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春

(唐代杜牧詩作)

鎖定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台景色,把江南風光寫得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同時滲透出詩人對歷史興亡盛衰的感慨和對晚唐國運的隱憂。四句均為景語,有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有遠近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意境深邃幽美,情思含蓄深藴,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作品名稱
江南春
作品別名
江南春絕句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杜牧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江南春作品原文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1] 

江南春註釋譯文

江南春詞句註釋

⑴鶯啼:即鶯啼燕語。
⑵郭:外城。此處指城鎮。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大建佛寺。《南史·循吏·郭祖深傳》:“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裏説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⑷樓台:樓閣亭台。此處指寺院建築。煙雨:細雨濛濛,如煙如霧。 [2]  [3] 

江南春白話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3] 

江南春創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杜牧奉幕主沈傳師之命,由宣州經江寧往揚州訪淮南節度使牛僧孺途中寫下這首詩。杜牧生活於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爭鬥的晚唐時代。唐憲宗當政期間,削弱了藩鎮勢力,重振了朝廷權威,取得一些成就,就自以為立下不朽之功,信仙好佛,尋求長生。後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持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杜牧此時來到江南,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他創作此詩,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治者的委婉勸誡。 [2]  [4] 

江南春作品鑑賞

江南春整體賞析

《江南春》詩意圖 《江南春》詩意圖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短短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絕句取材多注重“小”與“少”。“小”,是指細節,詩多通過細節的描繪,令人想見對象的整體,即所謂“以小見大”。“少”,是指淨化畫面,突出重點,不枝蔓,不龐雜。絕大多數的絕句佳作都是如此。但這些原則説起來容易,用起來卻不簡單,因為情況會有千差萬別,須能千變萬化。比如這首詩便是。詩題《江南春》,一看就知道,這是個範圍、景象都“大”而“多”的題目,很難以“以小見大”的方式將它描繪出來。它需要概括,才能適合“江南”的大範圍;它也需要具體,才能表現春天的景色意趣。概括,容易流於抽象、概念;具體,又不免會有所侷限。這是個兩難的題目,杜牧則將兩者很好地統一起來。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着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侷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千里鶯啼”,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只是因為千里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着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
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説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關於這首詩的主旨,分歧較大的地方是有沒有借古諷今。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説”,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處時代的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或認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達對統治者治國乏術和佛道誤國的憂慮;或認為主旨在借古諷今,諷諫統治者大興土木濫修佛寺會造成國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會危機。他們認為晚唐詩人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顯豐富。
有的研究者對“諷刺説”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這首詩只是描繪了江南的美景,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瞭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像“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説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爾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5-6] 

江南春名家點評

宋代張表臣珊瑚鈎詩話》:杜牧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帝王所都而四百八十寺,當時已為多,而詩人侈其樓閣台殿焉。
明代楊慎升庵詩話》:“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為實接體。小李將軍畫山水人物,色色爭岍,真好一幅江南春景圖。大抵牧之好用數目字。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橋明月夜”、“故鄉七十五長亭”是也。
明代胡震亨唐音戊籤》:楊用修欲改“千里”為“十里”。詩在意象耳,“千里”畢竟勝“十里”也。
清代黃生《唐詩摘鈔》:曰“煙雨中”,則非真有樓台矣,感南朝遺蹟之湮滅而語,特不直説。許渾亦云:“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竇牟雲:“滿目山陽笛里人”,言人已不存也……不曰樓台已毀,而曰“多少樓台煙雨中”,皆見立言之妙。
清代何焯《唐三體詩評》:綴以“煙雨”二字,便見春景,古人工夫細密。
清代黃周星《唐詩快》:若將此詩畫作錦屏,恐十二扇鋪排不盡。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江南春景,描寫莫盡,能以簡括,勝人多許。
清代範大士《歷代詩發》:“四百八十寺”,無景不收入結句,包羅萬象,真天地間驚人語也。
清代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千里鶯啼綠映紅”云云,此杜牧《江南春》詩也。升庵謂“千”應作“十”。蓋“千里”已聽不着、看不見矣,何所云“鶯啼綠映紅”耶?餘謂即作“十里”,亦未必聽得着、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名曰《江南春》,詩家善立題者也。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前二句言江南之景。渡江梅柳、芳信早傳,袁隨園詩所謂“十里煙籠村店曉,一枝風壓酒旗偏”,絕妙惠崇圖畫也。後言南朝寺院多在山水勝處,有四百八十寺之多,況空濛煙雨之時,罨畫樓台,益增佳景。小杜曾有“倚遍江南寺寺樓”句,劉夢得有“偏上南朝寺”句,可見琳宮梵宇隨處皆是。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按楊慎之説,拘泥可笑,何文煥駁之楚也。但謂為詩家善立題,則亦淺之夫視詩人矣。蓋古詩人非如後世作者先立一題,然後就題成詩,多是詩成而後立題。此詩乃杜牧遊江南時,感於景物之繁麗,追想南朝盛日,遂有此作。“千里”之詞,亦概括言之耳,必欲以聽得着、看得見求之,豈不可笑! [7] 

江南春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828)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 [8]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3
  • 2.    王樹海.通賞中國古詩[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4:190
  • 3.    張長青.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鑑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555-556
  • 4.    賈太宏.唐詩通解[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9:387-388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70-1071
  • 6.    蔡義江.絕句三百首[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20:76-77
  • 7.    陳伯海.唐詩匯評(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354-2355
  • 8.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