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大昭

鎖定
汪大昭,1951年12月生於北京市,體育記者,現為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記者,中國體育記者協會理事,中國足球協會新聞委員會常委。
中文名
汪大昭
出生日期
1951年12月
職    業
體育記者
出生地
北京市

汪大昭個人簡介

早年曾在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踢球,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從事體育新聞報道至今,主項足球,撰寫足球報道20年。

汪大昭人物生涯

1982年,汪大昭同志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人民日報社。至今,他已在體育新聞報道的工作崗位上度過了27載春秋。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的體育記者之一,汪大昭同志用自己的筆和鏡頭記錄了許許多多中國體育的光榮時刻,他在中國體育發展進程中的思考和評價,尤為讀者關注和喜愛,也為體育事業管理者、組織者所重視。
一、堅定的大局意識
在二十多年的體育記者生涯中,汪大昭同志始終保持着堅定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在體育報道的輿論導向和輿論引導能力方面達到了和諧統一。在他從事體育報道的早期,國內媒體競爭遠不如今天這樣激烈。他見證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見證了國內體育新聞報道從萌芽到繁盛的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為可喜的現象成績鼓與呼,也冷靜觀察着其中一些良莠不齊的問題。他始終保持着黨報記者的責任擔當,引導民眾樹立正確的勝負觀。 體育報道,絕不僅僅是比賽過程和比分結果。更不是“成王敗寇”的價值判斷。比如,1997年中國足球衝擊世界盃未果時,他寫下了《第六次衝擊》,雖然痛心,卻留下希望;2001年,中國男足第一次打入世界盃決賽圈時,他寫下了《追求與圓夢》,雖然歡欣,並未得意忘形,更不因一次成功而忽視尚存的不足。勝與敗的辯證法,體現在汪大昭的作品中,娓娓道來,切中肯綮。
二、出色的業務水平
汪大昭同志常年從事足球報道,有不少優秀的作品。他的“大昭評論”,每週一固定在人民日報體育版刊出,至今已五年有餘,從未間斷,如今已是人民日報體育版的品牌欄目,培養了固定的讀者羣,其中值得回味的佳作如《光腳的、穿鞋的》、《盛典的特色與共性》、《國球的煩惱》等,可謂俯拾皆是。 在籌辦奧運會期間,由汪大昭同志領銜起草的一組“任仲平”文章激起了強烈反響。《我們準備好了嗎?》、《北京擁抱世界》、《綠色、科技、人文:奧林匹克之夢的北京版本》等幾篇任仲平文章,站在全局高度,對北京奧運會籌辦、舉辦中的一些重大理念、精神氣質予以解讀概括和昇華。中央有關領導曾表示,這幾篇任仲平文章體現了人民日報的水準,引領了奧運熱潮。“我們準備好了嗎?”這個標題更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傳揚一時,見諸各大媒體、相傳口耳之間,甚至被寫成流行歌曲,其影響力可見一斑。這幾篇與北京奧運有關的任仲平文章,也成為“任仲平”系列中獨具風采的篇目。
三、忘我的工作態度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這是中華百年夢圓的時刻,對於一名從事體育報道近30年的老記者來説,更是一生一次的機會。汪大昭同志雖然已經50多歲,又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仍然以飽滿的精神,日以繼夜地奮戰在奧運報道一線,同比他小二三十歲的記者一起“比賽”,這也是他多年來工作風格的一貫延續。 北京奧運會期間,汪大昭同志穿梭在各個賽場,每天撰寫數篇評論及報道,三餐不繼,睡眠不足,工作量之大即使年輕記者也覺頗為辛苦。但他不以為意,苦中尋樂,他曾説:“作為一名體育記者,能夠在賽場上採訪寫作,就是最幸福的。” 就在他為奧運報道操勞之際,年事已高的父母雙雙病倒住院。他僅僅利用一天清晨的時間回去探望了一次,就趕回新聞中心。而這個消息,他也沒有向同事提起,將對雙親的牽掛深埋於心,直到奧運會結束,當同事們歡慶勝利之時,他才又匆匆趕往醫院。2009年7月的一天,他在辦公室突然暈倒,被緊急送往醫院。在病因尚未查明的情況下,又堅持提前出院,前往台灣地區採訪世界運動會。工作中種種付出和辛勞,他並不曾考慮得到什麼,只説:這是工作需要。 二十多年來,汪大昭同志勤勉踏實,始終如一。作為一名黨報工新聞作者,他已經把個人的成長和成績和人民日報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