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汕尾

鎖定
汕尾,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粵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東岸,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連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69]  。東鄰揭陽,西連惠州,北接梅州河源,南瀕南海,總面積4865.05平方千米。 [1]  [7]  截至2020年6月,下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26]  2019年末,旅居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140萬餘人。 [7]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置海豐縣。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屬循州。明清,屬惠州府1956年1月,隸屬惠陽專區;1959年3月22日,劃歸汕頭專區;1983年12月22日,劃歸惠陽地區管轄;1988年,設立汕尾市。 [5]  [7]  [27]  2021年,汕尾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1288.04億元,同比增長12.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8.69萬。 [66] 
汕尾是全國13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全市4個縣(市、區)均為一類革命老區縣;是閩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交匯地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海陸豐文化 [74-75]  。地方傳統戲劇有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汕尾境內有中國大陸最大的濱海潟湖——品清湖,“汕尾八景”:紅場星火玄武靈聲有鳳來儀遮浪奇觀金廂銀灘蓮峯疊翠五坡正氣南萬椎濤遠近聞名。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具魅力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中國現代旅遊新地標”、“中國水鳥之鄉”、“中國青梅之鄉”等稱號。 [7] 
中文名
汕尾
外文名
Shanwei、 swabue
別    名
海陸豐
行政區劃代碼
4415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東岸 [68] 
面    積
4865.05 km² [1] 
下轄地區
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26] 
政府駐地
城區
電話區號
0660
郵政編碼
5166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68.69 萬(2021年末)
著名景點
鳳山祖廟
蓮花山
玄武山
紅海灣
紅宮紅場 展開
火車站
汕尾站陸豐站鮜門站陸豐東站
車牌代碼
粵N
地區生產總值
1288.04 億元(2021年)
港    口
汕尾港

汕尾歷史沿革

汕尾市境古屬海豐縣地,領興賢、石塘、金錫、楊安、石帆、吉康、坊廓七都。
據東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漁獵種植,繁衍生息
春秋,屬南越;戰國入楚稱百越 [74-75]  ,秦至漢初,汕尾全境均屬南海郡博羅縣地域。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置海豐縣、東官郡,海豐縣屬東官郡。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東官郡與梁化郡等並置為循州,海豐縣改屬循州;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海豐縣東部置安陸縣,安陸縣治設在大安屯(今陸豐大安鎮轄地),轄今之陸豐市、陸河縣及惠來、普寧、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又廢安陸縣,並復海豐縣,仍隸屬循州。
五代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循州改為禎州,海豐隨屬禎州。
宋天禧四年(1020年),因避太子趙禎(後即仁宗)名諱,改禎州為惠州,時海豐屬廣南東路惠州。
元代,海豐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惠州路。
明代、清代,屬廣東布政使司惠州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東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陸豐縣。縣治在東海(今陸豐東海鎮),海豐、陸豐兩縣同屬惠州府。
民國初年,汕尾市轄地(原海豐、陸豐)隸屬廣東潮循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隸屬廣東省第4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陸豐屬廣東省人民政府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52年3月,改屬粵東行政公署;
1956年1月,隸屬惠陽專區
1959年3月22日,經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6次會議通過,撤銷惠陽專區,海豐、陸豐劃歸汕頭專區;
1983年12月22日,國務院以(83)國函字269號文批准,撤銷汕頭地區,海豐、陸豐劃歸惠陽地區管轄。
1988年,設立地級市。 [7] 

汕尾行政區劃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關於廣東省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設立陸河縣,以陸豐縣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8個鄉鎮及吉康林場的行政區域為陸河縣行政區域;設立汕尾市(地級)和汕尾市城區,以海豐縣的汕尾、紅草、馬宮、東湧、田墘、捷勝、遮浪7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汕尾市城區行政區域。汕尾市政府駐汕尾市城區(原汕尾鎮),轄市城區和海豐、陸豐、陸河三縣。 [7] 
1988年,設立地級市,行政區劃範圍包含市城區、海豐縣、陸豐市、陸河縣。 [9] 
1993年,在市城區田墘和遮浪2個鎮設經濟開發試驗區(行政區域仍屬城區);1995年,在陸豐所轄華僑農場設華僑管理區(行政區域仍屬陸豐市),以上兩區均屬市派出機構。 [9] 
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建市(縣級市),由省政府直轄,委託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 [9] 
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海豐縣鵝埠、小漠、鮜門和赤石4鎮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行政區劃屬海豐縣),委託深圳、汕尾兩市管理(2017年9月起由深圳市主導建設管理)。 [9] 
2019年,汕尾市轄1區、2縣,代管1市,另設2個管理區或功能區(1個區:城區;2個縣:海豐縣陸河縣;1個代管市:陸豐市;2個管理區或功能區:廣東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 [25]  汕尾華僑管理區 [7]  ;轄區內設有40個鎮、14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50個社區居委會、723個村委會。 [9] 
汕尾市2018年行政區劃基本情況統計表
縣(市、區)
鎮建制
街道辦事處
城區
紅草、東湧、捷勝(3個)
新港、香洲、鳳山、馬宮、田墘、遮浪、東洲(7個)
海豐縣
海城、城東、附城、梅隴、聯安、陶河、赤坑、大湖、可塘、公平、黃羌、平東(12個)
小漠、鵝埠、赤石、鮜門(4個)
陸豐市
甲子、碣石、湖東、大安、博美、內湖、南塘、陂洋、八萬、金廂、潭西、甲東、上英、橋衝、甲西、西南、河東(17個)
東海、城東、河西(3個)
陸河縣
河田、河口、新田、上護、水唇、東坑、南萬、螺溪(8個)

合計
40個鎮
14個街道 [9] 
 汕尾市地圖 汕尾市地圖

汕尾地理環境

汕尾位置境域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東岸,潮汕平原東側, [52]  位於深圳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中間,毗鄰紅海灣碣石灣,蓮花山南麓,東臨揭陽,西連惠州,北接梅州和河源,南瀕南海,總面積4865.05平方千米(其中深汕特別合作區面積468.84平方千米)。大陸沿海岸線(包括深汕特別合作區)長455.2千米,佔廣東省海岸線長度的11.1%。大陸架內(即200米水深以內)海域面積(包括深汕特別合作區)2.39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地面積的4.5倍。 [10] 

汕尾地形地貌

汕尾市轄區及區位
汕尾市轄區及區位(1張)
由於歷次地殼運動褶皺、斷裂和火山岩隆起的影響,汕尾市形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複雜地形地貌。汕尾位於蓮花山南麓,其山脈走勢為東北向西南方向傾斜。蓮花山脈由閩粵邊界的銅鼓嶺向東南經汕尾跨惠陽到香港附近入海。地形為北部高丘山地,山巒重疊,千米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峯為蓮花山,海拔1337.3米,位於海豐縣西北境內;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多為台地、平原。境內山地、丘陵面積佔總面積的43.7%。 [10] 

汕尾地質

汕尾地勢圖
汕尾地勢圖(2張)
汕尾市主要的深、大斷裂帶有蓮花山深斷裂帶和潮安—普寧深斷裂帶。蓮花山深斷裂帶:沿蓮花山山脈向東經梅縣進入福建,向西至惠東,分別於大亞灣、深圳灣入南海,呈北東向延伸,省內長約500千米;是廣東主要斷裂帶之一,具有多旋迴活動特徵,第四紀以來有活動表現。潮安—普寧深斷裂帶:見於饒平、潮安、普寧、陸豐一帶,呈北東向延伸,省內長210千米;該斷裂形成於侏羅紀晚期,近期仍有活動;地層相對較簡單,主要發育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層,包括侏羅系(J)和三疊系(T)。其中侏羅系(J)為侏羅系上統高基坪羣上亞羣(J3b),主要見於深汕合作區、海豐赤石—內碗窯—黃山洞水庫一帶,海豐鮜門、觀媽山、麒麟尾以及陸豐尖峯峒一帶,其他地方有小片出露,巖性為流紋質巖類、英安巖及其火山碎屑岩夾砂頁岩,厚1280—8460米;三疊系(T)為三疊繫上統-侏羅系(T3-J),主要見於海豐、陸豐局部、陸河北部小片出露。巖性為礫岩、砂礫岩、粉砂岩。 [10] 

汕尾氣候

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6張)
汕尾市地處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其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温暖,雨量豐沛,乾濕明顯,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熱,夏長冬短,春早秋遲;秋冬春旱,常有發生,夏澇風災,危害較重。2018年,汕尾市天氣氣候總體呈現“開汛日偏晚,總雨量偏少,極端降水多,颱風影響重”的特徵,災害性天氣年景重。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兩次刷新汕尾地區時雨量的氣象紀錄,12小時以上大風持續時間創歷史紀錄;年內最主要的5次強降水過程的總雨量佔全年雨量的近60%。 [10] 
  • 氣温
2018年,汕尾市平均氣温22.8℃,較常年略偏高0.3℃。海豐縣年最高氣温36.0℃,年最低氣温1.0℃,年氣温振幅高達35.0℃,為歷史罕見。2018年12月22日(冬至日),汕尾市城區和陸豐市分別錄得建站以來最高氣温26.5℃和28.0℃,海豐縣錄得建站以來第二高氣温28.3℃,當日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汕尾最暖的冬至。 [10] 
  • 降雨
汕尾市於2018年5月7日入汛(偏晚31天),全市年降雨量1983毫米,較常年平均2168毫米略偏少9%。汕尾城區降雨量1862.4毫米,海豐縣降雨量2172.6毫米,陸豐市降雨量1913.2毫米,各地年總雨量較常年偏少近1成。年內出現5次強降水過程(1月冬季暴雨、“5·7”特大暴雨、6月上旬連續特大暴雨、8月下旬連續特大暴雨和颱風“山竹”過程),總雨量佔全年雨量的6成。6月和8月是兩個降水峯值時期,而7月少雨,在6月上旬和8月底分別出現兩次旱澇急轉。其中6月上旬颱風“艾雲尼”結合季風導致的連續強降水過程(6月5—10日)和8月下旬季風低壓連續強降水過程(8月27—31日,以下簡稱“8·30”過程),均為罕見的極端強降水,兩次先後刷新汕尾市的時降雨量氣象紀錄(6月8日和8月30日),“8·30”過程為陸河縣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降水過程。 [10] 
  • 颱風
2018年,有6個颱風影響汕尾市。颱風季漫長,6月5日開始受颱風“艾雲尼”影響,至11月受“玉兔”和“天兔”兩個颱風影響。其中“艾雲尼”和“山竹”給全市帶來嚴重影響。1804號颱風“艾雲尼”為2018年首個颱風,與爆發的季風共同作用給汕尾市帶來嚴重影響,6月5—10日汕尾全市連續出現強降水,其中6日、7日兩天持續出現特大暴雨,海豐黃羌鎮“雨窩”地帶降水最大,7日單日雨量403毫米,過程累積雨量835毫米。2018年9月16日,1822號強颱風“山竹”從汕尾近海掠過,給汕尾市帶來嚴重的風雨影響,是2013年1319號強颱風“天兔”以來對汕尾市影響最大的颱風。“山竹”距離汕尾市最近時約200千米,因其風圈大、強度強,8級以上陣風持續29小時,10級以上陣風持續18小時,12級以上陣風持續14小時,創該市氣象紀錄,陸豐金廂觀音嶺錄得51.3米/秒(16級)的全市最大陣風。1829號颱風“天兔”(與2013年19號颱風同名)是有記錄以來最晚影響汕尾的颱風,11月25日導致汕尾市出現年內的最後一場暴雨降水。 [10] 
  • 河流
汕尾境內主要河流有螺河黃江河、烏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系,總長252千米,流域面積3613.7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69.2%。汕尾境內河水流量大,汛期長,平均徑流深1495毫米左右,全市年均產水量達78億立方米。

汕尾自然資源

  • 土地
根據土地利用現狀數據,汕尾市土地總面積486505.41公頃。其中耕地96588.95公頃,園地38281.64公頃,林地242564.17公頃,草地13341.6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4315.1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7005.56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8499.96公頃,其他用地5908.28公頃。 [81] 
  • 礦產
汕尾市位於廣東東南沿海火山岩成礦帶,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主要礦產21種,累計發現礦產地69處。其中能源礦產2種,礦產地7處;金屬礦產11種,礦產地47處;非金屬礦產7種,礦產地11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4處。全市登記有效採礦權10個,其中建築用花崗岩6個、礦泉水2個、地熱1個、鉀長石1個。主要有建築用花崗岩、礦泉水、地熱等。建築用花崗岩年開採量66萬立方米,礦泉水18.27萬立方米,地熱71.57萬立方米。 [81] 
汕尾市水資源總量56.6億立方米。平均降水量2052.9毫米。年末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3.2億立方米。總用水量10.33億立方米。 [8] 
  • 海洋
汕尾市(包括深汕特別合作區)港灣資源有碣石灣、紅海灣2個大海灣,海岸線長455.2公里,佔廣東省海岸線的11.1%,居全省第二位、粵東地區第一位。有海島881個,居全省第—位,其中有430個海島收入《中國海域海島標準名錄》,居全省第一位;500平方米以上島嶼有133個(含東沙島)。較大的島嶼有龜齡、嶼仔、江牡、芒嶼、菜嶼、金嶼等。沿岸有小漠、鮜門、馬宮、汕尾、捷勝、遮浪、大湖、烏坎、金廂、碣石、湖東和甲子12座漁港。近岸海域水質總體良好,大部分檢測項目指標值均在國家海水水質二類標準之內,局部區域受陸源污染影響,個別站位的活性磷酸鹽含量符合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油類含量符合第三類海水水質標準。 [81] 
  • 水產
至2009年,汕尾市主要的海洋經濟水產品種有14類,107科,173種,其中年產量超過2000噸的有20多種。上述水產品種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中上層魚類,集中在遼闊的中深海漁場,尚有開發餘地。龍蝦、膏蟹、鮑魚、魷魚等名貴水產種類繁多,漁業產值居全省之首。境內魚、蝦、蟹、貝、藻類齊全,漁業生產已有數百年曆史。 一般具有捕撈價值的魚類達200多種。大量生產的有藍圓鯵(巴浪魚)、海鯰(赤魚)、竹夾魚鮎魚大眼鯛(紅目鰱)、大甲參、石斑等。甲殼類有墨吉對蝦、近緣新對蝦等。貝殼有近江牡蠣(蠔)、翡翠貽貝、藍蚣等。藻類有廣東紫菜、鵝掌茶等。
遮浪奇觀--紅海灣南澳半島

汕尾人口

海陸豐人大部分祖籍為福建閩南地區,海陸豐閩南文化是福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陸豐是廣東著名僑鄉, [62]  2018年底,汕尾有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140多萬人。 [7] 
汕尾市居住人口族別有39個,其中少數民族主要以壯族、土家族、畲族為主。據統計部門、公安户籍部門及社會調查統計,全市少數民族人口10625人,其中户籍人口6011人、居住半年以上流動人口4084人、居住半年以下流動人口530人。少數民族流動人員主要是分佈在市區、各縣城從事教育、醫護、餐飲、流動小攤販等。 [24] 
2021年末,汕尾市常住人口268.6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4.66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7.56%,比上年末增加2.18萬人。年末户籍人口356.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8.97萬人,佔户籍人口的比重50.21%。 [66] 

汕尾經濟

汕尾綜述

經廣東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21年,汕尾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12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75.08億元,增長11.4%,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2.7%;第二產業增加值498.96億元,增長16.8%,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8.9%;第三產業增加值614.00億元,增長10.0%,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8.4%。三次產業結構為13.6:38.7:47.7,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8095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7455美元),增長12.7%。
2021年,汕尾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23元,比上年增長12.3%。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82元,增長10.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5元,增長12.1%。
2021年,汕尾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77億元,比上年增60.05億元,增長2.5%;衞生健康支出33.49億元,下降5.8%;長14.7%;其中,税收收入29.77億元,增長9.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0.13億元,增長5.1%;其中,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8.18億元,增長5.8%。
2021年,汕尾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3%。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下降0.3%,衣着類下降0.9%,居住類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8%,交通和通信類上漲3.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0.3%,醫療保健類上漲3.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下降0.1%。在食品類中,畜肉類下降幅度較大,下降19.2%。
2021年,汕尾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6.9%。分投資主體看,國投資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9.4%,第二有經濟投資增長45.8%,民間投資增長8.5%;港澳台及外商產業投資增長27.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9%。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37.4%,佔投資的比重5.8%。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2.2%,佔固定資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42.2%。工業投資增長27.4%,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39.4%。工業技改投資下降25.2%,佔固定資產產投資的比重6.3%。 [67] 

汕尾第一產業

2021年,汕尾市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91.89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農業產值108.64億元,增長4.0%;林業產值8.07億元,增長23.5%;牧業產值39.39億元,增長56.7%;漁業產值121.13億元,增長13.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65億元,增長11.4%。
2021年,汕尾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2.60萬畝,比上年增長0.3%;蔬菜種植面積82.39萬畝,增長3.9%;油料種植面積21.32萬畝,增長2.7%。糧食產量43.33萬噸,比上年增長1.5%;稻穀產量37.72萬噸,下降0.4%;蔬菜產量143.98萬噸,增長6.3%;水果產量32.39萬噸,增長0.1%;油料產量3.64萬噸,增長5.2%。
2021年,汕尾市肉類總產量10.40萬噸,比上年增長40.9%。其中,豬肉產量7.10萬噸,增長82.4%;禽肉產量2.89萬噸,下降8.1%。年末生豬存欄56.10萬頭,增長18.6%;生豬出欄89.60萬頭,增長71.6%。
2021年,汕尾市水產品產量64.12萬噸,比上年增長8.8%。其中,海水產品產量58.64萬噸,增長9.1%;淡水產品產量5.48萬噸,增長5.1%。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12.38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5%。 [67]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麥、玉米等;
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蓮藕茨菇等;
水果主要有荔枝、龍眼、香蕉、柑、桔等29科 42種。香爐桔是汕尾市特有的優良無病苗木材料。
土特產品

汕尾第二產業

2021年,汕尾市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規模以上工業增12.4%,股份制企業增長28.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加值增長21.5%,其中,國有企業增長6.0%,集體企業增長4.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3.0%,重工業增長29.9%。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6.8%,中型企業增長65.4%,小型企業增長38.0%,微型企業下降27.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23.0%。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3.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39.0%。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0%,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28.3%。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2%,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30.4%。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2%。
2021年,汕尾市房地產開發投資241.95億元,比上年增長6.2%。按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211.11億元,增長18.8%;辦公樓投資1.80億元,下降71.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6.95億元,下降22.4%。商品房銷售面積365.2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4.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352.48萬平方米,增長25.8%。
2021年,汕尾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7.81億元,比上年下降59.5%。虧損企業虧損額10.69億元,增長345.4%。虧損企業虧損面16.0%,下降4.3個百分點。資產貢獻率2.4%,下降資產負債率60.3%,提高0.4個百分點;流動資產週轉率4.0%,1.7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02.5%,提高3.4個百分點;提高0.3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0.6%,下降1.2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7.98萬元/人年,增長29.4%;產品銷售率91.2%,下降6.0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94.2元,增加0.94元。
2021年,汕尾市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86.64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82個,增長46.4%;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1.95億元,增長23.4%。 [67] 

汕尾第三產業

2021年,汕尾市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29.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5.62億元,增長25.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7.11億元,增長11.5%;金融業增加值59.05億元,增長0.9%;房地產業增加值101.23億元,增長8.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292.01億元,增長9.5%。
2021年,汕尾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6.27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3.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40.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8.0%,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21.0%,教育增長27.9%,衞生和社會工作增長9.0%。
2021年,汕尾市貨物運輸總量3662萬噸,比上年增長62.0%;貨物運輸週轉量31.23億噸公里,增長51.8%。旅客運輸總量537.3萬人,增長4.6%;旅客運輸週轉量6.03億人公里,下降11.3%。
2021年末,汕尾市民用汽車保有量35.69萬輛,增長9.5%;其中,私人汽車32.62萬輛,增長10.5%。民用轎車保有量22.56萬輛,增長9.3%;其中,私人轎車21.24萬輛,增長10.5%。
2021年,汕尾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4.20億元,比上年增長29.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12.10億元,增長29.6%;電信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22.10億元,增長29.6%。年末移動電話用户246.4萬户,增長3.9%;固定寬帶用户71.2萬户,增長7.7%。
2021年,汕尾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7.30億元,比上年增長9.6%。分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45.37億元,增長9.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1.92億元,增長10.4%。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416.68億元,增長7.4%;餐飲收入60.62億元,增長27.3%。
2021年,汕尾市貨物進出口總額20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出口112.17億元,增長26.2%;進口91.07億元,增長12.8%。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21.10億元,增加13.87億元。
2021年,汕尾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3.50億元,比上年增長39.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16億元,增長91.5%。
2021年末,汕尾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057.0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0.5%。其中,住户存款餘額628.54億元,增長10.9%;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48.60億元,下降13.8%。金融機構本款餘額482.22億元,增長16.2%;企(事)業單位貸款餘額外幣各項貸款餘額819.04億元,增長20.5%。其中,住户貸325.16億元,增長28.2%。
2021年,汕尾市實現保費收入26.30億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1.24億元,下降4.7%;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8.71億元,增長13.8%;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6.34億元,下降13.8%。共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9.17億元,增長4.5%。其中,壽險業務賠付支出1.37億元,增長5.3%;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4.08億元,增長18.0%;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3.72億元,下降7.4%。 [67] 

汕尾政治

中共汕尾市委領導
職務
姓名
書記
逯峯
副書記
常委
黃志堅馬廣馳梁紅武陳德忠、李志、鄧濤、吳偉達陳壯勇 [56] 
參考資料 [11-13]  [70] 
汕尾市人大常委會領導
職務
姓名
主任
逯峯
副主任
黃宏偉李惠文、林軍、吳國華、吳城鑫、曾繁文
秘書長
參考資料 [14]  [57]  [71]  [73] 
汕尾市人民政府領導
職務
姓名
市長
鄭海濤 [72] 
副市長
黃志堅、石磊、曾宏武、温樹斌、周小壯、莊紅琴
參考資料 [15]  [57]  [73] 
政協汕尾市委員會領導
職務
姓名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參考資料 [16] 
中共汕尾市紀委
職務
姓名
書記
副書記
參考資料

汕尾社會事業

汕尾教育事業

汕尾玄武山風景區
汕尾玄武山風景區(2張)
2021年,汕尾市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招生16.20萬人,比上年增長1.9%;在校學生61.56萬人,增長2.8%;畢業生15.95萬人,增長4.7%。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126人,在校生716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0.36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5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5%。 [67] 

汕尾科學技術

2021年末,汕尾市共有市級企業研發中心161家,比上年末增加21家,縣及縣級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0個,高新技術企業51家。全年專利授權量2749件,比上年增長2.9%。發明專利授權量122件,下降36.5%。 [67] 
截至2021年底,汕尾市共有建成或在建省級授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6個。獲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實驗室79家,獲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大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分別為157、129和127家,獲得3C產品認證的企業17家。 [67] 

汕尾文化事業

2021年末,汕尾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公有制)4個,羣眾藝術館、文化館5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5個,博物館8個。有廣播電台4座,電視台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99.88%。有線廣播電視用户37.6萬户,有線數字電視用户36.4萬户,分別比上年末增長4.2%和4.0%。全年出版《汕尾日報》報紙693.5萬份。全市圖書館共有藏書131.12萬冊。 [67] 

汕尾醫療衞生

汕尾市區羅馬廣場 汕尾市區羅馬廣場
2021年末,汕尾市共有各類衞生機構1623個(含村衞生室),其中醫院43個,衞生院47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10個,婦幼保健機構5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個,衞生監督機構2個,村衞生室1189個。衞生機構衞生技術人員12810人,比上年增長6.4%。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764人,註冊護士5030人。擁有醫療牀位12340張,其中,醫院 8756 張,衞生院2635張。鄉鎮衞生院擁有衞生技術人員3734人,牀位2635張;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71人,衞生監督機構擁有衞生技術人員6人。甲乙類傳染病6476例,死亡47例。 [67] 

汕尾體育事業

2021年,汕尾市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78枚,其中,在全國各類比賽中獲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5枚;在省級各類比賽中獲金牌20枚,銀牌29枚,銅牌21枚。 [67] 

汕尾社會保障

2021年末,汕尾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33.3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6.8%。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95.55萬人,增長8.4%。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3.07萬人,增長0.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8.37萬人,下降1.1%。參加失業保險12.72萬人,增長3.1%。參加工傷保險19.6萬人,增長16.6%。參加生育保險22.39萬人,下降4.6%。 [67] 
2021年,汕尾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總收入63.8億元,比上年增長34.7%;年末累計結餘36.72億元,增長0.9%。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總收入38.91億元,增長41.2%;年末累計結餘32.18億元,增長33.9%。 [67] 
2021年,汕尾市城鄉醫療救助40.33萬人次。資助參保參合的人數達21.02萬人次。年末城市低保人數1.55萬人,農村低保人數8.14萬人。城鎮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0.64萬人。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牀位2184張,收養救助人員383人。城鄉社區服務機構1012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849個。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3.61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41億元。註冊志願者人數達44.61萬人,註冊志願者人均參與志願服務時數累計達35.11小時。 [67] 

汕尾環境保護

2021年,汕尾市平均灰霾天氣日數1.7天,比上年增加1天;日照時數2252.4小時,比正常年份增長17.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5天,其中優秀189天,良好166天。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比例平均為97.3%。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為2.44,連續7年全省排名第一。年末建成污水處理廠43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55.7萬噸,增長17.7%;城市污水處理率97.43%,增加0.05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67] 

汕尾僑界事業

2010年12月2日,第七屆世界惠州同鄉懇親大會暨2010年汕尾市經貿洽談會在廣東省汕尾市隆重舉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惠州、汕尾、深圳、東莞、河源市和新豐縣5市1縣的政府代表團,以及新加坡惠州會館、新加坡海陸豐會館、馬來西亞雪隆惠州會館、印尼嘉豐集團、香港廣東汕尾同鄉總會、澳門海陸豐同鄉會、台北市惠州同鄉會、美國紐約惠州工商會、泰國曼谷惠州會館、英國惠東寶同鄉會、法國華人電腦商會、荷中友好交流協會、加拿大惠東安會館等12個國家和地區51個海外社團共700多人。 [35] 
台北市惠州同鄉會成立於1960年,會員涵蓋原惠陽、博羅、河源、紫金、龍川、海豐、陸豐、連平、和平、新豐十縣。 [36] 

汕尾對口合作

2022年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其中明確,汕尾市(海陸豐革命老區) ——深圳市 [65]  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汕尾交通運輸

汕尾綜述

汕尾位於“環珠三角”第一圈層,市區距廣州市230公里、汕頭市150公里、深圳市150公里,是兩個緊鄰粵港澳大灣區的沿海城市之一,素有“粵東門户”之稱。 [74-75] 

汕尾公路

國家高速公路G15瀋海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市域東西。
2021年末,汕尾市公路通車裏程5875.6公里,比上年末增長1.6%,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35.9公里,與上年末持平。 [67] 

汕尾鐵路

廈深鐵路汕尾段共設有陸豐站汕尾站、鮜門站,是汕尾歷史上首條鐵路。

汕尾航運

中國六大特等漁港之一
中國六大特等漁港之一(11張)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列汕尾港為重點發展的廣東四大漁港之一。汕尾港在2010年獲得“中國首批全國文明漁港”。
鮜門港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深汕區的鮜門中心區,分為三大版塊(鮜門海鮮購物碼頭、鮜門綜合市場、鮜門飯館)。
2021年,汕尾市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1666萬噸,增長30.8%。 [67] 

汕尾公共交通

截止2017年,汕尾市目前共有公共汽車企業8家,公交車輛988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700輛,燃油公交車288輛),經營線路61條,線路總長度731公里。全市共建成電動公交車停保場6個,充電樁179個。其中汕尾市區公共汽車企業2家,開通公交線路20條,投入公交車輛712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600輛,燃油公交車112輛),建成電動公交車停保場2個,配套充電樁145個,建成公交候車亭(牌)265個。 [76] 

汕尾歷史文化

汕尾綜述

汕尾市沿海漁港、濱海平原和中部台地主要居住着福佬民系和疍民,北部山區主要居住着客家民系和畲族。歷史上多隸屬惠州府管轄,是粵閩傳統商路必經之地,也是國家海防重地,福佬文化、客家文化和中原文化在這裏經過長期交流、融合,並長期受到廣府文化的影響,繼承和滲和了先民土著畲、疍、瑤的百越文化遺風。複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方言語彙,多元的文化積澱,形成了既保守又開放、既神秘又獨特的人文風貌,形成了大同小異、難分彼此的民俗民風。 [77-78] 

汕尾地名由來

“汕尾”的名字,人們往往會認為它是和汕頭有地理上的首尾之分,其實不然。汕尾原名“汕美”,因“汕”的意思是海灘的高處,而這裏又以美麗濱海風光著稱,故得名“汕美”,“美”與“尾”諧音,後來就把“汕美”叫做汕尾。 [74-75] 
汕尾一名約源於明嘉靖年間,因該地由海沙衝聚成海灘(沙壩、沙隴線),先民們聚落於沙隴線尾部,隨着語言習慣(“線”、“沙”諧音“汕”),和先民有以方向指名之習慣,故名“汕尾”。後來,隨着汕尾商賈旅業發展,由於本地美麗濱海自然風光,老百姓寓意美好生活,“尾”諧音“美”,逐漸把“汕尾”叫成“汕美”。汕尾建市後,隨着普通話流行使用,“汕”諧音“善”,汕尾又有一個美麗的代名“善美”。 [80] 

汕尾海陸豐文化

汕尾歷史上多元文化兼容幷蓄、交流激盪,融合昇華,形成獨具特色的海陸豐文化。諸如全國36大古衞所之一的海防文化,客家文化最後的驛站,福佬文化最後的集聚點,敢為人先的紅色文化,至誠信奉的媽祖文化,虛實並重的雷公文化,底藴厚重的民俗文化,兼容創新的開放文化,八大文脈根系造就了汕尾豐富的海陸豐文化資源,塑造了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保留了風光旖旎的自然資源,藴藏着豐富的文化遺產,構成汕尾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 [74-75] 

汕尾非物質文化遺產

汕尾是閩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交匯地,有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等3大稀有劇種,擁有9項國家級、2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7]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類別
名稱
保護單位
傳統音樂
漁歌(汕尾漁歌
汕尾市城區文化館 [38] 

傳統舞蹈
陸豐市文化館 [39] 
陸豐市甲子鎮文化站 [40] 
海豐縣文化館(海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41] 

傳統戲劇
海豐縣白字戲藝術傳承中心 [42] 
皮影戲(陸豐皮影戲
陸豐市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 [43] 
海豐縣西秦戲藝術傳承中心 [44] 
陸豐市正字戲傳承保護中心 [45] 
民俗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河田高景 [37] 
陸河縣河田鎮文化站 [37] 
民間文學

汕尾語言

汕尾市絕大多數使用漢語方言。漢語分福佬話客家話白話粵語)、佔米話軍話北方方言等。
福佬話主要分佈於汕尾市城區海豐陸豐大部分地區,使用人口約265萬人;根據其語音特點,可分為8個聲調片和7個聲調片兩大片,分別以海城話和東海話為代表。
客家話主要分佈在陸河縣、海豐縣東北部和西北部、陸豐市北部山區,使用人口約60萬人。
白話集中於汕尾港和馬宮港,使用人口多數為深水漁民,約4萬人;在汕尾、海城、東海等地,因與港穗商貿往來頻繁,受廣府文化影響較深,會説白話的佔相當比例。
佔米話是粵語在粵東地區深受客家話、福佬話影響的一支土語,分佈於海豐縣西南部,使用人口約3.5萬。
軍話是一種含有官話成分但深受客家話、粵語、閩南話影響的混合型方言,有陸豐西南鎮青塘村、大安鎮坎石潭村和海豐平東鎮龍吟塘村3個方言島,使用人口約1萬。
北方方言主要集中於汕尾市區,使用人口約2萬,多數於汕尾建市後遷入。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會説普通話。除使用漢語外,聚居在海豐縣鵝埠鎮上北村委會紅羅村的少數民族畲族,人口約200人,使用其民族語言畲語 [24] 

汕尾宗教

汕尾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4種宗教,各有其在汕尾市傳播與演化的歷史過程。宗教在汕尾分佈面廣,具體分佈情況:佛教主要分佈在城區、海豐、陸豐、陸河、紅海灣開發區等地。道教分佈在城區、海豐、陸豐等地。天主教主要分佈在城區、海豐、陸豐、陸河、紅海灣開發區等地。基督教主要分佈在城區、海豐、陸豐、陸河、紅海灣開發區、華僑管理區等地。 [63] 

汕尾飲食習俗

汕尾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海鮮、湯類和甜菜的烹飪最具特色,主要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名菜。汕尾市的小吃有最有地方特色菜粿、糯米丸尖米丸等。其中虎噉金針菜陸河木瓜陸河青梅海豐油佔米相繼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名錄。 [74-75] 
汕尾市境依山濱海、物產豐足,多山貨海味,平原盛產水稻,飲食為“飯稻羹魚”。明末以後,海豐縣以番薯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兩餐食粥,叫“食糜”晚餐才吃乾飯,農忙時或加兩餐點心,常以鮮魚、鹹魚、醃製的九蠟、河苦、鹹菜、菜脯(蘿蔔乾)佐飯,喜吃蠔鮭、魚鮭、蝦鮭等。平常家居飲食較為節儉,但親戚朋友往來,家宴則較為豐盛。民國後,受省港習俗影響,城鎮始有“飲茶”的習慣,叫“食早茶”。改革開放之後更為普遍,並大興夜間到大排檔吃“宵夜”的習慣。 [63] 
汕尾市的飲食屬潮汕風格,其匯閩南地區與廣州地區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以燜、燉、燒、炸、炒、泡為主。海鮮、湯類和甜菜的烹飪最具特色,口味清鮮,濃郁而不油膩。 [17] 
海陸豐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汕尾菜以烹製海鮮見長,彙集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三種菜的風味特點而又自成一派。 [60-61]  汕尾市傳統小吃品種眾多且家喻户曉、遠近聞名,比如小米、牛肉餅菜粿(菜包粿)、韭菜餃、冬節鴿、豬腸粉、層糕粿、菜茶、鹹茶、扁食等等。

汕尾居住習俗

汕尾市境居民主要來源於閩南,因此居住民俗與閩南特別是福建漳州基本相似。由於又受中原文化、福佬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交匯滲透影響,居民區、村落佈局以梳式、圍寨式為主,一般是村中心位置為祠堂(公廳),前為曬町、明塘,後靠山或種植風水林,左側為社頭神廟,宅基力求坐北朝南,即“負陰抱陽”。傳統民居以土木結構居多,為適應汕尾地區多台風的特點,絕大多數為馬背式硬山頂,山牆稱為“陂頭”,並以形狀不同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稱“五星陂”。以圓形的金星和曲形的水星居多,以“金生水,水克火”防火之故。祠堂喜用飛揚起翹的燕尾脊。.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以夯上和磚為主要牆體材料,也有以同殼作為牆體材料的。大門以花崗岩(麻石)為框居多,外牆一般為貝殼燒製的白灰粉刷,地板講究鋪紅鬥磚,過去一般人家還是以泥地板為多,受廣府民居影響,喜用清水清磚。民居建築常見的類型主要有:一明兩暗型、三合天井型、四合中庭型、竹筒型、廳屋組合型、圍屋型。民國初期,海陸豐地區一些官宦富户始建西式洋房,一般為兩層建築。改革開放以後,民居大多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房或樓房。 [63]  [79] 

汕尾風景名勝

汕尾市“山、海、島、湖、林、泉”齊備,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全市有廣東省旅遊風情小鎮4個、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9個、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點19個、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7條,還有多條紅色精品線路和經典紅色景點入選國家和省級名錄。 [74-75] 
汕尾市區海濱大道景觀及市中心慈雲山公園 汕尾市區海濱大道景觀及市中心慈雲山公園
濱海風光、山地生態、革命史蹟和宗教人文等構成汕尾“紅、藍、綠、古”四大特色旅遊資源。主要景區(點)有“汕尾八景”、9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包括陸豐碣石玄武山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汕尾鳳山祖廟旅遊區(國家AAA級景區)、紅海灣旅遊區、陸豐金廂灘濱海景區、海豐蓮花山森林公園景區、海豐紅宮紅場、陸河綠色生態走廊景區、陸河神象山公園、陸豐清雲山景區、陸河瑞龍莊園。 [6] 
汕尾八景
海陸豐是中國13塊革命根據地之一,“海豐紅宮紅場舊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宮原為“學宮”,1927年在此召開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中國第一個工農紅色政權——海豐蘇維埃政府。舊址有海豐農民運動陳列室,彭湃銅像,紅二、四師會師紀念亭,大成殿和五代祠,鐫刻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的“碑廊”等。“彭湃故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征時周恩來和革命軍蘇聯顧問鮑羅廷及加倫將軍都曾在此住宿和工作。
玄武山位於陸豐碣石鎮北郊。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改建於明洪武27年(1577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教開放場所。寺內殿堂廡廊,僧舍廳室,共99健。殿內有清代林則徐題獻的《水德靈長》和劉永福鎮碣時題獻的《靈聲滿道》題匾,該二面匾額被國家列為中華名匾。並有同治皇帝及提督、總兵等題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
鳳山,是汕尾地方的著名旅遊區,位於市區東南面。這是廣東通高第一的藝術石雕像。媽祖文化廣場,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為世界第一的專業廣場。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聖誕,九月九日的媽祖昇天紀念日,舉行廟會,可以看到三個“國家稀有劇種”(白字戲,西秦戲,正字戲)的精湛表演;可以聽到極具海韻特色的漁歌演唱。以及多種唐音宋韻的歌舞串演。
紅海灣遮浪南澳半島素稱“粵東麒麟角”,她瀕臨南海,礁岩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備,“湖、島、灣、嶼”迥異,海水由於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島東西兩邊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是國家級天然浴場,數次被作為國際和國內帆板賽比賽場。
位於陸豐市區20千米的金廂鎮省級風景名勝區——金廂灘濱海旅遊區。該景區是一處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濱海風光於一體的旅遊觀光遊覽區,有呈S型長約8千米、寬60米的海沙灘,灘上沙質以石英沙為主,粵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海泳浴場。
位於海豐縣北部7千米處,主峯海拔1337.3米,為粵東沿海第一高峯,狀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山,是廣東省的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時期,有高僧在此創建雞鳴寺、雲蓮寺、金竹寺等7座古剎,宗教文化發達,被譽為“蓮花佛國”。1995年3月,經省林業廳批准,建立“廣東蓮花山森林公園”。
位於海豐縣城北郊五坡嶺上,佔地960平方米。亭為六柱八角重檐攢尖頂,通高9米;亭內覆蓋着一座廡殿頂古石亭,上刻“方飯亭”三字,內豎立石碑刻有文天祥半身畫像,此亭始建於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為紀念南宋文天祥抗元在五坡嶺不幸被捕而建,1957年5月被縣政府頒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河綠色走廊南萬紅椎林生態公園,位於中國最大的紅椎林母林採種基地——南萬紅椎林自然保護區內。這裏有存活距今一億六千萬年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恐龍的食物——桫欏羣;有滿山百年紅椎樹林;有350多年樹齡的“紅椎王”等。

汕尾地方特產

  • 綜述
汕尾美食有擂茶(鹹茶)潮汕赤蟹、海豐小米、海豐牛肉餅、海豐菜粿、五果湯、汕尾菜粿、客家米食 [47] 客家娘酒、奇味梅、菠蘿、美人芋、姜薯、青梅果汁、柿餅、烏盾山茶、海豐豬油糖、蝦姑(汕尾、陸豐蝦姑 [51]  [46] 韭菜粿、陸河坑螺、陸河年糕
  • 擂茶(鹹茶)
擂茶,也叫鹹茶。全國農村吃擂茶的地方並不多,廣東的汕尾市和揭西縣以及桂、贛、湘西的部分地區,才有此習俗。海豐縣城以及沿海一帶的鄉鎮,吃擂茶時,還加進加工好的芹菜、葱、蒜、蝦米、魷絲,味道極佳,刺激食慾。陸河、揭西一帶的農村,卻喜歡拌人炒米花,外佐以一碟酸浸蒜頭或蕎頭,清脆爽口,別有風味。著名民間文學家鍾敬文的故鄉海豐縣公平鎮一帶,習慣將剛煮熟的大米飯泡在鹹茶裏,加進各樣香菜配料,他們叫做“飯茶”,權作點心,解渴充飢。 吃擂茶的習俗,古已有之。清代茹敦和在其所著《越言釋》中記載:“江廣間有擂茶,是羌鹽煎茶遣制,有存古意。”清代知名舉人海豐的“阿凡提”黃漢宗曾寫一詩:“海豐時俗尚鹹茶,牙缽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 盛夏吃擂茶,能消暑止渴,生津潤肺,又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寒冬吃擂茶,可促進新陳代謝,卸寒保暖。 [48] 
  • 姜薯
姜薯是海陸豐及潮汕的特產,烹食方法多種多樣:速食法是刨片放在開水中滾兩滾後加糖漿即食,俗叫泡姜薯湯湯中薯片,清香爽口。混製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塊作為肉類配料,可甜可鹹,薯塊香松,別有一番滋味。磨製法是把姜薯在特製的磨缽磨成薯泥,因姜薯鬆脆,磨後還存有粒狀,適應烹煮姜薯丸,蒸姜薯酵則嫌粗糙,姜薯丸香脆滑潤。 [49] 
  • 坑螺
坑螺,是陸河縣山區有名的土特產。其形體稍長,尾尖、殼硬、暗褐色,活像一個園椎體。其嘴亦為腹,腹足異常發達,生活在深山小溪之中,晝伏夜出,喜愛水源潔淨之處。平時吸附在水中的石縫或石塊上,以石頭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類等水生植物為食料。一般個體略比手尾指大小,便可撿而煮食,大者有如拇指。 [50] 
坑螺,是有名的潮汕特產之一。坑螺是汕尾特有的一種風味菜種,因為其生活在淡水河中因此也被稱作為“坑”螺,是有效區分海螺的方式。坑螺形體稍長,尾尖、殼硬、暗褐色,活像一個園椎體。 [18] 
坑螺 坑螺
  • 豬油糖
豬油糖,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土特產,流行在粵東潮汕地區的一種零食,是海豐人把豬油與麪粉、食糖製成的 一種糖果。 [19] 
豬油糖 豬油糖

汕尾著名人物

楊其珊(1871-1933)陸豐縣人。廣東省農會執行委員、蘇維埃政府委員,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陳炯明(1878-1933)海豐人。粵軍之父,聯省自治提倡者。
彭湃(1896—1929)海豐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運動大王。黨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
革命烈士彭湃——中國農民運動大王 革命烈士彭湃——中國農民運動大王
黃鼎臣(1901—1995)海豐縣人。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
張威(1902—1928)陸豐東海鎮人。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的主要領導成員之一。
鍾敬文(1903—2002)海豐人。國學大師,詩人,散文家,教育家。有“中國民俗學之父”之稱。
馬思聰(1912—1987)海豐縣人。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
謝非(1932—1999)陸河河口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呂以輦(1936—1995)數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中國數學巨星之一”。
彭雲鵬(1944一)祖籍陸河縣,生於印度尼西亞,被印尼經濟界公認為新一代“林業大王”和“膠合板大王”。
彭士祿(1925一2021),海豐人,核動力專家,彭湃之子。 [23] 
鄭建源,陸河人,中國400富人榜第6名。
徐克,祖籍海豐,香港著名導演。
黎耀祥,祖籍海豐,香港著名演員。
鐘聲堅,祖籍陸豐,仁恆置地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許裕長,陸豐甲子鎮人,1953年出生,廣東南方恆裕集團董事長。
彭禹賢,1943年出生於陸豐,第九屆廣東省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歐金谷,1944年出生於陸豐縣河口鎮(今陸河縣),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建華,1956年3月生,陸豐人,曾任廣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龔俊龍,陸豐市甲子人,1959年10月生。香港金龍財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盧紹傑,陸豐市甲子鎮人,飛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汕尾市第五屆政協委員;深圳潮商會副會長;
林國芳,陸豐人,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家紡行業協會副會長等。
林如光(1931—2012),印尼華僑,祖籍陸豐東海,他一手創辦的嘉豐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玻璃器皿製造廠商之一,被譽為東南亞“玻璃大王”。1986年回鄉以先父之名捐資興建林啓恩紀念中學。
向華強(1948-),陸豐大安人,香港電影出品人、監製、演員,中國星集團主席。
温源寧(1899—1984)陸豐人。英文月刊《天下》原主編。1946年起任國民政府駐希臘大使。文學批評家錢鍾書的老師。
黃毓民(1951—)陸豐人,香港立法會議員,時事政治評論員、香港泛民主派政黨、社會民主連線創黨主席。
五條人樂隊,中國內地民謠樂隊。
莊心妍(1993—)陸豐人,中國內地女歌手,致力音樂旗下藝人,首張EP《填密愛》,單曲《一萬個捨不得》。
盧大雨(1986—)陸豐人,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廣東愛情故事》。
彭遠揚(1985—)陸豐人,香港亞視歌手、主持人。
莊佳傑,陸豐人,1993年出生於深圳。中國國青隊90後球員
楊一虎,出生於陸豐,中國國青隊90後球員,司職前鋒。2012年加盟貴州人和。
陳少榮(1968—)陸豐人,中共韶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楊成志(1901—1991),廣東海豐人,漢族。中國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歷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人類學會、中國民族學會、中國社會學會、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理事。 [55] 

汕尾城市榮譽

該市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具魅力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中國現代旅遊新地標”、“中國水鳥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廣東省雙擁模範城”、2018至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城市”等稱號。 [7]  [20] 
2020年12月,被授予”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榮譽稱號。 [21]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週期國家衞生城市名單。 [22]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53-54] 

汕尾有關爭議

關於潮汕,有報道説潮汕三市(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 [28-34]  有報道説潮汕四市(揭陽、汕頭、汕尾、潮州四個城市)。 [2-4] 
大潮汕地區,一般認為是指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等四個省轄地級市,也常被視為廣義上的潮汕地區。汕尾於1988年建市,是在海豐、陸豐兩縣的基礎建立的一個市,由於市區設立在汕尾鎮,遂稱汕尾市,因市址所在地而為市名。在閩南語系中,“尾”字與“美”字通假,汕尾與汕頭在命名上並沒有首尾之意。 [64] 
汕尾市所在地,亦是一個歷史攸久的地區,擁有着海陸豐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藴。但由於汕尾的海豐、陸豐等地區的語言與潮州話相似,同屬於閩南語系,在地理上也與歷史上的大潮州地區相接壤,並偶爾融合,且在生活習俗上也有一些相接之處, 有部分汕尾人也自稱為潮汕人,不少民眾也因為汕尾和汕頭的名字和地理關係,常將汕尾納入潮汕的範圍,才有了廣義上的潮汕的含義。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汕尾不應當歸屬潮汕範疇。 [64] 
因此,在闡述“潮汕””二字時,汕尾通常是一個尷尬的存在。現狀是,汕尾與汕頭、潮州、揭陽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並不如與惠州、深圳的交流來得多,特別是近些年來,受益於毗鄰珠江三角洲城市羣經濟的高速發展,汕尾加快了與珠江三角洲的融合速度。 [6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