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斑糠疹

鎖定
花斑糠疹,也被稱為花斑癬或俗稱汗斑,是由馬拉色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表淺性皮膚真菌感染。病原菌馬拉色菌在大部分人的皮膚上都存在,但花斑糠疹的發病通常由遺傳傾向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例如高温潮濕的環境、過多的皮膚油脂分泌和使用免疫抑制劑等。疾病多發生在前胸、肩背、腋窩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冬天病情較輕,夏天病情較重,沒有傳染性,以青壯年男性為主要患病人羣。
花斑糠疹的皮損通常起初為點狀斑疹,然後逐漸發展為片狀,並覆有鱗屑。顏色與患者膚色和陽光暴露情況有關。症狀中可能出現輕微的瘙癢感,但通常沒有自覺症狀。如果皮膚上出現大片褐色或顯著不同於其他皮膚顏色的皮損,應及時就醫。
主要的治療方式是局部外用抗真菌藥物,如相關咪唑類和丙烯胺類藥物。如果皮損面積大或局部治療效果不佳,可以選擇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後,防止疾病復發的關鍵是繼續用藥數週以清除皮膚上可能殘存的真菌。
雖然本病對生命健康沒有威脅,但對於抗發病因素難以消除,因此治癒困難且複發率較高。局部治療有效的大部分患者在12個月內有50%的複發率,而廣泛皮損和頑固的患者口服治癒後,仍有40%的患者在6個月內復發。
中醫病名
花斑糠疹
別    名
花斑癬,汗斑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多發羣體
青壯年,男性
常見發病部位
前胸、肩背、腋窩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
常見病因
馬拉色菌感染,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體質,健康狀況,免疫系統抑制
常見症狀
皮損逐漸發展,點狀斑疹逐漸增大到指甲大小,皮損可融合成片狀
相關藥物
克黴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聯苯苄唑異康唑舍他康唑、盧立康唑、奧昔康唑硫康唑

花斑糠疹病因

本病由馬拉色菌感染導致。此外,還受環境、個體素質等因素的影響,並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

花斑糠疹發病原因

花斑糠疹的病原菌為馬拉色菌,迄今為止已分為14種,以合軸馬拉色菌、糠秕馬拉色菌或球形馬拉色菌為主。
皮膚表面存在甘油三酯遊離脂肪酸,而馬拉色菌為嗜脂性酵母,因此幾乎存在於所有人皮膚表面及毛囊內,是人類和動物皮膚上的常駐菌羣。新生兒出生一天後,皮膚表面就能分離出馬拉色菌;青壯年皮膚表面馬拉色菌增多,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頭皮、面部、軀幹上部)密度最高。
馬拉色菌屬於條件致病菌,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侵犯皮膚角質層,從而致病。

花斑糠疹誘發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花斑糠疹的患病風險:
  • 遺傳因素:本病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有家族史者患病風險增加。
  • 環境因素:高温潮濕的環境下易於患病,在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及高温潮濕環境中多發。
  • 患者體質:皮膚油脂分泌過多或容易出汗。
  • 健康狀況:患有營養不良慢性疾病
  • 免疫系統抑制:如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
  • 其他:穿不透氣的衣服。

花斑糠疹症狀

皮損起初為點狀斑疹,以後逐漸發展為片狀,表面覆有鱗屑,皮損的顏色與患者膚色、日曬情況有關。偶爾伴有輕微的瘙癢感。

花斑糠疹典型症狀

  • 好發部位
青少年及成人的頸、胸、肩、背、上肢近端、腹部等皮脂腺分佈多,皮脂分泌旺盛處容易發病;會陰、陰囊、包皮及臀部也可受累;熱帶地區患者面部及頭皮可受累;嬰兒常以額、面部首發。
  • 皮損特點
開始是以毛孔為中心、邊界清楚的點狀斑疹,以後逐漸增大至指甲蓋大小,呈圓形或類圓形。之後,鄰近皮損可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片狀,表面覆有鱗屑。
皮損可為褐色、淡褐色、淡紅色、淡黃色或白色,其顏色和患者的膚色、日曬情況有關。淺膚色人羣及日曬多的患者皮損多呈深色,深膚色人羣及日曬少的患者皮損多呈淺色。
在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出現花斑糠疹時,皮損常發生在前額或面頸部,常為色素減退斑,容易誤診為白癜風。
  • 其他
夏季病情加重,冬季較輕。病程慢性,如不治療常持續多年。

花斑糠疹伴隨症狀

患者一般沒有自覺症狀,偶爾有輕度瘙癢。

花斑糠疹就醫

皮膚上出現大片褐色或不同於其他皮膚顏色的等皮損,應及時就醫以明確病情。醫生會通過詢問病史、症狀,觀察皮損的特點,並結合實驗室檢查來進行診斷。

花斑糠疹就醫指徵

  • 皮損不斷融合、擴大,覆蓋身體大部分區域。
  • 皮損持續存在且沒有改善的跡象。
  • 皮膚反覆出現斑片。

花斑糠疹診斷流程

皮膚出現大片皮損,上面覆有鱗屑,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
醫生可能會詢問以下問題來蒐集病史:
  • 皮損出現的時間;
  • 皮損的數量、面積和顏色是否發生過變化;
  • 是否存在瘙癢等其他不適症狀;
  • 以前是否出現過這種症狀;
  •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此病;
  • 什麼情況下皮損會改善或加重;
  •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 衞生習慣狀況,多久洗一次澡、換一次衣服;
  • 平時是否經常運動,容易出汗;
  • 是否進行過治療,效果如何。
接下來,醫生會觀察皮損的大小、分佈範圍、顏色等,一般可作出初步診斷。
為了進一步明確病因,醫生還可能建議進行真菌學伍德燈等檢查。

花斑糠疹就診科室

皮膚科

花斑糠疹相關檢查

  • 皮損處鱗屑直接鏡檢
醫生會採取鈍刀刮取或膠帶粘貼花斑糠疹患者皮損處的鱗屑,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彎曲或弧形短菌絲,和(或)成羣厚壁圓形或芽生孢子,這是花斑糠疹的特徵性表現。
  • 真菌培養
醫生會刮取部分皮損的鱗屑,然後接種到含菜籽油或橄欖油的沙堡弱等培養基上培養。若有奶油色酵母樣菌落生成,則有助於診斷。
  • 伍德燈(Wood燈)檢查
伍德燈是一種濾過紫外線燈。醫師會在光線較暗的房間裏通過Wood燈照射患處皮損,皮損呈淺黃色或淡棕色熒光。

花斑糠疹鑑別診斷

花斑糠疹與白癜風、單純糠疹、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的鑑別。
病名
病因
好發人羣
皮損特點
真菌學檢查
預後轉歸
花斑糠疹
馬拉色菌感染
青壯年男性
點狀斑疹發展為片狀斑片,表面覆有鱗屑,皮損可為褐色、淡褐色、淡紅色、淡黃色或白色
陽性
病程慢性,如不治療可持續多年;治癒後易復發
黑色素細胞被破壞
無明顯性別差異,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皮損表面沒有鱗屑,呈乳白色或瓷白色斑,邊界清楚
陰性
病程遷延慢性,有時可自行好轉或消退
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微生物如糠秕馬拉色菌有關,但未能培養或分離出細菌、真菌或病毒,也未能證明與蛔蟲等腸道寄生蟲感染有關
兒童或青少年
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或蒼白色斑,邊界清楚,表面乾燥並覆有少量灰白色細小鱗屑
陰性
病程較長,可自然消退
病因不明,目前多認為卵圓糠秕孢子菌與本病有關
成人和嬰兒
紅斑上有油膩性鱗屑
陰性
嬰兒脂溢性皮炎有自愈傾向,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成人脂溢性皮炎常為慢性複發性過程,需要長期反覆治療
病因不明,懷疑與病毒感染有關
大多數病人的發病年齡在10~43歲之間,男女之間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皮損為圓形或橢圓形玫瑰紅色斑,其長軸與皮膚紋路方向一致,中央有糠狀鱗屑
陰性
一般經4~8周可自行消失而不復發,少數可遷延至半年以上

花斑糠疹治療

本病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為主,如果皮損面積大或單純外用藥療效不佳,可口服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
為了防止復發,皮損消失後,患者應繼續接受治療數週以消滅殘存在皮膚上的真菌。

花斑糠疹藥物治療

  • 外用藥物治療
抗真菌藥物
局部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是首選療法,根據不同的藥物要求,可外用每日1~2次,一般療程需要2~4周。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有咪唑類和丙烯胺類和一些其他抗真菌藥物。
  • 咪唑類藥物:包括克黴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聯苯苄唑、異康唑、舍他康唑、盧立康唑、奧昔康唑、硫康唑等。
  • 丙烯胺類藥物:包括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
  • 其他抗真菌藥物:包括阿莫羅芬、環吡酮胺、利拉萘酯等。
二硫化硒洗劑
可將2.5%二硫化硒洗劑於睡覺前塗抹到患處,第二天早上洗淨;或每週擦1~2次,半小時後洗淨。不可局部用於外生殖器及肛門。
過氧化苯甲酰
5%過氧化苯甲酰外用亦有效。
傳統制劑
一些傳統的製劑目前已經很少使用,如硫磺製劑、水楊酸製劑、20%~40%硫代硫酸鈉、6%~10%冰醋酸等。
  • 口服藥物治療
對皮損面積大、嚴重而單獨局部治療效果不滿意者,可選擇口服藥物治療。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藥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

花斑糠疹中醫治療

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一些外用中藥製劑亦可使用。

花斑糠疹其他治療

對於花斑糠疹經過治療後出現的色素減退斑或色素脱失斑者,可以考慮後續進行紫外線照射

花斑糠疹預後

本病不危害生命健康,但由於促發因素難以消除,導致該病根治困難,且複發率較高。大部分患者局部治療有效,但50%在12個月內復發,皮損廣泛分佈及頑固患者口服治癒後,仍有40%在6個月內復發。
嬰幼兒花斑糠疹預後有所不同,治療後複發率較低。
併發症
發生花斑糠疹時可導致皮膚產生黑素細胞、輸送黑素顆粒的功能下降或喪失,表現為局部皮膚色素減退或脱失。
參考來源: [1-13] 
參考資料
  • 1.    張建中,高興華.皮膚性病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123-124,169-170,209,313.
  • 2.    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90-91.
  • 3.    方洪元,邢衞斌,張秉新,徐海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6:139-142.
  • 4.    雷翠雲,辛玲芳.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護理常規[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00-101.
  • 5.    吳志明,楊恩品.中醫美容皮膚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194.
  • 6.    趙辨.中國臨牀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68-569,741.
  • 7.    杜雪平,吳永浩,王和平.全科醫學科診療常規[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340.
  • 8.    張小龍.新編實用社區醫生診療指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424.
  • 9.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真菌學組.馬拉色菌相關疾病診療指南(2008版).中華皮膚科雜誌,2008,41(10)639-640.
  • 10.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真菌學組等.手癬和足癬診療指南(2017修訂版).中國真菌學雜誌,2017,12(6):321-324.
  • 11.    R.B.奧多姆,W.D.詹姆斯,T.G.伯傑.安德魯斯臨牀皮膚病學[M].徐世正,徐文嚴,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302-303.
  • 12.    Tinea versicolor  .Mayo Clinic[引用日期2024-03-20]
  • 13.    Tinea versicolor  .梅奧醫學中心[引用日期2024-03-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