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汽車運用工程

(202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汽車運用工程》是一本202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志軍。本書系統講述了汽車性能的相關基礎理論、影響因素和試驗測試方法。 [1] 
中文名
汽車運用工程
作    者
徐志軍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11671107

汽車運用工程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講述了汽車性能的相關基礎理論、影響因素和試驗測試方法。全書共11章,包括汽車的類型和性能、動力性、燃料經濟性、制動性、操縱穩定性、被動安全性、通過性、舒適性、排放污染、運行材料和合理使用等內容。與現有教材相比,本書增加了天然氣和新能源汽車的燃料經濟性、污染物排放、使用等內容,採用了現行的標準和法規。
本書可作為本科院校汽車服務、汽車運用、交通工程和交通管理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職業院校相關專業教材,還可供從事汽車開發、使用、技術管理和交通管理方面的人員參考。

汽車運用工程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汽車的類型和性能1
1.1汽車的分類方法1
1.1.1按照汽車用途分類(通用分類)1
1.1.2汽車型式認證所使用的分類方法5
1.1.3按動力裝置使用的能源分類7
1.1.4按汽車行駛的道路條件分類8
1.1.5其他汽車分類標準8
1.2車輛識別代號(VIN)8
1.2.1車輛識別代號的作用9
1.2.2車輛識別代號的組成9
1.2.3車輛識別代號的標示位置11
1.3汽車使用性能概述12
1.3.1汽車容載量13
1.3.2汽車使用方便性15
1.3.3緊湊性16
1.3.4乘坐舒適性16
1.3.5汽車的最大續駛里程17
1.3.6汽車的智能性17
本章小結20
習題20
第2章汽車的動力性22
2.1汽車動力性的評價指標22
2.1.1汽車動力性介紹22
2.1.2最高車速22
2.1.3加速性能22
2.1.4爬坡能力23
2.2汽車動力性分析24
2.2.1汽車驅動力24
2.2.2汽車的驅動力圖27
2.2.3汽車行駛阻力28
2.2.4汽車行駛方程式35
2.2.5汽車行駛的附着條件36
2.2.6驅動力-行駛阻力平衡40
2.2.7汽車的功率平衡43
2.2.8汽車動力性的影響因素44
2.2.9汽車動力的合理使用48
2.3電動汽車的動力性49
2.3.1電動機特性49
2.3.2蓄電池49
2.3.3變速器檔數和傳動比50
2.3.4動力性計算50
2.4汽車動力性檢測52
2.4.1汽車動力性試驗相關標準52
2.4.2道路試驗52
2.4.3室內試驗55
2.4.4電動汽車動力性試驗58
本章小結58
習題59
第3章汽車的燃料經濟性61
3.1汽車燃料經濟性的評價61
3.1.1汽車燃料經濟性的介紹61
3.1.2發動機燃料經濟性61
3.1.3整車燃料經濟性評價指標62
3.1.4汽車燃料經濟性評價方法62
3.2汽車燃料經濟性分析70
3.2.1汽車燃料經濟性計算70
3.2.2汽車燃料經濟性的影響因素75
3.3汽車燃料經濟性試驗82
3.3.1汽車燃料經濟性試驗相關標準82
3.3.2試驗設備83
3.3.3道路試驗85
3.3.4室內試驗87
3.3.5氣體燃料消耗測試90
3.3.6燃料消耗測試數據的重複性及其校正91
3.3.7給定路程測試法91
本章小結92
習題92
第4章汽車的制動性94
4.1汽車制動性的評價指標94
4.2制動時車輪的受力95
4.2.1地面制動力95
4.2.2制動器制動力95
4.2.3地面制動力、制動器制動力與附着力之間的關係96
4.2.4硬路面上的附着係數97
4.3汽車的制動效能及其恆定性100
4.3.1制動減速度100
4.3.2制動距離101
4.3.3制動效能的恆定性105
4.4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107
4.4.1汽車的制動跑偏108
4.4.2制動時後軸側滑與前軸轉向能力的喪失111
4.5汽車制動力的分配114
4.5.1制動時地面對前、後車輪的法向反作用力114
4.5.2理想的前、後輪制動器制動力分配曲線115
4.5.3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後製動器制動力與同步附着係數117
4.5.4f線組與r線組118
4.5.5汽車在各種路面上制動過程的分析120
4.5.6利用附着係數與制動效率121
4.5.7同步附着係數的選擇123
4.5.8制動力的調節123
4.5.9防抱制動系統125
4.5.10電子制動力分配
系統(EBD)127
4.6緩速制動127
4.7輔助制動系統129
4.7.1電子控制制動輔助系統(EBA)129
4.7.2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130
4.8汽車制動性的影響因素130
4.8.1軸間載荷分配130
4.8.2制動力的調節和車輪防抱死131
4.8.3汽車載質量131
4.8.4車輪制動器131
4.8.5制動初速度132
4.8.6利用發動機制動132
4.8.7駕駛技術132
4.8.8道路條件133
4.9汽車制動性試驗133
4.9.1高附着係數路面的制動試驗133
4.9.2制動性的室內試驗135
本章小結136
習題137
第5章汽車的操縱穩定性138
5.1概述138
5.1.1汽車操縱穩定性的基本內容138
5.1.2車輛座標系140
5.1.3人-汽車系統141
5.1.4汽車操縱穩定性試驗的評價方法141
5.2輪胎的側偏特性142
5.2.1輪胎的座標系142
5.2.2輪胎的側偏現象143
5.2.3輪胎結構、工作條件與側偏特性的關係145
5.2.4回正力矩147
5.2.5有外傾角時輪胎的滾動148
5.3汽車轉向運動學和動力學149
5.3.1無側偏時的轉向運動149
5.3.2有側偏時的轉向運動150
5.3.3轉向特性151
5.3.4線性二自由度汽車模型的運動微分方程152
5.3.5汽車的穩態轉向154
5.3.6前輪角階躍輸入下的瞬態響應160
5.4汽車操縱穩定性的影響因素164
5.4.1車輪不平衡引起的轉向輪擺振164
5.4.2汽車操縱穩定性與懸架的關係164
5.4.3轉向系對汽車橫擺角速度穩態響應的影響169
5.4.4傳動系與汽車操縱穩定性的關係171
5.5改善汽車操縱穩定性的措施172
5.5.1車輪定位及穩定效應172
5.5.2輪胎的結構、氣壓對操縱穩定性的影響173
5.5.3轉向系的改進174
5.5.4電子控制懸架174
5.5.5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VSC)175
5.6汽車操縱穩定性的試驗175
5.6.1試驗儀器與設備176
5.6.2汽車操縱穩定性道路試驗177
5.6.3汽車操縱穩定性台架試驗179
本章小結182
習題183
第6章汽車的被動安全性185
6.1汽車被動安全性的評價185
6.1.1汽車被動安全性的概念185
6.1.2汽車碰撞安全性186
6.1.3被動安全性評價方法188
6.2汽車被動安全技術190
6.2.1安全車身191
6.2.2安全約束系統195
6.2.3吸能式轉向管柱197
6.2.4座椅和頭枕198
6.3被動安全性試驗199
6.3.1零部件台架試驗200
6.3.2實車碰撞試驗201
6.4新車評價程序(NCAP)20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