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豐鎮

(湖南雙峯縣永豐鎮)

鎖定
永豐鎮位於雙峯縣中部,跨湄水下游兩岸,東倚長潭株“金三角”,南臨衡郴“彈性地帶”,西承邵陽,北與婁底呼應。土地總面積82.66平方千米(2017年),轄56個村、11個居委會,589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13911人(2017年)。有耕地2343公頃,其中水田1874公頃。湄水從南入境,曲折向北流經鎮區,注入測水。兩岸為廣平的沃土良田,歷為農業發展的黃金寶地,主產糧食、生豬、蔬菜、鮮魚、辣椒、辣醬、皮豆腐、藥材、水果,養殖業居全市10強鄉鎮第四位,林業成為全區“千元山”建設樣板。
2019年9月24日,永豐鎮(永豐辣醬)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1] 
中文名
永豐鎮
外文名
YongFeng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雙峯縣
面    積
82.66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56個村、11個居委會
電話區號
0738
郵政區碼
417700
人口數量
113911人(2017年) [2] 
車牌代碼
湘K

永豐鎮概況

·雙峯縣永豐鎮 (湖南省 婁底市)
·面積:82.66平方千米(2017年)
·經度:112° 10′東
·緯度:27° 27′北
·海拔:98 m
·人口: 113911人(2017年)
·郵編:417700
·電話區號:0738

永豐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永豐鎮轄:五里、光輝、城中、天青、文星、復興、和塘、城關、城北、城西、園藝11個社區居委會;諸家侖、紅旗、顏家、鏡坪、一心、炭山、黃家、馬段、檀山、金山、四安、土橋壠、桑園、桃樹、馬山、新龍、東華、東塘、銀星、洪殿、福壽、峽龍、高託、楊柳、茅坪、橫塘、定源、南岸、磨石衝、楊樹、聯陽、楊村、毛塘、泥灣、月龍、定勝、松坪、風江、金田、源石、白楊、青杉、城坪、五四、光彩、石坪、紅 荷、磨刀、西衝、紹塘、井灣、犁頭、元宵、煙灣、何家嶺、洋荊56個村委會。
總人口88040人, 男44684人, 女43356人, 家庭户户數25645户, 家庭户總人口(總)86711人, 家庭户男43753人, 家庭户女42958人, 0-14歲(總)19485人,14歲男10239人,14歲女9246人,64歲(總)6224人,15-64歲男31413人,15-64歲女30832人,65歲及以上(總)6310人,65歲及以上男3032人,65歲及以上女3278人,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8926人。
截至2017年,總人口113911人(2017年) [2] 

永豐鎮古鎮來源

關聖廟 關聖廟
據《雙峯春秋》載:唐開元四年(716),建有關聖殿,人口逐漸聚居。明萬曆年間更名為永豐鎮。清康熙三十年(1691),湘鄉至寶慶設驛站十六鋪,永豐鋪次第十。乾隆三年(1738),湘鄉縣丞駐永豐。咸豐三年(1853),成立中裏團防局於永豐(設永清閣)。1951年8月建立雙峯縣,從此永豐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永豐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雙峯,有着悠久的歷史。論其歷史沿革,恐怕一下子説不清楚。據《雙峯縣誌》載:“古屬九州之一的荊州;春秋戰國時屬楚;秦屬湘南縣,歸長沙郡治;西漢時部分屬連道,部分屬湘南縣;東漢時分屬長沙郡連道和零陵郡湘鄉縣;南朝屬湘鄉縣。以後作為湘鄉的一部分,隨其歸屬變更而變更”。但不管怎麼變更,永豐都是這塊古老地盤的政治中心。
永豐記憶 據老輩人回憶,上世紀初開始直至解放後的六十年代,永豐已曾是一座擁有多座古塔,十九座廟宇、殿堂,天地人和四總一家園的古鎮。
那時的永豐,交通以水路為主,遠航的商船在此啓航或歸來,各碼頭泊滿了木船。湄水河畔,天青總(今天青街)、地靈總(今文星街一部分)、長生總(五里牌)、人壽總(今人壽路)及和風總(今和塘街)裏的客棧和各式商鋪迎送着南來北往的過客,臨河的吊腳樓上,常有年輕的媳婦或閨女含情目送男人或情哥啓航或歸來。
湄水河畔的惜字塔
元霄觀花燈,端午划龍舟,還有隔三差五的趕集,小鎮吸引着四里八鄉的男女老少;一到夏天,楊泗廟(今雙峯賓館前坪)前的河灘上,便有不少人家到這裏曬辣醬,對岸和風總街尾,則有幾家船廠,出廠的新船便也會側卧於河邊的大石頭上曝曬、上桐油。這時的湄水兩岸,一邊是一缽缽的曬得黝紅黝紅的辣醬,一邊是一條條刷得油亮油亮的木船,一到傍晚,不時有收醬的婦女和油船的工匠之間的陣陣山歌傳來,瀰漫於小鎮上空。
還有中秋夜的賞月、燒寶塔,九九重陽的登文塔……
一幅多美的古鎮風情畫啊!
修正圖片 修正圖片
古鎮最具風情的還要數文塔和關聖殿,其中的文塔,系鄉人為振興邑內文風,於同冶二年集資修建,與雙峯書院遙相呼應。文塔建成當年,荷塘二十四都就出了八個秀才,後來,又出舉人、進士多人。
縣文聯前主席朱劍宇是這樣描述他當年所見到的文塔的:“文塔立於鎮東南的塔山頂上。七層八角, 層層角角的飛檐下, 都掛有一隻精巧的銅鈴。有風吹來, 五十六隻銅鈴便丁零丁零一片。鈴聲還邀動住在塔裏的鳥兒, 一道迴繞在縣城上空, 久久不散。每當這時, 鎮裏的大人小孩, 總會翹首追望, 那份欣慰, 那份怡然, 便在一個個臉上溢開。人們以為, 莫看是解放後才置的新縣, 比起其他老縣, 這永豐也是有根有底的古鎮, 立為縣城並不遜色。”
關聖殿則是古鎮的又一驕傲,是一座頗具規模、典型傳統風格的殿堂,是永豐眾多殿堂、廟宇的代表作。永豐人民民間有傳説,當年吳三桂帶兵打仗經過永豐時,已成敗局,晚上,宿在殿內的吳三桂做了一個夢,夢中關公教給他一套戰術,第二天,吳三桂運用關公賜給的戰術,挽回定局,打了個大勝仗。為了報恩,吳三桂到鎮上一家銅匠鋪打了一對銅仙鶴,獻給關聖殿,供奉在關帝塑像兩旁。這對銅仙鶴收藏在省博物館。
令人痛惜的是,這兩座極具文物價值的古建築都毀於那個文化大革命“史無前例”的年代。這讓很多永豐人,特別是文化人痛心疾首!(長生總)劉氏老中醫劉智慧説:“文化大革命毀壞了雙峯人民先輩名勝古蹟,太可惜了”;家曾住人壽路新碼頭,在永豐土生土長的著名畫家黃定初和原籍邵陽,在永豐生活了40餘年的著名作家朱劍宇都曾這樣説:“永豐如果不毀了文塔、關聖殿、雙峯書院,不改造幾條老街,保留吊腳樓,絕對不會比鳳凰差。”
在湘中地區,民間上了年紀的老人至今還記得一句古話:九九八十一峒到川貴。這話是指古時,從湘鄉到四川貴州的驛道,要經過八十一道關卡(峒,指關隘、山卡)。而根據我調查考證,這八十一峒的第一“峒”,就在湘鄉湧口與我縣鈴子山地段。因為在古代,通商通郵、人員流動、文化交流,只有兩種方式,一是水路,二是陸路,當年湘中地區與外界交流,兩者兼有,往東、北方向,以水路為主,從測水、江口入漣水,近可達湘潭、長沙,遠可至武漢、上海;因船行至永豐,便再無法前行,若往西、南,就只有走陸路了。境內最主要的驛道,便是從湧口入境,至永豐、青樹坪、出界嶺,達寶慶(今邵陽),從寶慶便可再往西南各省。當年的這條古驛道便是今日的320國道。由此就可以定論,雙峯是古代由湘中通往川貴的第一關,是華中南通往大西南的門户之一。
永豐乃至整個雙峯就處在於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公路發達以前的水運年代,永豐鎮自古處於漣水水系支流可通航線的最末端。千百年來,由於水路航運的繁榮,境內盛產的煤炭、石膏、茶葉、辣椒、藥材、大豆等,便從永豐、洋潭等碼頭起航運往湘鄉、湘潭、長沙、武漢,以至更遠的上海、寧波等地,外地的大米、布匹、糖果、鹽等也通過這條水路運了進來。由於商船行至永豐老橋的鯉魚井碼頭,再也不能前往,永豐於是成了湄水——側水——漣水——湘江——長江水路沿線中最後的商貿集散地,是通往大西南的第一站。
那時的永豐,還是湘西南通往五嶽之一南嶽衡山的必經之路,每年的農曆七至九月,寶慶、祁陽、城步、綏寧、安化等地去南嶽晉香的香客,從驛道入境,在五里牌分路,由便道進入永豐,沿天青、地靈、長生、人壽四總而下,經定勝橋(今老橋)進入和風總,再經顏家巷、扶稼堂(今三中)、過路塘、沙田、石橋上、娘娘殿、沙子塘翻越黃巢山,再經井字、攸永、石地方往衡山。
據説永豐最初開埠,除了是水路運輸的最後一站,需形成一個商貿集散地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永豐也是各路香客由官道進入便道的第一站,經過長途跋涉的香客亟需歇息休整、燒香拜佛,長生總看病,於是客棧、廟宇、香鋪應運而生。至建國初期,整個永豐鎮雖然只有2000餘人,400多户人家,但各種商鋪就達200多家,其中客棧、藥鋪、醫館、香鋪各有10多家,廟宇、殿堂達近20座。
每年的七八九三個月,各路香客接踵而至湧入永豐,客棧、香鋪生意興隆,藥鋪、醫館排隊看病,廟宇、殿堂香火不斷,香客們誦唱的《拜香歌》,飄溢於三街四總、廟宇殿堂的上空。
在通商的同時,長江中下游各省豐富的民居、建築、橋樑、服飾、語言、飲食等各種文化也被不斷引進,於是,湘鄉一帶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即不斷引入的江南文化(古越文化)和原住民傳統的楚文化,及西南文化(古巴文化)的滲入,使多種文化相匯交融。這種現象以古鎮永豐尤為明顯,保留至今,例如雙峯的橋樑,既有江南的石拱橋、石板橋,也有大西南的風雨橋,最為奇特的現象是,永豐老橋,古名定勝橋,曾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風格的石拱橋,而僅數里以外的月龍橋、福壽橋等,則是地道的西南地區的風雨橋,由此往南,是石牛山區,也曾有橋亭風雨橋等,往北,則全是石拱橋或石板橋;建築上,既有江南風格的磚木結構庭院式建築,也有湘西傳統的吊腳樓和木板房。和塘街臨河一側還殘留着木質結構的吊腳樓,石牛山區也還保留有木板房;語言上,雙峯方言中有些字(詞)發音既和廣東、廣西、四川等華南、西南語系話相同,同時又有不少字(詞)與上海話等江南語系同音。
我土生土長在這座古鎮,已40多年了,其中大部分時光是在老街和塘街中的那弄祖屋度過的。
和塘街依湄水而建,最初是些小商鋪、客棧、作坊,房屋大多為青磚和土磚而建,為防洪水,下半部為青磚,上半部為土磚,靠河一側是木質的吊腳樓,街中是青石板路。小時候,爺爺經常給我翻古、講白(念po)話(永豐人把講述過去親歷的事情稱為翻古,將聽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叫作講白話),爺爺講過與永豐無關的三國、薛雲貴、趙癩頭;也講了曾經永豐而過的吳三桂、太平軍、北伐軍、日本鬼子、廣西糧子(白崇禧軍隊)、解放軍;講過定勝橋、關聖殿、祖師殿;講過楊家大伯、璇保長;講過湄水河裏來來往往的駕船佬;講過老橋上面新碼頭河中的古井;講過天、地、人、和四條老街和永豐鎮中醫如何一絕……
我10歲那年,83歲的爺爺過世了。之前幾年,爺爺他還中風癱瘓了一年多年,不能説話,他給我翻古、講白話的時候,是在我九歲以前。如今,那些古事、白話在我腦海裏已變得依稀、遙遠,天地人和四條老街也變了模樣,只有湄水河中的這口古井還在。後來請劉神威傳人劉氏專業中醫按摩、針灸、加中草藥治癒,可中醫特色算中國一絕。
湄水河中的古井
永豐自古有兩大名吃,一是永豐辣醬,二是皮豆腐。辣醬當年被曾國藩帶進宮中進貢給西太后品嚐過,豆腐則受到過微服巡訪江南時到五里牌的乾隆皇帝的稱讚。聽祖輩講,這兩樣東西之所以出名,都是因為水質好,這水便是取自河中的這口古井。當年曾國藩帶進宮裏做貢品的辣醬就產自人壽巷的老店“蔡廣祥”。這樣算來,古井至少也有兩百多年了。我爺爺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一直在人壽巷對岸的和風總開豆腐店,用的也是河中的井水,加上嚴謹的工藝,祖父的豆腐曾遠近聞名,連數里之外的扶稼堂的大財主朱修也隔不上三五日就要使喚廚人來我家揀豆腐,“龔福和”也就成了當年小鎮的老字號招牌。
如今,小鎮的居民已用上自來水10餘年了,即便去河中井裏挑水洗菜的人自然少了,去井邊的也都是人壽巷的人。直到有一天,家裏要曬制辣醬,母親突然對我説:“你到對河井裏去挑擔水來,自來水曬的辣醬不好吃。”
古鎮的傳統系列小吃也很有特色。以永豐辣醬為代表的其他傳統小吃,如豆腐乾、黴豆腐、豆豉、幹鹽椒、幹鹽姜、幹豆角等等,及五花八門的罈子菜,自古以來是永豐民間飯桌上常見的菜餚,經過人們長期的加工泡製,已形成獨特的風味,深得人們喜愛。
永豐辣醬 永豐辣醬
小時候,一因家庭拮据,二因挑食,造成我食量很小、體弱肌瘦,母親很是心痛,常常從牀頭那兩個分別裝着她曬制或醃製的辣醬和豆豉,用幹荷葉和麻線裹紮得嚴嚴實實的陶罈子裏,夾出一小撮辣醬或豆豉,用一小半調羹豬油炒老,端到我的面前。只有在這個時候,在母親的守候和永豐辣醬或豆豉散發出的那股特有的香味中,我才會美美的吃上兩碗飯。
吃飽了,我就又能美美地去上學,放學後和小夥伴下河摸螃蟹,上樹捉知了,去郊外打野仗;元宵夜去街上觀人山人海中的花燈;端午日到河邊看擂鼓吶喊時的龍舟……
後來,我長大了,不用只有靠辣醬或豆豉才能吃下飯了,我家和街中其他的老鋪面,獸頭牆,石板路,也逐一被拆除,改造成了一弄弄樓房,我也在我家的樓房上娶來了新娘,生下了兒子。再後來,兒子也慢慢長大了,兒子也娶了新娘……
典故傳説:永豐為什麼叫永豐?
三聖母會情郎 三聖母會情郎
永豐鎮原名:定勝鎮!後為何改成永豐鎮呢?永豐鎮有神奇的故事。傳説玉帝外孫女三聖母下凡和劉彥昌結為夫婦。每天雲遊人間寶地,不知不覺來到湘鄉縣湘邵驛站五里牌,正趕上老百姓都忙着曬辣醬,他們看着這紅糊糊的東西特別香,就不由自主用指頭沾了一點點放嘴裏香甜爽口,小兩口就住着不想回家了!也在這裏開起了一個叫永豐辣醬買賣,生意越來越紅火,暢銷市場,供不應求!後來由於劉彥昌要去京城趕考,小夫妻在定勝橋吻別(後:改名永豐橋)!再後來三聖母被天兵天將抓走了壓在華山底下黑雲洞;可這辣醬只要貼着永豐牌子的就特別暢銷,為了紀念三聖母,老百姓就習慣叫這一座古鎮為永豐鎮! 三聖母和劉彥昌離開這一塊寶地幾千年了,可這個故事經久流傳,這永豐辣醬早已馳名中外!

永豐鎮獲得榮譽

2019年9月24日,永豐鎮(永豐辣醬)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