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北區

(重慶市下轄區)

鎖定
江北區,隸屬於重慶市,是重慶主城核心區之一。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之北,自西向東呈長條形帶狀分佈。1955年,重慶市區劃調整,更名為江北區 [1]  。江北區下轄9個街道、3個鎮,幅員面積為220.77平方千米 [39]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北區常住人口92.58萬(第七次人口普查) [15] 
江北區獲得過“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城市人民獲得感範例獎”、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區等榮譽稱號 [2]  [31]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3]  。2023年10月,入選2023年重慶市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33]  。11月,被國務院食安委辦公室授予“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34] 
2023年,江北區地區生產總值1744.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7%,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1.3億元、440.9億元、1301.8億元,分別增長3.8%、9.7%、5.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1:25.3:74.6 [36] 
中文名
江北區
外文名
Jiangbei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500105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地區、重慶市
地理位置
重慶主城北部,四川盆地東南部
面    積
220.77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街道、3個鎮
政府駐地
寸灘街道金港新區16號
電話區號
023(+86)
郵政編碼
400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92.58 萬(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15] 
著名景點
觀音橋
鴻恩寺森林公園
鐵山坪森林公園
重慶科技館
重慶大劇院
車牌代碼
渝A、渝B、渝D
地區生產總值
1744.0 億元(2023年)

江北區歷史沿革

江北區
江北區(11張)
據轄區羊壩灘、寸灘、朝陽河等5處出土的近百件石器考證,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這裏生活、繁衍。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宗姬於巴,區境即系巴國屬地,距今有3000餘年歷史。
東周末經秦、漢、三國至東晉永和二年(346年),區境均為巴郡江州縣地。
東漢時巴郡和江州縣治所曾一度遷駐北府城,即今江北城或劉家台一帶。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置枳縣,區境即屬楚州巴郡所轄枳縣。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武陵王蕭紀改巴郡置楚州。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撤併枳縣、墊江縣置巴縣,區境逐為巴縣所屬。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改楚州為渝州,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 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恭州升府改稱重慶。至此,江北始終地屬巴縣轄治。
明代,重慶府在巴縣縣境置江北鎮。
江北風景
江北風景(9張)
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重慶府特設同知署,專門署理江北鎮事務。乾隆十九年(1754年),同知署移駐江北城,析巴縣江北鎮置江北廳,廳址即在今江北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江北廳域擴大,獨立建置,隸江北理民同知,史稱“江巴分治”。
1913年3月,江北廳改江北縣,屬川東道。1921年11月,設重慶商埠督辦,於江北縣城設江北辦事處,轄巴縣城關(老渝中區) 及江北縣城附近一帶居民區。1928年撤道,恢復四川省建置。1929年2月15日,公佈成立重慶市,定為省轄市,重慶市政廳改為重慶市政府,改江北辦事處為重慶市江北市政管理處,駐江北城,為市轄屬地。1927年,改重慶商埠督辦公署為市政廳後,制定環城15千米為市區,並在江北城設市政辦事處。
1935年下半年,重慶市區編設為六個區,江北城區被編為第五區,1939年分為第九區、第十區,1941年又增設第十六區。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6月,原第九區、第十區合併為重慶市第二區,原第十六區改為重慶市第七區。1952年,撤銷第七區併入第六區(南岸),是年10月又將原第七區地域劃歸二區管轄。1955年10月重慶市區劃調整時,重慶市第二區更名為重慶市江北區至今。 [5] 

江北區行政區劃

江北區區劃沿革

1957年5月,江北區撤體仁堂街道辦事處,分別併入米亭子、木關街街道辦事處。
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江北區5個鄉併為1個政社合一的公社-中蘇友好人民公社(又稱兩江鄉人民委員會),下轄石馬河觀音橋、寸灘、唐家沱等4個管區;11月,原14個街道(廠區)辦事處調整合併為石門、玉華村、香國寺、米亭子、溉瀾溪、唐家沱等6個街道人民委員會。
1960年,城市公社化時,6個街道人民委員會分別成立街道人民公社,1962年下半年又恢復為街道辦事處;中蘇友好人民公社於1961年撤銷,改建為工農公社(石馬河鄉)、東方紅公社(觀音橋鄉)、八一公社(安樂鄉)、紅星公社(唐家沱鄉)4個公社(鄉)。
1966年上半年,撤銷香國寺街道辦事處,分別設立華新街和鋼鋒2個街道辦事處。“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部分街道辦事處及農村公社更改名稱。是年末,區轄石門、大石壩、永紅、華新街、鋼鋒、雨花村、紅旗、江北城、三洞橋、紅星沱、溉瀾溪等11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工農公社、東方紅公社、八一公社、紅星公社等4個人民公社。至1969年,區、公社、街道辦事處均先後改稱革命委員會。
1973年12月,根據重慶市革命委員會統一要求,紅旗、永紅、紅星沱等3個街道辦事處恢復原名劉家台、貓兒石、唐家沱。
1974年,重慶市江北區革命委員會駐華新村。1978年下半年起,各街道革命委員會恢復為街道辦事處。
1981年1月,重慶市江北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農村各公社亦更名為鄉人民政府,鋼鋒村更名為大興村。區轄石門、大石壩、貓兒石、華新街、大興村、雨花村、劉家台、江北城、三洞橋、溉瀾溪、唐家沱等11個街道和石馬河、觀音橋、寸灘、唐家沱4個鄉。
1988年9月24日,經市政府批准,撤銷三洞橋街道。11月11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准,設立唐家沱鎮,管轄原唐家沱鄉、唐家沱街道所屬行政區域。1989年4月25日,唐家沱鎮按調整後的行政轄區實施行政管理。
1993年3月11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准,中共江北區委、區政府作出《關於調整街鄉建制和行政區劃的決定》,採取街、鄉合併,街、街合併和部分村成建制併入就近街道三種形式,將原9街1鎮3鄉調整為7街1鎮。調整後的7街1鎮為石馬河街道、大石壩街道、觀音橋街道、華新街街道、五里店街道、寸灘街道、江北城街道、唐家沱鎮。
1995年1月,重慶市行政區劃調整中,原江北縣魚嘴鎮、復盛鎮、五寶鄉和南岸區郭家沱街道劃入江北區。3月,江北區按調整後的行政區劃實施行政管理。是時,江北區轄華新街、石馬河、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店、寸灘、江北城、郭家沱8個街道,唐家沱、魚嘴、復盛3個鎮及五寶鄉。
1997年6月,重慶直轄後,實行市領導區的管理體制。
1998年8月27日,經市政府批准,撤銷唐家沱鎮,成立唐家沱街道。
2001年9月3日,經市政府批准,撤銷五寶鄉,成立五寶鎮政府。
2004年12月,唐家沱街道更名為鐵山坪街道。是時,江北區轄石馬河、大石壩、觀音橋、華新街、五里店、江北城、寸灘、鐵山坪、郭家沱9個街道及魚嘴、復盛、五寶3個鎮。 [5] 

江北區區劃詳情

江北區轄9個街道、3個鎮。江北區人民政府駐寸灘街道金港新區16號。 [24]  [38] 
社區居委會14個:華新、橋北、董家溪、嘉陵、野水溝、大興、建新、東方家園、觀府國際、江灣城、香國寺、紅砂磧、華聯、嘉和
社區居委會2個:三洞橋、桂花街
社區居委會21個:南橋寺、通用、玉帶山、桂花園、瑜康、山水、金果園、玉祥、景園、新意境、新城、十年城、石子山、文聚苑、鮮花港、來鹿寺、香雪苑、悦江春石、佳苑、名月
社區居委會13個:瓦廠嘴、前衞、忠恕沱、正街、大路、天橋、大慶村、石油、石門、東方港灣、東海岸、東原、黑院牆
社區居委會10個:溉瀾溪、溉溏新村、黑石子、蘭溪、茅溪、海語江山、麗苑、頭塘、保税商圈、水口
社區居委會22個:桃源、洋河、電測、小苑、建東、天原、鯉魚池、建北、洋河花園、塔坪、建西、渝北、黃葛、春暉、北國風光、富力海洋、鵬潤藍海、鴻恩寺、錦繡嘉陵、明珠、貓兒石、星光
社區居委會14個:劉家台、五里店、富強、雨花、紅土地、勞動、平安、工校、黎明、渝能陽光、藍色經典、東康、鶯花廂、星瀾
社區居委會5個:飛嵐埡、大溪村、鑼旗寺、山澗水岸、璉珠
社區居委會7個:東風、正街、五里坪、鐵山、唐桂、翠微、港城
村民委員會3個:上坪、勝利、馬鞍山
社區居委會6個:魚城、棠富園、和美、和錦、和悦、和韻
 村民委員會1個:井池
社區居委會4個:廟壩、祥韻、福生路、石河溪
村民委員會2個:石廟、華山
社區居委會1個:五寶
村民委員會7個:新三、萬緣、大樹、馬井、院子、下灣、幹壩

江北區地理環境

江北區位置境域

江北區地處長江、嘉陵江北岸,在重慶市中部北側,位於東經106°26′41″-106°53′20″、北緯29°33′18″-29°40′53″之間。東與巴南區毗鄰,南與渝中區南岸區隔江相望,西、西北與沙坪壩區隔嘉陵江相望,北與渝北區接壤。轄區東西長42.90千米,南北寬1.49-14.38千米,幅員面積220.77平方千米 [16]  ,其中陸地194.3平方千米,佔88.0%;水域26.5平方千米,佔12.0%。 [6] 

江北區地形地貌

江北區地處川東平行嶺谷區,沿江呈“S”形帶狀分佈,西南東三面環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地形以紅層丘陵為主,可分為嶺丘、谷丘、台丘(坪)三類。因受川東平行嶺谷區的制約,形成環山、鐵山坪、義學大山三條狹長狀山嶺,自北向南平行延伸,形成東西之間的三道屏障。境內最高點位於義學大山,海拔687米;最低點位於御臨河與長江交匯處,海拔152米。 [6] 

江北區氣候

江北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初夏多雨、夏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多雲霧、濕度大、日照少、霜雪少、風力小。多年平均氣温18.4℃,1月平均氣温7.7℃,極端最低氣温-0.9℃(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温28.4℃,極端最高氣温41.9℃(1995年9月6日)。無霜期年平均363天,最長達365天,最短為36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94.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00.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49.6天,最多165天(1989年),最少124天(1987年)。極端年最大降雨量1508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814.8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6月最多。多年平均風速為1.3米/秒,平均相對濕度79.4%,平均霧日數60.4天。 [6] 

江北區水文

江北區轄區內河道屬長江嘉陵江兩大流域,其中長江流域面積182.2平方千米,佔82.4%;嘉陵江流域面積38.9平方千米,佔17.6%。主要河道有一級河長江,境內長51.4千米,從南向北沿邊境流經江北城、寸灘、鐵山坪、郭家沱、魚嘴、五寶等街鎮,年均徑流量3470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1000立方米/秒。二級河嘉陵江,境內長18.8千米,從北至南然後轉向東沿邊境流經大石壩、觀音橋、五里店、華新街至江北城匯入長江,年均徑流量2110立方米/秒。三級河流御臨河,境內長13.2千米。四級河棟樑河,境內長8.3千米。五級河有5條,總長22.9千米。河流總長114.6千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4129.3億立方米。 [6] 

江北區自然災害

江北區主要氣象災害有伏旱、洪澇、風雹等,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等,主要分佈於庫岸沿線及農村地區。伏旱災害主要發生在6月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百年一遇的乾旱從6月27日持續至9月4日,長達69天,其中40℃以上高温日數達16天。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6月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7月17日,50年一遇特大暴雨從17日2點持續至17點,降雨量達121.5毫米。 [6] 

江北區自然資源

江北區植物資源

江北區境內有森林植被81科260餘種,其中喬、灌木樹種及竹資源47科102種。喬木樹種以馬尾松為代表,約佔林場森林面積的95%。

江北區礦藏資源

江北區境內已探明礦產有磚瓦用頁岩、建築石料用灰巖、天然氣、地熱和礦泉水等。其中磚瓦用頁岩儲量103.2萬立方米,可採量88.8萬立方米;建築石料用灰巖439.4萬立方米,可採儲量133.8萬立方米,僅分佈在明月峽—義學大山一線山嶺區;擁有兩個大型地熱水礦點,儲量1.14×1010兆瓦,屬於天然醫療熱礦水;轄區東部出露須家河組儲礦地層冷礦泉水儲量大,日出水量120立方米,礦泉水以鍶偏硅酸元素組分為主。

江北區人口民族

江北區人口

據重慶市江北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北區人口基本情況公佈如下: [15] 
一、全區常住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為925800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38003人相比,增加187797人,增長25.45%,年平均增長率為2.29%。
二、户別人口
全區共有家庭户357102户,集體户21282户,家庭户人口為850282人,集體户人口為75518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38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2人。

江北區民族

全區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09697人,佔98.2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6103人,佔1.7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77308人,增長24.21%;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0489人,增長186.84%。 [15] 

江北區政治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區長
陶世祥 [14]  [18] 
區委副書記
常務委員會委員
滕宏偉、陶世祥、張才明、鄭學倫(士族)、石勇雷翌(女)、曾偉、彭衝、黃盟(女)、何勇、李愛民 [23] 
區政協副主席

江北區經濟

江北區綜述

2023年,江北區地區生產總值1744.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7%,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1.3億元、440.9億元、1301.8億元,分別增長3.8%、9.7%、5.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1:25.3:74.6。 [36] 
2022年,江北區地區生產總值1602.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7%,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1.3億元、405.7億元、1195.8億元,分別增長3.7%、12.6%、1.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1: 25.3: 74.6。 [32] 
2021年,江北區地區生產總值1507.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5%,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實現增加值1.2億元、315.1億元、1190.7億元,分別增長3.3%、7.6%、8.7%。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1:20.9:79。 [25] 

江北區第一產業

2020年,江北區實現農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0.7%。實現農業總產值1.6億元,增長7.4%,其中,農、林、牧、漁、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實現產值0.8億元、0.5億元、0.1億元、0.04億元、0.05億元。全區完成糧食產量2469噸,蔬菜產量5571噸,水果產量1300噸。 [13] 

江北區第二產業

2023年,江北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2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509.4億元,增長10.9%。 [36] 
2020年,江北區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22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6.9%,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1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71.4億元,增長3.6%。
2020年,江北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9.2億元,增長-2%。全年在庫建築業企業79家,實現註冊地建築業總產值165.2億元。 [13] 

江北區第三產業

重慶大劇院
重慶大劇院(2張)
2023年,江北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69.0億元,增長8.7%;批發業銷售額6318.4億元,增長18.4%;零售業銷售額967.8億元,增長5.1%;住宿業營業額46.4億元,增長28.7%;餐飲業營業額108.1億元,增長20.6%。 [36] 

江北區社會事業

江北區科技

2020年,江北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1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179家,比2019年同期增長29.7%,授權專利3290個,比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30%。截止2020年末,建成國家級創新載體6家、市級創新載體20家、區級創新載體7家。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長安等高新技術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申報國家級、市級項目,2020年爭取市級以上科技項目立項172個。 [13] 

江北區教育

2020年,江北區教育經費支出18.96億元。共有幼兒園(不含託兒所)164所,在園兒童數3.13萬人。小學32所,專任教師2728人,在校生4.6萬人。普通中學23所,專任教師3114人,在校生4.3萬人。職業中學2所,專任教師279人,在校生6160人。
2020年,江北區鯉魚池小學等4所中小學獲評重慶市文明校園。中職學校參加全國職教非遺創新大賽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參加市級教學能力競賽等獲獎11項。擴大公辦學前資源,新村幼教集團分園從7所增至8所,四葉草幼教集團幼兒園從2所增至9所,學前教育公辦率達50.7%。學前教育普惠率達80.6%,魚、復、五、鐵、郭等地區普惠率已達100%。完成濱江小學、和濟小學、望江小學和五寶實驗學校的校舍環境改造。 [13] 

江北區文旅

2020年末,江北區文化系統有文化館總館1個,文化館分館13個;圖書館總館1個,分館59個,藏書量89餘萬冊;電影院16家,影劇院座位數1.7萬座,電影放映11.4萬場次,觀影人數150萬餘人次。新建自助圖書館3個,完成鴻恩閣修繕開放,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設施15分鐘服務圈,全年開展文化活動140場次,服務羣眾近10萬人次。截止2020年末,全區共有旅遊企業101家,旅行社門市269家。全年國內旅遊人數3722萬人次,增長-25.2%;海外旅遊人數2萬人,增長-91.2%。國內旅遊總收入達41.4億元,增長-65.1%。 [13] 
2018年,按國家級文創園和國內軍事工業旅遊標準打造的洋炮局1862正式開工。遊輪母港、江北嘴和洋炮局1862兩個“兩江遊”停泊碼頭被列入全市“兩江四岸”重點打造項目庫。 [4] 
2022年6月30日,2021年度“感動江北十大人物”發佈 [29] 

江北區體育

鴻恩寺森林公園 鴻恩寺森林公園
2020年末,江北區共有大型體育健身場館3個,少年兒童業餘體校1所,等級運動員30人,專業教練員10人。2020年新擴建3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3個全民健身中心(廣場)、45個市級社區居民健身點。參加田徑、游泳、網球、射箭等項目重慶青少年錦標賽,共獲金牌40枚、銀牌22枚、銅牌28枚。 [13] 

江北區衞生

2020年末,江北區共有衞生機構有462個,其中醫院、衞生院46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婦幼保健站1家。衞生機構牀位有9261張,衞生機構從業人員1.82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074人,註冊護師、護士8450人。二孩率為37.5%,較2019年下降0.8個百分點,一孩率60.1%,較2019年提高1個百分點。2020年合法生育率達99.4%,嬰兒死亡率為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 [13] 

江北區交通

江北區公路

截至2012年底,渝長高速公路橫穿江北區區境北部,機場高速公路、主城外環高速公路縱貫江北區區境西部。有高家花園、石門、渝港、嘉陵江、大佛寺過江公路大橋與江南相連。

江北區水路

水運有朝天門、雞冠石、峽口、魚嘴、木洞等過江碼頭。

江北區軌交

根據重慶市軌道建設規劃,江北區境內共有9條軌道線路,總長91.2公里,軌道車站數量達29個。其中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9號線、10號線和環線已建成運營。

江北區名優特產

靜觀醋
靜觀醋原產於江北區靜觀場,以大米為主料,麩皮等為輔料,多味藥材配成藥曲,按摶統工藝釀成。產品色、香、味、體俱佳。 [7] 
舉魚嘴的黃豆花、江北城的肉湯圓、江北城的提絲髮糕等。
江北熊鴨子
江北熊鴨子始創於清宣統一年,外形呈橢圓形,表面為深棕色或茶色,皮脆肉嫩,內肉淡紅,脂肪為淡黃色,具有川味烤鴨的獨特風味。

江北區風景名勝

重慶科技館
重慶科技館為重慶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十大社會文化事業基礎設施重點工程之一,是重慶市科協直屬事業單位,是面向公眾的現代化、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科普教育活動場館,是實施“科教興渝”戰略和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科普設施。 [37] 
鐵山坪森林公園
鐵山坪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近郊,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里,主峯海拔584米。2014年,公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8] 
重慶海洋公園
重慶海洋公園位於江北區洋河路,佔地70000餘平方米,以多功能海洋景觀、海濱娛樂為特色。
重慶海洋公園 重慶海洋公園
鴻恩寺森林公園
鴻恩寺森林公園位於觀音橋商圈西側,總面積1100畝,有鴻恩思泉、鴻頂雲霞、江風戀桂等12大精品園林景觀。2013年,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 [9] 
盤溪無銘闕
盤溪無銘闕位於在嘉陵江北岸盤溪香爐灣,是全國僅存的27個漢闕之一,始建於東漢晚期,195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196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玉珍墓(睿陵)
明玉珍墓位於重慶市江北嘴。1983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江北區城市榮譽

2017年,江北區獲全國文明城區稱號。 [31]  12月7日,在“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頒獎儀式上,江北區智慧城管入選“治理創新範例”。 [11]  12月12日,江北區被國家民委辦公廳確定為第三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3]  ;同年11月,被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警備區命名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 [12] 
2021年9月1日,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示範期為5年。 [19]  10月,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20]  12月,被授牌命名“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蟬聯平安中國建設最高獎“長安杯”。 [21-22]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6]  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27]  6月,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28]  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30] 
2023年10月,入選2023年重慶市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33]  11月,國務院食安委辦公室授予江北區“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3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