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濟縣

(唐代古縣)

鎖定
唐朝大曆七年(772年),分臨清縣南部建永濟縣,因其西臨永濟渠而得名,屬貝州。治所在原臨清縣張橋店(今屬河北臨西縣)。宋朝熙寧五年(1072年)永濟縣併入館陶縣(時館陶縣治所在今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館陶古城)。
中文名
永濟縣
簡    介
唐宋古縣
建立時間
772年
今    屬
山東冠縣 [1] 
得名原因
因其西臨永濟渠
唐朝(618-907年),州郡之上增設道,始分全國為10道,622年置毛州,627年廢州為縣,大曆七年(公元772年)館陶縣曾改名永濟縣,不久又復為館陶縣。宋建隆四年(公元962年)修永濟渠,於963年從館陶縣分置永濟縣。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降為鎮併入館陶縣。後不復置。
永濟縣治在今冠縣北館陶鎮。《元和郡縣誌》中記載:“於張橋行市置,西並永濟渠,故以為名。永濟渠,在縣西郭內。”永濟縣有城有郭,規模或許較大,似乎僭越超出縣制,這也正彰顯田承嗣和唐政府分庭抗禮並與皇家結為兒女親家的地位。
關於永濟縣城地望的記載比較多,但大多史學家或出於嚴謹而欲説還休,半遮半掩,語焉不詳。
《舊唐書·代宗紀》載:“大曆七年(772年)春,以貝州臨清縣之張橋店置永濟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四·山東五》載:“永濟城在州(臨清)西南。”1931年版《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永濟縣,唐置,宋省,故治在今山東臨清縣南。”1936版《館陶縣誌》説:“唐書地理志永濟縣今館陶縣境。”1988年版《辭源》載:“永濟,縣名。唐析臨清縣置永濟縣,以西臨永濟渠而得名。五代,晉王李存勖自臨清屯兵永濟,即此。故地在今山東省臨清縣南。”1995年版《中國歷史地名辭典》載:“永濟縣,唐大曆七年分臨清縣置,治所在今山東冠縣北。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併入館陶縣。”等等。
有些記載指向明確。1936版《館陶縣誌》最為詳細:“永濟縣故城,即今縣治(民國治冠縣北館陶),本為臨清張橋店,唐大曆七年析置。”當然這條記錄源於《新山東通志》。1999年版《辭海》載:“永濟,古縣名,唐大曆七年(772年)分臨清縣置。以西濱永濟渠得名。治今山東冠縣北北館陶。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為鎮,隸臨清縣。”
葉圭綬是清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道光年間曾在館陶縣(治今冠縣北館陶)任職幕僚,在這裏生活的幾年間,對永濟縣地望做過專門考察,在其《續山東考古錄》認為:“永濟渠即今衞河,在(清館陶城)西門外五里。”“(唐宋)永濟縣(治)即今(清館陶)縣治(位於冠縣北館陶)。”
其實關於永濟縣城的記載,最早最權威的莫過於成書於813年的《元和郡縣圖志》。書中記載:“永濟縣東北至州110裏。”這裏的“州”即時所屬的“貝州”,址在今河北清河縣西北舊城村。按今地圖標示,北館陶城至清河縣西(故城),直線距離約為50公里。到宋時永濟縣已屬魏州,《太平寰宇記54卷·河北道三》魏州條目:“永濟縣。北九十里,元四鄉。”此處標明,永濟縣城在魏州北90裏,北宋時魏州在今河北大名東北大街鄉,這也從側面證實了永濟縣城在北館陶城的事實。
近年來,原永濟縣域內陸續出土的墓誌銘使永濟縣地望考證有了質的飛躍。2010年秋,在河北館陶縣王二廂村南磚廠起土坑中發現了《唐故劉公墓誌銘》,這是一盒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埋葬的劉公筠與其妻子的合葬墓誌銘,其中記載志主與其妻子“於元和十五年合葬於永濟縣西北卄裏賈村原”,表明唐元和時今館陶縣王二廂村南磚廠一帶即為唐永濟縣賈村,此地位於永濟縣西北,今此地距離東南冠縣北館陶鎮駐地約10公里。
無獨有偶,2020年12月,冠縣水利部門對北館陶鎮至清水鎮間東西方向青年渠進行清理,在4—5米深的渠底出土一盒墓誌銘,系兩塊青磚黑墨質磚銘,字跡尚屬清晰,其地望描述中有“今為貝州永濟縣東一十八里”之字樣。兩塊唐代墓誌銘較之於永濟縣一則西北10公里、一則東9公里,進一步佐證了唐永濟縣治在冠縣北館陶城一帶的觀點。
永濟縣以縣城西臨永濟渠而得名,在歷史上新舊《館陶縣誌》均指向北館陶即唐宋故永濟縣城,北館陶就是永濟縣城,直至宋熙寧五年(1072年)降永濟縣為鎮併入館陶縣後,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僅僅50餘年後的金初就又成為了館陶縣城。
權威資料和多塊出土的墓誌銘都給出一致答案,永濟縣治所就是現在冠縣北館陶鎮政府駐地。今北館陶故城是山東省文保單位,修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城呈正方形,周圍五里十三步,牆高二丈五尺,外有護城河,河深寬均為二丈。當時共有四個城門,東為樂豐門,南為明遠門,西為臨津門,北為通都門。至今還保留着西北、東北、東南三個老城牆角。這是館陶縣治的遺存,也是永濟縣治的印記。
永濟縣大致位於今臨清市、臨西縣南部,冠縣、館陶縣北部,具體情況又是如何呢?
永濟縣下轄4個鄉,亦見於《元和郡縣圖志》:“永濟縣,緊,四。東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貝邱縣地,臨清縣之南偏。”“緊”是永濟縣的等級。京都所在之地為赤縣,靠近京都之縣為畿縣,其餘諸縣則按地理條件優劣、人口多寡劃分為望、緊、上、中、下五等。
著錄中所言“四”,指永濟縣下轄四個鄉,但並未言明四鄉之名。幸運的是,民國至今在漳衞河沿岸出土的十餘塊墓誌中,有幾塊詳細記錄了四鄉的地望和名字,填補了史書記載的缺憾。
永濟縣的北部有白水鄉。2016年3月在今河北館陶縣山才村衞運河主流西側出土《唐故滎陽郡河南府於夫人墓誌銘並序》,記載有“以鹹通十一年正月廿日祔葬於永濟縣白水鄉山才村先塋之禮也。”志主卒於唐鹹通九年(868年)三月十七日,其妻卒於唐大和九年(835年)正月十七日,合葬於鹹通十一年(870年)正月廿日。不難發現,白水鄉為永濟縣四鄉之一。
永濟縣的中部有栢社鄉。2015年9月,臨清市煙店鎮王莊村以北長順渠出土了五代後唐時期租庸使孔謙的家族墓,其父孔昉、其弟孔立的墓誌銘現由臨清市博物館收藏。其中孔昉夫婦《大唐故魯國郡孔府君樂安郡孫氏夫人合祔墓誌銘》顯示,孔昉“以大順二年(891年)五月十八日寢疾,終於永濟縣私舍,享年四十有六,葬於貝州永濟縣栢社鄉西林村。”這表明地處省道323線,冠縣和臨清市交界的煙店鎮王莊村當時屬“永濟縣栢社鄉西林村”。
永濟縣的西部有太平鄉。1991年5月15日,河北邱縣梁二莊鄉靳興平村村民在村南挖土時挖出唐代及五代漢潘公墓誌銘並序兩盒。其一為《唐故滎陽潘府君墓記並序》,文中載:“大中三年(849年)二月十七日,定塋永濟縣西北界八里太平鄉孟柤村。”該家族墓誌銘表明地處館陶縣和邱縣交界的靳興平村在唐、五代時屬“永濟縣西北界八里太平鄉孟柤村”。
永濟縣的東北部有貝丘鄉。今臨清市城區南部,漢隋間即為貝丘縣地域。民國《臨清縣誌》載有該時期收藏於臨清城南三里莊趙子壽處的《大唐劉處士夫人安定梁氏墓誌銘》,其表明該墓位於“永濟縣貝丘鄉南蘇孟村”,“劉處士惜未詳何名,夫人氏族墓銘雖詳史亦難徵”,但“其在本邑(臨清)無疑,又葬以大中三年(849年)”。這表明,今臨清市南部城區尚屬於永濟縣範圍,有貝丘鄉。
由於缺乏詳盡的記載,其規模、邊界難以考證,一直成為研究者的憾事。從《元和郡縣圖志》永濟縣“本漢貝邱縣地,臨清縣之南偏”,以及《臨清縣誌》“以臨清縣張橋店置永濟縣”來看,可以推斷其主體大致由原貝丘縣、唐臨清縣部分地域組成,大體轄域或為今臨清市、臨西縣、冠縣、館陶縣、邱縣等地的部分地域。
關於永濟縣的南部界,2008年今冠縣東古城鎮宋莊出土唐《賈府君墓誌銘》記載,墓地在“莊(唐時未知其名)西北二百步,東至冠氏界,北至永濟界渠”。此墓葬於“大梁國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據此可以斷定,今宋莊村當為永濟縣南界。
另外,據《館陶縣誌》(1736年版)段君墓誌銘載:“……以建中四年(783年),歲次癸亥三月戊申朔十一日,終於私第。嗣子堅,卜其年三月二十日丁酉祔永濟縣之西南禮也……”對於此河北省臨西縣歷史文化研究者楊遵義認為,此墓或在今館陶縣北部木官莊村一帶,地處永濟縣西南方,與宋莊墓同在永濟縣南部邊界附近。
其他邊界的確定,圍繞宋莊出土唐賈府君墓誌、臨清南三里莊唐劉處士夫人安定梁氏墓誌、館陶縣山才村唐於夫人墓誌、邱縣靳興平村唐潘公墓誌等,從其出土的位置、志文地域記載等信息綜合分析,永濟縣東界至少在臨清三里莊—煙店鎮王莊—冠縣宋莊線以東南;北界至少在臨清三里莊—館陶縣山才村線以北;西界至少在邱縣靳興平村西北8裏。
綜合以上信息,並結合唐代位於貝州最南端,宋代後歸屬館陶縣、臨清縣的地理特點,參考唐、五代和北宋行政區劃,以及館陶臨清、冠縣、邱縣等地域變化沿革之趨勢,永濟縣當為西南至東北狹長,東西百里、南北五十餘里的地貌,範圍包括今臨清市東南部,冠縣西北部,河北省臨西縣南部、館陶縣東北部、邱縣東南部,在唐宋時期絕對是一座土地廣袤的大縣。
《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完成。書中記載:“永濟,上,本隸貝州,大曆七年,田承嗣析魏州之臨清置。天佑三年(906年)來屬。”宋王溥撰《唐會要》卷七十“量户口定州縣等第例”武德令:“户五千以上為上縣。”“至開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以上為上縣。”由此來看,永濟縣當屬上縣行列。有考證認為“唐代一户平均6人”,據此看來唐朝時永濟縣人口約3.6萬人,這也符合其地處大運河要道的經濟繁榮實際情況。
歷經五代,進入大宋一朝,據《太平寰宇記》54卷·河北道三魏州條目記載:“永濟縣。北九十里,元四鄉。”此時永濟縣或仍轄栢社鄉等四鄉,或表明其規模較之唐時相對穩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