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姓

(中國姓氏之一)

鎖定
江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江國(今屬河南省正陽縣)為楚國所滅,後裔世代以國號為姓。 [1]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當代江姓總人口約為362萬,排在74位,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2%。江姓人口主要分佈在河南淮河流域、齊魯地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廣東、山東、台灣、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
中文名
[1] 
外文名
Jiāng、Hóng、Gāng、Geng(輕聲)、Chiang [1] 
得姓方式
以國為氏
得姓始祖
江元仲
代表人物
江統江淹江子一江澤民
姓氏排名
74位(2007年數據)
發源地
河南正陽
姓氏郡望
濟陽郡 [2] 
姓氏堂號
淮陽堂濟陽堂夢筆堂

江姓歷史發展

江姓主要源流

“江”漢字演變 “江”漢字演變
出自顓頊裔孫伯益之後的封地,屬於以國為氏。伯益幼子玄仲在商末周初受封建立江國。因地處楚、宋、齊三國之間,加之淮水氾濫,所以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後被楚國滅掉。 [3]  江國滅亡後,其子孫流落各地,為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為姓。 [4] 
為翁氏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西周初年,昭王餓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説在今廣東省翁源縣東),後以邑名"翁"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其子孫也姓江(今中國大陸未發現有翁處恭江姓後裔)。 [4] 
  • 源於子姓
出自唐朝末期唐僖宗宰相蕭遘,屬於避難改姓。唐末戰亂不止,唐朝宰相蕭遘,死於黃巢作亂,其次子蕭禎舉家從安徽徽州新安渡江,而至先父的避居地歙縣黃墩。併為了紀念此次從北渡江而來避難,改蕭姓為江姓,此後世代稱江姓,後裔主要聚於江西省婺源縣江灣村。 [4] 
  • 少數民族
①蒙古族改江姓: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爾哈圖城(今吉林 延吉),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Giyanggi Hala。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時期冠漢姓為江氏,滿族江吉氏則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江氏。 [1]  [5] 
②藏族改江姓:清朝時期,四川明正土司名叫轄木坪,為藏族,父堅贊,氏族姓為堅贊,後改姓江。 [4] 
③在日本侵佔台灣期間,台灣土著曾使用日本姓荒本。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土著奉命廢除日本姓,一律使用漢姓江。 [4] 

江姓正根始祖

江姓得姓始祖江元仲 江姓得姓始祖江元仲
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啓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於江邑,並建立了江國,都城位於今河南正陽縣江國故城。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江姓。他們尊江元仲為江姓的得姓始祖。 [6] 

江姓遷徙傳播

江姓發源在河南正陽,早期主要是在河南發展繁衍。亡國後的江姓子孫,先自正陽向北逃到淮陽(現在的河南),又自淮陽繼續北遷到陳留圉縣(現在的的河南杞縣於鎮),後來又遷到濟陽考城(現在的河南蘭考)。在此發展成為名門巨族,所以江姓用“濟陽”“淮陽”作為郡號。
西晉永嘉年間,因北方戰亂,江姓族人大規模南遷進入江浙地區,江姓的發展重心開始由北方向江南轉移。因此,南方江姓後裔多認定自己的祖根在濟陽郡(治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並把“濟陽”作為自己的專用堂號,沿用至今。
唐代,南遷的目的地已擴展至閩江流域,唐朝初年,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闢漳州郡,隨行軍校就有河南江姓。
兩宋和宋元之際,為逃避金兵以及元軍,江姓又跟隨着移民的潮流大規模南遷。他們的後代繁衍於吳越地區,形成大族,後來有遷至安徽的,也有遷往福建、廣東各地的,已散佈江南、江北各省。
明、清時期,由於政府多次組織大規模移民,以及派軍隊戍守邊疆等原因,江氏族人散播到全國各地。還有江氏族人跟隨鄭成功入台,在台灣定居,而後有的族人又向東南亞一帶移民。今馬來西亞和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及中國香港等地均有江姓人定居。
當今,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區。 [1] 

江姓傳統文化

江姓郡望堂號

  • 郡望
濟陽郡:西漢置濟陽縣,治所在河南省蘭考東北。晉惠帝時,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東晉後被廢。這支江姓的開基始祖為東漢江德。 [1] 
江姓家譜 江姓家譜
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為同九國之一,建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惠帝以後,有時為郡,有時為國。成帝時相當於今河南省淮陽、鹿邑、太康、柘城,扶溝等地。東漢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為陳國。隋朝和唐朝又改陳州為淮陽郡。 [1] 
六 桂:六桂乃“六桂聯芳”的譽稱,分佈在古時的泉州。泉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豐州始置州,治所在閩縣(今福州市),相當於今天福建全省,後改為閩州。唐景雲二年,改武榮州置州,治所在晉江(今福建省泉州市)。
  • 堂號
淮陽堂:以望立堂。
濟陽堂:以望立堂。
夢筆堂與生華(花)堂:南朝濟陽考城人江淹,字文通,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梁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以文章見稱於世,世稱江郎。據《釋義》注:江淹少時夢中得五色筆,故文彩俊發,舉秀才,對策上第。後遂用江淹“夢筆生花”,比喻文思大進,文才卓邁,筆力不凡,或稱大手筆。江姓後裔為發揚文風,以祖祠命名“夢筆堂”和“生華堂”。在福建連城姑田嶺祖祠題有楹聯雲:“室有藏書隨日讀,家傳彩筆夢花生。”故有“夢筆堂”和“生華堂”之稱。 [7-8] 
忠廉堂:宋時上高尉江灝,因統義兵捕盜有功,歷任柳州、象州兩州知府,為官又忠又廉。
六桂堂:宋初,福建莆田人翁乾度有六個兒子,他們均考取進士。三科六進士,在同一朝代為官,滿朝皆知,御賜“六桂坊”,被譽為“六桂聯芳”。 [9] 
江姓的主要堂號還有繼述堂、孝謹堂等。 [9] 

江姓宗祠楹聯

江氏宗祠
福州琅岐濟陽江氏祠堂 福州琅岐濟陽江氏祠堂
白雲區江高鎮江村江氏大宗祠 白雲區江高鎮江村江氏大宗祠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江村江氏宗祠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江村江氏宗祠
四言通用聯
  • 望厓驍騎;文壇驕龍。
上聯典指南齊驍騎將軍江斅,濟陽考城人。齊時任侍中,領驍騎將軍,不為權幸降意,時人重其風格。下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濟陽考城人,有《江文通集》。
  • 徙戎著論;止水鑑忠。
江姓圖騰 江姓圖騰
上聯典指西晉陳留圉人江統,字應元,後官至散騎常侍。下聯典指南宋都昌人江萬里,字子遠,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
  • 生花夢筆;刻炬成詩。
上聯典指典指梁江淹,嘗夢人授以五色生花筆,遂文思大進。下聯典指梁江洪,與蕭文瑛、丘令楷等並以文稱,夜集賦詩。
五言通用聯
  • 千秋文藻富;五色筆花新。
全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人。歷任宋徐州從事、齊御史中丞、梁金紫光祿大夫。
  • 釋詩風雅頌;為仕宋齊梁。
上聯典指清代經學家江永,有《十三經注疏》。下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事典。
七言通用聯
  • 荔枝情味人猶覺;香雪玲瓏夢最涼。
此聯為清代書畫家江石如撰書聯。江石如,字介。泉唐人。工翎毛花卉,楷書亦工。
  • 濟世安民恩澤厚;陽春白雪品位高。
此聯為以鶴頂格嵌典江氏郡望“濟陽”二字的嵌字聯。
  • 尋春得句詩無草;帶醉裁箋檄有花。
全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事典。
七言以上通用聯
  • 鄭子出遊,徒勞解佩;梅妃失寵,安用明珠。
上聯典指神話中的古代仙女江妃之二女,遊於長江之濱,遇到鄭交甫解下佩玉送給他。鄭交甫走出數十步,懷中已沒有了佩玉,回頭再看,仙女也不見了。下聯典指唐玄宗的妃子江氏,因愛梅花,號為“梅妃”。失寵後,玄宗贈她一斛明珠,她拒不接受,回贈一首詩,有句“何必明珠慰寂寥。”
  • 文藻特新,竟符夢筆之異;膏油不繼,豈辭隨月之勤。
上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事典。上聯典指南朝宋侍讀江泌的事典。江泌,字士清,考城人。少貧,夜讀隨月光握卷升屋。
  • 柏府樹清標,千古風霜留諫草;筆亭傳好夢,一門孫子種奇花。
莆田秋蘆梅洋江春霖故居大門楹聯之一,系江春霖御史同科進士第三名鄭源題撰。聯意讚譽清代御史江春霖為人直介,不避權貴,在歷史上留下正直御史的好名聲。下聯説江淹的故事。
  • 梁貴胄、唐遺忠,易姓前徽崇一本;歙僑居、涇奠宅,敦宗後嗣敍三支。
江姓書籍 江姓書籍
朱蘭波撰江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安徽省涇縣江氏宗祠聯。梁章鉅《楹聯續話》卷二説:“此處江氏源於蕭氏,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後裔。唐代末年曾又顯赫一時,因避難改姓江氏,住歙縣的黃墩,南宋時遷到涇縣,總稱‘黃泥灘江氏’,查其流派,共有三支。”
  • 俎豆幸千秋,諫議當年稱孝子;筆花開五色,文通有後繼書香。
上聯典指東漢臨淄人江革,字次翁,早年喪父,遭戰亂揹着母親避難,多次數遇到賊寇,他總是以母親年老懇求,賊不忍犯,終於與母親一同回鄉,鄰人稱他為“江巨孝”。官至諫儀大夫。下聯指南朝梁文學家江淹的事典。
  • 兄宰相、弟尚書,聯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義,一門忠孝世間稀。
上聯典指南宋都昌人江萬里、江萬頃兄弟,江萬里官至宰相,江萬頃官至户部尚書。下聯典指江萬里及其子江鎬、江萬頃及其子江鑑。元軍南侵,江萬里父子一同投水而死;江萬頃被元軍抓獲,不屈而死,其子江鎬也遇難。
(部分內容來源於參考資料:)

江姓家譜文獻

江氏家譜一覽表(部分)
譜名
編纂者
編撰方式、年份
藏地
備註
【全國】江氏統會宗譜□□卷
(清)江鯉濯等重修
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
浙江蘭溪縣文管(存十一卷)、安徽徽州地區博(存一卷)
/
【全國】濟陽江氏統會宗譜二十五卷末一卷
(清)江初良等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浙江蘭溪縣文管(存二十五卷)、安徽徽州地區博(存十三卷)
/
【全國】濟陽江氏統宗八十卷首一卷
(民國)江峯青重修
民國八年(1919)木刻本
河北大學、日本、美國
/
【江蘇靖江】江氏重修宗譜八卷
(民國)江以成、江正峯等修
民國五年(1916)靖江江氏活字本八冊
江蘇常熟市圖
江呈文首修於明崇禎間
【江蘇常州】江氏宗譜八卷
(民國)江增泉等修
民國六年(1917)思源堂活字本六冊
美國
/
【江蘇】金壇江氏宗譜五卷
(清)江嗚皋、江本誠等重修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木活字本八冊
日本、美國
又名《金沙江氏重修宗譜》、《江氏宗譜》
【江蘇蘇州】濟陽江氏家譜一卷
(清)江振祚纂
江氏鈔本一冊
江蘇蘇州市圖
附續編一卷
【浙江奉化】棠谿江氏宗譜四卷
(清)江傳紹等重修
清同治五年(1866)新邑沃州孝謹堂活字本一冊
北圖
/
【浙江常山】定陽江氏宗譜□□卷
(民國)鄭綬章纂修
民國九年(1920)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五里鄉浦口村(存卷1)
譜始修於明嘉靖間
【浙江常山】定陽江氏宗譜四卷
(民國)曾學禮重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新昌鄉達塘村
/
【浙江常山】江氏八派宗譜七卷
/
民國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輝埠鎮山背村
/
【安徽徽州】重修濟陽江氏族譜八卷
(明)江來眠、江中淮纂修
明萬曆四十年(1612)家刻本
北圖(存卷1一4、7、8)、吉林大學、浙江圖(存卷2一4)
/
【安徽黟縣】濟陽江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清)江光裕纂
清道光十九年(1839)木活字本
安徽圖(存卷首)、安徽博、美國
/
【安徽安慶】江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江重智、江錫爵等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餘慶堂木刻本十冊
河北大學
譜始修於清康熙時
【福建永定】江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江建新置
民國二十七年(1938)寫本一冊
台灣
/
【福建永定】濟陽江氏歷代宗支總譜
/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寫本一冊
台灣
/
【四川內江】江氏族譜二卷
(清)江虎臣續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刻本
四川內江縣四合鄉
/
【廣東】花縣洛場莊鎮南江公家譜節錄不分卷
(民國)江平纂修
民國十八年(1929)寫本一冊
美國
/
更多家譜詳見參考資料:

江姓字輩排行

地域
字輩
貴州大定
世玉永洪興,花開方和蓮。
江西都昌
康樂和親會,新民訓政期。
福建連城
萬伯子共長,家傳永流恆,遂有常懷德。
山東濟陽
巨孝家聲顯,文思彩夢祥,同心培祖德,大啓爾榮昌。
山東即墨
先存敦崇志,世守繼述功,安居學道義,仁壽從孝忠。
廣東樂昌
文章源發遠流長,錦繡清瀾顯瑞祥。達向東洋觀赴會,通超瀛海慶朝陽。靈鍾川嶽多賢哲,輝映星辰集濟翔。從龍俊彥連環起,繼美家庭德永昌。
廣西恭城
慄木江家
肇敏淵文盛,恩禧梅思永。廷宗希禮一,明之子有夢。中正秉賢良,世代顯榮昌。積善多餘慶,克家俊傑揚。康寧得日久,富貴祝天長。吉兆生華管,祖德著濟陽。
安徽六安
修本為家學,斯知道以全,光明可繼世,正大永宗傳,忠誠達幫國,賢能佐太平。
江蘇靖江
秉靈景益友,支以開洪戀,萬傅世道端,玉成書作貴,有能山永紹,文躍源國昌學。
安徽安慶
源道子曰萬,金文一學通,應承幫家興,隆才德業崇,詩禮宗先緒,經倫繼祖功,英賢長蔚起,貴顯相朝忠,榮華允光裕,時代慶攸同,國澤應文明,仁義善信誠,昌隆存世德,裕慶永傳生。
湖南湘陰
萬茂乾光耀,慶衍福齊增,雲仍喜日繁,忠孝克繩宗,達先賢哲盛,祥鍾人瑞貢,湘上誇龍鳳,儉勤尤邁眾。
(以上為江姓郡望堂號、宗祠楹聯、家譜文獻、字輩排行等部分資料)

江姓姓氏遺存

類型
代表性遺存
故居
紀念館
陵墓

江姓人口分佈

秦漢時期,江人主要活動於河南、山東、湖北地區,後來向西、北、南發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跡。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政權頻繁更迭,江姓向東南的浙江等地遷移。唐宋之際,隨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進入了贛、浙、閩廣大地區,清初江姓進入了台灣。 [10] 
宋朝時期,江姓大約有2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2%,排在第六十五位。江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江姓總人口的21.3%。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這五省江姓大約佔全國江姓總人口的83%,其次分佈於湖北、江蘇、山西、廣西、四川等省。全國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贛、浙、閩、皖、豫江姓聚集地。 [10] 
明朝時期,江姓大約有4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3%,為明朝第五十九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江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快得多。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福建、江西、江蘇、浙江、安徽,這五省江姓大約佔江姓總人口的82%。福建為江姓第一大省,約佔江姓總人口的21%。宋元明期間,江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福建為中心的閩、贛、蘇、浙、皖江姓人口聚集地。 [10]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江姓列為中國名義上第79大姓;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的新的百家姓順序中,江姓列居名義上第52位。人口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集中在廣西、浙江安徽三地,以廣西最多,名義上約佔江姓總人口的12.4%。
2014年6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與國家公安部身份證管理研究部門合作進行研究,新版百家姓排行榜隨之出爐,江姓名義上排名為第74位。 [11] 
根據2013年《中國四百大姓》結果,江姓排名76,廣東為江姓第一大省。 [12] 
江姓在人羣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江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江姓是兩廣地區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在廣西、廣東東部、貴州南部、雲南東部、台灣、福建東部地區,江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75%以上,在中心地區的比率高達1.5%以上,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6.4%;在四川東南、雲南中部、貴州北部、湖南、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部、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廣東東部地區,江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5%—0.75%,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14.8%;其他地區,江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5%以下,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78.8%,其中比例不足0.1%的佔了國土面積的60%。 [8]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發佈2021年全國姓名報告。根據報告,江姓分佈最多的省份是廣東。 [19] 

江姓姓氏名望

江姓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江姓歷代名人144名,佔名人總數的0.32%,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七十一位;江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65%,排在第三十五位;江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46%,排在並列第四十七位。 [13] 

江姓知名人物

江乙,戰國時期著名謀臣,江姓載入史冊第一人。
江充,西漢武帝朝繡衣使者、著名奸臣。 [14] 
江蕤,西晉譙郡太守。
江祚,西晉南安太守,與父江蕤子江統,祖孫三代的相繼出仕,使得這一家族逐漸崛起,晉室南渡後,以濟陽江氏之名,鼎立高門,貴顯於世,為濟陽江氏二世祖。
江統,西晉名臣,江蕤之孫,濟陽江氏核心人物,著有《徙戎論》等。
江智淵,南朝大臣、作家,著有文集數卷。
江淹,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濟陽江氏標誌性人物,著有《江淹集》等。
江瞻,北魏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江蒨,南朝梁大臣,著名文學家,撰《江左遺典》三十卷、文集十五卷等。
江革,南朝梁忠臣,以廉潔見稱。
江子一,南朝梁時大臣,與弟江子四、江子五英勇殉國,兄弟合稱“江氏三義”。
江採萍,唐玄宗寵妃,詩人、舞蹈家,著有《謝賜珍珠》、《樓東賦》等。
江參,宋朝畫家,作品有《千里江山圖》等。
江萬里,南宋末期左丞相,守城力拒元兵,城破投止水亭殉國。
江灝,明萬曆朝翰林庶吉士,曾當上“一日天子”,代皇帝出祭南郊。
江環,明萬曆十四年進士,出生地今屬於福建省雲霄縣。
江聲,清代學者、藏書家、經學家,著有《尚書集註音疏》等。
江藩,清代經學家、目錄學家、藏書家,著有《國朝經師經義目錄》等。
江有誥,清代音韻學家,著有《江氏音學十書》等。
江忠源,晚清名將,於太平軍作戰中殉國,追贈總督,諡忠烈。
江文也,台灣作曲家,祖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
江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一真,原福建省省長、農業部代部長、中央衞生部長、河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江擁輝,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騰蛟,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江竹筠,烈士,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 [15-16] 
江澤民,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江澤民 江澤民
江元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物理化學家。
江丙坤,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 [17] 
江歡成,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工程結構專家。
江上舟,原中芯國際董事長、上海芯片產業奠基人、國家大飛機項目啓動者之一。
江桂斌,中國科學院院士,分析化學和環境化學家。
江岷欽,台灣著名學者、政論家、電視名嘴、主持人。
江宜樺,台灣著名教授、學者、前台灣行政負責人。
江蕙,與妹妹江淑娜,都是台灣女歌手。
江雷,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納米材料專家。
江啓臣,台灣地區官員、現任中國國民黨中常委。
江疏影,中國內地女演員。
江疏影 江疏影
江伊晴,香港女歌手、演員,參演電影《高舉愛》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8] 
江真儀,流行女歌手,偶像歌手 SNH48 TEAM NII成員。
江珊,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
江濤,中國內地歌手、演員。
江美琪,歌手,創作人。
江平,導演、國家一級導演。
(以上為部分江姓名人)

江姓研究考證

唐朝林寶在譜牒姓氏之學的專著《元和姓纂》中記載:“顓頊元孫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 [6]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史記索引》曰:“降,下也,言帝子為諸侯。降居江水……即所封國也。”此乃江國、江氏之始也。
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地處豫東南平原的正陽縣是古代江國故里和江姓的發祥地。在江國古城遺址內,曾出土有商、周時代陶器殘片。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