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禹烈

鎖定
江禹烈(1899一1926)原名家輝,字甸之。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青少年時期受辛亥革命的影響,嚮往新學,立志尋求振興民族的道路。 [1] 
中文名
江禹烈
籍    貫
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26年

目錄

江禹烈人物經歷

1915年,進入縣立高等小學。1917年,考取福州省立第一中學,閲讀大量進步書籍,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下,堅定了救國救民的信念,1922年夏,考取北京國立工業大學。1923年,參加李大釗領導的驅逐無恥政客彭允夷的示威遊行。當年暑假,帶着大量進步書刊回到崇安,開辦暑期學校,向工農羣眾宣傳革命思想。這年由於家庭經濟破產,被迫休學。這期間,他經常來往於福州、南平、建甌等地,聯繫學友,宣傳革命。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他在崇安進行宣傳鼓動,組織罷課、罷工、罷市和示威遊行,形成了崇安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同年秋,返校復學。同月中旬,多次參加要求關税自主、反對關税會議的示威遊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6年3月18日,北京總工會、總商會、學生聯合會等團體代表和各校學生5000餘人在天安門前集會,抗議日、美、英等八國藉口維護《辛丑條約》,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的撤除大沽口國防設備等無理要求。會後舉行遊行示威。他帶領中共北京工業大學支部的隊伍走在第三列最前面。當遊行隊伍到段祺瑞執政府門前,派代表要求會見段祺瑞時,執政府衞隊突然開槍射擊,他中彈倒地。這時,他仍掛念同學們的安全,讓搶救他的同學趕快躲避,而他卻被追打砍殺的衞隊士兵踐踏受重傷,搶救無效犧牲。1929年,北京人民在圓明園建立了“三一八”烈士公墓,北京工業大學為他樹立了墓碑。 [1] 
參考資料
  • 1.    範寶俊,朱建華主編,中華英烈大辭典 上,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10,第6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