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永(拼音:yǒ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一説像人在水裏游泳,本義指游泳,這個意思後來由“泳”表示。一説“永”的古字形像長長的流水,本義指水流長。由水長流不斷的意思引申,指長久、久遠,如:永樂、永生。
中文名
拼    音
yǒng
部    首
丶、水
五    筆
YNII(86、98) [12] 
倉    頡
INE [12] 
鄭    碼
SK [12] 
筆    順
點、橫折鈎、橫撇、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324) [1] 
平水韻
上聲二十三梗 [4] 
注音字母
ㄩㄥˇ
總筆畫
5
四角號碼
3090₂
統一碼
6C38 [12] 
異    體
𠘷、𣱵
字形結構
獨體結構
造字法
象形字或會意字

字源解説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永”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關於“永”字的構型,主要有兩種説法:
1.甲骨文(圖1)的“永”字由“人”和雙人旁“”及“”組成。這是個會意字。雙人旁“彳”本是行字的左旁,有前進之意。人在水中行走,即人在水中游泳,按這個意思分析,“永”的本義指游泳,它應該是“泳”字的本字。後來為了與永遠的“永”相區別,另外加了三點水,造了個“”字,用於游泳之“泳”。
2.甲骨文的“永”字是象形兼會意字。其字形像長長的流水,中間是主河道,旁邊是支流。按這個意思分析,“永”的本義指水長流不斷。
金文(圖3)的“永”字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只是右側水形變成一條實線。小篆(圖6)的字形與金文相似,都有水流不斷的樣子。楷書筆畫化,失去原形,但字的下部為水,仍表示與水有關。 [2]  [5] 
“永”字基本義為長,引申指時間長,如《詩經·衞風·木瓜》“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匪”通“非”,也就是説不是報答,而是永遠要好。
“永”由形容詞長久引申為動詞延長。《尚書·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孽,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大意是好比倒伏的樹木生長出新枝,上天將使我們的國運在這個新都延續下去。漢代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永年”就是“延年益壽”的意思。
長久不是一個確數。用在時間名詞前面,則是一整段確定的時間。漢代劉楨《公謙》詩:“永日行遊戲,歡樂猶未央。”“永日”指從早到晚,整個白天。《世説新語·文學》:“衞玢始度江,見王大將軍。因夜坐,大將軍命謝幼輿。玢見謝,甚説之,都不復顧王,遂達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永夕”指整夜。 [17] 

詳細字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文言〉水勢長流的樣子。
(of stream) long
《詩經·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久遠;深長。
permanent;
distant
尚書·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
永恆;永久
名詞
(Yǒng)水名。源出湖南省永州市西南,東北流入湘江。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七·永州府》:永水在府南九十里,源出府西南百里之永山,東北流入湘江,州以此名。

(Yǒng)古州名。隋改零陵郡為永州,元改為永州路,明、清為永州府。郡治在今湖南省永州市。

柳宗元《捕蛇者説》: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Yǒng)古州名。遼置。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會合處。契丹部族的發祥地。

李兆洛《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永:遼,州,上京道。今翁牛特左翼潢河合老河處。

(Yǒng)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延長。
lengthen
《尚書·盤庚上》: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

〈文言〉猶度過、消磨。

《詩經·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文言〉游泳,後作“泳”。
swim
六書故》:潛行水中謂之永。

〈文言〉通“”。依一定的腔調緩慢地誦吟。
chant;
sing;
intone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副詞
表示時間長久,沒有終止。
forever
茅盾《春蠶》三:他永不相信靠一次蠶花好或是田裏熟,他們就可以還清了債,再有自己的田。
永遠;永別;一勞永逸;永垂不朽
①《漢書·禮樂志》引作“歌詠言”,《漢書·藝文志》引作“歌詠言”。一説“永”仍為“長”義。 《史記·五帝本紀》引作“詩言志,歌長言”。
[6-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永部】於憬切(yǒng)
也。象水坙理之長。《詩》曰:“江之永矣。”凡永之屬皆從永。
【譯文】永,(水流)長。象水的直流和波紋的漫長。《詩經》説:“長江那麼長啊。”大凡永的部屬都從永。
【註釋】①長: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作“水長”。 [9] 

説文解字注

“水長也”注:引申之,凡長皆曰永。釋詁,《毛傳》曰:永、長也。《方言》曰:施於眾長謂之永。
“象水巠理之長永也”注:巠者,水脈。理者,水文。於憬切。古音在十部。
“《詩》曰:江之永矣”注:《周南·漢廣》文。 [10] 

廣韻

於憬切,上梗匣 ‖ 永聲陽部(yǒng)
永,長也。引也。遠也。遐也。亦姓,出何氏《姓苑》。於憬切。二。 [15]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永;部外筆畫:1
《唐韻》《集韻》《正韻》並於憬切,音栐。《説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
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於眾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
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
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
又《集韻》《正韻》竝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又如字。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廣韻》書影 《廣韻》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12]

書寫提示

“永”字書寫演示 “永”字書寫演示
❶首筆點在田字格豎中線上端。❷㇆的橫段較短,豎段在豎中線。❸㇇的橫段在橫中線。❹撇和捺相接於橫中線。 [13] 
見主詞條:永字八法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4]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三十八梗

合口呼
次濁
於憬切
ɣjuɐŋ
集韻
上聲
三十八梗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丁(於)憬切
ɣiuaŋ
詠(詠)
去聲
四十三映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為命切
ɣiuaŋ
禮部韻略

上聲





於憬切

增韻

上聲





於憬切


去聲





為命切

中原音韻

上聲
東鍾

撮口呼

全清

iuŋ

上聲
庚青

撮口呼

全清

iuəŋ
中州音韻

上聲
東鍾





因疎切


去聲
東鍾





衣誦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八梗


次濁
於憬切
oyəŋ

去聲
十八敬


次濁
為命切
oyəŋ
分韻撮要

陽上
第七英影應益






(參考資料:漢典 [3]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備註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ăŋ

先秦
王力系統
ɣ
iw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juă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ɣ
iw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w
jiang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we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we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w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wɐ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wɐ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ɐ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aŋ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wɐng
原注:不規則,當作*gjwɐng,但庚韻合口三等無羣母字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uaŋ
隋唐
(參考資料:漢典 [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iuŋ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iuŋ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yoŋ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yn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yn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yn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ioŋ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yuŋ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ioŋ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yoŋ
45
陰上

jyoŋ
34
陽上
舊讀
湘語
長沙
yn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yɛn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yn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iuŋ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wɪŋ
23
陽上

粵語
陽江
wɪŋ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ɪŋ
5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潮州
ioŋ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œy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2-0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18
  • 3.    永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27]
  • 4.    [清]阮元.經籍籑詁[M].北京:中華書局,1982.04:5677
  • 5.    顏煦之編著.一字一世界 YZ[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128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656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68
  • 8.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5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91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608
  • 1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276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51
  • 12.      .漢典[引用日期2019-02-08]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22
  • 14.    書法欣賞  .漢典[引用日期2019-02-08]
  • 15.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16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75
  • 17.    何金松編著.漢字春秋:天地寫真[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216-2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