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山村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託溪鄉江山村)

鎖定
江山村隸屬於壽寧縣託溪鄉
中文名
江山村
行政區類別
地    處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託溪鄉
人口數量
760 人
郵政編碼
355506
電話區號
0593
車牌代碼
閩J
氣候條件
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基本情況:江山村位於壽寧縣託溪鄉的西南部,與芹洋、下黨鄉接壤,距託溪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村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下轄江山、雙坑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235户760人,海拔767米。主要居住着何、餘、吳、龔、蔡、李等姓村民,他們團結友愛,和諧相處。平時溝通所用語言,方言稱“土話”即閩垂話沿用迄今。江山主村居住的何姓始祖何萬五於明朝初洪武年間(1372)年從福州南台(現蒼山一帶)經寧德、福安舉家遷至江山,安居落户開發創業延衍生息,迄今650多年。江山村還是革命老區村,村民熱愛和平,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民國時期常有土匪到江山燒殺搶掠,給村民造成極大的災難,1936年5月26日一股土匪闖入江山,紅軍隊長範巖斌帶領所部及時趕到,組織村民對土匪展開圍剿,鄰村民眾聞訊趕來支援,土匪受到重創落荒而逃,在蟹坑受到圍堵的土匪無處藏身全部被俘。同時江山村湧現出一批以何家斌、何家仕為代表的有志青年踴躍參軍,何家斌、何家仕兩位烈士於1938年在閩北的一次戰鬥中壯烈犧牲。
主要特點:江山村居民熱衷於培養人才,明初有何八、何九等著名道教文人。恢復高考後,博士、碩士、本科比比皆是,小小江山村可謂人才濟濟。雙坑自然村,村史悠久,人才優秀,是聚財寶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山村,早年先祖曾富甲一方,有“金雙坑,銀鏪坑”之説。現代人更是生財有方,生活富裕。近年來國家好政策農村的發展也有了突飛猛進,在託溪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江山村在生態保護和景觀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等方面有了建設性的發展,在生態宜居和綠色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2018年完成了污水管網的建設,村民們家家户户都建起沖水廁所,把旱廁拆掉,大大地提升了人居環境。2019年又把美麗鄉村項目落地江山,休閒公園一期工程的建設讓村民茶餘飯後有個去處,巷道的整治硬化,河道欄水壩的修建把原來臭水溝變成了階梯式的小水塘,景觀魚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樂趣。2.在鄉黨委政府的推動下,江山村在發展產業方面也走在了前面,江山益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壽寧眾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駐江山,打造高山循環農業示範基地,現已初具規模,為江山的羣眾解決就業問題。3.疫情防控進行網格化管理,不落下一個人。強化禁毒宣傳教育,實現“無吸毒、無販毒、無種毒、無製毒”的總目標,創建“無毒村莊”。
進展情況:1.休閒公園二期建設項目。在村莊入口處建設一個佔地面積三畝的休閒公園,二期項目正在籌備中,公園內主要種植紅葉石楠,香樟樹,紅豆杉等名貴樹種。2.村尾水塘景觀橋建設。主體壩已建設完成,景觀橋體部分正在籌款中,整個工程建設完工並投入使用需要役入資金兩百萬,建成後江山的整個村貌將得到提升。3.託江線的單改雙項目。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也在設計中,工程完工後將大大方便了周邊的村民出行。對江山發展產業也有質的突破。
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農業經營風險較大,江山村當前農業生產尤其是一些特色種植和養殖項目,特別容易受自然災害、市場行情、疫病等因素影響,而相應的保險保障措施還不健全。需要政府給予指導,完善保險保障方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