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污染源控制方法

鎖定
污染源控制方法是指對污染物發生源進行監督與控制的管理方法。污染源主要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種類型,我國控制重點為工業污染源。污染源調查、評價是為了查明區域環境中各種來源有害有毒物質種類、性質、特徵、排放量及其時空分佈規律,並確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1] 
中文名
污染源控制方法
定    義
對污染物發生源進行監督與控制的管理方法
所屬學科
環境科學
在調查和評價基礎上,運用技術、經濟、法律及行政等多種手段進行管理的基本方法有:①制定法規,包括制定排放標準、發放排污許可證、制定排污合理收費政策。②對污染源進行監測,為制定與修訂法規、制定污染源控制規劃提供依據。③工業企業優化管理,減少排污。④加強建設項目管理,抓好建設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中的污染源管理。特別要注意廠址選擇、生產手段、排放標準、環境保護措施、竣工驗收依據等事項。⑤採取必要的污染源控制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區域性綜合治理,行政性集中處理、企業內部處理或預處理。隨着環境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應用系統分析和計算機模擬方法解決污染源控制問題,既能合理利用環境容量,又能用較少資金與較短時間確定出各種污染源的容許排放量。 [1] 
參考資料
  • 1.    李慶臻.科學技術方法大辭典: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