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永陵

鎖定
明永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十八道嶺(陽翠嶺)南麓。 [3]  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孝潔肅皇后陳氏、孝烈皇后方氏、孝恪皇后杜氏的合葬陵寢。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明永陵始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至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間,明永陵建成。明永陵共耗銀800萬兩,佔地250000平方米,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帝陵之一。 [1]  [3-4]  [12-13] 
明永陵建築基本仿明長陵,平面亦呈前方後圓形狀。前方院共有三進,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第二進院落前牆間設祾恩門,院內左右兩側建配殿各九間、神帛爐兩座。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祾恩殿,院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前方院之後是方城明樓、寶城和墓冢。 [3]  明永陵在陵寢規制上較前代帝陵有所變化,比前代明帝陵多了一道外羅城,且明永陵的明樓全為磚石結構,無片木寸板,以致當下樓體仍是明代的原構,且完好無損。 [1-4] 
1961年,包含明永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明永陵
所屬年代
明代 [5] 
類    別
古墓葬 [5] 
地理位置
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十八道嶺(陽翠嶺)南麓 [3]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5]  [11] 

明永陵歷史沿革

明嘉靖七年(1528年),皇后陳氏去世,世宗命輔臣張璁及兵部員外郎駱用卿等人為陳皇后選擇陵地。同時,明世宗也開始為自己選擇陵地。 駱用卿在明嘉靖年間以通曉風水術聞名,他來到天壽山後,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為明世宗選擇了橡子嶺和十八道嶺兩處吉壤。隨後,明世宗就帶領從臣和欽天監官員到駱用卿為他選定的兩處吉壤察看。看後,覺得十八道嶺風水最佳,決定在那裏建陵,並下詔將十八道嶺更名為“陽翠嶺”。 [1]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明永陵始建,武定侯郭勳、輔臣李時奉命總理山陵營建事宜。在營建過程中,明世宗打算按照長陵的規制進行營建,故對大臣們説:“陵寢之制,量仿長陵之規,必重加抑殺,絨衣瓦棺,朕所常念之”,大臣們對明世宗的話心領神會,呈送給明世宗御覽的陵寢設計圖只比長陵規模略小,所以得到明世宗同意。 [1-2]  [3-4]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至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間,明永陵建成。 [4]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年五月十三日,皇后方氏入葬。 [4] 
明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十七日,明世宗朱厚熜入葬,皇后陳氏、杜氏遷葬。 [4]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清政府修葺十三陵時,永陵也得到了修整。當時永陵的裬恩門和裬恩殿雖然“頭停椽望盡屬破壞,柁、檁、枋、墊亦有糟朽”,但由於初建時用材宏壯、施工精細,其大木構架尚無大損。負責修陵的大臣金簡(工部尚書)、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應建議按原制修繕,可是,鑑於十三陵修繕範圍較大,至乾隆年間楠木已經“採伐殆盡”,若“仍照舊式修整,則長陵、永陵兩處購求大木更難辦理”的情況,經過商議,提出了這樣一個拆大改小的建議:“擬將永陵享殿等處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盡長陵均勻配用。其永陵宮門、享殿,再將拆下兩廡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規制建造享殿五間、宮門三間。”此次修復中,永陵的裬恩門、裬恩殿全部被縮小規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闊七間(通闊50.65米)、進深五間(通深27.72米)。縮為面闊五間(通闊25.91米)、進深三間(通深14.4米),殿頂由重檐式改建為單檐歇山式;裬恩門,由面闊五間(通闊26.26米)、進深二間(通深11.26米),縮為面闊三間(通闊12.3米)、進深三間(通深8.7米),單檐歇山頂的形制未變。 [1]  [3-4] 
民國年間,清乾隆時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門相繼塌毀。當下台基上還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後門、殿的柱礎石。明代門、殿的柱礎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體量明顯大於改建後的柱礎石。其中,裬恩殿現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礎石鼓鏡部分直徑達1.2米,比長陵的僅少2釐米。 [1-2]  [4] 

明永陵建築格局

明永陵格局

明永陵建築基本仿長陵,平面亦呈前方後圓形狀。前方院共有三進,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券門三洞(現保存完好)。第二進院落前牆間設祾恩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設門三道,門左右各設隨牆式角門(現僅存遺址)。院內左右兩側建配殿各九間、神帛爐兩座(現已無存)。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祾恩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五間(現僅存遺址)。院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前方院之後是方城明樓、寶城和墓冢。 [3] 
明永陵建築佈局 明永陵建築佈局
明永陵全景(正向) 明永陵全景(正向)
明永陵全景(背向) 明永陵全景(背向)

明永陵特點

  • 陵制的獨特
明永陵規模宏大,越制營建。在古代,陵園規模的大小,取決於陵園殿廡、明樓及寶城規制。按照禮制要求,後世的帝王陵墓不應在陵寢規制方面超越其前代帝王的陵寢。但明永陵的陵寢建築,如寶城、殿廡等卻在規模上超過了其前代獻、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僅比成祖的長陵略小一點。 [1] 
  • 設計的獨特
首先明永陵的方院和寶城之外,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其制“壯大,甃石之縝密精工,長陵規畫之心思不及也”。外羅城之內,左列神廚,右列神庫各五間,還仿照深宮永巷之制,建有東西長街。其二是祾恩殿的位置改變了過去各陵獨處一院的方式,而是設計在第二和第三進院落之間紅牆之間。其三是城台之下是個實體,不設陵寢門洞,在城台的左右兩側各設轉向礓礤,並且各設有白石門樓一座。其四是樓內的聖號碑造型獨特。其前七陵聖號碑的碑趺均為須彌座式,自上而下由上枋、皮線條、上梟、皮線條、束腰、皮線條、下梟、皮線條、下枋、圭角以及土襯石等部分組成,而永陵聖號碑的碑趺則是自上而下由上小下大九級平台組成。其中,上面八級台分別雕有圖案,從上面開始,第一、三、五、七四級台較矮,各雕寶珠和花卉。第二、四、六、八四級台略高,自上而下雕刻的圖案分別是雲龍(二龍戲珠、回首龍等)、祥雲、江牙(山)、海水。第九級台為素面,沒有任何雕飾。另外,祾恩殿、祾恩門御路石雕的左升龍、右降鳳的“龍鳳戲珠”圖案也都是其前各陵沒有的。 [1] 
  • 用料的獨特
前七陵的明樓在明朝時均為磚木結構(清朝乾隆時修繕改為條石發券結構),而永陵的明樓全為磚石結構,無片木寸板。即使是斗拱、霸王拳、匾額等造型比較複雜,通常都是用木料製作的構件,也是採用石雕。構件的外表則仿木結構油飾彩畫,所以,不僅美觀壯麗,而且堅固異常,以致當下樓體仍是明代的原構,且完好無損。 [1] 

明永陵文物遺存

明永陵神道區域

明永陵神道從長陵神道七空橋北向東北分出,長約1.5千米。途中建單空石橋一座,保存基本完好,寬12.5米,長21.5米,為磚券洞、石橋面。神功聖德碑,螭首龜趺,無字,碑趺下土襯石的上部除雕海水漩流外,四角分別雕魚、鱉、蝦、蟹水生四族。清乾隆年間修繕時,碑亭四壁也被拆除,改建為宇牆式。現存碑亭台基、石碑。台基邊長10.85米,高0.65米,四面各設垂帶式踏垛。亭前建並列單空石橋三座,制如前神道石橋,除右橋稍損外,橋身均大體完好。其中,中橋寬12.5米,長21.5米;側橋寬5.5米,長10米。神道石橋至外羅城門遺址間,存有神道路面,中部石條部分保存較好,兩側磚墁部分已不完整。 [4] 
神道區建築

明永陵第一進院落

明永陵陵宮朝向南偏西53°,佈局仿長陵而外多一道外羅城。外羅城城牆存遺址,遺址平面呈前方後圓形,面寬339米,進深最大尺度660米。城門內左右神廚、神庫已不存。陵宮牆經1955年修繕,保存完好,牆帽部分由琉璃瓦頂改為磚砌蓑衣頂。第一進院落前牆間為陵門,台基面寬26.2米,進深5.55米,高0.95米。陵門形制仿長陵陵門,但角科斗拱、額枋外端、平板枋外端及霸王拳等構件則採用石雕。陵門兩側原各設隨牆式掖門,現已封堵,砌為紅牆。 [4] 
明永陵外羅城陵門

明永陵第二進院落

第二進院落前牆間建祾恩門。祾恩門存台基,須彌座形制,明代舊制,四角石雕螭首保存完好。四面小螭首多殘壞,欄板望柱不存。台基前後設踏垛式台階三道,中路御路石雕,長6.4米,寬1.8米。其石質潔白,飾海水江芽、寶山、龍鳳和雲紋。祾恩門原制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台基兩側仍存有明代遺留的兩山柱礎石,台基中部有乾隆年間縮建的小台基,其上存柱礎石14塊,門砧石6塊,均完好無損,柱礎分佈顯示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祾恩門左右院牆及隨牆角門,現只存遺址。院內左右配殿各九間,現各存部分土襯石。神帛爐已不存。 [4] 
第二進院落建築

明永陵第三進院落

  • 祾恩殿
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祾恩殿。祾恩殿存台基及月台。月台前設三出踏跺式台階,左右翼也各出踏跺式台階。中路御路石雕同祾恩門,大小螭首、欄板望柱保存情況亦同祾恩門。祾恩殿原制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台基之上,存明代古鏡式柱礎石4塊,均為古鏡形制。台基中部有乾隆年間縮建的小台基,其上有排列整齊、完好無損的24塊柱礎石,柱礎分佈顯示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後設踏跺式台階一道,御路石雕紋飾同前。祾恩殿左右院牆及隨牆角門,也只存遺址。 [4] 
祾恩殿
  • 牌樓門及石供案
院內設置有二柱牌樓門(欞星門)和石供案(石五供)、石供器狀況同長陵,但石供器遺失一花瓶。現存花瓶無“回”紋,瓶腹兩側各雕獸頭及銜環,形制與前幾陵稍有不同。 [4] 
欞星門和石五供
  • 方城明樓及寶城寶頂
寶城、城台為明朝舊制,保存完好,城磚壘砌,垛牆均為花斑石組裝,宇牆磚砌。城台石刻須彌座,下設由條石墁成的月台。城台左右設登城石礓礤,均保存完整,但城台左右門樓及石門不存,門樓遺址處僅有門砧石和石門限。明樓也為明朝舊物,樓壁、券頂、台基、台階均保存完好,其檐椽、飛子、望板、檁、枋、斗拱、額枋、榜額等均為石雕,也完好無損,且有彩畫遺存。樓上匾額書“永陵”。樓內聖號碑完整保存,碑首、碑身形制同前諸陵,碑正面刻楷書“世宗肅皇帝之陵”。碑跌為上小下大的五級方台,上四級從上至下分別雕飾雙龍戲珠、雲、寶山、海浪紋。寶城之內,封土極滿,中部有上小下大圓柱形的“寶項”。
方城明樓及寶城寶頂

明永陵附屬建築

明永陵陵宮外附屬建築宰牲亭、神廚、神庫、祠祭署、朝房等無存,位置無考。神官監存監門、照壁及部分外圍監牆,監牆現為永陵村外牆。 [2] 

明永陵歷史文化

明永陵相關人物

  • 明世宗嘉靖皇帝
明世宗嘉靖皇帝名朱厚熜,明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初十日生於藩國安陸(今湖北鍾祥)。其父興獻王朱祐杬為明憲宗成化皇帝第四子,母妃蔣氏。因正德皇帝無子,遺詔遵“兄終弟及”的祖訓,由首輔楊廷和與張太后選定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入承大統。朱厚熜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嘉靖元年。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卒於北京乾清宮,終年60歲。諡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7] 
明世宗嘉靖皇帝畫像 明世宗嘉靖皇帝畫像
  • 祔葬皇后
祔葬明永陵皇后
皇后
皇后生平
皇后畫像
孝潔肅皇后
孝潔肅皇后陳氏,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北)人。父秀才陳萬言。明嘉靖元年(1522年)九月冊立為皇后,明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一日帝與後同坐,張、文二妃進茗,帝循視張妃手,陳後生氣,擲杯而起,世宗性嚴厲,亦大怒,陳後驚悸,墮胎致死。諡悼靈,葬昌平縣九龍山南之襖兒峪。明嘉靖十五年(1526年),禮部尚書夏言請改諡,乃改曰“孝潔”。明世宗卒,子穆宗朱載坖即位,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上尊諡曰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朝聖肅皇后,後遷葬永陵。
孝潔肅皇后畫像 孝潔肅皇后畫像
孝烈皇后
孝烈皇后方氏,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原為嬪,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張後廢,遂立為皇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發生宮女欲勒殺世宗之“壬寅宮變”,方皇后得知後速至,為帝解去繩索,故明世宗幸而未能致死。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皇后卒。明隆慶元年(1567年)上尊諡孝烈端順敏惠恭誠祗天衞聖皇后。祔葬永陵。
-
孝恪皇后
孝恪皇后杜氏,明穆宗生母,大興人,慶都伯杜林之女。明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嬪,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進封為妃。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十一日去世,葬金山。明穆宗即位,追封為皇太后,遷葬永陵。
孝恪皇后畫像 孝恪皇后畫像
參考資料: [1]  [8-10] 

明永陵學術研究

  • 明永陵的風水格局
從明永陵的風水格局看,明永陵背後的陽翠嶺自身發出的蟬翼砂山雖然都比較短,不能對穴形成抱合的拱衞之勢,但其左有饅頭山、蟒山、汗包山、蔣山等山脈為青龍,右有長陵後山、祥子嶺、大峪山、蘇山、襖兒峪等山脈為白虎,前有虎山為朱雀(朝山),則形成了“勢如仰掌,穴在中央”的完密的堂局。永陵的朝山是大紅門西側的虎山(西側一峯,但稍偏)。其龍砂是蟒山及汗包山等山脈,虎砂是天壽山西峯及祥子嶺、大峪山等山脈。對永陵的風水,《帝陵圖説》曾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天壽蕞爾之山,而猶有佳城若陽翠嶺者,非地靈之效順,世宗之睿鑑,其何以得之!” [1] 

明永陵文物價值

明永陵是明朝晚期的帝陵之一,也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帝陵之一。雖然永陵陵寢規制仿自長陵,但又有所變化。例如永陵比以前的明帝陵多了一道外羅城,且永陵的寶城、方城均以大塊的花斑石砌垛口,十分堅固,這也是此前的明帝陵無法比擬的。因此明永陵對於明代晚期陵制以及明清皇家陵寢規制的變遷具有相應的研究價值。 [1-2]  [3-4]  [12-13] 

明永陵文物保護

1955年,新中國對明永陵陵宮進行修繕。 [4] 
1961年,包含明永陵在內的明十三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1998年,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對明永陵進行了封閉式保護。 [3] 
當下,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會定期對包括明永陵在內的明十三陵未開放陵寢,進行古建築日常保養維護。 [6] 

明永陵旅遊信息

明永陵地理位置

明永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十八道嶺(陽翠嶺)南麓。 [3] 
明永陵在明十三陵中的位置 明永陵在明十三陵中的位置

明永陵開放時間

明永陵暫未對外開放。 [3]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