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猷

鎖定
汪猷(1910年6月7日—1997年5月6日),浙江杭州人,有機化學家、生物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 [8]  。我國生物有機化學的一代宗師,中國抗生素研究和生產的奠基人之一。 [17] 
汪猷於1931年從金陵大學畢業 [14]  ;1937年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1939年至1942年擔任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科講師、助教授;1942年至1947年擔任上海丙康藥廠廠長、研究室主任;1947年至1949年擔任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1950年至195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員;1952年被調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相繼任副所長、代理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0]  ;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8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1997年5月6日逝世 [15] 
汪猷主要研究多肽、蛋白質、核苷、核苷酸、寡核苷酸、碳水化合物,甾族激素、抗生素等天然產物有機化學 [3] 
中文名
汪猷
別    名
字:君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
1910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1997年5月6日
畢業院校
德國慕尼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天花粉蛋白》
主要成就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4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8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汪猷人物生平

1910年6月7日,汪猷出生於浙江杭州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他從小深受父親影響,喜愛自然科學。
1921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現浙江大學),就讀於應用化學系 [16] 
汪猷
汪猷(3張)
1927年9月,進入金陵大學(現南京大學)工業化學系學習。
1931年7月,從金陵大學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並獲得斐託飛學會金鑰匙獎;畢業後由學校推薦到北平協和醫學院作研究生後轉作研究員,師從生物化學家吳憲,研究性激素的生物化學。
1935年8月,作為中國生理學會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生理學大會後赴德國慕尼黑大學化學研究所,在化學家海因裏希·奧托·威蘭(192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指導下當研究生。
1937年12月,從德國慕尼黑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獲得最優科學博士學位。
1938年9月,前往海德堡威廉皇家科學院醫學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擔任客座研究員,在化學家裏夏德·庫恩(193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指導下進行藏紅素化學的研究。
1939年4月,離開德國轉赴英國,在倫敦密特瑟克斯醫學院考陶爾生化研究所陶慈(E. C. Dodds)的研究室,擔任客座研究員,從事雌性激素類似物的化學合成研究;8月,放棄中國國外優越的研究條件和物質生活回國,回國後在協和醫學院先後任講師、助教授等職。除講課外,他的大部分時間繼續在吳憲指導下從事甾族性激素的化學研究。
1942年4月,進入上海丙康藥廠,擔任廠長和研究室主任,但是汪猷的才華和研究成果並未得到藥廠廠主的賞識,汪猷於1947年8月憤然離開丙康藥廠 [14] 
1947年9月,借用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籌備處的兩間原病理和屍體解剖實驗室,同兩位自願從丙康藥廠退職跟隨他的助手繼續進行桔黴素的研究。
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汪猷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員。
1952年底,調入有機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擔任副所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 
196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7] 
1973年,提出建立計算機化學實驗室。
1983年,創辦了《化學學報》英文版。
1984年,被列入美國馬爾基(Marquis)第七版名人錄;3月,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外籍院士;7月,主動退出了所、室領導崗位,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87年11月,慕尼黑大學按德國傳統為獲得博士學位50年並取得了突出成就的汪猷舉行了重發博士學位文憑的儀式。
1988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1990年,80歲時,《四面體》以其第46卷第9期作為獻給汪猷80壽誕的專刊,輯錄了海內外有機化學家專門為他撰寫的學術論文。
1997年5月6日,逝世 [7] 

汪猷主要成就

汪猷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汪猷早期從事十四乙酰藏紅素的全合成以及性激素、抗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化學等研究。系統研究了鏈黴素和金黴素的分離、提純以及結構和合成化學。參與領導並直接參加了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的研究。在澱粉化學方面,創制了新型血漿代用品。所建立的石油發酵研究組,當時在國際上居於前列,作出多項成果。參加並參與領導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全合成工作。參加和領導了天花粉蛋白化學結構和應用研究、模擬酶的研究和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化學研究 [2] 
1978年,參加和直接指導了對天花粉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的一級結構的測定,並與協作單位共同完成了二級結構與空間結構的初步測定。
1985年,領導開展了抗瘧藥青嵩有效成分青嵩素的生物合成研究 [12]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11月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網站顯示,汪猷和同工作者已有100多篇研究論文發表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 [3] 
  • 學術交流
1935年8月,汪猷作為中國生理學會代表團成員與吳憲等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生理學大會,這是汪猷第一次去中國國外參加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12] 
1952年,在中國科學院領導下參加組織召開中國首次抗生素工作會議。以後又參加組織了上海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員會和全國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員會。
1955年,在北京主持了國際性的抗生素學術會議。
1972年,在國家科委的一次科研規劃會議上,建議將天花粉的研究列為中國科學院重點課題 [12]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11月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網站顯示,汪猷有10餘項研究成果受到國家和科學院的嘉獎 [3]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56年1月
桔黴素化學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
1978年
新型代血漿——羧甲基糖澱粉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2年7月
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88年8月
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88年8月
天花粉蛋白的化學——一級結構及其空間結構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3] 

汪猷人才培養

  • 授課輔導
20世紀50年代開始,汪猷親自主持制訂全所科研人員的業務學習計劃,使他們較快地掌握了最新的有機化學基礎理論、分離技術、立體化學、譜學等知識。他還多次親自為本所專業外語及文獻閲讀輔導班、有機化學微量操作短訓班、有機化學實驗班、德文訓練班授課 [13] 
  • 指導學生
汪猷從1955年起招收研究生,至1965年共培養研究生7名,還培養了一批在職科技人員。1978年後,汪猷是國務院和中國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並親自負責指導研究所的研究生培養工作 [13] 

汪猷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4年
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86年
上海市優秀黨員

1986年
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名譽會員
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
1988年
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
1991年

汪猷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6年
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化學及醫藥組成員
1958年—1966年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1964年
1964年—1988年
化學學報》主編
1978年2月—1983年6月
1978年—1987年
1978年—1987年
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編委
1978年—1982年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978年—1984年
1981年
四面體》《四面體通訊》顧問編委
1981年
《核酸研究》編委
1982年—1990年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第二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983年6月—1988年3月
1988年
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
1989年
《四面體計算機化學》和《四面體不對稱合成》的顧問編委

中國生化學會第一、第二屆理事,第五屆名譽理事

《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編委會副主任

《當代中國》叢書中國科學院卷編委 [3] 

汪猷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汪猷的父親汪知非是清末秀才,年輕時深受西方科學技術和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影響,遂棄功名仕途,在浙江從事測量和鹽務等工作。父母先後於1928年和1930年病故 [13] 
  • 婚嫁家庭
1941年,汪猷與協和醫學院兒科助教李季明女士結婚 [13] 
  • 愛好特長
汪猷博聞強記,他能熟練使用英、德兩種語言,能閲讀法、俄、日文獻,諳熟中外科學史中的典故、軼事,他常借這些故事教誨他的助手和學生,指點成才之路。汪猷酷愛寫詩,藉以敍情記事、抒懷言志 [13] 

汪猷人物評價

汪猷是中國抗生素研究的早期工作者和研究組織者之一,為組織和推動中國抗生素研究和生產起了重要作用 [3]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評)
汪猷有着嚴謹的治學態度,寬厚的人格魅力,以及心繫祖國、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峯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 [1]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評)

汪猷後世紀念

  • 汪猷科學講座
汪猷先生110週年誕辰紀念會現場
汪猷先生110週年誕辰紀念會現場(2張)
為了紀念已故的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汪猷先生,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於2005年設立了“汪猷科學講座” [11] 
  • 汪猷先生110週年誕辰紀念會
2020年10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召開了汪猷先生110週年誕辰紀念會,紀念和緬懷先生對研究所科研創新事業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弘揚先生崇高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研究所蒐集整理了先生有關資料,製作了《汪猷一百一十週年誕辰紀念冊》和紀念視頻《紅旗下的追光者》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