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制片人
- 明骥
- 片 长
- 105 分钟
- 上映时间
- 1978年(中国台湾)、1986年10月16日(中国大陆)
- 对白语言
- 普通话
- 色 彩
- 彩色
- imdb编码
- tt0079277
- 主要奖项
- 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提名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乘踏煮郑丰乃协喜(秦汉饰棕只设)患有先天双脚畸形,差一点就被家人抛企纹榜弃,幸而爷爷(陈国钧饰)与二婶等人的呵护与庇护,才得以新生,并能从艰难困耻项苦的人生境遇中成长起来。因为家里贫困,幼年的郑丰喜(欧弟饰辨习)曾经跟随着耍猴人街头卖艺,养鸭的时候又几乎在洪水的激流里丧生,艰苦的人生磨难,孕育了丰喜自强不息的毅力与求存的积极精神,不但靠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在社会上生存了下来,还逾越了种种障碍走进了学校求学,在一边要奉养家庭的压力下取得了让人无法想象的优异成绩。因为自身的残疾,丰喜也遭遇到了一些老师的刁难以及同学的侮辱,但郑丰喜宠辱不惊,以他的聪慧及过人的勇气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为了完成中学学业,丰喜到处打工,他以一篇《汪洋中的一条船》参加了作文比赛,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夜汗纸纹许多人表示愿意资助他完成学业,但是他却不想过多依靠他人,只想凭借自身努力取得自己的美好未来。结果他不负众望,考上了中兴大学法律系,并继续撰写《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的坚强毅力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同校法律系女同学吴继钊(林凤娇饰),他们相爱了。但继钊的父母坚决反对这门婚事,但两人冲破重重阻挠,还是走到了一起,大学毕业后,他们结为夫妻,一同到丰喜的家乡任教。郑丰喜将自己的经历写成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发表后反响强烈,丰喜的事迹在台湾广为流传,他遂被评为台湾十大优秀青年之一。全家正当中秋节团聚时,却得知丰喜已患肝癌的噩耗。乡民们居然为他举行万人祈祷大会,求神佑其康复,但后来他终因医治无效而病逝,年仅三十二岁 [1-2]抹艰捆。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3]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郑丰喜
演员秦汉
配音-
天生双脚残疾。郑丰喜逾越种种障碍走进学校求学,以一篇《汪洋中的一条船》参加作文比赛,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他考上中兴大学法律系,并继续撰写《汪洋中的一条船》。与吴继钊相爱后,两人冲破重重阻挠,结为夫妻,一同到自己的的家乡任教。写完自传小说后,被评为台湾十大优秀青年之一。后患肝癌而病逝。
吴继钊
演员林凤娇
配音-
一位家境优裕的知识女性。吴继钊在中兴大学法律系读书时,爱上了贫穷的残疾人同学郑丰喜,毅然抛弃物质享受,无视世俗的眼光和父母的反对,最终嫁给郑丰喜,一同到丰喜的家乡任教,在洞房花烛夜说出筹办图书馆的愿望。台风之夜,吴继钊勇敢救出郑丰喜。后为郑丰喜生下两个女儿。
郑丰喜(幼年)
演员欧弟
配音-
郑丰喜的幼年时期,因先天身患小儿麻痹,落得双腿残疾,幸而爷爷与二婶等人的呵护与庇护,才得以新生。他随江湖老人与猴子为伍,辗转各地卖艺,跪地讨钱,晚间和猫同眠。他为减轻家里负担,仍避居田寮养鸭。他靠爬行捡拾田间的花生、蕃薯、野菜充饥,又要挖蜗牛喂鸭,把篮子挂在脖子上爬行,还要强忍其他孩子欺侮。
吕良仁
演员江明
配音-
吴继钊的表哥。他开着汽车去看表妹时,遇到了郑丰喜,讽刺他残疾,并约吴继钊出外唱歌跳舞,提出要郑丰喜带女友同行,迫使吴继钊黯然离去。吕良仁几次邀继钊游玩,均被拒绝。后来他邀请继钊住在自己父母的空房。台风来袭,良仁拜访继钊,气愤自己如此体贴继钊,却仍比不过丰喜。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1]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该片是在中国内地放映的第一部台湾电影。
- 郑丰喜的遗孀吴继钊女士,将该片所有的版权费和“中影”的捐款悉数用于建设图书馆,以实现郑丰喜帮助地方残障人士、改善家乡教育的愿望。
- 幼年郑丰喜的扮演者欧弟是导演李行花了很长时间在台湾省找寻,才在三重市的一家中药铺找到的。
- 该片导演李行将50万元片酬捐给振兴复健中心和郑丰喜文教基金会 [4]。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创作背景
该片改编自郑丰喜的同名自传小说。郑丰喜出生于台湾省一个贫农之家,生下来就是个两腿膝盖以下畸形的残废儿,在家人伤心而倍加怜爱中渐渐长大,可是他却有着坚强的意志、旺盛的求生欲和求知欲。郑丰喜在读高中以前一直在地上爬行,考入大学时,善心人士徐锦章大夫被他的精神感动,主动免费为他安装义肢,使他从20余年的长期爬行中站立起来。
拍摄过程
该片有一场台风泡水场面,因“中影”当时还没有特技摄影设备,李行到处打听,调集了台湾最大的风扇造风,又利用游泳池垫高拍泡水场面。因拍摄时正值冬天,气候很冷,拍鸭寮被狂风吹倒塌的场面时,小演员欧弟的两只小腿被绑起来,以膝盖着地走来走去,又要冒着狂风豪雨泡在冷水中赶鸭子。这场戏拍完,有两名儿童演员躲在倒塌茅屋中未出来,引起家长抗议,没想到他们说里面比较温暖,才使大人放心 [4]。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 评分 | 参评人数 | 统计截止日期 |
豆瓣 | 7.5/10 | 3097 | 2024/9/21 [8] |
专业评价
该片倡导的中华人伦文化与传统美德从戏里走到了戏外,走进了现实生活。其表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精神,给社会提供了一剂振奋人心的良药。该片不但在电影精神上与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伦理道德一脉相承,在电影结构上也是对中国早期电影“影戏”传统的继承,从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家庭伦理片的脉动,也可以领悟到20世纪30、4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的余韵。该片的情节安排、人物形象以及“影以载道”,是对影戏美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而对“影戏”也有着创新之处,突出了中国传统艺术抒情写意的特质,注重人物情感的刻画。
该片以平实有力的手法,叙述了出身贫寒的残疾人郑丰喜波澜坎坷的一生和艰难奋斗的人生历程,也是一部催人上进、自强不息的励志片,散发着动人的人性光辉,有着家国与个人双重寓意。该片以倒叙的手法、生动的镜像语言,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回溯,将郑丰喜困苦辛酸的童年、在成长道路上不断进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和吴继钊的爱情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该片围绕戏剧性场面采取时空交错式结构,将不同时代组接在一起,把郑丰喜以往艰苦奋斗的历程适时穿插在各个层面,形成独特的叙述格式以表现人物思想与心理活动,使故事跌宕起伏、严密有致,加强了该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贵州大学学报》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