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汝陽一高

鎖定
汝陽一高(全稱: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創建於1935年,位於河南省汝陽縣,是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 八十多年來代代薪火相傳,文韻日益昌榮;深厚的文化底藴,先進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教學生活設施,是汝陽一高不斷髮展壯大的的堅實根基。
與時俱進的汝陽一高牢固樹立讓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圍繞強化規範管理﹑構建和諧校園﹑彰顯學校特色﹑打造一高品牌的總體目標,匯聚了一支”敬業﹑愛生﹑嚴謹﹑篤學“的師資隊伍;造就了一個”勤學﹑善思﹑活潑向上“的學生團體;譜寫了汝陽一高跨越式發展的華美篇章。
中文名
汝陽一高
外文名
The first senior high school of Ruyang
創辦時間
1935年
辦學性質
公立高中
現任領導
李新念(校長)
校    訓
進德修業 尚能篤行
地    址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城南新區
主要獎項
省級示範性高中
知名校友
李小明 李自強 姬業成 葛洛 趙浩陪 孫世俊 王伯毅等
所屬地區
河南省汝陽縣
類    型
綜合
屬    性
河南省重點高級中學

汝陽一高歷史沿革

汝陽一高 汝陽一高
據《汝陽縣誌》記載,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創建於1935年(民國24年), 其前身為汝陽縣縣城碧峯寺創辦的“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師生成立“抗敵工作團”、“抗敵宣傳團”,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中。
1940年,開設初中班。
1946年,遷中學部於文昌閣。
汝陽一高操場 汝陽一高操場
1948年11月,在原址籌建伊陽縣立初級中學。
1956年8月,增設高中部,更名為“河南省伊陽完中”。
1959年10月,更名為“汝陽縣完全中學”。全校規模擴展為6級24班,在校師生1227人,教職工近80人。
1965年8月,第七屆高中學生畢業,累計升入大學近300人。在當時洛陽地區24所高、完中高考實力排序中,居第17名。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更名為“五·七學校”。
1978年,恢復縣高中,面向全縣招生。
1985年9月,確定以“苦讀成才,振興中華”為校訓。
1990年,更名為“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簡稱“汝陽一高”。
2005年10月,舉行了70週年慶典活動,新老校友共敍校史滄桑。
2009年9月,制定了新校訓“進德修業 尚能篤行” 。
2015年10月,新校區落成,學校整體搬遷至新校址。

汝陽一高教育理念

汝陽一高新校區
汝陽一高新校區(5張)
建校至今始終堅持“科學與人文相融﹑繼承與創新並舉﹑為學生終身發
展奠基”的辦學理念。着力營造團結﹑勤奮﹑求實和創新的校風;嚴﹑實﹑細﹑活的教風和專心﹑嚴格﹑好問﹑惜時的學風,在科學與人文結合的氛圍裏﹑在繼承與創新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成為育人的沃土﹑人才的搖籃。

汝陽一高校訓

進德修業 尚能篤行

汝陽一高新校區

汝陽一高新校區
汝陽一高新校區(4張)
為突破汝陽一高發展瓶頸,滿足全縣人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加快普及高中教育階段步伐,2013年春,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實施汝陽一高整體搬遷工程。2014年4月10日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半緊張施工,2015年9月,主體工程全部竣工。2015年10月1日,汝陽一高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汝陽一高整體搬遷至新校區。 [1]  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新校區位於汝陽縣城東南部明鏡路東,汝寄路南。 新校區佔地250畝,總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億元,建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綜合樓、餐飲樓、體育館、學術報告廳等建築。整個校區規模宏大,設施先進,其辦學條件在全市乃至全省中學中居一流水平。學校現有教學班56個,在校學生4200餘人,教職工249人。
汝陽一高將以整體喬遷為契機,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朝着“高視野、高品質、高境界”的教育發展目標,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持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全市一流的名牌學校,譜寫汝陽一高新的發展篇章。

汝陽一高時代新風

汝陽一高校徽 汝陽一高校徽
2016年5月4日上午,汝陽一高校在校園廣場隆重舉行了以“感恩 夢想 責任 成長”為主題的2016屆高三學生十八歲成人禮。學校領導、高三學生及高三學生家長參加了成人禮。
十八歲成人禮是一高多年堅持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家校共建的養成教育活動,是對學生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洗禮。成人禮對於激發學生責任意識、教育學生知恩感恩、激勵學生勤奮努力,促進家校溝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16年6月4日,汝陽一高2016屆高三學生畢業盛典隆重開啓。

汝陽一高現任校長

李新念

汝陽一高辦學成果

自2013年起,連續數年高考上本科線人數突破 千人大關;上線數穩居汝陽﹑嵩縣﹑欒川﹑洛寧四個山區縣之首,綜合實力在洛陽86所高中排名第六。成為豫西高中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青春飛揚; 八十多年的光榮歷史是一份喜悦﹑一份榮耀;更是一份信念﹑一種責任。激情滿懷的一高人正在用他們的勤奮﹑執着﹑智慧和汗水書寫汝陽一高更加青春燦爛的新篇章。
汝陽一高為國家輸送了大批的棟樑之才。汝陽第一高級中學1959年被省政府命名為首批"省級重點高中",1990年入編中國《教育大辭典》,1992年入選《中國名校》,躋身全國300所著名中學行列,2005年被省政府命名名為首批"省示範性高中"。
  • 高考成績
2016年汝陽一高高考再創輝煌,入駐新校區,續寫新輝煌。2016年高考成績揭曉,汝陽一高再傳捷報,各項指標強勢攀升,精彩紛呈,贏得了搬遷後高考的“開門紅”,再次彰顯了一高的非凡實力。本科上線 , 高位走強, 汝陽一高共有考生1280人,上省定本科線1015 人,繼2013、2014、2015年之後,第四次突破千人大關。本科上線率達79.3%,高出全省本科上線率42個百分點。 2016年高考汝陽一高共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207人,其中985院校、211重點院校錄取93人,其他院校錄取114人。
2017年汝陽一高高考再創輝煌,教育質量再度提升。2017年汝陽一高一本上線339人,一本上線人數高出全省增長率31.11個百分點;二本上線1271人,和2016年二本上線數598人相比淨增673人。其中汝陽一高理科第一名滕慶驊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 [2] 
2018年高考,汝陽一高高考再創輝煌。汝陽縣共有高考學生3610名 [3]  ,汝陽一高佔三分之一以上。汝陽一高高考一本上線426人,較2017年339人淨增87人。其中,應屆生一本上線362人,較2017年淨增97人 [4] 

汝陽一高問鼎名校

汝陽一高自喬遷新校區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從校領導做起,集中精力,深入教學第一線;堅持聽課,加強教學調研;從中層領導做起,值班、檢查、監考,示範引領,傳遞正能量;教導處、後勤處由行政樓遷至教學樓,主動服務教學、近距離服務師生;全體成員牢固樹立憂患意識,正視困難和挑戰,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腳踏實地地幹實事。
近期來,汝陽一高強化教研活動,提升師資力量。規範整體備課,發揮集體智慧,探究重難點;加強對青年教師成長的指導和督促,開設“名師講堂”;加強書香校園文化建設,圖書館、校報校電台 、閲覽室工程等正穩步推進;組織教研組長等“走出去”,到西峽、欒川、鄲城等地參觀學習,開闊眼界,提升了境界;邀請北京大學教授、河南省教育專家,教育部命題組專家等知名專家教授到汝陽一高開展專題講座,使“請進來”增添了厚度。
汝陽一高堅持以“精神文化引領,凝神聚力實幹”為核心,注重文化引領,實施好高標準、高品質的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抓管理、塑形象,堅持以人為本,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相信問鼎中原名校的路途就在腳下。

汝陽一高知名校友

  1. 李小明:上店鎮東街村人,是汝陽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子,曾去美國深造,深圳創辦電子公司 [5] 
  2. 李自強:1934年生於河南汝陽縣,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書畫人才網學術顧問。歷任河南美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河南省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河南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理事、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河南省美協、河南省中國畫協會及省書畫院顧問、北京中國民族畫院顧問、香港華夏文藝中心顧問、鄭州大學名譽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並應邀在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首屆、二屆花鳥畫展、文化部展覽中心舉辦的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中國文聯舉辦的全國城市市花作品展、北京大學舉辦的百年校慶全國書畫邀請展等展覽中擔任評委。從事編輯及主持省美術出版工作30餘年,開創了新局面,獲國家新聞出版署“榮譽證書”,並由中宣部出版局編入《編輯家列傳》。 [6] 
  3. 葛洛:河南伊陽(今汝陽)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先後入延安抗大、魯學習。曾任魯藝文藝研究室研究員、文學部秘書,來冀魯豫邊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研究員,北方大學教師,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隨國記者,《人民戰士報》編輯。 [7] 
  4. 姬業成:著名經濟學家 農業問題專家 記者 農村讀物出版社總編輯 原國務院調研室副主任 1935年出生於河南汝陽縣 主要著作:《中國農村改革紀實》 《中國農民命運大轉折》 《中國農業機械化現代進程》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牡丹情》 《三農情
  5. 李佔清:國際著名學者。美國馬里蘭大學氣象系教授李佔清博士。1979年考生南京氣象學院 ,1983年和1986年分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氣象學院)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在國家氣象局(北京)工作一年後,獲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獎學金赴加留學,1991年取得博士學位。在加拿大氣象局從事博士後研究後,於1992年起任加拿大國家遙感中心研究員(渥太華)。2001年,被美國馬里蘭大學氣象系(華盛頓)應聘成為本領域全美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諮詢專家、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傑出青年研究基金獲得者及海外評委。
  6. 王雲銘:知名古典文獻學者,現為廣東某大學中文系講師。02屆畢業,歷經磨難,勇求真知。先後於河師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進修學習。主攻古典文學,著述頗豐。代表作有古典詩詞論集《病蚌詩話》《雲龍詞話》《香雪樓詞評》;精於目錄校讎,有點校《民國遊記三百篇》《伊陽縣誌》等作;尤擅散文,故鄉風物,人情典故,求學問道,皆納筆底,集腋成裘,收錄三百多篇,有散文集《東灣河畔》問世。除此之外,先生常年身處異鄉,心繫故土,尤念母校一高。有感校志匱乏,發心立志為母校撰寫校史。
  7. 吳亞輝:2004年考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2012年9月進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攻讀碩士學位。
  8. 魏旗鵬:2006年考入鄭州大學土木工程系,2011年考入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 [8] 
  9. 張俊龍:2008年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2012年保送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0. 張瓊翼:2012年以全縣理科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 [9] 
  11. 趙浩陪:2013年獲得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新百年自強計劃”60分的優惠,憑藉着清華大學的“自強計劃”實現了自己的清華夢。
  12. 孫世俊:2014年考入北京大學。
  13. 王伯毅:2015年高考以667分居全縣第一,另獲清華大學40分加分資格,以707分的驕人成績奪得洛陽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