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寧府學記

鎖定
《江寧府學記》是曾國藩所著作品,出自於《曾國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名稱
江寧府學記
作    者
曾國藩
作品出處
曾國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創作年代
近代

江寧府學記作品原文

同治四年,今相國合肥李公鴻章改建江寧府學,作孔子廟於冶城山,正殿門廡,規制粗備。六年,國藩重至金陵。明年,菏澤馬公新貽繼督兩江,賡續成之。鑿泮池,建崇聖祠、尊經閣及學官之廨宇。八年七月工竣。董其役者,為候補道桂嵩慶暨知縣廖綸、參將葉圻。既敕既周,初終無懈。
冶城山顛,楊、吳、宋、元皆為道觀,明曰朝天宮,蓋道士祀之所也。道家者流,其初但尚清靜無為,其後乃稱上通天帝。自漢初不能革秦時諸畤,而渭陽五帝之廟,甘泉泰一之壇,帝皆親往郊見。由是聖王祀天之大典,不掌於天子之祠官,而方士奪而領之。道家稱天,侵亂禮經,實始於此。其他煉丹燒汞、採藥飛昇、符籙禁咒、徵召百神、捕使鬼物諸異術,大率依託天帝。故其徒所居之宮,名曰“朝天”,亦猶稱“上清”、“紫極”之類也。 [1]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江寧府學記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1872),湖南湘鄉(今屬雙峯)人,晚清重臣、名臣,同時也是著名文士和思想家。道光年間中進士,入翰林,擢部堂,歷經十多年的京官生涯。咸豐二年(1852)丁母憂回籍,被任命為湖南“團練大臣”,藉機練成湘軍,統之鎮壓太平天國,歷時十年餘。其間於咸豐十年充任兩江總督,後兼榮列“相國”(大學士)。又曾掛帥鎮壓捻軍,“無功”而退返兩江之任。後移調直隸總督,在任近兩年,於同治九年(1870)冬重就兩江之職,之後年餘去世。一生統軍理政之外,文事不輟,又重修身、齊家,思想藴涵豐厚。編者簡介董叢林,男,1952年生,河北鹽山人。歷史學博士,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在高校從事中國近代史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光明日報》等二十餘家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在人民出版社、三聯書店等多家機構出版個人著作十餘部。晚清湘、淮軍政集團要員研究,是其專重的領域之一,有《曾國藩傳》(43.6萬字,人民出版社)出版及多篇關於曾國藩的論文發表,即將面世的有《曾國藩年譜長編》(約150萬字)。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