1]  [6] 

沁水縣地形地貌

沁水縣地處燕山運動沁水斜向地帶,作為內引力的地殼運動所產生的構造格架,形成地勢東南低而西北高,由東南——東北——西南呈扇形展開逐步增高的地貌景觀。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高差懸殊,海拔最高處與最低處相差1838米。全縣地貌分中山區、低山丘陵區、河谷平川區三種類型。中山區多為林地和林間草地,植被條件較好,多為沁水境內各主要河流的發源地。自然土壤多為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低山丘陵區為主要糧油產地和牧坡草場。自然土壤多為山地褐土,自然植被多為耕地所代替。河谷平川區是糧棉油料作物高產區,土壤多為沖積土。 [6] 

沁水縣氣候特徵

沁水縣氣候屬於暖温帶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冬長夏短,雨熱同季,季風強盛。夏季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易造成洪澇,全年平均氣温10.3℃,無霜期173天,日照為2610.6小時。 [6] 

沁水縣水系水文

沁水縣河流眾多,境內主要有黃河、沁河兩個水系,沁河、縣河、端氏河、龍渠河、土沃河、張村河、中村河、必底河、鄭村河和蘇莊河十條較大河流。河流總長314千米,流域面積2933平方千米。河網密度為0.11千米/平方千米。 [6] 

沁水縣自然資源

沁水縣水資源

沁水縣水資源總量7.5866億立方米,其中外來客水4.4322億立方米,本地資源3.1544億立方米。本地水資源中,河川徑流量2.930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6982億立方米,重複計算量1.4743億立方米。沁水縣可利用量1.200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5088億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4900萬立方米,重複可利用量7980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係數為380。按本地資源計算:全縣人均水資源量1500立方米,佔全國人均水量2200立方米的68%,是全省人均381立方米的3.9倍,是晉城人均572立方米的2.6倍。屬山西省相對富水區。 [6] 

沁水縣礦產資源

沁水縣是礦產資源大縣,初步查明的有煤、鐵、煤層氣、石灰岩、重晶石、耐火粘土、礦泉水等18種,其中煤炭儲量最大。全縣含煤面積2421.9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0.5%,地質儲量265.25億噸,佔晉城市地質儲量的32.8%,探明儲量109.94億噸,佔晉城市探明儲量的40.2%。煤層氣資源全縣地質儲量4372.07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城東。 [7] 

沁水縣生物資源

沁水縣共有野生植物400餘種,隸屬45科,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品種有紅豆杉連香樹領春木等11種。全縣共有野生動物220餘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虎、金錢豹金雕獼猴大鯢(娃娃魚)等26種。 [7] 

沁水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常住總人口為19.388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81人,其中男性10.4063萬人,佔53.7%,女性89818人,佔46.3%,性別比為115.86。城鎮人口97477人,佔50.3%,比上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鄉村人口96404人,佔49.7%。出生人口915人,出生率為4.7‰,死亡人口1775人,死亡率為9.1‰,自然增長率為-4.4‰。 [29] 

沁水縣政治

沁水縣委書記:任彩虹 [32] 
沁水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三級調研員:韓海亮 [31] 

沁水縣經濟

沁水縣綜述

2022年,沁水縣生產總值42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58.5億元,增長12.9%;第三產業增加值55.0億元,增長6.7%。三次產業佔GDP比重為3.1﹕84.0﹕12.9,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87.2%和11.3%,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2、9.8和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金融業增加值3.3億元,增長9.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9%,拉動經濟增長0.1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加值10.8億元,增長3.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1.0億元,增長16.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4%,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4.9億元,增長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2%;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7.5億元,增長8.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2%,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9632元,按2022年平均匯率計算為32654美元。2022年,沁水縣規模以上工業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拉動全縣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全縣風力發電4.0億千瓦時,佔規模工業電力比重達19.5%,增長22.6%。全縣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1699户,增長34.9%。其中,分別新登記企業、個體工商户、農民專業合作社1640户、5149户和226户,分別增長26.7%、42.0%和20.2%。 [29]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沁水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2.9億元,增長20.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62.1億元,增長6.3%;民間投資22.3億元,增長52.5%。產業類投資完成85.2億元,增長21.6%。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4.3億元,增長16.4%;第二產業投資80.2億元,增長21.4%,全部為工業投資;第三產業投資18.4億元,增長16.4%。2022年,沁水縣在庫項目306個。其中,計劃總投資為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92個,完成投資90.9億元,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8.4%。 [29] 
財税收支
2022年,沁水縣財政總收入111.3億元,增長64.6%。其中,增值税11.2億元,增長37.4%;企業所得税6.7億元,增長226.6%;個人所得税0.2億元,增長19.5%;資源税5.2億元,增長44.5%;城市維護建設税2.0億元,增長36.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0億元,增長57.4%。其中,税收收入28.9億元,增長66.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9億元,增長56.8%。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1億元,增長37.0%;教育支出5.0億元,增長9.1%,城鄉社區支出7.7億元,增長77.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2億元,增長7.5%,節能環保支出9.0億元,增長138.2%。 [29] 
人民生活
2022年,沁水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80元,增長7.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38元,增長7.1%;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1636元,下降0.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53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439元,增長3.8%。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消費支出佔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21.9%和26.4%,分別比上年上升了1.9和1.0個百分點。 [29] 

沁水縣第一產業

農業
2022年,沁水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9.7萬畝,增長0.7%。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4.4萬畝,增長0.7%。糧食作物中,小麥播種面積2.0萬畝,增長2.5%;玉米播種面積26.2萬畝,增長3.5%。糧食總產量11.4萬噸,增長2.0%。其中,小麥產量0.5萬噸,增長2.9%;玉米產量9.3萬噸,增長5.0%。糧食畝產量330公斤,增長1.2%。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設施農業大棚2072個,同比增加74個,增長3.7%。其中蔬菜播種面積1947.6畝,增長9.6%,產量10598.5噸,增長15.0%;食用菌產量5202.2噸,增長26.5%。 [29] 
林業
2022年,沁水縣生態治理荒山造林3925畝、四旁植樹145萬餘株(其中:義務植樹80萬餘株);通道綠化108.7千米、通道綠化提檔升級47.6千米、村莊綠化35個、森林鄉村建設2個;森林撫育1000畝;連翹育苗40萬株;草原普查78萬畝、草原改良及修復8000畝;未成林管護6000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3萬畝;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3.5‰以下。 [29] 
畜牧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大牲畜存欄198頭,增長24.5%。豬存欄94505頭,下降1.8%;牛存欄3713頭,增長8.0%;羊存欄138803只,增長4.6%;家禽存欄3026651只,下降8.3%;羊羣飼養量235702只,增長3.5%;肉類總產量29632.5噸,增長9.1%;禽蛋產量4481.6噸,增長0.1%;蠶繭產量194.4噸,下降4.3%。 [29] 
生產條件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15413千瓦,增長2.5%。機械耕地面積21043公頃,下降0.3%;機械播種面積17426公頃,增長2.7%;機械收穫面積14500公頃,增長8.6%。全縣農機服務收入5010萬元,增長0.6%。 [29] 

沁水縣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8家,規模工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2%,其中,煤炭行業增長18.5%,煤層氣行業增長5.9%;完成總產值708.5億元,增長37.0%;實現利税253.4億元,增長53.4%,其中,煤炭行業總產值522.1億元,增長48.8%;實現利税198.5億元,增長59.6%;煤層氣行業總產值147.6億元,增長23.7%;實現利税54.4億元,增長38.9%;完成銷售產值664.6億元,增長31.5%;實現營業收入762.5億元,增長33.3%;利潤總額178.9億元,增長68.9%;税金總額74.5億元,增長25.6%。2022年,沁水縣原煤產量4061.7萬噸,增長4.6%;洗煤2367.6萬噸,增長19.0%;煤層氣利用量51.1億立方,增長8.8%;煤層氣液化量76.2萬噸,增長2.9%;發電量204578.2萬千瓦時,下降6.7%;焦炭13.7萬噸,下降23.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7.0%;製造業增加值下降42.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0.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11.6萬噸標準煤,下降25.0%;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4.9%;規上工業企業工業用電量270379.3萬千瓦時,增長2.8%。2022年,沁水縣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59.8億元,增長10.8%,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37.3億元,增長18.9%;營業收入完成185.8億元,增長14.9%;工業產值完成150.3億元,增長31.3%。 [29] 
建築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22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3億元,增長6.2%。其中,建築工程、安裝工程和其他工程分別完成3.1億元、0.02億元和0.2億元。簽訂合同額5.4億元,下降5.4%,其中本年新籤合同額2.7億元,下降28.8%。建築業增加值3.0億元,增長2.1%。房屋建築施工面積達到5.9萬平方米,增長9.2%。房屋建築竣工面積完成1.2萬平方米,增長33.2%,房屋竣工價值完成0.2億元,增長8.4%。 [29] 

沁水縣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沁水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共完成營業收入1.8億元,下降30.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0.37億元,增長3.5%。 [29] 
國內貿易
2022年,沁水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億元,增長0.7%。其中,城鎮消費24.5億元,增長0.8%;鄉村消費7.0億元,增長0.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5.2億元,增長0.4%;零售業零售額20.9億元,增長0.7%;住宿業零售額0.5億元,增長0.2%;餐飲業零售額4.9億元,增長1.1%。2022年,沁水縣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1042.7萬元,增長22.3%;實現網絡銷售額666.0萬元,下降35.3%。在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通訊器材類、日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服裝鞋帽紡織品類、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分別實現零售額2263.1萬元、1930.8萬元、772.4萬元、88.2萬元、6510.6萬元、523.5萬元、4829.8萬元、18.2萬元和6936.8萬元,分別增長251.0%、128.9%、97.2%、63.3%、39.3%、38.7%、37.0%、34.8%和20.8%;傢俱類、石油及製品類、書報雜誌類分別實現零售額9.4萬元、4550.4萬元和47.5萬元,分別下降66.3%、17.0%和2.7%。 [29] 
招商引資
2022年,沁水縣共簽約項目62個,計劃總投資266.6億元;當年簽約當年開工項目61個,當年開工率98.4%;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0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金到位69.6億元;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金到位7億元。先後參加民企助力山西發展推介會、“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康養產業項目(珠三角)招商推介會;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推介對接會等重點招商活動;並對煤層氣、新材料、大數據、能源開發、文旅康養、種養殖等多個領域的項目進行了招商推介。 [29] 
房地產業
2022年,沁水縣房地產開發企業10家,項目13個,計劃總投資28.5億元,完成投資2.7億元,增長41.1%。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資1.7億元,增長2.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6億元,增長872.5%;其它投資0.4億元,增長135.6%。全年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54174平方米,增長6.9%。 [29] 
郵電通信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郵政局(所)20處,郵政路線29條,郵政單程總長度2156千米。全年共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958萬元,比上年增加696萬元,增長30.8%;其中,國內函件16萬件,特快專遞148萬件,訂銷報紙338萬份,訂銷雜誌13萬份。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通訊基站數2274座,其中,聯通公司690座,移動公司1323座,電信股份有限公司261座。移動電話客户210463户,比上年增加3998户,增長1.9%;其中,5G客户79761户,比上年增加19648户,增長32.7%;4G客户124508户,比上年減少36912户,下降22.9%;互聯網客户87033户,比上年增加7073户,增長8.8%。全年共完成通信業務總量13913萬元,比上年增加97萬元,增長0.7%。 [29]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達198.1億元,較年初增加31.5億元,增長18.9%;其中,年末住户存款餘額達135.4億元,較年初增加20.5億元,增長17.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達75.7億元,較年初增長14.8億元,增長24.3%;金融機構存貸比38.2%,較去年上升0.3個百分點,存貸差為122.5億元。 [29] 
保險業
2022年,沁水縣保險行業實現業務總收入10865.8萬元,下降8.4%。其中,財產保險業務收入3122.8萬元,下降10.8%;人身保險業務收入7743萬元,下降7.3%。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291萬元,增長14.0%。其中,財產險賠款1290萬元,增長11.1%;人身險賠款及給付1001萬元,增長17.9%。 [29] 
樹理文化廣場 樹理文化廣場

沁水縣交通運輸

沁水縣交通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公路通車裏程1555.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9.5千米。共有公路幹線3條120.8千米,公路支線340條1349.5千米,橋樑118座4399.3米;全年公路養護里程1555.7千米。 [29] 

沁水縣運輸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載貨汽車1523輛,其中,普通載貨汽車載重量57874噸位。 [29] 

沁水縣社會事業

沁水縣科技事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15家,建立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各13家,簽約金額為3246.3萬元。其中省內高校4個,簽約金額79萬元,省外高校9個,簽約金額為3167.3萬元,縣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建設1家(山西沁和綠色智能煤炭科學院有限公司),培育3家(山西沁水新奧潔能能源有限公司、晉城源通飼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易高煤層氣有限公司)。已通過認定晉城源通飼料股份有限公司、沁水綠色農業有限公司2家企業申報市級星創天地,建立煤炭領域科技服務平台1家,爭取省科技廳專項資金800萬元,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能投、藍焰、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3家企業申報了市級項目,藍焰煤層氣申報的“煤層氣低效井改造潛力評價及增產技術研究”項目獲得50萬元立項支持。 [29] 

沁水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2所,其中:幼兒園22所,小學26所,初中9所,高中3所,職業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9163人,其中幼兒園4774人,小學6976人,初中3869人,高中2974人,職中504人和特殊教育66人。義務教育階段畢業生數2852人、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數2387人、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數10845人。二本B類以上達線755人,較去年增加45人,達線率實現新突破,二本B類達線率63.5%。 [29] 

沁水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羣眾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史博物館1個,宣傳文化中心1個,老年活動中心1個,青少年活動中心1個,梅杏劇院1個,游泳館1個,全民健身中心1個,縣級劇團1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1個;全縣共有農村電影放映隊12支,業餘文藝演出團體4家;編排了《狸貓換太子》、《書生恩怨》,編創沁水鼓兒詞《再唱穀子好》、歌曲《永遠跟着你》、快板《百年征程又起航》等作品,另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編創沁水鼓兒詞《同心協力抗疫情》、快板《贊白衣天使》、舞蹈《領航》,及沁水秧歌《敬酒》、情景劇《西峪,西峪》等現實題材作品。全市率先成功搭建縣有文化館、圖書館兩個總館,鄉鎮有12個分館,村(社區)有192個服務站點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拍攝製作高質量彙報片一部,培育縣域和城西片觀摩驗收點十個,順利通過了省級專家組驗收。圓滿完成太行洪谷景區二期項目和沃泉星夢童年小鎮項目建設;舉辦2022中國·山西(晉城)房車康養之旅沁水段巡遊活動;開設搭建文旅抖音宣傳平台,共發佈原創視頻78個,粉絲1.4萬人。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廣播電視台1個,調頻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調頻發射功率1千瓦,廣播覆蓋率為97.3%;電視轉播發射台1座,電視發射功率0.6千瓦,電視覆蓋率達98.8%;全年製作播發《沁水新聞》245期;各平台開設《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奮鬥百年路起航新徵程》、《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萬名黨員幹部下基層心繫民生情暖民心》等20餘個專欄,“樹理雲”APP使用用户8.5萬人,日均活躍度1.2萬人,日均瀏覽量6千人次,“沁水融媒”微信公眾號用户3.7萬人,抖音號用户85.6萬人,且增粉勢頭強勁,形成了播放達千萬級別的作品矩陣,累計獲贊3700萬以上,總播放量超過2.9億人次,單篇作品播放達到4919.9萬。 [29] 
沁水縣梅杏劇院 沁水縣梅杏劇院

沁水縣體育事業

2022年,沁水縣參加2022年晉城市第二十二屆武術錦標賽,並獲得太極拳、器械團體第一名和健身氣功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成功舉辦2022年山西省羣眾文化活動暨“農商銀行杯”籃球大賽;組織開展2022年沁水縣“奔跑吧少年”暨第八屆青少年乒乓球比賽、2022年全省羣眾文化活動沁水縣“七人制”足球大賽、2022年全民健身日“小米高飛”輪滑巡迴賽暨“奔跑吧少年”沁水縣首屆輪滑大賽。 [29] 

沁水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370個,醫院和衞生院牀位870張,衞生專業技術人員1227人,每千人擁有病牀4.5張,每千人擁有醫生數6.3人。村衞生室覆蓋率100%,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達標率100%。全縣公立醫療機構4家,均設置發熱門診;全縣無煙醫療機構覆蓋率達100%;與電視台聯合舉辦了《健康沁水訪談》欄目,每月播出2期健康知識,收益羣眾覆蓋率廣;縣醫院、二院、19家鄉鎮衞生院的局域網實現互聯互通;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100%,電子檔案建檔率98.5%,居民規範化電子建檔檔案使用率66.4%。 [29] 

沁水縣社會保障

2022年,沁水縣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56605人,共徵繳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8172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分別參保6772人、28600人和121233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別徵繳10983萬元、24959萬元和2230萬元;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85275人,其中城鎮職工33227人,城鄉居民152048人;徵繳保險基金19129萬元,其中城鎮職工14263萬元,城鄉居民4866萬元;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分別參保22221人和32511人,保險金分別徵繳947萬元和2129萬元。2022年,沁水縣共發放基本養老金52886.4萬元,其中為機關事業單位發放23849萬元,為企業職工發放20936萬元,為城鄉居民發放8101萬元。
2022年,沁水縣社會保險法定人羣參保全覆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9.1萬人,申領電子社保卡11.1萬人;採取“走出去、引進來”“帶編進校”的引才方式,到山西省中醫藥大學為縣醫療集團引進高層次人才6名,積極落實兑現市縣人才政策獎補資金,為事業單位引進101名高層次人才落實額外生活補貼121.2萬元,為企業新全職引進的13名高層次人才發放生活補貼14.4萬元,對企業新吸納的11名“985”、“211”、“雙一流”院校本科畢業生髮放生活補貼4.3萬元;新增技能人才2627人,高技能人才722人,開展專項能力考核1993人。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76起,調解結案132起,裁決結案44起,調解結案率為75%,仲裁結案率為100%。
2022年,沁水縣脱貧人口規模為4060户9135人,脱貧户人均純收入為12763元,增長14.5%。全縣脱貧勞動力外出務工4178人,其中:省外務工519人,省內縣外務工837人,縣內務工2822人。 [29] 

沁水縣基礎建設

2022年,沁水縣城市建設共實施50個項目,涉及城市路網、公共服務設施、住房安居、基礎設施、產城融合五大類,其中:新建22個,續建22個,謀劃儲備6個,總投資63.4億元。全年完成全縣19處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和健康驛站“四圖合一”、“三區兩通道兩緩衝”改造任務;完成樹理中學教學樓、綜合樓、土沃敬老院隔離場所改造任務。建成了沁水縣方艙醫院,同步建成了城東方艙醫院並升級成為亞定點醫院。建成了山水文苑公租房、錦天金域府公租房等9個隔離點,總隔離房間1072間。全年清運垃圾6萬噸,縣城40座公廁管理精細化,全年鋪裝人行道4200平方米,路面補坑1500平方米,維修雨污管網4000米,排查水蓖井蓋4130個,更換欄杆188處,增設公益廣告420餘處,維修、安裝路燈1000多盞,縣城亮燈率100%;落實門前三包1687户;清理店外經營860次,亂堆亂放780處,清理標語、廣告1300處;拆除城鄉違法建設25760平方米;完成建築企業、房地產企業等市場主體倍增350户,增長率65%;共辦理項目驗收10個,消防驗收2個,商品房備案84個,房屋租賃備案151件,政務熱線165件。 [29] 

沁水縣環境保護

2022年,沁水縣城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4,排名全市第一、領跑全省第一方陣。達標天數325天,優良率89%。SO2平均濃度值為7微克/立方米;NO2平均濃度值為23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值為43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值為28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濃度為1.2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數濃度為157微克/立方米;縣城建成區內無黑臭水體,全縣20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標;土壤環境質量趨於低風險,安全利用率100%。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100%;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0.0%。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有自然保護區1個(歷山),自然保護區面積24800公頃,擁有“華北綠肺”、“中國農耕文明發源地”之美譽;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太行洪谷),保護面積2032.4公頃,境內森林資源豐富,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90%,是華北地區少有的集雄、壯、奇、秀於一體的山水景觀,先後獲得“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森林氧吧”、“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稱號。 [29] 

沁水縣安全生產

2022年,沁水縣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9起,死亡5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起、下降25%,死亡人數減少1人、下降17%(均為道路交通事故)。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18人/億元,在控制目標0.031人/億元之內。實現了連續六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考核指標的“雙下降”。 [29] 
沁水縣體育館 沁水縣體育館

沁水縣歷史文化

沁水縣地名由來

《水經·沁水注》:“沁水又逕沁水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是沁水縣以沁水而得名。 [3] 

沁水縣文物古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沁水縣名列其中。 [9] 
沁水縣有河頭村漢墓羣、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莊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築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莊夫人城等文物古蹟。

沁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2年末,沁水縣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項,省級項目6項,市級12項,縣級34項,“李家山竹馬”成功入圍省級非遺項目,“傳統手工軟米飯”、“傳統手工調味佳品老黑醬”成功入圍市級非遺項目。 [29] 

沁水縣風景名勝

三都古城
位於沁水縣東南部的鄭村鎮湘峪村,處於沁水、陽城、澤州三縣交界點,東與澤州縣接壤,南與陽城皇城相府相鄰,西與趙樹理故居尉遲鄰近,有着發展旅遊產業的良好區域優勢,是明代萬曆年間户部尚書孫居相、御史孫可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兄弟的故里。古城建於萬曆五十一年(1623年),已有400多年曆史,古城堡佔地面積32500平方米,城堡分佈三街九巷,明代建築遺留34處,清代建築遺留8處。 [10] 
沁水歷山國家自然保護級風景區
位於沁水縣距縣城56千米處的“中國農耕文明發源地”下川村一帶。景區坐落於太行、太嶽、中條三山環抱,海拔2358米的晉西南最高峯—歷山。景區覆蓋了中條山脈上百平方公里的區域。是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由舜王坪草原、舜王故道、娥皇谷、女英峽、下川遺址、歷山古村落羣六大景點組成。擁有華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塊萬畝高山草原和華北地區最後一塊原始森林。 [11] 
柳氏民居景區
大唐文興柳宗元遺族世居——柳氏民居歷史文化旅遊區,位於沁水縣西文興村,太行、王屋、中條三山環抱,佔地4平方千米,國家4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四年(1406年),柳宗元遺族耕讀發家,始造河東柳氏府邸一進十三院。西文興古村南北最長160米,東西最長220米,總面積約35200平方米,是中國唯一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古民居建築工藝高超,風格獨特,融明清建築藝術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築風格於一身。 [12] 

沁水縣著名人物

劉東星,明隆慶進士,累升湖廣左布政使,與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贄私交甚厚。
孫居相(?—1634年),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累升兵部右侍郎。
孫鼎相,歷官吏部郎中、副都御史、湖廣巡撫,亦有名於東林中。
張銓(?—1621年),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歷御史、江西巡按。死後被贈大理卿,再贈兵部尚書,諡忠烈。
張鳳儀,明末著名抗清女英雄。
張五典,歷官南京大理卿。卒,贈太子太保
賈景德(1880—1960年),清朝進士。曾任山西都督府秘書監、山西省政務廳廳長、正太鐵路局局長、山西綏靖公署秘書長。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後任國民黨政府銓敍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到台灣後,任台灣“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
趙樹理(1906—1970年),作家。著有長篇小説《李家莊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説《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説《小二黑結婚》、《鍛鍊鍛鍊》。趙樹理創立中國著名文學流派“山藥蛋派”。 [3]  [13] 

沁水縣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沁水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14] 
2019年11月14日,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15]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16-17] 
2020年4月14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 [8]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 [18] 
2020年7月,入選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市、區)名單。 [19]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沁水縣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縣城。 [20]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1]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2]  、2020 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 [23] 
2021年2月18日,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4]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6]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7-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