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2°53′~103°39′,北緯35°47′~36°12′之間。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2公里。
[1]
永靖縣年平均氣温10℃,絕對最高温度39.1℃,絕對最低温度-23.1℃,屬大陸性氣候,生態類型有川塬區、高寒陰濕區和乾旱半乾旱區。
[1]
截至2019年永靖縣轄10個鎮7個鄉。
[2]
縣政府駐劉家峽鎮。
[3]
行政區域面積1864平方千米,
[31]
2019年末,永靖縣户籍人口為208656人。
[31]
- 中文名
- 永靖縣
- 外文名
- Yongjing
- 別 名
- 河州北鄉
- 行政區劃代碼
- 622923
- 行政區類別
- 縣
- 所屬地區
-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
- 地理位置
- 甘肅中部西南
- 面 積
- 1864 km²
永靖縣歷史沿革
編輯永靖古稱“西羌”之地。
漢代分屬金城郡允吾縣和金城縣。
北周時屬罕郡。
隋時屬蘭州總管府河州、枹罕郡。
五代時仍屬吐蕃。
北宋時分屬熙河路河州。
南宋時先期屬金,後屬熙秦路、臨洮府。
清代分屬河州、皋蘭縣。
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縣人民政府隨即成立。
1958年10月20日,永靖縣並於臨夏市。
1961年12月15日,恢復永靖縣建制。
1962年12月25日,永靖縣縣城設於劉家峽小川。
1979年6月16日,設劉家峽鎮。
永靖縣行政區劃
編輯永靖縣區劃沿革
1986年,永靖縣轄劉家峽鎮、鹽鍋峽鎮、劉家峽鄉、西河鄉、三塬鄉、峴塬鄉、三條峴鄉、陳井鄉、餘頂鄉、關山鄉、楊塔鄉、王台鄉、紅泉鄉、小嶺鄉、川城鄉、新寺鄉、坪溝鄉、段嶺鄉、王坪鄉共19個鄉(鎮)、139個行政村,9個居民委員會,1395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99年,將原劉家峽鄉羅川、劉家峽村,三條峴鄉紅柳村劃歸縣城所在地劉家峽鎮管轄。至此,劉家峽鎮總面積達58. 6平方公里,比1985年增加35.6平方公里。其中縣城面積仍為9.98平方公里。
2001年12月,西河、陳井、劉家峽、峴塬、三塬、紅泉、王台、川城8個鄉改為鎮,同時將劉家峽鄉更名為太極鎮。
永靖縣區劃詳情
永靖縣地理環境
編輯永靖縣位置境域
永靖縣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今名炳靈湖),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是“三區三州”所屬縣。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2°53′~103°39′,北緯35°47′~36°12′之間。海拔在1560~2851米之間,相對高差1291米,縣城所在地海拔1580米,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2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864平方千米,
[31]
黃河流經縣域107公里,呈獨特的S形穿境而過。
[1]
永靖縣地形地貌
永靖縣境內海拔高低懸殊,地形複雜,山川交錯,河谷縱橫,屬於盆地邊沿的次高山羣及高原淺山丘陵區,海拔最低為黃河、湟水交匯處的鹽鍋峽1563米,最高點八愣山海拔2851米,相對高差1288米。大部分地面被黃土覆蓋,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形成羣山環繞的黃河河谷地帶。劉家峽人工湖湖面海拔1735米,與鹽鍋峽水庫水面1619米、八盤峽水庫水面1560米組成中北部帶狀階梯低地水域。黃河與湟水在境北緣交匯,形成鹽鍋峽、西河兩條川。黃河兩岸有發育較完全的丹霞地貌。
[8]
永靖縣氣候
永靖縣年平均氣温10℃,絕對最高温度39.1℃,絕對最低温度-23.1℃,屬大陸性氣候,生態類型有川塬區、高寒陰濕區和乾旱半乾旱區。相對濕度一月平均62%,七月平均58%。無霜期167天,日照時數2535小時。
[1]
永靖縣水文
- 河流
- 地下水
永靖縣地下水的形成有三種類型:基岩裂隙水、黃土丘陵區潛水、河谷潛水。水量大小不等,水質屬重碳酸鹽鈣型水,礦水度在0.4~8克/升之間,總硬度10左右,人畜飲水可有選擇性應用。一般情況下可基本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用於灌溉的地下水極少。地下水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依水而居,就是依賴泉水水源安家落户,主要利用溝谷潛水和基岩裂隙水作為生活水源,長期生存,並發展旱作農業和以養羊為主的畜牧業。
[9]
永靖縣自然資源
編輯永靖縣水資源
永靖縣土地資源
永靖縣土地資源總面積為2839877畝。其中農用土地1693753.3畝,未利用土地1127293.38畝。
耕地:耕地面積為562114.2畝,佔總土地面積的19.29%,其中有效灌溉面積為12.95萬畝,佔耕地面積的23.64%。
園地:園地面積為26964.6畝,佔總土地面積的0.95%,為兼耕果園。與1985年比較減少26148.8畝。
林地:林地面積為150020.9畝,佔總土地面積的5%。與1985年比較,增加81418.9畝。
草地:草地面積為824030.4畝,佔總土地面積的29.12%;2005年與1985年比較,減少106095.56畝。
永靖縣生物資源
永靖縣境內有草原草場、草甸化草原草場、零星草場3類天然草場,以及人工種草共計82.4萬畝,為三等七級草場。人工種草保存9.2萬畝左右。
永靖縣境內黃河中生長的土著魚類有黃河鯉、鯽魚、厚唇重唇魚、蘭州鯰魚等10餘種。由於繁殖場所的破壞和生存環境的改變,土著魚類逐漸衰減。人工引進養殖的魚類主要有鰱魚、鱅魚、草魚、鯉魚等。永靖境內有10萬餘畝水域面積,以黃河鯉魚、虹鱒魚、金鱒魚、鱘魚、鰱魚、鱅魚、武昌魚、池召公魚、中華絨螯蟹、河蟹等為主的水產養殖得到發展。
隨着環保意識加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山兔、山雞、紅嘴鴉,麻雀等野生動物種羣有了恢復。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和保護措施的落實,縣內三大人工湖泊為主的水域成為各種水鳥的家園。共有38種2萬餘隻水鳥在這裏棲息過冬。其中有天鵝、灰鶴、白鶴、丹頂鶴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
永靖縣礦產資源
永靖縣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規模較大並且有一定儲量的礦產有:黑色金屬猛礦、有色金屬銅礦;非金屬礦產有石灰岩、玄武岩、白雲岩、重晶石、滑石、輝綠石、花崗閃長巖、角礫岩、石膏、鉀長石、沸石、硅石,以及建築材料、化學原料、磚瓦黏土等5類14種。
永靖縣人口
編輯截至2018年末,永靖縣總人口為21.26萬人,其中:漢族18.21萬人,回族2.4萬人,東鄉族4105人,土族1579人,其它少數民族828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14.36%。在總人口中,非農人口4.80萬人,佔總人口的22.6%;農業人口16.46萬人,佔總人口的77.4%。全縣年末常住人口18.6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56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為51.21%,比重比上年末提高1.75%。人口出生率為14.61‰,人口死亡率為7.7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84‰。
[6]
永靖縣政治
編輯永靖縣經濟
編輯永靖縣綜述
2018年,永靖縣實現生產總值39.77億元,比上年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29億元,比上年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3.7%;第三產業增加值17,1645 萬元,比上年增長3.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2.1375 元,比上年增長7.9%。全縣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7年的14.9:38.6:46.5 變化為2018 年的13.3:43.5:43.2。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升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3.3個百分點。
2018年,永靖縣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7.36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税收收入2.83億元,比上年增長36.8%;非税收入5286萬元,比上年下降50.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72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5%;教育支出3.88億元,比上年增長2.3%;農林水事務支出9.12億元,比上年增長67.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5%;醫療衞生支出2.31億元,比上年下降0.3%。
永靖縣第一產業
2018年,永靖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78億元,比上年增長4.14%。其中:種植業產值6.30億元,比上年增長8.01%;畜牧業產值1.95億元,比上年增長5.78%;林業產值2056.6萬元,比上年下降54%;漁業產值833.78萬元,比上年下降27.5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37%。
2018年,永靖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0.91萬畝,比上年下降2.52%。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49萬畝,比上年增長6.73%;玉米播種面積10.44萬畝,比上年下降13.97%;洋芋播種面積6.59萬畝,比上年增長5.60%;蔬菜播種面積7.18萬畝,比上年增長1.97%。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9.94萬畝,比上年下降5.66%。其中:夏糧面積2.68萬畝,比上年增長5.82%;秋糧面積17.26萬畝,比上年下降7.20%。
2018年,永靖縣糧食產量73600噸,比上年下降7.19%。其中:夏糧產量7000噸,比上年增長34.11%;秋糧產量66600噸,比上年下降10.10%。糧食作物平均畝產369.14公斤,比上年下降1.62%。農民人均佔有糧447.11 公斤,比上年下降7.59%。
2018年,永靖縣肉類總產量8994.55噸,比上年下降15.27%。其中:豬肉6496.16噸,比上年下降20.85%;牛肉224.64噸,比上年增長9.97%;羊肉1798.52噸,比上年增長2.08%;其它475.23噸,比上年增長7.57%。
[6]
永靖縣第二產業
2018年,永靖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0.12億元,比上年增長47.7%。規上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8.1%;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36億元,比上年增長0.31%,規下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9%。
永靖縣第三產業
2018年,永靖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2億元,比上年增長8.62%。分城鄉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6.65億元,比上年增長8.84%;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96億元,比上年增長7.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32億元,比上年增長7.8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93%。
2018年,永靖縣外貿出口總額摺合人民幣220萬元,比上年下降223.5%。
2018年,永靖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9.35億元,比上年下降70.71%。
2018年,永靖縣國內旅遊人數573.0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73%,全年旅遊綜合收入達26.86億元,比上年增長22.48%。
2018年,永靖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469.85萬元,比上年下降1.79%。
永靖縣交通運輸
編輯2018年,永靖縣公路運輸完成客運量826.6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5%;貨運量436.27萬噸,比上年增長12.5%。客運週轉量42958.2萬人公里, 比上年增長7.3% ; 貨運週轉量49151.44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3.2%。全年水路運輸總週轉量2250.77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0%。
[6]
永靖縣建有蘭州至劉家峽、蘭州達川至臨夏折橋兩條二級公路,境內國道568線、309線,省道105線、106線、230線與通往蘭州、西寧的高速公路相連,鐵路專用線與蘭青鐵路相通,蘭州至劉家峽沿黃河一級公路建成通車,蘭劉高速公路已列入省級高速規劃S24線。
[5]
永靖縣社會事業
編輯永靖縣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永靖縣現有中小學156所,其中:完全小學78所,教學點64個,獨立高中2所,獨立初中6所,職業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幼兒園(附設班)111所(個);在校學生人數23254人,其中:高中4949人,初中5725人,小學12580人。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99.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81%,高中階段學生毛入學率95.68%。2018年高考上省定二本線考生396人,比上年減少13人,同比下降3.18%。省定二本上線率27.16%,比上年提高3.24個百分點。
[6]
永靖縣醫療衞生
永靖縣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永靖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614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4985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為165143人,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人數為6747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7107人。全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為10.89萬人,參保率為96.8%。全縣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680人,農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7625人;享受農村特困救助供養人員580人;全縣敬老院1個,五保家園3個,敬老院擁有牀位110張,供養人員40人。
[6]
永靖縣鄉村振興
永靖縣歷史文化
編輯永靖縣“告比”文化
甘肅永靖有一項很重要的“程式”(規程)文化,叫“告比”。“告比”是一種方言,意即陳述內心情懷,訴説衷腸,表達感激之謂也,同時含有祝願和希冀的意思。因此在喜宴上説的叫“説喜話”,喪儀上説的叫“稟告”,也叫“陪侍話”。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在男婚女嫁的日子裏,女方送親的,送嫁妝的有十數人甚至數十人,一齊至新郎家赴宴,接受新郎家的盛情款待,對送親的人稱為“上親”,宴席上對其招待周到,禮遇豐隆。宴席結束時,東家在喜盤中盛上謝禮(一般都是饃和肉),放上一定數量的針線錢,由村內德高望重的人呈到上親席上。另有一位善於辭令,能説善辯的人至席前對着上親“告比”。婚禮“告比”,頗具“告比”的一般特徵。
東家的“告比”完了以後,上親中也有一人説些答謝的喜話,然後依依作別。
喪葬也是人民羣眾生活中的大事。永靖地區漢族羣眾,只要是老人謝世,就得在家中停靈3~7天;期間請和尚唸經做道場,還必須把外家(女人的孃家人,男人的母舅家人)請來,使之親眼查看殮殯。道場完畢,出殯前給和尚(或喇嘛)佈施進行“稟告”,向外家“告孝”。進行這些儀程,孝子執紼焚香,跪於堂前伺候。
除了在婚喪嫁娶的活動中時興“告比”的説話規程而外,差不多所有的喜慶宴會及活動,都有這種儀程。如在農村中修建庭院主房時,當在擇定的時日裏,中樑架上柱頭以後,木匠掌尺即登上中梁,把斧頭砍在中梁背上,即説上一通喜話。
又如給孩子過滿月,都擺“月宴席”。宴席開始後,酒過三巡,把滿月的孩子抱到席上,在紅盤上放一把嶄新的剪刀,呈到首席上,請姥姥給孩子剪頭。姥姥淨手後,拿起剪刀,剪孩子的頭髮,邊剪邊説喜話。
永靖縣永靖社火
永靖社火,歷史悠久。每年春節期間,正值農閒,辛苦了一年的莊稼人滿懷喜悦心情,集結起來玩社火,喜慶新春佳節,預祝來年五穀豐登、生活美滿,久而久之,形成習俗。
每年臘月二十三過後,凡是有鬧社火習俗的地方,羣眾自發組織,選出會首,籌措經費,添置道具,指派身子(角色)。一般正月初二就開始亮相,與觀眾見面,叫“社火出窩”。第一場演出先到附近的廟院或神殿裏去,這是約定俗成的慣例;其次才在社頭院落表演;再次按馬路(有秧歌往來關係的莊子)走鄉串社,或被鄰村邀請,或主動去送社火。到十五、六日,在所有被邀請了的村莊表演完後,再到本莊各巷道巡遊一輪,然後到十字路上卸裝,並將社火紙貨就地焚燬。
舞龍、舞獅是永靖各社火中的傳統保留節目。舞龍深為人們崇敬和歡迎,每到一處,必鳴放鞭炮歡迎。過去的舞龍,一般用竹、木、布紮成,以綾綢糊制龍頭,掃帚扎為龍尾,每節內栽以油捻紙芯照明,龍之通體繪以龍鱗,揮舞時蜿蜒穿插,熠熠生輝。現在的舞龍每節都裝有電燈,而且通體貫穿小電燈泡,舞起來光芒四射。有長至十三節的巨龍,跟着紅色的寶珠,飛騰跳躍,忽而高聳,忽而低遊。
永靖社火隊的舞獅有單獅、雙獅、子母獅等形式,在表演上又可分為“文獅”和“武獅”兩種。
“文獅”着重於表性,動作細膩詼諧,主要是表現獅子温馴、活潑的神態和善於嬉戲的性格,有撓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表演着重於技巧,動作勇猛,主要是表現獅子勇猛威武的性格,表演時,有跳躍、跌撲、登高、騰轉、踩球等動作。其基本動作有二十多種。舞獅人員把這些動作有機而巧妙地組織起來,按照不同的情節來表演。
“太平鼓”隊,是永靖社火中最龐大、最雄壯的隊伍。太平鼓長三尺、圍二尺餘,鼓身塗以紅漆。鼓面繪太極圖,鼓身畫八卦,用布帶斜掛於肩上,用柔軟的粗繩布做鼓槌。鼓手頭戴英雄帽,身穿黑色緊身衣,足登雙鼻鞋。在令旗的指揮下,鼓手們跳、轉、挪、閃、展、騎、舉、搓、蹲,各展英姿。
跑旱船,是永靖社火普遍流行的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反映了黃河兩岸特有的風情。旱船長約一丈,寬四至五尺,周圍包着繪有水紋的棉布,上面飾以紅綢、紙花。船姑娘一般男扮女妝,前後各有艄公搖槳扳船,表演《東吳招親》等歷史故事,在鑼鼓助陣下,或歌或舞。
跑竹馬,也是永靖民間各社火隊的保留節目。竹馬由民間藝人用竹片、彩紙、綵綢紮成馬的形狀,演員分成三對或六對,舞蹈與歌唱結合,用胡琴、竹笛和鑼鼓伴奏,場面活潑而又熱烈。
臘花姑娘的表演,是永靖各社火隊中最吸引人的節目。一箇中郎(男角)和一個臘花姐合稱一對“身子”。男角不踩蹺,女角一般踩着低蹺。臘花姑娘男扮女妝,村姑打扮,梳長辮,戴紅花,着紅綠衲襖,系褶花裙子,彩扇半掩面,—步一扭,婀娜動人。相伴而行的是頭戴禮帽、身穿長衫、手挑宮燈的中郎。他們在三絃、二胡、竹笛等民樂伴奏下,邊唱邊舞,演唱的曲調有《十盞燈》、《放風箏》、《繡荷包》、《四季歌》等,多至二、三十種。
永靖社火隊除裝扮傳統角色外,還有工、農、兵、學、商及三教九流各式的人物,藉以豐富秧歌隊的陣容。民間流傳的八仙、唐僧師徒、進瓜的劉全、算命先生、尕黑驢、笑和尚、貨郎、獵人等,是社火隊中常見的角色,統稱“雜籃子”。他們打扮特徵突出,隨着秧歌鑼鼓,發揮各自的表演特長。妖婆(亦男扮女裝)是最活躍的人物,其化妝誇張到極點,麻子臉、大嘴斜裂,耳吊紅辣椒。他手執兩個棒槌,一邊敲擊,一邊出入隊伍,一邊和人們打招呼,説些或吉利或俏皮的話,常常惹得觀眾捧腹大笑。
永靖縣風景名勝
編輯- 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於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層。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後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
[16]
- 劉家峽水電站
- 黃河花堤
黃河花堤佔地面積687畝,建有黃河廣場、文化休閒廣場、水車觀景廣場、書法藝術廣場和濕地保護培育休閒區五大功能區,各區域主景以休閒廣場為景觀中心,佈置相應的文化景觀小品和雕塑;在景觀帶上栽植了薰衣草、鬱金香、唐菖蒲等花卉植物。
[18]
-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現稱太極湖)北岸。東距省會蘭州54公里,東南距永靖縣城水 路34公里。公園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包括水面1.8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成羣的恐龍足印為主體。該地質公園是由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龍足印化石羣、恐龍卧跡、尾部拖痕、糞跡以及白堊紀晚期地層剖面、第三級夷平面、古生物化石點、泥痕和波痕等沉積構造、正斷層和褶皺構造等構成的自然地質遺蹟景觀。
[19]
- 炳靈石林
永靖縣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概況介紹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2. 永靖縣 .2019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引用日期2020-03-30]
- 3. 永靖縣 .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引用日期2020-03-30]
- 4. 歷史沿革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5. 交通區位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6. 永靖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29]
- 7. 永靖縣縣誌編纂委員會.永靖縣誌[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1.12:39.
- 8. 地質地貌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9. 水 文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0. 氣候及水資源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1. 土地資源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2. 生物資源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3. 礦產資源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4. “告比”文化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5. 永靖社火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30]
- 16. 炳靈寺石窟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3]
- 17. 劉家峽水電站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3]
- 18. 黃河花堤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3]
- 19.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3]
- 20. 炳靈石林 .永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3]
- 21. 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2018暢遊中國100城”榜單重磅公佈! .sxta[引用日期2018-04-14]
- 22. 國家民委關於命名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的決定 .國家民委[引用日期2019-12-15]
- 23. 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出爐 甘肅省敦煌等8縣市上榜 .甘肅日報社每日甘肅網[引用日期2020-05-07]
- 24. 2020中國淨水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6]
- 25. 全國愛衞會關於命名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15]
- 26. 國家衞生健康委關於命名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的通知 .國家衞生健康委[引用日期2021-01-21]
- 27.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的批覆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7-22]
- 28. 隴南、臨夏、甘南15個區縣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每日甘肅[引用日期2021-07-28]
- 29.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水利部[引用日期2021-08-20]
- 30. 甘肅23個!國家鄉村振興局重點幫扶縣確定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8-27]
- 3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縣市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89.
- 32. 關於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0-21]
- 33.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命名2021—2023年度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11-11]
- 34. 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點名單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引用日期2022-01-16]
- 35. 重要名單公示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4-20]
- 3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5-02]
- 37. 永靖至大河家(積石山)高速公路項目全面開工 .每日甘肅[引用日期2022-10-0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