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境內,總面積1060.1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544.2 公頃,濕地率51.33%。
整體功能區劃為3個功能區: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
濕地公園距上饒 160 公里,距南昌 130 公里,離景德鎮不過 80公里,到鷹潭只有 70 公里。 [1-3] 
中文名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 [3]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3]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境內 [3] 
面    積
1060.1 公頃 [1] 
氣候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管理單位
萬年縣珠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 [2] 
批准時間
2012年12月 [2]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發展歷程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江西萬年珠溪濕地鴛鴦重要棲息地入選。 [4]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境內,地埋座標為東經 117°03′08″~117°09′36″,北緯 28°36′23″~28°45′24″ 。總面積1060.1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544.2 公頃,濕地率51.33%。
濕地公園的河流從鄉村到城市,形態自然,河岸森林茂密、季節變化明顯。
水庫水域廣闊,形成了由河流、沼澤、洪泛平原濕地、庫塘、水產養殖場構成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濕地景觀多樣。 [2]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地質地貌

珠溪國家濕地公園 珠溪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所在的萬年縣屬江南丘陵地貌,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階梯狀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境內地貌類型以崗地、丘陵為主,輔之以濱湖平原。
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階梯狀。東南部羣山起伏,雄偉壯觀,最高海拔 685 米;中部丘陵起伏,間夾小塊平原;西北部與鄱陽毗鄰,系濱湖地區,湖塘眾多,地勢較低,最底點海拔 11.5 米。
境內地層出露主要有中元古界雙橋山羣,其次為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中生界白堊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其中,中元古界雙橋山羣出露面積佔總面積的66.07%,區域變質作用形成一套淺變質岩系,構成本區褶皺基地。 [1]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水文

萬年縣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佈,境內有樂安河、玉津河、萬年河、珠溪河、大源河等主要河流,總長 149.55 公里,水資源總量為 10.48 億立方米,水域面積 7333 公頃。 [1]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萬年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氣候平和,四季分明,乾濕雨季明顯,春多寒潮陰雨,夏多暴雨高温,伏秋易早,冬少嚴寒,日照充足。
濕地公園平均年可日照時數為 1803.5 小時。平均年輻射總量為每平方釐米 108.7 千卡。全年平均氣温為 17.4℃。
極端最高氣温41.2℃,為江西省有記錄的最高氣温。極端最低氣温-12.8℃。年平均降水量 1808.0 毫米。最大年降水量 2879.7 毫米,最小年降水量 1230.7 毫米。年均無霜期 259 天。 [1]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土壤

萬年縣土壤分 6 個土類、9 個亞類、28 個土屬、74 個土種。其中以水稻土、紅壤、紫色土三類居多。各類土壤的分佈基本上與當地的地形和成土母質一致。大致是河谷平原區為水稻土,崗巖上分佈着紅壤和紫色土。 [1]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功能區劃

功能區劃圖 功能區劃圖
按照《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導則》(2018 版),把規劃範圍調整後的濕地公園調整區劃為 3 個功能區: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和合理利用區。
保育區主要包括大港橋水庫保護保育小區、珠溪河保護保育小區、 鄉村河流保護保育小區,面積為 890.7 公頃。該區分佈情況: 大港橋水庫保護保育小區:主要包括大港橋水庫及周邊部分 林地,面積為 756.3 公頃。
珠溪河保護保育小區:主要包括珠溪河下坂橋至珠田鄉水壩處河段,面積為 25.7 公頃。
鄉村河流保護保小區:主要包括大港橋水庫至下坎村附近水 壩處河段,面積為 108.7 公頃。 調整後保護保育區面積為 890.7 公頃,該區生態環境狀況較好,是濕地公園典型濕地生態系統的代表,也是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的區域。
合理利用區主要包括錦湖公園、一江兩岸濱河公園、珠溪公園、養殖與休閒利用小區,面積共 76.2 公頃。該區分佈情況:錦湖公園:主要珠山橋東南岸的錦湖公園,面積 18.8 公頃。一江二岸濱河公園:主要包括從萬年大橋以北至建安大橋以南的濱河公園,面積 18.1 公頃。
珠溪公園:位於萬盛大道東南端,面積 8.3 公頃。養殖與休閒利用小區:鰻魚養殖場佔地 31 公頃,位於大港橋水庫附近。
恢復重建區主要包括三江六岸恢復小區、城市河流濕地生態景觀重建小區。該區分佈情況:三江六岸恢復小區:主要包括下坎村附近水壩至 S207 省道河段,面積 18.8 公頃。城市河流濕地生態景觀重建小區:主要包括從 S207 省道至珠田鄉附近橋樑河段,面積 74.4 公頃。 [1]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濕地資源

濕地公園濕地資源十分豐富,類型多樣。根據《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試行)》的分類系統,參照萬年縣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及萬年縣城市規劃區濕地資源調查結果,濕地公園內濕地分為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 3 大濕地類和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草本沼澤濕地、庫塘、運河/輸水河和水產養殖場 6 個濕地型。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共有濕地維管植物 70 科、178 屬、245 種,其中蕨類植物 7 科、7 屬、7 種;裸子植物 3 科、3 屬、3 種;被子植物 60 科、168 屬、235 種(雙子葉植物 47 科、120屬、171 種,單子葉植物 13 科、48 屬、64 種)。由此可見萬年珠溪濕地維管束植物種類比較豐富,且被子植物是公園濕地植物的主要組成成分。
濕地公園內還分佈有小面積的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水蕨羣系。在濕地公園被子植物 60 個科中,種數大於 20 的科有 2 個,分別是禾本科(Graminaceae)24 種和菊科(Compositae)22 種,其次種數在 10~19 之間的科有 4 個,分別為莎草科(Cyperaceae)15 種,豆科(Leguminosae)15 種,唇形科(Labiatae)11 種,蓼科(Polygonaceae)11 種,這 6 個科植物的種數佔了濕地公園被子植物總數的 37.02%,説明該區的優勢科較為明顯。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

濕地公園及周邊山林發現野生脊椎動物共計 226 種,隸屬於 33 目 78 科,其種數為江西已知脊椎動物總種數的 26.0%。
其中,魚類有 5 目 15 科 48 種,種數佔江西已知魚類的 23.6%;兩棲動物有 2 目 6 科 15 種,其種數為江西已知兩棲動物的 29.4%;爬行動物有 3 目 9 科 23 種,其種數為江西已知爬行動物的 25.6%;鳥類有 16 目 36 科 121 種,12其種數為江西已知鳥類的 28.9%;哺乳動物有 7 目 12 科 19 種,其種數為江西已知哺乳動物的 18.1%。
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有 12 種,即虎紋蛙(Hoplobatrachusrugulosus)、勺雞(Pucrasia macrolopha)、小鴉鵑(Centropusbengalesis)、 鴛鴦(Aix galericulata)、猛禽類 7 種、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等。 [1] 

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該濕地公園於2010年獲批省級濕地公園,2012 年 12 月,珠溪濕地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准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創建工作,2018 年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2017 年,經上饒市編制委員會和萬年縣編制委員會批准同意,設立了“江西萬年珠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為縣林業局管理的副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定編 3 人,具體負責珠溪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其他巡護等工作人員採取合同聘用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