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淮切變線

鎖定
江淮切變線通常是指活動在青藏高原以東,25—35°N之間,850、700百帕高空,近於東西向的風向、風速的不連續線。它處於北面西風帶小高壓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之間的低壓槽內。
中文名
江淮切變線
外文名
Huaihe shear line
類    型
天氣系統
地    區
江淮流域
活動範圍
青藏高原以東 25—35°N之間

江淮切變線切變線介紹

江淮切變線通常是指活動在青藏高原以東,25—35°N之間,850、700百帕高空,近於東西向的風向、風速的不連續線。它處於北面西風帶小高壓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之間的低壓槽內。北側一般為偏東風,南側是偏南風,兩側氣流構成氣旋式切變,氣流輻合上升,成雲致雨,是江淮流域的一個重要天氣系統。若與南側地面華南靜止鋒或冷鋒相配合,降水強度增大,雨區在地面鋒面與空中切變線之間。若切變線上有低渦形成東移,往往形成暴雨。若無地面鋒面配合,僅為單一切變線,則其天氣表現以中、低云為主,降水量不大。
江淮切變線 江淮切變線

江淮切變線類型

切變線是體現在風場的天氣系統,根據風場的切變形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即冷鋒式切變暖鋒式切變和準靜止式切變

江淮切變線冷鋒式切變

冷鋒式切變是偏北風和西南風的切變;在這種切變線上,偏北風佔支配地位場自北向南移動,其性質近似冷鋒

江淮切變線暖鋒式切變

暖鋒式切變是東南風和西南風的切變。在這種切變線上,西南風或偏南風佔支配地位,常自南向北移動,其性質近似暖鋒

江淮切變線準靜止鋒式

準靜止鋒切變即偏東風和偏西風的切變。南北兩支氣流勢力相當,移動很少。當南方氣流加強時演變為暖鋒式切變,當北方氣流增強時,演變為冷鋒式切變。
切變線一般主要出現在中、低空即3000米和1500米左右的空中。 [1] 

江淮切變線形成

在中國東部地區常會出現和維持準靜止鋒式的切變線,切變線的出現也有季節變化,初夏在江淮流域到長江以南有一條江淮切變線,夏季則會在華北地區出現切變線,由於切變線是一種風的不連續線,往往會使空氣輻合上升。所以,常能形成雲雨天氣。 [2] 

江淮切變線環流型式

江淮切變線形成時,其環流形式演變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多呈東西向,副高本身及其邊緣西南風強勁、穩定。當140以西副高脊線位於18-25之間時,對切變線形成最為有利;當脊線位置過於偏北時,江淮切變線則不易形成
(2)在低層等壓面上,在35以北的西風帶中,有小槽東移。由於小槽北部移動快,南部移動慢,致使槽線
逐漸順轉
(3)從河西走廊有小高壓東移
(4)在我國西南地區有低渦或倒V形槽向東北方向發展與北方小槽連成一體

江淮切變線預報

江淮切變線南下

(1)空中低壓槽和地面氣旋東移入海加深
(2)北方高壓南下或空中大槽剛過
(3)700毫巴切變線上有低渦發展,低渦後部切變線向東南移
(4)西太平洋高壓勢力減弱、東退

江淮切變線北上

(1)太平洋高壓脊加強北上
(2)西部的低壓槽(或低渦)沿切變線東移,東段切變線的偏南氣流加強,東段切變線北上
(3)北部小高壓東移至華東與西太平洋高壓合併,切變線西段形成暖鋒式切變,且向北移
江淮切變線 江淮切變線

江淮切變線消失的預報

江淮切變線逆轉為西風槽

(1)北方冷空氣南下
(2)太平洋高壓東退
(3)北部小高壓向東南方向移動

江淮切變線合併而消失

(1)蒙古、河套一帶有低壓發展,切斷了冷空氣的補給
(2)冷空氣強度減弱、厚度變薄,西風帶小高壓變暖與太平洋高壓合併 [3] 

江淮切變線相關報道

泰州市氣象台2016年6月29日發佈公報,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受低空急流和江淮切變線共同影響,6月27日至29日白天,我市將有較強降水過程,預計過程累計雨量40至60毫米,局部80至100毫米,最大雨強(小時雨量)可達20至30毫米,強降水期間可能伴有強雷電、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另外,7月2日至3日我市還有一次強降水過程。
在厄爾尼諾大背景下,我市的夏天不是任性一個詞語能形容得了的。隨着副熱帶高壓減弱南退,昨天,梅雨又開始發威,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從市氣象台的記錄(26日20時至昨天下午3時)來看,我市各地都有降雨,雨量分佈上總體呈現出北少南多的走勢,説明這一次的降雨中心偏南了一點。其中靖江雨最大,雨量達到了43.3毫米,市區其次,雨量37.6毫米,姜堰、泰興雨也不小,雨量分別為35.4毫米、33.3毫米,四個站點均達到大雨級別。同一時段,興化雨量最小,為8.4毫米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