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陵

(南北朝西魏文帝陵寢)

鎖定
永陵,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留古鄉何家村東北,是南北朝時西魏文帝元寶炬的陵墓。元寶炬大統十七年(551年)病死葬永陵。皇后乙弗氏、悼皇后鬱久閭氏亦合葬於此。 [4] 
永陵陵園地面建築無存。20世紀50年代初,陵前曾存石碑數十通,神道兩旁石人、石馬、石羊、石獸等石像若干。在上世紀50年代修築賀蘭水庫、農田基建等過程中多被毀掉修壩砌渠。現陵南200米處,神道西側僅存石獸獬豸(xiè zhì)一尊。石獸雕刻刀法古樸簡約,是中國早期的重要藝術作品,在古代石雕刻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東側的另一獬豸現存於西安碑林石刻館內。 [5] 
1996年12月19日,永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永陵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留古鄉何家村東北
所處時代
西魏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4-0070-2-01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永陵歷史沿革

元寶炬大統十七年三月(551年)庚戌死於乾安殿,四月葬於永陵。 [4] 
清人入關後,視元寶炬為祖先,每年清明節舉行國祭,朝野為永陵立碑100多通。
1958年,修建賀蘭水庫時,碑石大多被拉去築壩了。
1967年,永陵剩餘石碑也遭毀壞。 [6] 

永陵遺址特點

陝西西魏文帝永陵
陝西西魏文帝永陵(4張)
永陵陵冢坐北朝南,封土為圓錐形,周長230米,底徑約80米,高13米,陵前原有石像生、碑刻等於20世紀50年代修建賀蘭水庫時被用作填壩石材,多數遭毀。現神道西側僅存一石獸,另一石獸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墓前豎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一通。距永陵東側約24米,有陪葬冢一座,此墓呈長方形覆鬥狀,底邊長22米,冢高5米,周長112米,已遭到破壞,墓主不詳。 [7] 

永陵文物遺存

獬豸 獬豸
永陵前神道原有大量石刻,為南北朝時期的石刻藝術珍品,除了部分遷藏於西安碑林外,多數毀於20世紀50年代。陵前現僅存石刻1件,形如獬豸,高2米多,昂首佇立,張口鎮目。 [3] 

永陵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西魏文帝元寶炬(507—551年),鮮卑族,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孫,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時期西魏第一位皇帝。北魏宣武帝時期,元愉對朝廷的政治腐敗不滿,被宣武帝軟禁在宗正寺。北魏正始四年(506年),元寶炬出生,次年元愉因被誣告謀反而被誅殺。宣武帝死後,元寶炬一家得到平反。孝明帝對元寶炬十分賞識,提升他為直閣將軍。永安二年(529年),封邵縣侯。永安三年(530年),晉封為南陽王。孝武帝繼位後,有晉升太尉加待中。永熙二年(533年)晉升太保、尚書令等職。後因高歡反叛,永熙三年(534年)隨孝武帝入關,投奔宇文泰,拜太宰、錄尚書事。大統元年(535年)底,宇文泰鴆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翌年正月登基,改年號為大統,史稱西魏,都長安,大統十七年(551年)三月卒於長安乾安殿,終年45歲,四月葬於永陵,諡文皇帝。 [5] 
文帝皇后乙弗氏,河南洛陽人,16歲入宮,大統元年冊封為皇后,六年文帝賜死,葬於天水麥積山,廢帝時,合葬永陵。文帝悼皇后鬱久閭氏,大統四年(538年)冊封為皇后,時年十四,大統六年(540年)難產死,先葬於少陵原,大統十七年(551年)合葬永陵。 [5] 
  • 民間傳説
永陵附近羣眾傳説:文帝出殯之日,其妹平原公主為之送葬,傷心過度,暴死陵旁,遂陪葬永陵。當地至今仍有姐妹迴避為兄弟送葬的習俗。 [3] 

永陵文物保護

西魏文帝永陵 西魏文帝永陵
1956年8月6日,永陵被公佈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為陵墓封土;一般保護區及建設控制地帶為重點保護區外延30米。 [4] 
1996年12月19日,永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永陵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西魏文帝永陵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留古鎮何家村大冢堡北。 [2]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富平縣出發途徑蓮湖大街、X314後到達西魏文帝永陵,大約15.4千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