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

鎖定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一類是非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是指定期、定時向政府或相關部門報送的決策氣象服務信息,一般來説內容、格式和形式較固定,通常分為天氣信息類、氣候評價類和農業氣象類等產品。非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種類較多,並且各地氣象部門沒有統一的固定形式,根據需求因時、因事、因地提供決策氣象服務。
中文名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
外文名
Decisi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s
分    類
常規、非常規服務產品
產品要求
國家規定的六條要求
工作機制
首席把關、值班制度等
舉    例
農業氣象類-土壤水分監測公報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簡介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一類是非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 [1]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

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是指定期、定時向政府或相關部門報送的決策氣象服務信息,一般來説內容、格式和形式較固定,通常分為天氣信息類、氣候評價類和農業氣象類等產品。天氣信息類產品主要包括國家級的氣象服務專報、災害性天氣與災情快報、天氣公報等,以及省級的每日氣象信息、汛期氣象日報、每週氣象服務信息、一周天氣展望等。
氣候評價類產品主要包括每週氣象乾旱監測分析、每月氣候影響評價、季度和年度氣候影響評價、每月水情遙感監測分析,冬半年還有每月積雪遙感監測分析等。
農業氣象類產品主要包括土壤水分監測公報、農業乾旱預報、農業氣象旬報、農業氣象月報等。 [1]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非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

非常規性決策氣象服務產品種類較多,並且各地氣象部門沒有統一的固定形式,根據需求因時、因事、因地提供決策氣象服務。而決策氣象服務的敏感性、靈活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正是體現在非常規的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上,尤其是面對國家防災減災需求的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更是如此。
在國家級非常規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中,最主要的一種形式是不定期、不定內容,但對黨中央、國務院或相關部委又具有決策參考意義的。重大氣象信息專報。。這類產品內容既可以是專題性質的,針對某件事一事一議,如天氣預報類產品;也可以是綜合性質的,針對某一類事件的因果分析及未來的變化趨勢和應對措施建議等的綜合評價,如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評估。另一種主要形式是以中國氣象局領導參加國務院或有關部委的會議時所提供的決策服務材料,如中國氣象局領導參加國務院農村工作會議、參加國務院防汛抗旱專題會議等所提供的服務材料。這種服務形式由於中國氣象局領導親自出席會議,並能與相關政府領導直接溝通和交流,能起到非常好的服務效果。
在各省(區、市)氣象局的非常規決策氣象服務產品中,儘管存在服務產品形式不一、名稱不同等問題,但是服務產品的內容相似,並能結合本地的特殊需求開展決策氣象服務。2004年以來,部分省(區、市)氣象局的非常規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在名稱上參照了國家級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名稱,如廣東、廣西、甘肅、黑龍江等省(區)的決策氣象服務材料就借用了國家級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重大氣象信息學報"名稱上報決策服務信息。 [1]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決策氣象服務產品要求

中國氣象局針對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制定了六條要求,包括決策服務材料的主題思想要明確、重點要突出、針對性要強、標題要醒目,服務材料的篇幅結構緊湊、嚴謹,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敍述的內容條理清晰,深淺適當,文字精練流暢,通俗易懂,要將氣象專業術語。翻譯"成大眾語言或行政語言產品格式編排合理、美觀大方,圖文並茂,欄頭、標題的編排要醒目名詞、單位、符號使用正確、規範,符合國家標準,圖文一致,圖表所表示的信息清晰、直觀另外,對材料中的有關量詞、圖表和色塊的細節也做了具體要求。 [1] 

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機制

為增強決策氣象服務能力,國家級與省級決策氣象服務單位在加強決策氣象服務信息的反饋和上下共享,加強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建設,加強交流與溝通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決策氣象服務任務協調機制、會商機制、質量考核機制、定常總結機制、信息溝通機制和上下互動機制。
(1)首席把關制度
決策氣象服務材料採取決策氣象服務首席把關制。決策氣象服務首席負責決策氣象服務任務的分解,組織、協調各決策氣象服務參與單位提供決策氣象服務材料,並負責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質量把關。
(2)值班制度
決策氣象服務採取值班制度,決策氣象服務承擔和參與單位需參加決策氣象服務值班。值班人員參加每日天氣會商和決策氣象服務會商,根據需要完成各自承擔的決策氣象服務任務。另外決策氣象服務承擔單位還需參加乾旱會商、氣候會商和農業氣象會商等相關會商的值班。
(3)會商制度
每天組織決策氣象服務會商和討論,研究和制定當天決策氣象服務重點,佈置當天決策氣象服務任務。根據天氣、氣候實況和《決策氣象服務週年服務方案》,定期組織全國性決策氣象服務會商,研究和制定當前決策氣象服務的關注點。
決策氣象服務月例會制度。每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召開決策氣象服務例會,總結當月決策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並部署下月決策氣象服務重點任務。
(4)考核制度
由上一級單位組織對下一級單位進行考核。通常上一級單位將下一級單位所報送的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質量和報送時效記錄在案,按照決策氣象服務材料被採納上報的形式(專題、文件、專報、信息等)、領導批示、表揚或翻閲情況以及各參與單位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提供時效和質量等,每季度末對各單位決策氣象服務情況進行質量通報,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目標考核參考依據。各單位考核可自行制定相應考核激勵辦法鼓勵業務人員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工作。
(5)信息溝通和共享機制
業務產品發送給決策氣象服務承擔單位,決策氣象服務承擔單位負責將各類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及時反饋給各參與單位。
(6)上下互動機制
國家級與省級決策氣象服務的上下互動主要體現在建立國家級決策氣象服務信息的反倒薩陽上下共享機制上,加強省級決策氣象服務信息的上傳能力建立決策氣象服務信息上下溝通交流機制,促進國家級和省級決策氣象服務能力的共同提高!建立決策氣象服務人員交流機制,促進決策氣象服務人才的培養,提高決策氣象服務水平。 [1] 
參考資料
  • 1.    徐小峯.現代氣象服務:氣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