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陰要塞起義

鎖定
1949年4月21日,國民黨軍江陰要塞官兵7000餘人,在吳銘、唐秉琳、唐秉煜等人率領下,於江蘇省江陰附近舉行反蔣戰場起義。史稱“江陰要塞起義”。
中文名
江陰要塞起義
1947年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為加強對國民黨軍隊的策反工作,併為渡江戰役做好準備,中共華中工委決定把江陰要塞列為策反工作的重點,同時指定社會部部長兼公安處處長宋學武、科長江華和唐君照,對唐秉琳(江陰要塞上校參謀處長)、唐秉煜(國民黨國防部三廳分管要塞業務)和吳廣文(國民黨國防部一廳上校參謀)進行全面考察。同年11月,管文蔚代表黨組織正式批准他們3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爾後,3位地下黨員開始投入爭取上層的工作。
1948年11月,江陰要塞地下黨組織根據中共華中工委指示,加強中間力量的爭取工作,把重點引向基層,使一大批中間力量歸心於地下黨組織,為江陰要塞適時起義打下了組織基礎。
1949年1月,唐秉煜乘國防部南逃之際,獲得國民黨長江防務兵力部署和作戰方案要圖,並於1月30日黃昏過江到達新港,即日趕至鹽城,向中共華中工委書記陳丕顯、司令員管文蔚當面呈報要圖,接受指令。3月,唐返回江陰要塞。三野副司令員粟裕派華東局社會部情報科科長王微明到華中工委,協助做好江陰要塞的策反工作。
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北平和平談判宣告破裂。當晚,人民解放軍炮擊對岸的八圩港守軍橋頭陣地。國民黨第21軍第145師參謀長電告要塞炮台台長唐秉琳“炮火支援”。唐即命令黃山炮台全部火力減縮400米火力實施射擊。結果,12發急速射,炮彈全部落到國民黨軍第145師陣地上。
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第2野戰軍和陳毅、粟裕、譚震林領導的第3野戰軍於20日晚及21日,在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餘公里的戰線上,開始了舉世震驚的渡江戰役。22日零時剛過,解放軍渡江先頭部隊即在長山北麓悄然登陸,很快控制長江渡口。戴戎光發現解放軍渡江,即令唐秉琳開炮射擊。唐用電話命令第二中台台長丁佩基“執行佯動射擊計劃”,一發發不卸保險、不裝引信的炮彈,開始漫無目標的射擊。人民解放軍渡江先頭部隊向縱深發展。王微明通知唐秉琳立即掉轉所有炮口,向國民黨第21軍陣地射擊。唐秉琳立即作了部署,並由吳銘找到唐秉煜和李幹,率領1個班的兵力,用2挺機槍封鎖指揮所的進出口。唐秉琳控制外邊局勢,吳銘、李幹提槍衝進指揮所。面對槍口,戴戎光驚慌失措,繳械後癱在地上。
晨7時,江陰要塞召開全體官兵大會,宣佈起義。會後,由唐秉琳、王德容、李雲葵、吳廣文署名發出致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起義通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