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邊村

(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下轄村)

鎖定
江邊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中部,江邊村是民國時企石最富有的村落,如今是珠三角地區原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09年,江邊古村落被列為“廣東省古村落”;2012年,江邊村入選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江邊村晉升“中國景觀村落”。江邊村歷史遺產豐富,是珠三角地區原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據江邊村《黃氏族譜》記載,江邊村黃姓祖先自古江夏(今湖北)遷徙廣東南雄後,其先祖黃雲蘿在南宋時期又由南雄珠璣巷遷居企石;1311年黃雲蘿的第七代孫黃月聰再定居江邊新圍,此後的新圍自然村約在明·嘉靖時期就定型成為村落,並於1522~1560年興建黃氏宗祠(已列為“市保”);隨着人口的發展,到明末以後族中各房又先後興建了各自的分枝祠堂。
文革期間,村中的古建築尤其是建築構件、工藝品被毀嚴重,有的在改作他用時受到很大的破壞,而這些古建築羣得到村民的巧妙保護,外觀、結構及部分精美工藝品保存得較為完好。
中文名
江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東莞市企石鎮
面    積
1995.73 m²
電話區號
0769
郵政編碼
523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
東莞站東莞東站虎門站塘廈站常平站
車牌代碼
粵S
主要產業
種植、養殖業

江邊村村情概況

江邊村位於東莞市企石鎮中部,這裏是條古村,有許多古建築,尤其在新圍自然村,有沂川公祠、一江公祠、隱齋公祠、經國公祠、樂沼公祠、冠堂公祠、宜生家塾共7處,合計佔地面積1995.73平方米,是江邊村民紀念各房先祖的地方;冠堂公祠還是解放初期的東莞縣第七區、第六區政府所在地,轄區有企石鎮、園洲鎮(今屬博羅縣轄)的全部,石排鎮、橋頭鎮、謝崗鎮、石龍鎮的部分。
世居村民有黃、姚、陳、劉、潘、麥、謝、譚、羅等29個姓氏,以黃姓為主。黃姓先祖從荊湖北路鄂州江夏縣(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輾轉遷至廣東南雄珠璣巷,後遷廣州鐵爐巷、東莞鐵崗、江邊舊圍,元至大四年遷至當地。其他姓氏多因婚姻嫁娶及其他原因遷入。 [3] 
建築羣中最早的樂沼公祠、一江公祠和隱齋祠約建於明末清初,最晚的宜生家塾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這些建築大多數是兩進三開間院落式佈局,硬山頂,灰塑梁脊,用紅石或麻石作基礎,砌青磚,內支石柱、木柱,精工建造;很多建築在檐眉、牆壁及顯著部位配置有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等工藝品。這些建築保存完好,基本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
1992年村民按照文物修復的要求,集資修葺村中最大的祠堂黃氏宗祠之後,冠堂公祠等祠堂、家塾也得到了小規模的保護性修復。這對以後的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江邊村過去是書香之地,富甲一方,名人輩出。較有名氣的有,明撫州通判與海瑞至交的黃學伊、清兩廣提督黃少鏡、清武解元黃龍韜、清受封“旨賞戴藍翎”、“武魁”的黃佐賢和黃朝棟,民國時期塘廈中學的創始人黃達樞、解放軍副軍級幹部黃兆提和黃志鵬,還有聞名東莞人稱“黃大仙”的黃潤福等都與江邊村古建築羣有着淵源關係。

江邊村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2870人,其中男性1417人,女性1453人;80歲以上107人,最年長者101歲(女)。外來暫住人口152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685人、澳門同胞72人、台灣同胞103人。祖籍該的華人華僑48人,主要居住於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越南等國家。世居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3] 

江邊村經濟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黃豆、黃麻、番薯、蔬菜等。20世紀60年代,生產大隊辦有8間榨糖廠,另有竹編、染布、扇布等手工加工業。70年代辦起3個白泥小廠和一個小型機械廠。改革開放後,隨着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耕地面積大量減小,農業產值逐年下降。2015年,農業生產總值為200萬元。全村有工業企業2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6家,私營及個體工業企業16家,經營行業涉及電子、五金、塑膠、印刷、紙品等。集體總資產6432萬元,集體廠房面積1.99萬平方米,總收入396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農業生產等。村內有樹齡308年的細葉榕4棵,有樹齡258年、138年、110年的細葉榕各1棵,有樹齡208年、158年、128年的細葉榕各2棵。傳統節慶食品有江邊魚丸、林記月餅、謙記臘腸、炒米餅、炸油角、糖環、紅團、鬆糕等。
東江大道、江南大道、湖濱北路、沿河路經過村境。1955年通電話,1964年通電,1986年通自來水,1995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互聯網。村中有幼兒園1所,2015年在園幼兒458人;有展覽室、文化娛樂室、老人文化活動中心、公園和圖書室(藏書5000冊)。 [3] 

江邊村歷史古蹟

江邊村古建築羣歷史悠久,基本上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一江公祠、隱齋公祠、樂沼公祠、而生家塾等建築的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工藝品頗具特色;冠堂公祠建築工料精良,過去又是“東縱”的秘密聯絡點,解放後是東莞縣第七、六區政府所在地;建築羣所在的新圍自然村是企石江邊村、舊圍村村民最早聚居的地方,立村於元末,現村內仍保留有明清時期的破舊民居100多間,村內東、南、西三面保存有古圍門三個,古石路3000多米;周邊的古石路、巷道及自然環境、文化生態保護良好。因此,江邊村古建築羣在建築藝術、民間文化、先民生活習俗以及東莞近代革命鬥爭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江邊古民居類型多樣,具有濃郁的廣府特色。在平面佈局上,直頭間、明字間、金字間乃至各種組合類型都完整保存下來;在建築用材上,多以紅砂岩、花崗岩做門框、窗框和牆基,豆青色水磨青磚砌築牆體,形成獨特的建築色澤搭配;在裝飾題材上,多采用蝙蝠、瓜果、人物故事等,具有鮮明的明清廣府建築特色;在裝飾手法上,彩繪、灰塑、木雕、石雕、磚雕一應俱全 [1] 

江邊村代表性人物

黃月牕(1301—1350),名大任。傳説,元至大四年(1311年),隨父從舊圍到江邊新圍今黃氏宗祠前搭草寮養鴨,被眼前灘塗澤地、肥沃土地的自然環境所吸引,成年後擇居此處。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後,黃氏宗祠建成,黃月牕被列為該村黃氏七世祖。
黃彥安(1340—1414),元至正年間,東莞石崗人王成、陳仲玉作亂,黃彥安與舊圍村兄弟樂軒組織義軍,驅走匪賊。明洪武元年(1368年),黃彥安被朝廷誥封為鎮海侯、都督同知,後升授碣石衞總戎左都督,掛鎮海大將軍印,立匾“天南保障”。
黃士光(生卒年不詳),明嘉靖元年(1522年)拔貢,曾任江西吉安府永寧縣主簿,永寧縣、大庾縣正堂。因督修河堤有功,敕封工部右侍郎,督修京師河。
黃學伊(生卒年不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舉人,曾任瓊州府學教授、撫州通判,因其執法嚴明,為官清正,朝廷準江邊黃氏宗祠正門建斗拱式牌樓,並欽賜“起鳳”兩字。
黃閏福(1823—1873),為人慈善,只吃齋素。50歲時,修成正果。村人捐資建廟,供奉黃閏福為黃大仙。
黃殿光(生卒年不詳),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獲賜“武魁”牌匾,掛在巷門上。在家鄉興建“而生家塾”。
黃偉若(生卒年不詳),民國初入讀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跟隨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李福林(又名李燈筒)任書記職務。後回鄉創辦華強小學。
黃容就(1907—1944),革命烈士。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同年年底在東莞縣石排埔心戰鬥中被捕,後被殺害。
黃達樞(1907—1960),中山大學文學碩士。創辦江邊大安學校。1947年,任塘廈中學首任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調中山縣龍山中學執教。1958年被劃為右派,1960年含冤去世,1979年平反。
黃志鵬(1916—1974),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抗日戰爭期間負責後方物資供應,抗戰勝利後編入東北第四野戰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瀋陽軍區炮兵副司令員(副軍級)。
黃兆提(1918—2008),曾參加百團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空軍工程學院副院長(副軍級)。
黃棠(1931—2011),廣東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黃嶽(1933—),曾當選廣州市第十屆人大代表、中共廣州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廣州市委企業工委副書記、市委辦公廳正局級巡視員。
黃培佑(1934—),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乾旱生態學》《乾旱區免灌植被及其恢復》《新疆荒漠區主要植物原色圖志》等專著。
黃澤思(1935—2003),曾任廣州市第三汽車修配廠黨支部書記,廣州市交通局局長、書記。
黃潤金(1943—),生於江邊村,移居香港。改革開放後回鄉投資辦廠。熱心公益,捐資為村中安裝自來水管、建造喜宴樓、修宗祠,資助學校、關愛老人。企石鎮政府授予他“熱情捐助,功德無量”和“熱心公益,造福社會”的榮譽。
黃錦麥(1943—),南方醫科大學廣濟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廣東醫學院兼職教授。
黃婉珍(1948—2016),1979年,任中共莞城鎮黨委副書記。 [3] 

江邊村所獲榮譽

2023年3月,被評為2022年度廣東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名單“廣東省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