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汾渭平原

鎖定
汾渭平原是黃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及其周邊台塬階地的總稱,北起山西陽曲縣,南抵陝西秦嶺山脈,西至陝西省寶雞市,呈東北—西南方向分佈,長約760千米,寬40~100千米。七普人口為5554.45萬,包括陝西省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山西省晉中呂梁臨汾運城,以及河南洛陽三門峽等11城2區。 [2]  該平原區域土地總面積7萬平方千米,位列中國第四大平原,也是黃河中游地區最大的沖積平原。汾渭平原歷史文化悠久,文物遺蹟繁多,不但是華夏文明中國歷史的搖籃,也是黃河流域資源條件優越、工農業生產水平高、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是中國七大主產區之一。
中文名
汾渭平原
外文名
Fenwei Plain
地理位置
中國華北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半濕潤區氣候
佔地面積
70000 km²
著名景點
秦始皇陵兵馬俑
大雁塔
著名景點
西安城牆
華山
法門寺等 展開
著名景點
西安城牆
華山
法門寺等
晉祠
督軍府
永祚寺(雙塔寺)
平遙古城
綿山
永樂宮
鸛雀樓
中條山等
龍門石窟
白馬寺
關林
函谷關等 收起
760千米
40~110千米
海    拔
323~800米
地理區位
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
人口數量
5554.45 萬

目錄

汾渭平原簡介

汾渭平原地理位置 汾渭平原地理位置
汾渭平原的範圍包括:陝西省的西安咸陽渭南寶雞銅川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山西省的晉中呂梁運城臨汾河南省的洛陽三門峽,共12個城市 [1]  。平原內部是由黃河中游的支流渭河汾河洛河等河流沖積平原組成,黃河和中條山將汾渭平原分割為:陝西省渭河平原(關中平原)、山西省汾河平原和河南省伊洛盆地靈寶盆地。汾渭平原的主體是渭河平原和汾河平原,其共同特點是由汾渭地塹經汾、渭二河沖積而成。因此延伸方向與汾渭地塹走向一致,整體呈狹長的新月形,兩端窄,中間寬。
汾河平原又稱汾河谷地,位於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北接忻州盆地,南接渭河平原,走向為東北—西南向再轉東西向,是因汾河沖積而成的河谷平原。汾河平原分為北部的晉中盆地太原盆地)和南部的臨汾盆地,是山西境內重要的農業區經濟區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稱關中平原(Guanzhong Plain),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介於秦嶺山脈和北山山系(橋山、子午嶺隴山等)之間,東北部過黃河與山西省汾河平原相接,東部與靈寶盆地相接。渭河平原由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沖積而成,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海拔約325~600米,東西長約300公里,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西窄東寬。該平原因位於函谷關大散關之間(一説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蕭關四關之間),故稱“關中”。渭河平原在歷史上為華夏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的京畿故地,自古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玉米等,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被稱為“中原龍首”,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地區。

汾渭平原分區

汾河平原大體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是在石嶺關靈石間的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是山西省汾河平原中最廣闊的部分;南部為霍縣與稷山縣之間的臨汾盆地,海拔400—500米。土壤肥沃,灌溉發達,是山西省重要糧、棉產區。汾河貫穿盆地中部,沿岸廣泛發育着二級階地,由於河流比較小,泥沙含量多,河牀寬淺,易受洪水威脅,歷史上曾發生多次改道。省會太原市,位居盆地北緣,是省內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本區農業生產水利化、機械化水平較高。農業生產精耕細作,是山西農業高產區。

汾渭平原氣候條件

汾渭平原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土壤以褐土黃綿土為主,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水土流失輕微。汾渭平原屬暖温帶半濕潤氣候。汾河平原南北狹長,氣候緯向差異明顯;渭河平原東西差異較大,熱量東部優於西部,降水則西部優於東部。
總的來看,氣候條件較好,可以滿足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需要,是黃河中游區光熱水土條件匹配最好的區域。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既有豐富的傳統農業經驗,現代技術裝備也較好,水利灌溉發達,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