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曾祺

(中國當代文學家)

鎖定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説家、散文家、戲劇家 [23]  被譽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端午的鴨蛋》等。 [1-2] 
1920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高郵城鎮的一箇舊式地主家庭。 [10]  1935年秋,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40年,開始創作小説,受沈從文指導。1950年調入北京,歷任《北京文藝》《説説唱唱》《民間文學》編輯。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64年,參與現代京劇《蘆蕩火種》的改編(後易名為《沙家浜》) [17]  。1979年重新開始創作,以短篇小説成就最高。 [10]  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96年12月,推選為中國作家協會顧問。 [10]  1997年5月16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2] 
中文名
汪曾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高郵市
出生日期
1920年3月5日
逝世日期
1997年5月16日
畢業院校
西南聯合大學
代表作品
大淖記事
受戒
黃油烙餅
性    別

汪曾祺人物經歷

汪曾祺求學經歷

汪曾祺
汪曾祺(5張)
1920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高郵縣的一箇舊式地主家庭。1925年,入讀高郵縣立第五小學幼稚園學習。1926年秋,入讀縣立第五小學讀書。1932年秋,小學畢業考入高郵縣初級中學讀書。 [3]  [10]  [15]  1935年秋,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南菁中學讀高中。1937年,日本人佔領了江南,江北告急,輾轉借讀於淮安中學、私立揚州中學以及鹽城臨時中學。後戰事日緊,隨祖父、父親到離高郵城稍遠的一個村莊的小庵裏避難半年,在小説《受戒》裏描寫過這個小庵。 [3]  [10] 
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大學期間與同學創辦校內的《文聚》雜誌,於1941年開始發表作品,與同學合辦校園刊物《文聚》,並在第一、第二合期上刊登小説《待車》。此後不斷在刊物上發表小説、散文、詩歌等,所用筆名有“曾祺”“西門魚”。 [3]  [10]  [16]  [24] 
1943年本應於這一年大學畢業,但是由於未參加必修課體育和大二英語的考試而不能畢業,留校補修課程。1944年,為生活在昆明北郊觀音寺的一個由聯大同學辦的“中國建設中學”當教師,在兩年的教學期間,寫了小説《小學校的鐘聲》,重寫小説《復仇》。後由沈從文推薦給鄭振鐸在上海主辦的《文藝復興》雜誌發表。此外,還創作小説《職業》《落魄》《老魯》等;同年,補習課程合格,但當局徵調應屆畢業生充當美軍翻譯,否則作開除論處。汪曾祺沒有應徵,故仍未取得西南聯大畢業證書,只算肄業 [3]  [10]  [24]  。1945年1月,離開西南聯大,到由聯大同學開辦的私立中國建設中學任教。學校先是在白馬坡,後遷至觀音寺。此時施松卿也在建設中學任教,兩人接觸逐漸增多;8月,日本投降,抗戰結束,汪曾祺因回家路費無着,繼續滯留昆明。 [24] 
1946年,離開昆明經越南、香港轉赴上海,由李健吾介紹到私立致遠中學任教,教學之餘,寫作並發表了較多的作品,諸如《復仇》《綠貓》《戴車匠》等小説。 [3] 
1947年1月,小説《雞鴨名家》《醒來》發表;2月初,沈從文在復李霖燦、李晨嵐信中(順便託代為汪曾祺謀職);夏,施松卿謀到北大西語系助教位置,北上就職途經上海與汪曾祺相見,兩人訂婚;施松卿就任北大教職後,負責公共英語課 [25] 
1948年2月,發表散文《背東西的獸物》。3月,經天津到北平。開始求職,處於失業狀態,生活多靠施松卿接濟。5月,經沈從文幫助,進入位於午門的歷史博物館充任辦事員,保管倉庫、為藏品寫説明卡片 [25] 
1949年春,與施松卿結婚;3月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南下工作團;5月離京南下到武漢;5~8月留在武漢文教局,接管學校;9月被派往漢口第二女中任副教導主任 [24] 

汪曾祺新中國時期

1950年,調入北京,歷任《北京文藝》《説説唱唱》《民間文學》編輯。1954年,創作劇本《范進中舉》 [25]  。1955年2月,調至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任《民間文學》雜誌編輯。整理評書《程咬金賣柴筢》等。1956年,發表京劇劇本《范進中舉》。1957年,發表散文詩《早春》、散文《國子監》等作品 [24] 
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撤消職務,連降三級。下放到張家口的農業研究所。1960年10月,摘掉右派帽子,因沒有單位接收,繼續留在農業科學研究所。主要工作是畫了《中國馬鈴薯圖譜》《中國口蘑圖譜》兩部圖譜 [24] 
1962年1月調回北京,任北京京劇團(今北京京劇院)編劇,直至離休。根據在農科所的生活經歷創作短篇小説《羊舍一夕》,後又連續發表了《看水》和《王全》兩篇短篇小説,均以農科所為背景。同時,創作京劇劇本《王昭君》(由李世濟演出)、《凌煙閣》(未演出) [24]  。1963年,出版兒童小説集《羊舍的夜晚》。1964年,參與現代京劇《蘆蕩火種》的改編(此劇後易名為《沙家浜》),由北京京劇團演出。 [16]  [17]  [21]  1965年4月至7月,到上海再改《沙家浜》,期間公演,連續演出三十場,觀眾八萬餘人次;5月,回到北京,繼續修改《紅巖》劇本 [26]  。1966年,被關進牛棚,接受批鬥,參加扛煤等勞動改造。1968年6月,因需要創作修改樣板戲,得解放。繼續從事編劇工作,但要求“控制使用” [24] 
汪曾祺書畫作品 汪曾祺書畫作品
1970年5月21日,作為京劇《沙家浜》的編劇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1972年2月15日,參加政治局召開的電影工作會議。1974年8月,汪曾祺與梁清廉、周鍇一行再赴內蒙古體驗生活、收集素材;同年,任北京京劇團革命委員會成員 [26]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採取隔離審查措施。汪曾祺興奮地參加了慶祝遊行。工作組進駐北京京劇團後,汪曾祺曾對工作組提意見,為被迫害者説話,貼大字報闡述觀點 [26]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深受鼓舞,創作熱情逐漸高漲,第二個作品集《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7]  1979年3月,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複查小組為汪曾祺寫平反結論 [26]  。1981年,創作散文《端午的鴨蛋》,此後入選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 [22] 
1982年,作文藝隨筆《揉麪——談語言運用》;作小説《釣人的孩子》《海燕》;《汪曾祺短篇小説選》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26]  。1983年,作品首次被介紹到中國台灣,《文季》第三期轉登小説《黃油烙餅》 [24] 
1985年,在年初結束的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理事。1986年,作散文《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作評論隨筆《一篇好文章》;作隨筆《談讀雜書》 [26] 
1987年2月26日,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16日,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雲南訪問;10月,應安格爾和聶華苓夫婦之邀,赴美國參加國際寫作活動,歷時三個多月。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逝世,作《淡泊的消逝——悼吾師沈從文先生》《一個愛國的作家》等文;6月,應邀與蕭乾、茹誌鵑、劉再復擔任“美孚飛馬文學獎”的評委 [27]  。1989年1月,《北京文學》與台北《聯合文學》採取同步行動,同時出作品專輯。 [3]  [10]  [17] 

汪曾祺晚年生活

1990年,創作散文《七十抒懷》《鬧市閒民》《多年父子成兄弟》等。英文版小説集《晚飯後的故事》由《中國文學》雜誌社出版。《食道舊尋》,發表於《中國烹飪》11月號 [24]  [27] 
1991年5月,《蒲橋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以故鄉高郵為背景的小説集《菰蒲深處》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3]  [10]  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1997年5月16日,因消化道大出血在北京去世,終年77歲。 [3]  [10]  [4]  [17]  [24] 

汪曾祺個人生活

家庭關係
祖父:汪嘉勳,是清朝末科的拔貢,生三子,依次為廣生、長生、菊生。
父親: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性格開朗,熱愛運動,富於藝術情趣與才華。能奏多種樂器,也擅長繪畫、篆刻及製作風箏等各種手工。樂善好施,熱心公益。
生母:姓楊,在汪曾祺三歲的時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個繼母:姓張,死於肺病。
第二個繼母:姓任,伴隨汪曾祺的父親度過漫長而艱苦的滄桑歲月。
妻子:施松卿,新華社記者。
長子:汪朗,媒體工作者。
女兒:汪明,從事教務工作;汪朝,圖片編輯。 [7]  [9]  [18]  [25] 

汪曾祺主要作品

汪曾祺部分作品一覽
作品類型
作品名稱
短篇小説
《小學校的鐘聲》《老魯》(1945年)
《復仇》(1946年)
雞鴨名家》《異秉》(1948年)
羊舍一夕》《看水》(1962年)
《騎兵列傳》(1978年)
受戒》《塞下人物記》《歲寒三友》(1980年)
黃油烙餅》(1983年)
《跑警報》(1985年)
《瑞雲》《黃英》《蛐蛐》(1987年)
《雙燈》《捕快張三》《同夢》(1989年)
《遲開的玫瑰或胡鬧》《小芳》(1991年)
《老虎吃錯人》《人變老虎》《樟柳神》(1992年)
《護秋》《尷尬》(1993年)
《鹿井丹泉》《喜神》《醜臉》(1995年)
《三列馬》《大尾巴貓》《去年屬馬》(1997年)
散文
《花園》
《前天》(1946年)
《冬天的樹》《下水道和孩子們》(1956年)
《國子監》(1957年)
《關於葡萄》(1981年)
《旅途雜記》(1982年)
《天山行色》(1983年)
《翠湖心影》《昆明的雨》(1984年)
《昆明的果品》《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1986年)
《金嶽霖先生》(1987年)
《林肯的鼻子》(1988年)
《我的解放》《四方食事》(1989年)
多年父子成兄弟》《賈似道之死——老學閒抄》(1991年)
《自得其樂》(1992年)
《草巷口》(1995年)
《晚翠園曲會》《北京的秋花》(1996年)
小説集
《邂逅集》(1948年)
羊舍的夜晚》(1963年)
晚飯花集》(1985年)
《茱萸集》《菰蒲深處》
散文集
《關於葡萄》(1981年)
逝水》《蒲橋集》《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初訪福建》
藝術小品集
文學評論集
劇本京劇
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編劇
范進中舉》(1954年)
《王昭君》(1962年)
《紅巖》(1965年)
文集
《汪曾祺自選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
資料來源: [5]  [24]  [25]  [26]  [27] 

汪曾祺創作特點

汪曾祺主題思想

  • 生活審美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6] 
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讓人重温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迴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6] 
  • 以畫記事
汪曾祺的繪畫題材的選擇上呈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白菜、蘿蔔、大葱、大蒜等不入時人之目的瓜菜皆可入畫。這些尋常之物經常成為他的創作對象,並在他的畫筆下顯現詩意,具有了審美價值。 [28] 
汪曾祺的小説中,眾多典型人物大都具有率真、美好的品性。《受戒》中的和尚可以不守清規戒律,率性而為。《大淖記事》的挑夫們,《安樂居》的酒客們面對艱苦生活依然通達樂觀,不為物累。 [28] 
汪曾祺書畫作品 汪曾祺書畫作品
  • 舉重若輕
汪曾祺來自文化濃郁的江南,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注入在他的血液裏,對他的文章意藴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同時,以“中和為美”的傳統美學思想也同樣藴藏在汪曾祺的筆下,筆下文章中的“中和為美"體現在他不講求氣勢恢宏的意境,也不講求繁瑣沉重的抒情,在意的只是舒緩從容的表達,“中”與“和”水乳交融,渾然一體。汪曾祺的文學創作一直秉承着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他曾這樣表達他的美學思想,“泰山過於雄偉,所以我從不寫泰山。”“我不在乎深刻,中和才是我所追求的。”所以,汪曾祺從不描繪過於龐大的事物,他所描繪的多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花鳥魚蟲,草木瓜果。這些常人看來最平常最細微的小事物,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是真正具有民族風俗意義的。常從樸實無華的飲食入手,來表現他的傳統文人精神。 [12] 
  • 儒家美學
汪曾棋認為,儒家的精神內核是“仁心”和“恕道"。對於儒家仁學思想,汪曾祺的接受是有選擇的,他曾説:“我不是從道理上,而是從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認為儒家是講人情的,是一種富於人情味的思想。”這裏的“人情”,指的是儒家倫理情感。這種“人情”以親情為起點,由己及人,以等差的形式加以推衍,在日常創作中有所體現。 [11] 
儒家詩教強調詩歌的社會職能,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汪曾祺非常注重文學的社會功利作用,他認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首先是社會的得失。有一個樸素的、古典的想法。總得有益於世道人心。 [11] 
  • 道德人格
汪曾祺的小説在於倡導以倫理情感為核心的道德人格的同時,還崇尚藝術人格。汪曾棋筆下人物的各種藝術創作、工藝技能,實際上都可以歸人廣義“藝”的範疇。汪曾祺在評價阿城的《棋王》的時候説:“人總要呆在一種什麼東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證實自己的存在,切實地掂出自己的價值。” [11] 

汪曾祺創作手法

  • 語言魅力
汪曾祺的語言魅力,善於從人民羣眾的口頭語言中學習文學表達的方式。不但刻意從人民羣眾的口頭吸取營養,還留心街頭的各種文字,能從引車賣漿者流的各種啓事、告白中感受到口語的芬芳。
在《小説筆談》中,汪曾祺首先談語言,而一開始就寫下這樣一番話:“在西單聽見交通安全宣傳車播出:‘橫穿馬路不要低頭猛跑’,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語言。在一派出所外宣傳夏令衞生的牆報上看到一句話:‘殘菜剩飯必須回鍋見開再吃’,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語言。” [14] 
  • 行文流水
汪曾祺對於語言在文學中的分量是十分重視的。他的作品分開來讀,句子平淡無味,湊在一起來讀,便充滿韻味。
汪曾祺平淡的筆調不意味無趣無味,恰恰相反,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都在這內斂沉穩的筆法中彰顯了出來,體現了個性的魅力,獨特的風格。汪曾祺曾把語言具象化成“流動的水”,這樣的比喻也在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出現過。語言的流動特性可以使看似散亂的篇章變得和諧流暢,從而達到統一的效果。這種行文似水的意境在《葡萄月令》中表現的尤為生動,《葡萄月令》寫的是葡萄從播種到收穫的生長過程,這樣一個普遍的自然現象被他用流動的筆調描繪的又生動又有趣。他對語言進行巧妙的設計,用比喻或是擬人手法,使句與句的聯繫都簡潔明瞭,通俗易懂。在這樣語言的作用下,無論是句子,還是篇章,或是整個文章的意境都顯得栩栩如生,流露出作者對世間萬物的愛惜之情,對平凡生活的歌頌。 [12] 
  • 自由自在
汪曾祺的繪畫作品筆墨丹青間大都隱着真性情。其畫水仙,蒼潤多姿,柔中韻剛。其畫荷花,墨氣淋漓、俯仰生姿。花卉作品,有臨風自得的恬淡,也有活潑自然的熱烈,在抒情寫意間,借所畫之物表達了胸中的某種意趣、某種激情,使人感到他率性而為,自由自在的本性。 [28] 
汪曾祺對齊白石的畫作極為推崇,被他當作領悟中國畫真諦的一把鑰匙。汪曾祺在進行小説創作,描摹對象時,充分注意到在似與不似間尋求平衡,看似逸筆草草,實則以極簡之筆達到刻畫人物入目三分的效果。 [28] 
汪曾祺書畫作品 汪曾祺書畫作品
  • 情感如水
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漫遊,感受到的是如水一般温柔、細膩的情感,這股温泉漸漸流人的心田,帶着它的温存、安靜,然後讀者會嚐到這份情感帶有淡淡的鄉愁,還有些許京味的懷念。
汪曾祺書畫作品 汪曾祺書畫作品
汪曾祺的思鄉、念情還體現在他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體現在作為現代人依然保存着對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情懷。汪曾祺在散文《皖南一到》中用“尋根”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熱情,在汪曾祺看來,這樣的心態是無可厚非的,也是無法抹掉的。在散文《端午的鴨蛋》,汪曾祺在寫這篇散文時,還對外強調自己的家鄉並非只有鹹鴨蛋。汪曾祺的心始終紮根在家鄉的土地上,即使身在他鄉,他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在文學的海洋裏重回。汪曾祺曾表示,這種思鄉的情懷是中國人乃至整個人類都無法抹掉的深刻情感。 [12] 
汪曾祺家宴菜單 汪曾祺家宴菜單

汪曾祺人物評價

汪曾祺 汪曾祺
汪曾祺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他一生所經歷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可謂多矣,例如啓蒙救亡、奪取政權、反右鬥爭、“文革”、改革開放等等。但他深感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使讀者形成了嚮往寧靜、閒適、恬淡的心理定勢,追求心靈的愉悦、淨化和昇華。(中國作家網評) [8] 
汪曾祺筆下多的是芸芸眾生瑣碎的日常,和花開花落爛漫的雅興。“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汪曾祺將自己對生活、人生的態度盡收在文字中,讓人們在文字中也更多的瞭解如何去面對生活。(新華網評) [1] 
有些人散文如水,有些人則善於翻跟斗、玩花樣,有些人則像説相聲的,善於抖包袱,説機靈話兒,汪曾祺的散文則如窖藏了大半輩子的醇酒,消盡人生火氣,簡練而淳樸。(作家張憲光評) [19] 
在中國,很少有作家像汪曾祺一樣,以小説、散文、詩歌等多種文體,400多萬字,窮盡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僅以作品完成了自我和家鄉的書寫。(《三聯生活週刊》評) [20] 
汪曾祺是“文化史的寵兒”。“文化史”不僅包含汪曾祺所經歷的新舊交替的時代,同樣包含當下對於汪曾祺的重新發現。這份“發現”裏有對美、人情和現代性的追求,也有斷裂傳統與過去的神傷。(學者季紅真評) [20] 

汪曾祺後世紀念

  • 紀念館
2020年5月,汪曾祺紀念館在其故鄉江蘇高郵正式開館。紀念館總建築面積9500餘平方米,分為汪曾祺紀念館、汪迷部落、汪氏家宴以及汪氏客棧4個片區。 [13] 

汪曾祺人物軼事

  • 愛好美食
汪曾祺走遍大江南北,對美食先品為快,吃完後還喜好品鑑對比,將其名稱、做工、口味字裏行間描述得精細。美食家的嘴,自然是挑剔的。北京是汪曾祺後半生定居的地方,也是他一生停留時間最長的城市。所以對北京的食物,汪老也有更“複雜”的情感。汪曾祺不僅會吃,在做吃上也頗有自己的講究——想象力,愛琢磨,如蘇東坡所説“忽出新意”;要多實踐,學做一樣菜總得失敗幾次,方能得其要領;而作為汪老的“閒書”,食譜也是需要翻翻的。
時任高郵副縣長的文化學者朱延慶每次去北京,必去汪曾祺家登門拜訪。老鄉到來,汪曾祺都會做上幾道家鄉的飯菜,這也是後來“汪氏家宴”的由來。“粗菜細做”,是制家常菜的不二法門,其中以一道塞肉回鍋油條最為出名:“這是我的發明,可以申請專利。油條切成寸半長的小段,用手指將內層掏出空隙,塞入肉茸、葱花、榨菜末,下油鍋重炸。油條有礬,較之春捲尤有風味。回鍋油條極酥脆,嚼之真可聲動十里人。” [18] 
  • 喜歡生活氣
生活質量提高以後,汪曾祺仍然保持着原來那份性情。買菜做飯,觀賞花草,這些日常小事被他品出“詩意”。他説:“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場。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18]  汪曾祺一生與酒為伴,沒喝酒時,心不在焉。只要喝完一場好酒,一腔精神提了起來,思路清晰,反應敏捷。 [29] 
汪曾祺作品 汪曾祺作品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