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求籤

(詞語釋義)

鎖定
求籤,指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籤來占卜吉凶。是中國的民間習俗,是占卜的其中一種形式。現今的道觀、寺廟和民間的廟宇,大多擺上籤筒供人抽取籤條問卜。
中文名
求籤
外文名
draw lots before idols
拼    音
qiú qiān
注    音
ㄑㄧㄡˊ ㄑㄧㄢ

求籤詞語解釋

指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籤以佔吉凶。
清 李漁 《意中緣·悟詐》:“下官求籤問卜,都説姻緣到是姻緣,只是中間有箇小人要用術強娶。” 清 袁枚 《新齊諧·裘文達為水神》:“我是 燕子磯 水神,今將復位,死後汝等送靈柩還 江西 ,必過此磯,有 關帝廟 可往求籤。”《兒女英雄傳》第一回:“ 安太太 急得燒子時香,吃白齋,求籤許願,鬧得寢食不安。” 端木蕻良 《蝴蝶夢》:“他們帶着虔誠和祝福到 愛普盧 的神廟去求籤。” [1] 

求籤發展歷史

求籤活動開始於什麼時候,具體年月巳很難確定。根據西元九世紀間的《玉壺清話》記載:五代時的一位宰相盧多遜,曾在年幼時到雲陽觀取得一簽,而後來應驗一事;另在唐代的益州,相傳一位稱為閉珊居集的烏蠻族術士,曾用49枝細竹片來占卜吉凶。由於盧多遜生於後唐,他幼時廢壇上已有籤筒;加上閉珊居集的流傳,由此推斷求籤的活動最遲巳出現於後唐。

求籤方式

由於不同的傳統因素,不同地方、寺廟的求籤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如下:
1.晃動籤筒待最先掉出的籤條
2.籤筒供人直接抽取一支籤條
3.籤頭排列位置比較高的一支籤條
4.經過改革演變之後,本來將籤詩刻至籤條的做法已稍有改變。現今絕大部分寺廟會將籤文(籤詩)另外印至於他處薄紙片上。道教信徒於抽取籤條且核對籤條上的干支號碼後,再抽取相對應的籤詩紙片獲得相關詩文解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