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陵鎮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下轄鎮)

鎖定
江陵鎮,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下轄鎮,地處通川區西北部,東、南與堡子鎮接壤,西與虎讓鄉、石橋鎮毗鄰,北與巴中市平昌縣白衣鎮、青鳳鄉毗鄰東北與北山鎮相連, [2]  轄區總面積70.13平方千米。 [6] 
民國二十四(1935年),置江陵鎮。民國二十九(1940年),鎮改鄉。1958年9月,鄉改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鄉。2001年8月26日,鄉改鎮。 [2]  2013年7月,江陵鎮由原達縣劃入通川區。 [3]  截至2019年末,江陵鎮户籍總人口25280人。 [6]  截至2020年6月,江陵鎮轄2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 [7]  鎮人民政府駐興街105號。 [2] 
2011年,江陵鎮農業總產值16046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60%。財政總收入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 [2]  2019年,江陵鎮有工業企業3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6] 
中文名
江陵鎮
別    名
江陵溪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
地理位置
通川區西北部
面    積
70.13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江陵鎮興街105號
電話區號
0818
郵政編碼
63578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玉龍峽
寨子包
仙女石
五灘
車牌代碼
川S
人    口
25280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總人口)

江陵鎮歷史沿革

江陵鎮在通川區位置 江陵鎮在通川區位置
春秋,屬夔子國。
戰國,屬巴國地。
東漢永元二年(90年),屬宣漢縣。
唐武德二年(619年),建場,為古恆豐縣治。場後毀,明萬曆時重建,為永穆縣。
清至民國,屬達縣(今達川區)。
民國二十四(1935年),置江陵鎮。
民國二十九(1940年),鎮改鄉。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2001年8月26日,鄉改鎮。 [2] 
2013年7月,江陵鎮由原達縣劃入通川區。 [3] 

江陵鎮行政區劃

2004年,將原新溪鄉所屬的四溪寺、大寨梁、香仁坪、青竹山4個村和原高坪鄉蹬子河村併入江陵鎮。
截至2011年末,江陵鎮轄江陵、新溪2個居民委員會,棋盤、武灘、沿河、青龍、新農、寨坪、和平、江北、草廟、西湖、石樓、黃澄、蹬子、大寨梁、香仁坪、青竹山、四溪寺、千寧、集山19個村艮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181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江陵鎮轄2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 [7]  鎮人民政府駐興街105號。 [2] 
江陵鎮區劃詳情
江陵社區
棋盤村
青龍村
石樓村
千寧村
青竹山村
香仁坪村
新溪社區
五灘村
和平村
黃澄村
集山村
大寨粱村
草廟村

江陵鎮地理環境

江陵鎮位置境域

江陵鎮地處通川區西北部,距城區76千米東、南與堡子鎮接壤,西與虎讓鄉道讓鄉毗鄰,北與巴中市平昌縣白衣鎮、青鳳鄉毗鄰東北與北山鄉相連。 [2]  轄區總面積70.13平方千米。 [6] 

江陵鎮地形地貌

江陵鎮地處四川盆東平行嶺谷區、盆中丘陵區、盆周低山區連接帶,為淺丘地帶。境內最高點位於五同嘴、寨子包,海拔750米。 [2] 
江陵鎮 江陵鎮

江陵鎮氣候

江陵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7.3℃,1月平均氣温6.2℃;8月平均氣温27.3℃。平均氣温年較差1.5℃。生長期年平均322天。無霜期年平均311.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28.15小時,年總輻射116.4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7月最多。

江陵鎮水文

江陵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巴河,從北至南流經青龍、沿河,長15千米,多年均徑流量117立方米/秒,最大流速7米/秒,主要支流有關門石河、碑牌河、長灘河。 [2] 

江陵鎮自然災害

江陵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大旱、洪澇、霜凍、雷擊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發生在2011年9月18日,淹沒場鎮五分之一範圍,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 [2] 

江陵鎮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江陵鎮耕地面積2.3萬畝。 [2] 

江陵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江陵鎮轄區總人口2655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65人,城鎮化率7.4%;另有流動人口1280人。總人口中,男性13910人,佔52.4%;女性12645人,佔47.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553人,佔99.99%;苗族2人,佔0.01%。2011年,江陵鎮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長率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0人。 [2] 
截至2017年末,江陵鎮常住總人口15923人。 [1] 
截至2019年末,江陵鎮户籍總人口25280人。 [6] 

江陵鎮經濟

江陵鎮綜述

2011年,江陵鎮農業總產值16046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60%。財政總收入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6萬元,比上年增長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1萬元,增值税32萬元,企業所得税1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07元,比上年增長8%。 [2] 
2019年,江陵鎮有工業企業3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6] 

江陵鎮第一產業

江陵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江陵鎮生產糧食17070噸,其中小麥2000噸,玉米2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8000噸。
江陵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江陵鎮生豬飼養量3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羊飼養量0.6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家禽飼養量37萬羽。 [2] 

江陵鎮第三產業

2011年末,江陵鎮有商業網點282個,職工100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10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2100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80萬元。
截至2011年末,江陵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8%;各項貸款餘額0.1億元,比上年增長2%。 [2] 

江陵鎮交通運輸

江陵鎮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52千米;村級公路19條,總長268千米。
2011年末,江陵鎮有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3條,公交運營車輛7輛,客船22艘,日客運量800人次。 [2] 
江陵鎮 江陵鎮

江陵鎮社會事業

江陵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江陵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400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9所,在校生1187人,專任教師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80人,專任教師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江陵鎮教育經費達375萬元。 [2] 

江陵鎮文體事業

1998年4月,原江陵鄉建成有線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江陵鎮有線電視用户6300户。
2011年末,江陵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1個;各類圖書室25個,藏書10萬餘冊。
2011年末,江陵鎮有學校體育場8個,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3%。 [2] 

江陵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江陵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3個;病牀210張,固定資產總值68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1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江陵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 

江陵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江陵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81户,人數424人,支出90.6萬元,月人均178元;城市醫療救助1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549人次,共支出73.6萬元。
2011年末,江陵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71户,人數1254人,支出75.2萬元,月人均5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95人。
2011年末,江陵鎮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50萬元。社區服務設施1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5萬元,使128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35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萬人,參保率60%。 [2] 

江陵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江陵鎮有郵政代辦所2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3萬份(冊),業務收入320萬元,其中純收入150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9個;固定電話用户1450户,移動電話用户1800户,寬帶接入用户2000户。 [2] 

江陵鎮基礎設施

2011年末,江陵鎮鎮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500米;鎮區綠化面積0.9公頃。 [2] 

江陵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相傳明朝一王子遭貶流落於此,死後葬於河邊,皇帝聞訊,為其紀念,遂取名江陵。 [2] 
  • 風俗民情
江陵鎮有正月舞火龍,五月賽龍舟、摺子川戲、獅子、車燈、嗩吶、樂隊、腰鼓隊等民間文化活動。

江陵鎮風景名勝

江陵鎮境內巴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四川省14個國家級水產資源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對象為巖原鯉、中華鱉、南方大口鯰、鱖、黃顙魚、中華倒刺䰾、白甲魚、華鯪等。

江陵鎮地方特產

江陵鎮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達州脆李和達川安仁柚,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達縣苧麻和達縣烏梅
  • 達州脆李
達州脆李果實中大,圓形,果頂平或微凸;果面黃綠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縫合線淺、明顯、不對稱;果肉淡黃色,肉質脆,汁液中多,味甜、濃,離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達州脆李”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達州脆李
  • 達縣苧麻
達縣苧麻,具有強度好、單纖維支數高、纖維長等特點。達縣苧麻的單纖維強度為35~40克,束纖維強度為52克左右;達縣苧麻平均單纖維支數在1900~2200米/克支,纖維支數最高可達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達縣苧麻”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達縣苧麻
  • 達縣烏梅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為《藥典》收載品種“耳梅”。烏梅主產在四川、貴州、福建等地,四川達川區是達縣烏梅的原生資源地和主產區,果實橢圓形,青中透黃,種核屬橢圓籽類型,兩側無稜線,呈流線型邊緣。果肉率85.5%,達縣烏梅初加工後成品呈不規則的耳扁球形,直徑1.5~2.3釐米。表面棕黑色至烏黑色,皺縮不平。一端有圓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軟,烏黑色或黑棕色。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面有小凹點。
2010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達縣烏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達縣烏梅

江陵鎮歷史名人

侯正果(1911~2002年),達州市通川區江陵鎮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參加紅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大學政治隊區隊長、中央軍委警衞團政委、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參謀長、察哈爾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志願軍24軍副軍長、國防部第10研究院副院長等職。1960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4] 
嚴政(1918~2003年),達州市通川區江陵鎮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參加紅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在甘孜會合後第三次過草地,嚴政擔任紅4軍33團9連政治指導員。先後任山東軍區教導2團任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9縱27師任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104師政治委員、兼任紹興軍分區政治委員、紹興市軍管會主任、市委書記。1950年底,調任21軍政治部主任。1953年3月,任21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抗美援朝。回國後,嚴政先後任成都軍區政治委員、武漢軍區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