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氹,漢語漢字,讀作dàng,本義為小坑,水坑,水塘,此處同“凼” [1]  ,也引申為地名用字
中文名
拼    音
dàng
部    首
字    碼
U+6C39
五    筆
NII
倉    頡
NE
鄭    碼
YDAK
注    音
ㄉㄤˋ
部外筆畫
1
總筆畫
5
筆順編號
52534
四角號碼
12719
Unicode
CJK
GBK
9AEB
異體字
統一碼
基本區 U+6C39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詞
dàng
名詞
〈方〉∶小坑,水坑,水塘。特指田地裏漚肥的小坑。
同“凼”
pool
水氹;糞氹;氹肥(用垃圾、樹葉、雜草、糞尿等漚製成的肥料)
(參考資料: [2] 

方言彙集

[ 國 語 ]:dàng
[ 粵 語 ]:tam5
[ 贛 語 ]:hong5
[ 客家話 ]: [客英字典] tun3 [海陸腔] tun3 [台灣四縣腔] tun3 [寶安腔] tam3 [2] 

字形書法

書法 書法
[ 首尾分解查字 ]:乙水(yǐ shuǐ)
[ 筆順讀寫 ]:橫折彎鈎、豎鈎、橫撇、撇、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