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陵南城址

鎖定
永陵南城址,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南面,是漢朝至魏晉時期的遺址,漢代時為玄菟郡的治所。 [2-3] 
永陵南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110米,南北現殘長150米。城址保存狀況較好,城內堆積可分為6個文化層,5個大的文化期,遺存豐富,對研究漢代文化與髙句麗文化淵源具有重要意義,在研究東北地方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3] 
2013年5月,永陵南城址被中華人民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永陵南城址
地理位置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南面
所處時代
漢至魏晉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87-1-087

永陵南城址歷史沿革

永陵南城址是漢武帝設立玄菟郡時的一個下屬縣的縣治所在地。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玄菟郡第一次西遷於此,這裏便升格為郡治所在地。 [2]  [3]  [4] 
永陵南城址 永陵南城址
2004年至2008年,李新全和考古隊員在永陵南城址進行了5年的連續考古發掘。 [2]  [3] 

永陵南城址遺址特點

綜述
永陵南城址挖掘現場俯瞰 永陵南城址挖掘現場俯瞰
永陵南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110米,南北現殘長150米(其中東牆殘80米,南牆長110米,西牆殘長150米,北牆已經被大水沖毀無存),城址方向北偏東5°。發現門址2處,一處位於東城牆北段,為城址的東門。另一處位於西城牆南段,為城址的西門。在西門左側有一凸出牆體的夯土建築,與牆體相連,是城址的制高點,推測為拱衞西門的馬面,也是成守該城的晾望處所。 [2]  [3] 
文化層
永陵南城址保存狀況較好,城內堆積可分為6個文化層,5個大的文化期。 [2]  [3] 
一期文化位於第六文化層,遺存分佈較少,推測為短期活動遺留,可追溯到青銅時代晚期。 [2]  [3] 
二期文化位於第五文化層,年代為西漢中晚期,城牆的解剖分析發現,這一時期是城牆始築年代。 [2]  [3] 
三期文化位於第四文化層,發現了3處大型建築基址,為南北分佈的3組院落址,年代為東漢時期。
大型建築址:編號為J2,開口於第三層下,被J1疊壓。平面呈長方形,系高台建築。整個建築坐落在一個夯土台上,夯土顏色為黃色,質地較硬,有明顯的分層。由於歷代破壞,整個範圍不是很清楚。夯土台上共發現4排柱礎,保存完好的一排有7個柱礎,柱礎間隔1.1米左右,所選的石料都是易風化的岩石,雖在一排,由於破壞及風化,高低不平。都是埋於夯土裏,推測應為暗礎。J2長13.6米,寬8.5米,黃土牆寬1.1米,南牆中部偏西有3塊立石,立石長1.2米,寬0.2米,可能是通向J2的台階。散水:共發現6段。5處是用河卵石鋪砌而成,另1處用碎瓦立置而成,寬大約60~70釐米。都是嵌在黃土裏,兩邊用平整的石塊或碎瓦鑲邊。路面鋪砌規整。 [2]  [3] 
四期文化位於第三文化層,是城址最為繁榮的時期,留下大量遺存,遺存早段屬於漢末公孫氏時期,晚期為三燕及古遼東部族割據混戰時期。
大型建築(J3)遺蹟,從發現的遺蹟來看,集中分佈在城址的東南部,發現的陶器、鐵器等幾乎都出在這一區域四期的房址一般都為半地穴式,坑有兩種形制:一種為土槽式煙道,設有兩條或三條煙道,上覆石板,一般設北坑,並在灶旁設有灶台,出土遺物有陶壺、陶罐、石珠、鐵誕、銅鱗等。這種形制房址主要分佈於城內東南部,此外在北部也少有分佈:一種為石板立砌的煙道,設有兩條或三條煙道,上覆石板,一般設東坑或南坑,出土遺物有陶罐、陶壺、陶甕、銅鏈、鐵器等。這種形制房址主要分佈於城內東南部。根據兩種不同形制房址內出土的遺物分析,用石板立砌煙道的房址要晚於土槽煙道的房址。也就是説前者屬於四期早段,後者屬於四期晚段。
灰坑發現12個。平面形狀有圓角方形、圓形、橢圓形等。其中H14和H15出土遺物較豐富,而且重要。在H14中出土的陶器壁上豎排陰刻文字。
五期文化位於第二文化層,出土了大量遼金時期文物,但是沒有修建城池,只是一處聚落址,發現若干白灰池子、窖穴和灰坑等,生活遺蹟有房址。 [2]  [3] 

永陵南城址文物遺存

綜述
永陵南城址現場 永陵南城址現場
永陵南城址發現了大量漢、魏晉、遼等各時期的遺蹟,出土有大量的筒、板瓦殘片和大量的生活器皿、鐵製工具、兵器及銅器、貨幣等珍貴的文物。 [2] 
一期文化遺存
一期遺存僅有零星分佈的陶器,未見有遺蹟現象。陶器的器形有蒂、罐、缽。 [2]  [3] 
二期文化遺存
二期出土的建築構件主要有板瓦、筒瓦、雲紋瓦當;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還有鐵銅器等生活用具。 [2]  [3] 
三期文化遺存
永陵南城址出土陶罐 永陵南城址出土陶罐
三期出土遺存比較豐富,主要有板瓦、筒瓦、瓦當、瓦釘等;出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還有印模等。
出土於二期文化的錢模是一件殘件。結合歷史文獻考證,這個錢模為王莽時期用於鑄造五銖錢的。錢模保留下來是古錢的背面,沒有文字,不然還可以知道更為準確的年代。 [2]  [3] 
四期文化遺存
永陵南城址出土千秋萬歲瓦當 永陵南城址出土千秋萬歲瓦當
四期夯土台上發現了排列整齊的柱礎石和用河卵石鋪翻的散水以及建築周圍散落大量板瓦和簡瓦,瓦當主要為彩繪四界格蓮花紋瓦當和篆書“千秋萬歲瓦當。板瓦為泥質紅陶和泥質灰陶等,簡瓦多為泥質灰陶。四期晚段城內發現的遺存主要是高句麗和鮮卑的生活遺蹟和遺物。地層出土遺物有陶器、鐵器、銅器及建築構件等。陶器有陶壺、陶罐、陶盆等。鐵器有鐵鉞、鐵釘、鐵帶扣、鐵門樞套、鐵鏟等,銅器有銅錢、銅帶鈎、銅飾件等。 [2]  [3]  [4] 
五期文化遺存
五期出土的東西也都是一些建築構件、磚瓦等。 [2]  [3] 

永陵南城址研究價值

永陵南城址是始建於西漢時期,後來又經過兩次補築。西漢時期大量遺蹟遺物的發現,為確定該城址是漢武帝時期所設的高句麗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對研究漢代文化與髙句麗文化淵源具有重要意義,在研究東北地方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  [3] 

永陵南城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永陵南城址被中華人民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永陵南城址旅遊信息

永陵南城址地理位置

永陵南城址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南面。

永陵南城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永陵南城址,路程約19.6千米,用時約28分鐘。
參考資料
  • 1.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19]
  • 2.    郭平.撫順永陵南城址考古發現進一步印證—— 漢武帝將遼東邊塞向北推移[N].遼寧日報,2021,12:014.
  • 3.    吳炎亮.遼海記憶 遼寧考古六十年重要發現 1954-2014[M]:遼寧人民出版社,2014:197.
  • 4.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遼西地區東晉十六國時期都城文化研究[M]:遼寧人民出版社,20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