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浩然

(中共七大代表)

鎖定
江浩然(1919--2006),原名楊仲猷,曾化名白戈、楊如冰。1919年,出生於赤水縣天台鄉一富裕農家。少時隨父遷居縣城讀私塾、進高小、繼入貴州省第二(赤水)中學校學習。1935年,離家去成都入成都中學學習。1937年,考入重慶高級工業學校,並參加重慶各界救國會聯合會進行抗日救國活動,併為重慶聯立高中學校幹事會的領導成員。 [1] 
中文名
江浩然
別    名
楊仲猷
白戈
楊如冰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2006年5月
畢業院校
重慶高級工業學校
出生地
赤水縣天台鄉
人生經歷
1938年,楊仲猷曾兩次申請去延安,未果。同年4月,楊仲猷在成都經中共四川省工委派人為其辦理入黨手續,並同另幾人一起學習5天后,被派去瀘縣以楊如冰之名考入二十三兵工廠當職員,參加羅漢場建廠,並與同去的另兩人組建了黨支部,江任支部書記。其間江所在黨支部寫信和捐資,通過《新華日報》慰問八路軍。同年9月,楊如冰被組織派去重慶北碚實驗區特區任工運委員。12月,兼任中共川東特區北碚(合川)中心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兼工運部長,並隨中心縣委清理和整頓被國民黨破壞了的基層組織。1939年初,兼任中共北碚區區委書記,後調任中共川東特委海員工委書記併兼重慶市委委員。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中,引導工人羣眾進行有理有節的鬥爭,爭取工人勞動安保、工資待遇等權益,較好地解決了天府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和大明紡織廠的勞資糾紛,保護了工人的權益。同時培養工人積極分子,發展黨員,使北碚特區基層黨組織黨員發展到200多人。同年11月,楊如冰在中共川東特委擴大會上代表北培中心縣委被選為出席中共七大代表,化名白戈出席。1940年6月底,楊到南方局報到,通過審查後,幾經輾轉,於10月初抵延安,被安排在中央黨校學習並向校長鄧發彙報大後方工作和工人運動情況。後中組部確定將白戈暫留中央直屬機關,任職工運委員會大後方工作組副組長,江浩然先後向中央工委編寫報送抗日初期《漢陽兵工廠的工人運動》、《隴海鐵路職工抗日救亡運動》等調查資料。
1942年2月,江浩然在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向組織寫了1萬多字的學習心得《我的人生觀》。整風審幹後,1945年4月,在延安參加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年26歲。
1946年1月,江浩然被調往重慶中央局職工組工作,後又調上海從事秘密工作,先後任中央上海工委職工組領導成員、上海市工委路海空委員會書記、黨訓班主任。1948年3月,主持上海黨組織在香港舉辦的幹訓班工作。同年7月,任中共武漢市常委兼組織部長。1949年3月,兼任中共武漢市委武昌分區委員會書記。5月,武漢解放後,江浩然任中共武漢市委委員。1950年10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武漢市委職工委副書記和市總工會委員、宣傳部長、生產部長、副主席等職。1951年3月至1954年3月,任中國五金冶煉工會籌委會副主任。其間,1953年3月,當選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屆執行委員會候補執委。1954年8月,當選為中國重工業工會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同年又當選為化學、石油及有關工會國際副主席。1957年12月,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八屆執委會委員,同年底調任中共吉林省化學工業公司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此後又調任中共蘭州化工總廠委員會書記。1961年,調任化學工業部調查研究室主任、計劃經濟局局長、兼中共化學工業部委員會委員。
1978年10月,任全國總工會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委員。1979年10月,任全國總工會中國重工業工會主席。1980年2月至1982年7月,任中國冶金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分黨組書記,同年離休。併為赤水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顧問。2006年5月,在北京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程永義,貴州省赤水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赤水市志(1986-2006)》/人物;方誌出版社;2012年05月;第789-7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