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蘇調味副食品

鎖定
《江蘇調味副食品》創刊於1982年,是由江蘇省調味副食品行業協會主管、主辦的哲學與社會科學類期刊。 [1-2] 
據2019年第4期期刊內頁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編輯委員會有編委18人;編輯部有英文編輯2人。 [3] 
據2020年3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共出版文獻量1818篇、總下載次數323696次、總被引次數581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79、(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0.389。 [2]  據2020年3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共載文1200篇、被引量4382次、下載量62763次,基金論文量為139篇,2017年影響因子為0.37。 [1] 
中文名
江蘇調味副食品
外文名
Jiangsu Condiment and Subsidiary Food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工程科技
主管單位
江蘇省調味副食品行業協會
主辦單位
江蘇省調味副食品行業協會
編輯單位
《江蘇調味副食品》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2年
出版週期
季刊
國內刊號
32-1235/TS
國際刊號
1006-8481
現任主編
薛茂雲
編輯部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大學城龍眠大道180號

江蘇調味副食品辦刊歷史

1982年,《江蘇調味副食品》創刊。
1995年,該刊刊期為季刊。
2002年,該刊刊期改為雙月刊。
2011年,該刊刊期改為季刊。 [2] 
2014年12月,《江蘇調味副食品》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4] 

江蘇調味副食品辦刊條件

江蘇調味副食品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該刊設有開發與研究、營養與檢測、釀造與發酵、生產與技術、專論與綜述、海外傳真、百味沙龍、信息廣角等欄目。 [1] 
  • 刊登內容
該刊集調味品、食品、營養保健品和釀造等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於一體。 [1] 
  • 讀者對象
該刊讀者對象為高校師生、科研院所、食品、調味品、副食品行業企業的有關人員。 [1] 

江蘇調味副食品人員編制

據2019年第4期期刊內頁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編輯委員會有編委18人;編輯部有英文編輯2人。 [3] 
《江蘇調味副食品》編輯委員會和編輯部成員名單 
職務
名單
編委
王瑞林、鄧文誠、權武、李小華、李勇、楊中梁、張玉宏、言學義、陳蓀華、陳奎、
邰迎春、周明印、周家華、趙龍祥、高萬德、蔣凱、謝韓、薛茂雲
英文編輯
鄧渝、王東霞
資料來源: [3] 

江蘇調味副食品辦刊成果

江蘇調味副食品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共出版文獻量1818篇。 [2] 
據2020年3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共載文1200篇,基金論文量為139篇。 [1] 

江蘇調味副食品收錄情況

該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全文收錄期刊。 [5] 

江蘇調味副食品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總下載次數323696次、總被引次數581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79、(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0.389。 [2] 
據2020年3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被引量4382次、下載量62763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江蘇調味副食品》影響因子為0.3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272名。 [1] 

江蘇調味副食品榮譽表彰

該刊被評為江蘇省一級期刊。 [6] 

江蘇調味副食品文化傳統

江蘇調味副食品辦刊方針

該刊堅持“開拓、創新、實用、服務”的辦刊方針。 [6] 

江蘇調味副食品投稿指南

1.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準確,論證合理,文字通順簡練。字數一般不超過60000字。
2.文稿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所在省份及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英文翻譯。
3.文章應選用公開發表的資料,儘可能引用近5年的文獻。應在文中引文處右上角標明參考文獻序號,並按正文內出現的先後順序編碼。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應標準。
4.文稿的著作權屬於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該刊審稿期為半個月,請勿一稿多投。該刊對錄用的稿件,將作文字修改、增刪。 [5] 

江蘇調味副食品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主任、主編
薛茂雲
副主任
張玉宏、趙龍祥、陳蓀華
執行主編
趙龍祥
資料來源: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