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中醫藥大學

鎖定
江西中醫藥大學(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是以中醫藥教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產學研結合特色鮮明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資格,是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31]  是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 [1] 
學校歷史溯源於1951年創辦的江西藥科學校和1953年創辦的江西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成立江西中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
根據2023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校園佔地面積2308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21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43.4萬餘冊;設有教育教學機構17個,擁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開設本科專業33個;擁有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6個;有專任教師1180人,全日制在校生19000餘人。 [1] 
中文名
江西中醫藥大學
外文名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創辦時間
1959年5月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
國家“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2015年)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36] 
主管部門
江西省
現任領導
徐蘭賓(黨委書記)
朱衞豐(校長)
本科專業
33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9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後
科研工作站1個
科研流動站2個
院系設置
教學機構17個
校    訓
惟學、惟人、求強、求精
校    歌
《江中行舟》
校慶日
5月19日
地    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梅嶺大道1688號 [23] 
院校代碼
10412
主要獎項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

江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歷史

江西中醫藥大學前身史略

1951年,創辦江西藥科學校;同年,創辦江西實驗中醫院。
1953年,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批准創辦江西中醫進修學校,校址設在南昌市應天寺。
1958年7月,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更名為江西中醫專科學校,校址設在章江路45號。
1959年5月19日,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在江西中醫專科學校基礎上,江西中醫學院正式宣告成立,招收中醫本、專科生,學制為五年、三年。
1960年3月,學院中醫進修函授部改為中醫函授大學。
1969年5月,根據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政治部的要求,江西中醫學院與江西醫學院合併為江西醫科大學,江西中醫學院教職工和全部資產一併劃入江西醫科大學,校址在原江西醫學院內。
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5張)
1970年2月,江西醫科大學搬遷至江西吉安地區青原山辦學。 [2]  [18] 

江西中醫藥大學分設復辦

1972年2月,遷回南昌市,在江西醫學院原校址繼續辦學;11月14日,省委辦公會決定:將江西醫科大學改為江西醫學院:江西醫學院校址,仍為原醫學院校址;江西中醫學院遷原江西藥科學校內,原藥科學校併入江西中醫學院。
197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江西省革命委員會同意在江西藥科學校基礎上恢復江西中醫學院,屬江西省人民政府領導,校址設在南昌市陽明路校區。恢復後,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開設了中醫、藥學和中草藥三個專業,面向全省招收三年制學員,還不定期的舉辦了一些培訓班、進修班和短訓班。
1974年7月,正式恢復函授教育。 [2] 

江西中醫藥大學改革開放

1978年2月,江西中醫學院恢復招生,開設了中醫、中藥和藥學三個專業。
1982年1月,成為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
1984年9月,招收首屆碩士學位研究生。 [28] 
1986年12月,學院增設中醫骨傷專業和針灸專業;同年,獲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1993年,獲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招生資格。
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單位。
2009年3月,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01年8月,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教育廳同意學院成立“三獨立”二級學院“江西中醫學院撫生學院”。
2002年6月,江西中醫學院撫生學院更名為江西中醫學院科技學院,招收本科學生,校址設地南昌市撫生路。
2003年4月,經省政府同意,將“江西中醫藥高級技術學校”併入江西中醫學院。
2007年6月,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成績。
2009年,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對中藥學專業的認證(試點);3月,成為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覆函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西中醫學院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西中醫學院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 [2] 
2015年,入選國家“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22] 
2016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南昌分別簽署《共同推進中醫藥發展合作框架協議》與《共建江西中醫藥大學協議》。 [18] 
2019年8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17] 
2020年8月,學校成為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9] 
2021年7月23日,學校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在南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30] 
2023年12月,當選為全國智慧康養產教融合共同體常務副理事長單位。 [38] 
校大門 校大門

江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條件

江西中醫藥大學院系專業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育教學機構17個,擁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設有本科專業31個,學科專業涵蓋醫、理、工、文、經、管、藝、教育等學科門類。 [1] 
江西中醫藥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科類
學制
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中醫學
理科
5
中醫學(國家免費醫學生)
理科
5
中醫學(5+3)
理科
5
中醫養生學
理科
5
預防醫學
理科
5
中西醫臨牀醫學
理科
5
中醫骨傷科學
理科
5
醫學檢驗技術
理科
4
康復治療學
理科
4
針灸推拿學
文理兼收
5
江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護理學
文理兼收
4
藥學
理科
4
藥物製劑
理科
4
中藥學
理科
4
中藥製藥
理科
4
中藥資源與開發
理科
4
食品質量與安全
理科
4
保險學
理科
4
公共事業管理
文理兼收
4
市場營銷
文理兼收
4
健康服務與管理
文理兼收
4
市場營銷(中外合作辦學)
文理兼收
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科
4
醫學信息工程
理科
4
醫學影像技術
理科
4
生物醫學工程
理科
4
英語
文科
4
應用心理學
文理兼收
4
音樂學(音樂治療)
藝術
4
江西中醫藥大學體育健康學院
運動康復
體育
4 [27] 

江西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061人、外聘教師264人,摺合教師總數為1277.45人,外聘教師與專任教師人數之比為0.25:1;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256人,佔專任教師的比例為24.13%;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518人,佔專任教師的比例為48.82%;具有研究生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專任教師969人,佔專任教師的比例為91.33%;建設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6]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擁有“國醫大師”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全國名中醫3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9人、“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1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63人次,第十屆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5人次,省院士後備人選1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5人,江西“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14人,江西省“雙千計劃”人選9人。 [1] 
類別
名單
國家級教學團隊
中藥炮製學國家級教學團隊
國醫大師
洪廣祥
國家百千萬人才
馮育林
全國模範教師
王萬春
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
劉紅寧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劉中勇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劉紅寧、陳明人、陳日新、劉中勇、王萬春、王萬春、羅曉健、廖正根、楊世林、鍾國躍、龔千鋒
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左錚雲、劉良徛、劉中勇、饒毅、馮育林
“井岡學者”特聘教授
朱衞豐、楊明
江西“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
劉紅寧、饒毅、羅曉健、劉榮華、廖正根、楊明、鍾國躍、馮育林、羅永明
江西省“雙千計劃”人選
馮育林 [5] 
明湖、鏡湖 明湖、鏡湖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博士後流動站2個,有中醫學、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共3個授權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碩士招生專業40個。擁有江西省一流學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專病)7個。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資格。 [1] 
類別
名稱
博士後流動站
中醫學、中藥學 [1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中醫全科醫學、中醫肺病學、中醫骨傷科學、傷寒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藥化學、中藥炮製學、中醫養生學、中醫診斷學、中醫藥信息學 [13] 
江西省一流學科
中藥學、中醫學 [14] 
江西中醫藥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一覽表
學位層次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名稱/方向
授予學位
學位類型
博士
中醫學
中醫針灸推拿臨牀與機理研究
醫學博士
學術型
中醫臨牀的病證結合研究
中醫養生理論與藏象系統研究
中醫經典與名家名方研究
中藥學
中藥藥性與配伍機制研究
理學博士
中藥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中藥製劑與工程技術研究
中藥炮製與質量評價研究
碩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應用技術
工學碩士
學術型
中醫藥信息學
工學碩士
中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醫學碩士
中醫臨牀基礎
醫學碩士
中醫醫史文獻
醫學碩士
方劑學
醫學碩士
中醫診斷學
醫學碩士
中醫內科學
醫學碩士
中醫外科學
醫學碩士
中醫骨傷科學
醫學碩士
中醫婦科學
醫學碩士
中醫兒科學
醫學碩士
中醫五官科學
醫學碩士
針灸推拿學
醫學碩士
中醫肛腸病學
醫學碩士
中醫養生學
醫學碩士
中醫翻譯學
醫學碩士
中醫護理學
醫學碩士
中醫病因病機學
醫學碩士
中醫文化學
醫學碩士
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基礎
醫學碩士
中西醫結合臨牀
醫學碩士
藥學
藥物化學
理學碩士
藥劑學
理學碩士
生藥學
理學碩士
藥物分析學
理學碩士
藥理學
理學碩士
中藥學
民族藥學
醫學碩士
公共管理
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管理學碩士
應用心理
——
應用心理碩士
專業型
中醫
中醫內科學
中醫碩士
中醫外科學
中醫碩士
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碩士
中醫婦科學
中醫碩士
中醫五官科學
中醫碩士
針灸推拿學
中醫碩士
全科醫學
中醫碩士
藥學
——
藥學碩士
中藥學
——
中藥學碩士
資料來源: [4] 

江西中醫藥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江西省一流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 。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藥學、中藥製藥、生物醫學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
藥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藥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產學研結合培養高素質複合型中藥人才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中西醫臨牀醫學、中藥製藥、護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保險學、藥物製劑、中藥資源與開發、英語、音樂學
省級特色專業
中醫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製藥工程、公共事業管理、保險學、音樂學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中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藥物製劑、應用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
省一流專業
中西醫臨牀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中藥製藥、中醫學 [7-10]  [16]  [25]  [39] 
  • 教學成果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以獨立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其中,“雙惟實踐育人模式”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1] 
  • 隊伍建設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24] 
  • 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2年1月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術研究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中藥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共有省部級科研平台58個,其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省重點實驗室12個,省工程研究中心5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 [1] 
類別
名稱
博士後工作站
江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工作站
國家級科研平台
中藥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藥丸劑關鍵技術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製藥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1] 
省部級科研平台
艾灸學重點研究室、中藥製劑實驗室(國家中管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質量控制實驗室(國家中管局三級實驗室)、腧穴熱敏實驗室(國家中管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資源評價實驗室(國家中管局三級實驗室)、江西省中醫肺科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民族藥質量標準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江西中醫藥文化旅遊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中西醫結合臨牀研究院、江西省健康服務業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灸療研究與臨牀轉化協同創新中心、江西民族傳統藥現代科技與產業發展協同中心、江西省傳統中藥炮製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中藥藥理學重點實驗室、江西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製藥設備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製藥工程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江西省中藥製藥工藝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現代中藥製劑及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中藥種質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實驗清潔級大小鼠生產基地、現代中藥製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1-12]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研成果

根據2023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近年來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0餘項,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其中,“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填補了江西醫學領域空白;“中藥製造現代化——固體制劑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江西藥類該獎項零的突破。研發“白頭翁皂苷提取物和白頭翁皂苷提取物注射液”獲批為國家二類新獸藥,標誌着江西獸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 
江西中醫藥大學於2000年至2020年間累計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000年以來)
獎項
項目
第一完成人
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參考文獻: [32-33]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9月,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47.70萬冊,生均紙質圖書77.38冊;擁有電子期刊7.51萬冊,學位論文860.72萬冊,音視頻103800.0小時。 [6] 
校園晚霞 校園晚霞
  • 學術期刊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由江西中醫藥大學主管主辦,系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中醫學、中藥學、藥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心理學、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哲學、應用經濟學、藝術學、生物學、教育學等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嶺杯”第三屆中醫藥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江西省期刊協會頒發的第四屆、第五屆江西省優秀期刊獎及特色欄目獎 [19] 
江西中醫藥》由江西中醫藥大學主管,江西中醫藥大學和江西省中醫藥學會聯合主辦,系中醫藥類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中醫學、中藥學、藥學、中西醫結合等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曾獲得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江西省期刊協會頒發的第四屆、第五屆江西省優秀期刊獎及特色欄目獎,在江西省第二批科技期刊出版質量綜合評估中評為優秀。 [20] 

江西中醫藥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資格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之一。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招收留學生博士研究生,在韓國建設了世明大學孔子學院。創辦中國首家為外國政要提供中醫藥體驗服務的高端平台——岐黃國醫外國政要江中體驗中心。與中國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團共同創立中國首家“國家中醫藥教育國際化(南昌)試驗區”。牽頭成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熱敏灸專業委員會,相繼在葡萄牙、瑞典、瑞士、突尼斯、加拿大等國開辦中醫中心或熱敏灸分院。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國建立了中醫中心,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中外高校組建了“全球傳統醫學研究院”。學校圓滿做好了2021上海合作組織傳統醫學論壇的協辦事項,為大會增添了亮麗的“江中顏色”,得到國內外嘉賓的好評稱讚。 [1] 
江中全景 江中全景

江西中醫藥大學所獲榮譽

2020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40] 

江西中醫藥大學文化傳統

江西中醫藥大學形象標識

  • 標誌
學校標誌由基本造型、中文標準字體、英文標準字體三部分組合而成。
標誌由江西開頭字母“J”的趨勢線進行變化組合、藝術化處理中醫的頭字母“Z”,指明江西中醫藥大學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專業的特徵;“J”字逐漸衍變成展翅飛翔的大雁。
翻卷的書構成大雁的翅膀,指明中醫藥大學的教育行業特徵;飛翔的大雁體現中醫藥大學志向高遠、開拓進取、求強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江中行舟,乘風破浪”,標誌似揚帆遠航的帆船,書海泛舟,索源蓄力,象徵江中人一定能乘勁風、高揚帆,達到理想的彼岸。
標誌上下部分陰陽交互,陰陽太極、生生不息,象徵中國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化,寓意知識的無窮無盡和學校的美好前景。
標誌色彩採用綠黑兩色,綠展示了成熟與活力,代表自然和希望;黑色有着磐石般的穩重,兩種顏色相互襯托,相映成輝,體現出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21] 
校徽 校徽 [37]

江西中醫藥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惟學 惟人 求強 求精
“惟”,《説文》中雲:“惟,凡思也。”這裏引申為“注重、崇尚、推崇、依靠”之義,表示經過慎思熟慮之後的一種追求,一種價值觀。同時“惟”作為副詞時還可以用來限定範圍,表示 “只有、只是”,如 《書·舜典》:“惟明克允。”又如唐代的劉禹錫在著名的《陋室銘》中説:“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明江中人把“惟學、惟人”的大學精神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學”的基本涵義一是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即效法,鑽研知識,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二是指學習的主體,即學生;三是指學習的環境,即傳授知識的地方。四是指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即需要掌握的知識、學問、學業。五是指教師的教。
“惟學”作為校訓,某種程度它是規範全校學生和教職工行為的準則,要求全體師生員工都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創新,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惟學”既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目的、培養目標,又體現了學生的主要任務,突出了教學的中心地位,表明了學校構建學習型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
“惟人”體現了學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表明了學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相信師生、依靠師生辦學,並從人的需要出發,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出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人才的務實態度。突出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以德為先”,注重塑造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強品行的修養,讓學生在實踐中不僅要學會做事,還要學會交往、學會做人。
“求”是“設法得到”之義,即追求、探求、求證、求實、求知、求索,它體現的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積極態度,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豪情。“強”和“精”都在強調一種趨於完美的狀態,“強”有強大、強盛、有潛力、有力量、有後勁之義。 [21] 

江西中醫藥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黨委委員、副校長(正廳長級)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黨委委員
副校長
資料來源: [3]  [34-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