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界河

鎖定
江界河為甕安縣北部猶家壩一帶之烏江河段,位於貴州省205省道。景區自然風光以峽谷著稱。江界河水流湍急,兩岸絕壁千仞,綿延數十公里,驚濤拍岸,峽谷轟鳴,蔚為壯觀。
中文名
江界河
地    點
甕安縣北部
風    光
峽谷
景    點
江界河大橋等
門    票
10元/人

江界河景點簡介

江界河風光
江界河風光(3張)
自然山水、峽谷風光、革命歷史紀念遺址、原始森林、喀斯特溶洞和現代橋樑建築彙集於此,這裏還有紅軍強渡烏江天險的戰鬥遺址和目前世界懸臂跨徑最大的桁式拱橋——江界河大橋。
甕安江界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黔中腹地烏江中游的甕安縣境,距省會貴陽160公里,都勻110公里,遵義157公里。有60公里馬遵公路與貴新高等級公路相連。景區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旅遊資源豐富多樣,融合了河流峽谷風光、原始森林景觀、喀斯特岩溶地貌、現代科技橋樑。地貌複雜多樣,山地、丘陵、盆地相間分面。有江界河大橋、高原湖泊、浪挾風霆、船頭霧嵐、四眼窗、香溝林、平沙落日、江天文筆、花龍口瀑布、十八學士峯、手爬巖、猴跳巖、孝子蹬、南河天梯、長征碑林等17個景觀。
甕安江界河風景區以天險著稱於世,古來黔省戰事,此地必爭。紅軍長征曾三次經過甕安。在甕安期間留下了突破烏江戰鬥、擦耳巖、垛丁關等戰鬥遺址和彪炳史冊的猴場會議會址,以及紅軍進入黔北的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及武裝--珠藏桐梓坡農會、桐梓坡游擊隊等遺址。強渡烏江戰鬥是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大勝仗,扭轉了軍事上的被動局面,是長征的重大轉折,是讓後人銘記和學習的重點人文事蹟之一。今年,江界河(烏江)景區已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經典景區。

江界河特色景觀

江界河大橋
江界河大橋是交通部和貴州省重點科研項目“大跨度桁式組合拱橋研究”課題的依託工程,1995年12月竣工通車。該橋位於甕安縣境內的烏江中游峽谷上,全長461米,主孔跨經330米、寬13.4米,橋面距水面高263米。大橋採用人字桅杆吊機懸拼吊裝架設,其跨度居目前世界同類橋型之首,為世界第一座大跨度桁式組合拱橋,此項技術的研究和應用1996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貴州省第9次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199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和1997年度獲交通部公路工程優質工程一等獎。江界河大橋的建成,不僅溝通了甕安與遵義的公路交通,方便了兩地人民的經濟交往,而且為四川、重慶車輛經貴州入廣西、湖南提供了一條新的捷徑。
震天動峽谷
位於江界河渡口上游3公里處。江面寬僅50米,兩岸絕壁卻高達300餘米,在150米長的河道間,江面落差達10餘米,以3米一級,三級跌落而下,跌落江水猛擊江中叢立的巨石,發出震天動地的轟鳴,數里之外仍能聽到撼人心魄的巨響,震天動因此得名。
香溝林
位於江界河大橋上游1公里處。匯入烏江的一條小河,長約4.5公里,河道幽深,兩岸林木古樸,濃廕庇日,河谷寧靜清幽,與烏江的壯觀相得益彰。置身香溝林,享受的就是寧靜。
江天文筆
又名十八學士峯,位於江界河渡口北岸,在約3公里長的山嶺上,18座山峯直刺天穹,如一排書畫巨筆,"巨筆"倒影在寬闊的江面,形若筆入墨池,山景水景皆充滿詩意。
美女巖
又名望夫巖,在江界河渡口北岸江天文筆之下。為臨江突起的一座石峯,酷似美女。在不同角度反映出不同的表情,非常美觀,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花龍口瀑布
位於江天文筆對面,瀑布高100餘米,寬約20米;瀑上多樹,依石布長,瀑布從山上飛濺而下,遠遠望去,似一條玉龍在山石之上飛騰盤旋,頗有一飛沖天之勢。
猴跳巖
從花龍口上溯一公里,便是猴跳巖,此處兩岸絕壁如削,最窄處不足十米,受到阻擋的雍江水在此噴湧激盪,白浪亂飛,峽谷轟鳴,壁上樹藤盤結,常有猴羣在兩壁間自由來去,故名猴跳巖。
三合義渡
地處甕安、開陽、遵義三縣交界,湘江與江界河交匯處,兩岸懸崖巍巍,蒼山似黛。江岸石壁上鑿有約2公里的古棧道,各種碑刻近二十通。在高20餘米的石壁上,刻有“三合義渡”摩崖,字徑80釐米,字體渾厚有力。
南河天梯
震天動上游,有古渡名“南河義渡”現存石碑三通。渡口築路四公里,下臨碼頭,上越重崗,全系巨石砌成的蹬道,堅實古拙,至今完好,邁步磴道,如上天梯。
船頭霧嵐
遊過十餘里江峽,山勢忽然開闊,烏江從壩子中流過,沙洲點點,綠樹浮陰,諸峯或如擎天大柱,或如春筍拔節,重重疊疊,錯落有致。遊船過此,但見江煙陣陣飄向山間,雲外山峯,疑為仙境。
高原平湖
隨着構皮灘電站的建設,至2008年開始蓄水,江界河水位將上升150餘米,屆時,一個近10倍於紅楓湖的高原平湖將完全改變江界河的面貌。在蓄水後,江面最寬2.5公里,最窄0.5公里,縣境內通航里程約70公里,水巷、島嶼,完好的生態植被,將形成湖光山色美景。

江界河自助指南

1、門票價格:10元/人
2、開放時間:全天
3、交通指南:可在甕安縣乘坐12路公交或者乘坐出租車,亦可自駕前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