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街道,隸屬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地處東陽市西北部,東鄰六石街道,南瀕東陽江與城東、吳寧、白雲3個街道隔江相望,西、西北接義烏市廿三里街道、蘇溪鎮,北與諸暨市嶺北鎮接壤,總面積89.0平方千米。
[1]
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總人口有63810人。
[1]
- 中文名
- 江北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
- 地理位置
- 東陽市西北部
- 面 積
- 89.0 km²
- 下轄地區
- 1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茗田社區藝海北路302號
- 電話區號
- 0579
- 郵政區碼
- 32210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浙G
- 人 口
- 63810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江北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唐時,屬甘泉鄉、太平鄉、昇蘇鄉、斯孝鄉。
明清時,屬甘泉鄉六十六、六十八都及峴北鄉六十七都、昇蘇鄉二都、斯孝鄉四都。
民國時期,屬甘溪、錦溪、社姆和峴北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屬甘溪、錦溪、長松和嶺北鄉。
1950年12月,甘溪鄉分拆為甘泉、甘溪、鳳凰鄉;錦溪鄉分拆為華店、錦溪、石宅鄉;長松鄉分拆為湖倉、倉前、綠石鄉;峴北鄉分拆為梅塢等3個鄉。
1956年3月,甘泉、鳳凰鄉,梅塢鄉三村,華店鄉一村、二村合併為甘溪鄉;華店鄉、錦溪鄉、石宅鄉、湖倉鄉、倉前鄉和綠石鄉部分村合併稱上盧鄉。
1958年10月,屬城關公社甘溪大隊、上盧公社上盧大隊。
1961年10月,改稱甘溪、上盧人民公社。
1982年,改稱亭塘鄉、上盧鄉。
1987年1月,上盧鄉改設上盧鎮;亭塘鄉劃入吳寧鎮。
江北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轄茗田、鳳凰、亭塘、猴塘、臨江、月亮灣、上盧、華店、湖滄、夏渠10個社區,甘溪、永久、社姆新村、後溪4個行政村,共14個羣眾自治組織;下設87個居民小組、1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江北街道轄13個行政村:茗田社區、湖滄社區、夏渠社區、亭塘社區、月亮灣社區、鳳凰社區、猴塘社區、臨江社區、上盧社區、華店社區、永久村、甘溪村、社姆新村,
[2]
街道辦事處駐茗田社區藝海北路302號。
[1]
江北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江北街道位置境域
江北街道地處東陽市西北部,東鄰六石街道,南瀕東陽江與城東、吳寧、白雲3個街道隔江相望,西、西北接義烏市廿三里街道、蘇溪鎮,北與諸暨市嶺北鎮接壤,東西最大距離11.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30千米,總面積89.0平方千米。
[1]
江北街道自然資源
江北街道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總人口有6381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3810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20447人。總人口中,男性33360人,佔52.3%;女性30450人,佔42.7%。14歲以下8406人,佔13.2%;15—64歲49654人,佔77.8%;65歲以上5750人,佔9.0%;以漢族為主,達61854人,佔96.9%;有布依、苗、彝等28個少數民族,共1956人,佔3.1%,其中布依族748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8.2%;苗族437人,佔22.3%。2011年,江北街道人口出生率11.64‰,人口死亡率6.00‰,人口自然增長率5.6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17人。
[1]
江北街道經濟
編輯江北街道綜述
2011年,江北街道財政總收入2.09億元,比2010年增長75.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比2010年增長35.0%;人均財政收入3275元,比2010年增長75.0%。2011年,江北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13031元。
[1]
江北街道農業
2011年,江北街道農業總產值11089萬元,比2010年增長0.6%,農業增加值佔全街道生產總值的3.0%。2011年,江北街道生產糧食9184噸,人均144千克,其中水稻5200噸,玉米1012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643畝,產量201噸;蔬菜種植面積4143畝,產量6753噸。2011年,江北街道生豬飼養量2萬頭,年末存欄0.45萬頭;家禽飼養量13.73萬羽,上市家禽9.66萬羽;生產肉類1475噸,其中豬肉1280噸,禽蛋280噸。
[1]
江北街道工業
江北街道初步形成了以生物製藥、紡織服裝、塑料製品、工藝品等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江北街道工業總產值為30.6億元,比2010年增長29.0%,工業增加值佔全街道生產總值的45.0%。2011年,江北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4027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25億元,比2010年增長37.8%,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0.9億元,比2010年增長30.0%;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
[1]
江北街道商貿
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有商業網點869個。2011年,江北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5億元,比2010年增長10.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億元,比2010年增長20.0%。2011年,江北街道進出口總額0.5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0.0%,其中出口0.4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9.0%,主要產品有服裝、塑料製品等。
[1]
江北街道金融業
江北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江北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有幼兒園18所,在園幼兒1970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7所,在校生4729人,專任教師1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94人,專任教師10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400人,專任教師171人。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8所。2011年,江北街道教育經費達0.41億元,比2010年增長8.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41億元,比2010年增長8.0%,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1.4%。
[1]
江北街道文化事業
江北街道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4個,病牀8張,固定資產總值1.1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03人,其中執業醫師57人,執業助理醫師33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江北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萬人次,住院手術1095台次,出院病人1440人次。2011年,江北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4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42萬人,參合率96.0%。
[1]
江北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江北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户,人數1人,支出0.56萬元,月人均46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2户,人數232人,支出41.16萬元,比2010年增長46.7%,月人均148元,比2010年增長46.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支出4.16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1.8萬元;有敬老院1家,牀位1000張。經常性社會救助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24萬元,使78人(次)困難羣眾受益。截至2011年末,江北街道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60610人,參保率95.0%。
[1]
江北街道交通
編輯江北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尚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浙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1522-1523.
- 2. 江北街道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