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陽書院

鎖定
江陽書院,是富順縣境內的一座書院,又名西湖書院、景陽書院、學易書院最為著名。
在古代,書院一直是富順教育的核心,江陽書院自明嘉靖四年(1525)設立西湖書院開始,至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辦官立高等小學堂,共延續了380年之久,為富順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江陽書院雖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但其所藴含的文化基因卻一直傳承到了現在。今天的富順縣,有三所學校與江陽書院有關,一所是一脈相承的城南小學,一所是舊址新建的實驗小學,一所就是江陽書院走出的富順一中 [4] 
中文名
江陽書院
別    名
西湖書院
景陽書院
別    名
學易書院
所屬地區
富順縣
設立時間
明嘉靖四年(1525)

江陽書院歷史沿革

江陽書院。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縣熊葵向主持,建有景陽書院。四十一年(1776)知縣段玉裁增修,改名學易書院。五十六年(1791)知縣潘邦和再修,複名江陽書院。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辦為官立高等小學。 [2] 

江陽書院文化軼事

該書院自明嘉靖初年建立以來,先後考取舉人四百餘人、進士近百人,為富順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縣誌還載,姚寶銘於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捐廉七百金為書院生童膏火(銀),月課校士親加點竄,暇輒過書院,廉諸生,勤惰騶從,不事見者幾不知其為邑宰也。”為了辦好富順這所最高學府,剛剛履新的姚知縣不僅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的700兩養廉銀,專門用於貼補書院學生的學費,同時還親自參與學生的學業考核,與學生一起温習功課、潤飾字句。 [1] 

江陽書院社會評價

對教育與文化歷來相當重視,清末所建江陽書院亦名重巴蜀,育人無數,英才倍出,影響甚廣。(曾上游 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