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昌縣

(甘肅省金昌市下轄縣)

鎖定
永昌縣,甘肅省金昌市轄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地處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緣,東鄰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與肅南接壤,境南為祁連山,境北為龍首山,地處中緯度,深居內陸,屬中温帶大陸性乾旱氣候,總面積7439.27平方千米。 [15]  [19]  [22]  截至2024年,全縣下轄9個鎮、1個鄉。 [22]  截至2022年底,全縣常住人口17.29萬人。 [22]  [25-26] 
以“永昌”命名的行政區域建制最早見於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當時稱“永昌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金山之陽永昌王署置永昌衞。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衞為縣,取“永遠昌盛”意而名之。縣城位於祁連山系照面山和龍首山系武當山之間的狹長平原地帶,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永昌鐘鼓樓和漢明長城及沿線城障、烽燧,遺留眾多的文化遺蹟和豐富的人文景觀。 [23]  2016年12月,被命名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2]  2018年10月10日,甘肅省政府批准永昌縣退出貧困縣。 [3]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4] 
2022年,永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 [25] 
中文名
永昌縣
外文名
Yongchang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6203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甘肅省金昌市
地理位置
甘肅省西北部
面    積
7439.27 km²
下轄地區
9鎮、1鄉
政府駐地
城關鎮
電話區號
0935
郵政編碼
7372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17.29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驪靬城
鐘鼓樓
聖容寺塔等
機    場
金昌機場
火車站
金昌火車站
車牌代碼
甘C
地區生產總值
112.84 億元(2022年)

永昌縣歷史沿革

永昌武當山 永昌武當山
據境內發掘的石犁和鴛鴦池、毛卜喇、水磨關、二壩、九壩、亂墩子灘、九個井等20多處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和大量文物考證,在距今萬年前到4000年前後原始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早期,人類就在今永昌縣境西大河和東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商周時為西戎牧地,春秋戰國至秦時為月氏諸族牧地。
西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頓單于遣右賢王逐走月氏,遂為匈奴右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兵河西,逾焉支山,擊敗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郡。10年後為打通西域,隔絕南羌與匈奴,又將二郡分為武威、酒泉、張掖、敦煌4郡,縣地分屬武威郡和張掖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國分為13州,今永昌縣境先後置4縣,即武威郡所屬鸞鳥縣,張掖郡所屬番禾、驪靬、顯美縣。
三國魏至西晉,永昌為番禾、顯美、驪靬3縣地,先分屬兩郡,後改屬武威郡。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前涼王張軌依焉支山置焉支、新鄣2縣,屬永寧中新置之武興郡,番禾、顯美、驪靬仍屬武威郡。晉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滅前涼。晉太元十一年(386年)秦將呂光自立涼州牧,定都姑臧,稱後涼。隆安元年(397年),禿髮烏孤自稱西平王,為南涼;同年,段業叛呂光,改元神璽,為北涼,後涼遂滅,今縣地屬南涼;隆安五年(401年),北涼沮渠蒙遜滅西涼和南涼,置涼、秦、沙3州,番禾屬北涼番禾郡。南北朝時期,北魏涼州領10郡,其中番禾郡領彰(鄣)、燕支(即焉支)2縣。
驪靬城 驪靬城
西魏時顯美屬涼州,番禾郡領番禾。
北周時,力乾(即驪靬)、鄣、燕支屬涼州總管府武威郡,廢顯美縣,其地入姑臧,番禾廢郡置鎮。
隋文帝開皇中期(590年左右),復置番禾縣,屬武威郡。大業元年(605年),將力乾、鄣、燕支等縣併入番禾縣,仍屬武威郡。
唐初仍置番禾縣。咸亨元年(670年),於縣置雄州。調露元年(679年)廢州。天寶三年(744年),改番禾縣為天寶縣,景龍元年(707年)廢,先天二年(713年)復置。廣德二年(764年)被吐蕃所陷。鹹通二年(861年),張義潮逐吐蕃,克涼州,復歸唐朝。
五代十國時期,涼州屬地均被吐蕃、回鶻、党項諸族佔領。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歸宋領地,隸西涼府。宋景德元年(1004年),党項族李元昊攻佔甘、涼2州,於景祜五年(1038年)在興慶府(今銀川)建立西夏政權,番禾置永州,屬西涼府。
南宋寶慶二年亦即西夏寶義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出兵滅西夏,重設西涼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諸王只必貼木耳築新城成,賜名永昌府”(《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宮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涼府為州立焉”(《元史·地理志》),屬甘肅行中書省。永昌之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衞,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
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衞為永昌縣,隸涼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道,永昌縣屬甘涼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各縣直屬於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劃全省為7個行政督察區,永昌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同年11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進駐永昌,建立中華蘇維埃永昌區(縣)政府,歷時40多天。
1949年9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縣人民政府,屬武威行政專員公署。
1955年10月,改稱永昌縣人民委員會,屬張掖專署(河西3專署合併)。
1961年又分設武威、張掖、酒泉3專署,永昌又歸武威專署所轄。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縣革命委員會,取代原永昌縣人民委員會。
1980年,恢復永昌縣人民政府。
1981年2月,國務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縣劃屬金昌市。 [5] 

永昌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4年,永昌縣轄9個鎮、1個鄉,分別是新城子鎮紅山窯鎮焦家莊鎮城關鎮東寨鎮六壩鎮南壩鄉水源鎮朱王堡鎮河西堡鎮。縣政府駐城關鎮。 [1] 

永昌縣地理環境

永昌縣位置境域

永昌縣隸屬於甘肅省金昌市,地處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緣。東鄰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與肅南接壤。地理座標為東經10104ˊ至10243ˊ,北緯3747ˊ21〞至3839ˊ58〞。東西最長距離144公里,南北最寬距離114.8公里,總面積7439.27平方公里。縣城位於祁連山系照面山和龍首山系武當山之間的狹長平原地帶,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6] 

永昌縣地形地貌

永昌縣地形複雜。境南祁連山層巒疊嶂,境北龍首山巍峨綿延,斷續漸沒於戈壁之中,兩山南北對峙;大黃山、武當山夾居其間。形成縣境內三個隆起帶、兩個狹長走廊平川和一塊殘丘戈壁荒漠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冷龍嶺主峯海拔4442米,為縣內最高峯;東部朱王堡鎮的董家堡海拔1454米,為縣內最低處,縣城所在地海拔1978米。縣內大致可分為三種地貌。
南部中、高山山地位於永昌縣境南部,均屬祁連山系,西北—東南走向,東西長99公里。以冷龍嶺為主體,包括冷龍嶺、北松林、火松林、蓋掌大坂等一系列平緩山脈和山間盆地,海拔在2500米至4000米以上。陰坡有成片天然喬、灌林覆蓋,陽坡為山地草場,是縣內主要的林區和牧區。大黃山為走廊南北兩山間的獨立山體,地處永昌縣西與山丹縣交界,是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分水嶺。因盛產大黃而得名,古稱焉支山,東西延伸約36公里,南北寬約21公里。除終年積雪的磨磨山(海拔3978米)、白露掌(海拔3060米)陡峻外,一般山體渾圓,坡度平緩。山前沖積扇發育,尤以南麓大馬營灘、大河壩灘最為廣闊。加之氣候濕潤,水源較充沛,構成境內主要林牧業區,亦為有名的天然牧場。有“祁連雪皚皚,焉支草茵茵”的美譽。
北部低山丘陵位於永昌縣北部,以龍首山為主體,包括栒子山、武當山、風門山和龍口山等山嶺及山間盆地。一般海拔1600~2500米。龍首山的成山掌、前山,營盤頂和栒子山為中部山系高峯。圍繞山峯和山脈切割較深、地形陡峻處,形成山地,其餘高差不大,山體剝蝕切割深度較小(小於500米)處,呈現石質崗地地貌,屬乾旱山地荒漠草場。大、小青羊口灘、花草灘、露泉灘(亦稱河西堡盆地)等山間盆地,主要為衝洪積砂礫層和沙土覆蓋。地勢開闊平坦,植被較繁茂,屬半荒漠類草場。局部水源充足處可耕作。
中部綠洲平原主要分佈於祁連山、龍首山之間,呈狹長帶狀。地面多衝洪積覆蓋,地勢較平坦,海拔1400~2500米,為縣內主要的糧、油、果、菜產區。1.山前沖積扇平原。分佈於西大河、東大河和祁連山各溝谷水系的溝口處,即紅山窯、新城子、東寨、六壩、南壩一帶。由南向北傾斜,坡度3~10度不等,坡降1.25~5,為典型的扇狀傾斜平原。2.洪積戈壁平原。分佈於六壩至九壩一帶,系東大河、武威市西營河洪積而成,平坦廣闊。大部分呈礫石戈壁。3.衝、淤積沙土平原。分佈於東大河、西營河洪積戈壁平原以北的水源、朱王堡一帶。地勢平坦,風化剝蝕緩慢,溝谷寬淺呈蛇曲狀,局部呈牛軛湖泊,少數地段因地下水潛蝕形成湖沼,20世紀80年代後,地下水位下降湖沼乾涸,但仍可見湖沼地貌痕跡。 [26] 

永昌縣氣候

永昌縣地處中緯度,深居內陸,屬中温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常年乾燥多風,光照充足,温差懸殊,四季中春暖回緩,夏無酷暑,秋温驟降,冬無嚴寒。受地形影響,縣境內分三個氣候區:川區温和極乾旱及温涼乾旱氣候區,淺山區温寒乾旱及寒冷半乾旱氣候區,山區寒冷濕潤及高寒很濕潤氣候區。慣稱川區氣候,淺山區氣候,山區氣候。
川區包括朱王堡鎮、水源鎮和河西堡鎮、六壩鎮團莊等地,海拔在1400~1700米之間。年平均氣温6.8℃~7.6℃,最熱月(7月)為19.5℃~24.6℃,最冷月(1月)為-10.6℃~-10.4℃。無霜期136天至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毫米~180毫米,年日照時數2959~2962.7小時。
淺山區包括城關鎮、焦家莊鎮、東寨鎮、六壩鎮部分地區和新城子鎮、紅山窯鎮的農業種植區,海拔在1700~2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温1.5℃~7.0℃,最熱月(7月)為14.5℃~19.5℃,最冷月(1月)為-13.1℃~-10.4℃。無霜期115天至145天。年平均降水量170毫米至320毫米,年日照時數2285.5~2959小時。
山區海拔在2500米至4000米之間。年平均氣温0℃~1.2℃,無霜期小於110天,年平均降水量320毫米至400毫米,年日照時數小於2285小時。無夏季,冬季長272天,春秋二季相連。雨量豐富,氣候濕潤。 [26] 

永昌縣自然資源

永昌縣水資源

永昌縣水資源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和泉水為輔。全縣水資源可利用多年平均總量5.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量4.37億立方米(東大河2.74億立方米、西大河1.42億立方米、18條小溝小河0.217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0.371億立方米,重複利用量0.46億立方米。2020水利年度東、西大河來水量58425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850萬立方米。至12月31日,三大水庫蓄水總量14700萬立方米。 [26] 

永昌縣土地資源

永昌縣土地總面積450919.2公頃,其中濕地4265.6公頃,耕地94791.8公頃,種植園用地274.68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577.6公頃,工礦用地2212.6公頃,住宅用地4678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587.7公頃,特殊用地376.8公頃,交通運輸用地615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289.3公頃,其他土地331714.12公頃(2020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 [26] 

永昌縣植物資源

永昌縣林地總面積102046.4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4762.81公頃,灌木林地面積73523.57公頃,疏林地面積204.71公頃,未成林地面積1176.83公頃,苗圃地面積231.76公頃,無立木林地面積4312.64公頃,宜林地面積17669.65公頃,林業輔助生產用地面積164.43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為19.12%,森林蓄積量為11.39萬立方米。祁連山林區形成羣落的主要樹種有青海雲杉、松柏、串地柏、高山杜鵑等15種;北部荒漠區形成羣落的樹種有梭梭、白梭梭、花棒沙拐棗、寧條等;綠洲栽培樹種有油松、側柏、楊樹、柳、核桃、榆、沙棗、梨杏、蘋果等。
永昌縣草原面積294906.7公頃,其中草甸草場36606.7公頃、温性草原51426.7公頃、温性荒漠206873.3公頃。草場類型分為五類,分別為温性荒漠類、温性荒漠化草原類、温性草原類、山地草甸類、灌叢草甸類。根據2020年草原監測結果顯示,全縣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37.97%,草羣自然平均高度為8.3釐米。
永昌縣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馬鈴薯、大豆、蕎麥、豌豆、黃豆、糜子、穀子、莜麥、青稞等。經濟作物有大麥、胡麻、菜籽、麻籽、葵花、甜菜、籽瓜等。蔬菜瓜類有豇豆、白菜、芹菜、菠菜、韭菜、大葱、小葱、蒜、芫荽、油菜、菜花、西紅柿、茄子、辣椒、蘿蔔、胡蘿蔔、芥菜、苦苣、葫蘆、洋葱、百合、苦瓜、生菜、萵筍、甘蘭、茼蒿、油麥菜、架豆、人蔘果、飛蝶瓜、黃瓜、菜瓜、窩瓜、甜瓜、西瓜等。種植藥材品種有黃芪、紅芪、甘草、大黃、板藍根、防風、黨蔘、柴胡、小茴香等。
永昌縣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分佈廣泛。共290多種,53科,167屬,其中常見的優良牧草38種。野生灌木有爬地柏、高山柳、鬼簡錦雞兒、短葉錦雞兒、小葉錦雞兒、沙棘、白梭梭、梭梭、珍珠、高山繡仙菊、金露梅、銀露梅、小櫱、白刺、泡泡刺、霸王、紅砂、高山杜鵑、天山花楸、單籽麻黃、栒子、珍珠、鹽爪爪等。野生半灌木有木紫苑、駝絨蒿、優若藜、合頭草、鐵線蓮、短葉假木賊等。野生草本植物有披鹼草、鵝觀草、早熟禾、洽草、老芒麥、賴草、吐蘭、紫花針茅、克氏針茅、短花針茅、本氏針茅、扁穗冰草、矮嵩草、線葉嵩草、高山嵩草、異穗苔、紅粽苔草、珠芽蓼、花苜蓿、驢驢蒿、芨芨草、鳶尾、萎陵菜、紅花巖黃芪、苦豆子、龍膽、馬先蒿、車前子、豬毛菜、冷蒿、茵陳、蒲公英、多根葱、獨根葱、鹼韭、甘青韭、獨行菜、阿爾泰紫苑、白藜、濱藜、駱駝蓬、念念、田旋花、青豆、香薷、刺兒菜、香青、火絨草、苦賣菜、鳳毛菊、戈壁菊等。野生藥用植物主要有草參、枸杞、甘草、麻黃、益母草、黃芪、大黃、羌活、獨活、防風、柴胡、鎖陽、桔梗、土茯苓、赤芍、荊芥等,其中以麻黃、甘草為多,利用價值較高。 [26] 

永昌縣動物資源

永昌縣畜禽主要有牛、馬、驢、騾、駱駝、綿羊、山羊、豬、野豬、雞、鴕鳥、鹿等。牛有黃牛、奶牛、犛牛、犏牛4個品種;馬為蒙古馬;驢為涼州驢;騾分馬騾和驢騾;駱駝分佈紅山窯鎮、焦家莊鎮;綿羊有10個品種,本地品種有蒙古羊、藏羊、高山細毛羊,引進國外品種有無角陶賽特、波德代、白頭薩福克、特克賽爾、杜泊羊、東佛裏生,引進國內品種有小尾寒羊、湖羊;奶綿羊品種主要為東弗裏生;豬主要有長白豬、約克夏、杜洛克、野豬;雞主要有海蘭褐蛋雞、三黃肉雞;鴕鳥由永昌勤奮養殖場從蘭州引進;鹿有梅花鹿和馬鹿2種。
永昌縣境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國家列入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雪豹、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鷲等;列入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麝、岩羊、黃羊、盤羊、鵝喉羚、馬鹿、狼、石貂、猞猁、草原斑貓、荒漠貓、暗腹雪雞、藍馬雞、血雉、草原雕、白尾雕、灰鶴、天鵝、各種野雞等。此外有狍子、狐狸、旱獺、野兔、黃鼠狼等。
永昌縣鳥類品種繁多。海拔2700米以上有暗腹雪雞、藍馬雞、草原雕、白尾鷂、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鷲、褐背鴉、紅嘴山鴉、灰背雀、朱雀、紅眉朱雀、白眉朱雀、普通朱雀、白光鷂、鳳頭雀鶯、戴菊、黑頭鳾、族木雀等;海拔2700米以下有灰鶴、天鵝、紅瓦兔鴿、沙雞、漠雞、白頂雞、小沙百靈、角百靈、鳳頭百靈、巖鴿、石雞、血雉、褐巖鷚、紅隼、遊隼、斑翅山鶉、戴勝鳥、啄木鳥、喜鵲、灰喜鵲、烏鴉、寒鴨、赤麻鴨、綠翅鴨、琵嘴鴨、鴟鴞、小黃雀、小雀、麻雀、大山雀、黃鷹等。 [26] 

永昌縣礦產資源

永昌縣礦產資源較豐富,重要和優勢礦產有煤、鐵、長石、螢石(普通螢石)、石灰岩(熔劑用灰巖、水泥用灰巖)、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等。至2015年底,永昌縣發現礦產23種,分別為煤、鐵、銅、鉛、鋅、鋁、鎳、鎢、金、石墨、水晶、滑石、長石、螢石(普通螢石)、瑪瑙、石灰岩(水泥用灰巖)、白雲岩(冶金用白雲岩)、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天然石英砂(建築用砂)、陶瓷土、其它粘土(磚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黃土)、花崗岩(建築用花崗岩)和礦泉水。查明資源儲量礦產11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黑色金屬礦產1種,非金屬礦產9種;有資源遠景礦產12種,其中有色金屬礦產6種,貴金屬礦產1種,非金屬礦產4種,水氣礦產1種。至2015年底,永昌縣發現礦產地及礦(化)點共計100處。按礦產類別分,能源礦產8處,金屬礦產27處,非金屬礦產64處,水氣礦產1處;按礦牀規模分,大型礦牀1處,中型礦牀2處,小型礦牀65處,礦(化)點32處。 [26] 

永昌縣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永昌縣常住人口為177641人。 [14] 
截至2022年底,永昌縣常住人口17.2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37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95%,比上年末提高0.9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11萬人,出生率6.34‰;死亡人口0.24萬人,死亡率13.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9‰。 [25]  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2] 

永昌縣政治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縣長
僅列黨政主要領導,不列副職,統計截至2024年2月 [24] 

永昌縣經濟

永昌縣綜述

2022年,永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53億元,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39.73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49.58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0.9:35.2:43.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5001元(摺合9664美元),比上年增長8.8%。
2022年,永昌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0.5%。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1.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0.7%,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6%;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7.2%。民間投資下降23.6%。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5.4%。
2022年,永昌縣實現大口徑財政收入5.78億元,比上年下降26.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億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增長16.8%,自然口徑下降7.8%。其中税收收入2.19億元,下降19.2%,非税收入0.95億元,增長35.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77億元,增長38.1%。 [25] 

永昌縣第一產業

2022年,永昌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65億元,比上年增長5.9%;農林牧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2億元,增長0.1%。
2022年,永昌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07.72萬畝,較上年增加2.77萬畝,同比增長2.6%。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2.62萬畝,較上年增加0.02萬畝,增長0.03%。小麥播種面積34.93萬畝,增加3.62萬畝;大麥播種面積0.23萬畝,減少4.31萬畝;玉米播種面積26.95萬畝,增加1.09萬畝;薯類播種面積10.5萬畝,減少0.38萬畝。油料播種面積2.89萬畝,減少0.15萬畝。中藥材播種面積0.8萬畝,增加0.02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0.65萬畝,增加2.62萬畝。其他作物播種面積10.76萬畝,增加0.26萬畝。
2022年,永昌縣畜禽總飼養量達到168.97萬頭(只),同比下降5.9%,其中羊飼養量109.12萬隻,下降1%;豬飼養量10.65萬頭,下降2.8%;牛飼養量3.51萬頭,下降27.5%;家禽飼養量45.69萬隻,下降15%。
2022年,永昌縣完成造林面積1.4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1.42萬畝。封山育林40.43萬畝、森林撫育0.43萬畝。
2022年,永昌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9.13萬千瓦,比上年增加10.6%;年機耕面積達106.8萬畝,比上年增長4.1%;機播面積97.65萬畝;機收面積94.22萬畝;農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達到91.3%。全年漁業養殖面積86.2畝,漁業產品471噸,同比下降17.4%。 [25] 

永昌縣第二產業

2022年,永昌縣實現工業增加值35.34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省市屬工業增加值增長7.7%;縣屬工業增加值增長11.1%。
2022年,永昌縣52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8.7%;產銷率96.9%,比上年下降2.6個百分點;實現利税總額2.9億元;利潤總額虧損0.2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21户,比上年增加8户,虧損面達40.4%;虧損企業虧損額3.71億元,比上年增加2.01億元。
2022年,永昌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商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1户,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52億元,同比增長148.9%;簽訂合同金額7.9億元,同比增長160.8%;本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1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0.92萬平方米,下降37.7%;房屋竣工面積1.35萬平方米,較上年減少0.01萬平方米,下降0.8%。 [25] 

永昌縣第三產業

2022年,永昌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14億元,比上年下降4.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58億元,下降2.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56億元,下降7.9%。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31.1億元,下降3.8%;餐飲收入4.04億元,下降8.5%。按行業類型統計,批發業銷售額22.88億元,增長59%;零售業銷售額27.69億元,下降3.5%;住宿業營業額0.65億元,下降6.7%;餐飲業營業額4.12億元,下降3.6%。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33.8%,日用品類增長31.9%,化妝品類增長31.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7.2%,煙酒類增長6.6%,石油及製品類下降4.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9.4%,傢俱類下降9.5%,飲料類下降49%。
截至2022年底,永昌縣共登記註冊各類市場主體累計17695户,同比增長7.7%,註冊資金286.66億元,增長10.1%。其中企業4117户,增長9.3%,註冊資金235.28億元,增長10.1%;個體工商户12582户,增長6.8%,註冊資金20.3億元,增長12.1%;農民專業合作社996户,增長12%,註冊資金31.08億元,增長8.1%。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435户,增長4.2%,其中企業487户,下降1.8%;個體工商户1829户,增長2.1%;農民專業合作社119户,增長138%。
2022年,永昌縣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56.2億元,同比增長7.2%,佔全縣生產總值的49.8%,較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
2022年,永昌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58.8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36億元,增長14.7%。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6.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7.28億元,增長15.8%。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18.3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01億元,增長24.1%。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04億元,增長38.9%;壽險保費收入2.85億元,增長5.4%。 [25] 

永昌縣社會事業

永昌縣科學技術

2022年,永昌縣財政科技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0.7%。立項實施省市科技項目51項,向上爭取科技資金1226.8萬元,兑現縣級科技獎補資金139萬元。全年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4家,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7家,3名企業家被評為“全市綠色創新優秀企業家”。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開展新一輪期高原夏菜技術合作,引進高品質蔬菜新品種90多個,建立科技示範點4個,選聘市級農業科技特派員18名,實施縣級科技特派員示範項目3項。成立縣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圍繞培育四個百億級產業鏈,立項實施科技項目51項、市級揭榜掛帥項目1項,海量隴豐牽頭組建“金昌市高品質蔬菜產業創新聯合體”認定為市級企業創新聯合體,楊柳青聯合甘農大建成“國家牧草金昌綜合試驗站”,新認定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2個,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74億元。
2022年,永昌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0.99億元,同比增長30.1%,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2%,同比下降9.9個百分點。 [25] 

永昌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底,永昌縣有普通中小學21所,教學點1個,職業中專1所。在校中小學生18775人,其中普通高中生3990人、職業中專學生1598人、初中生3990人、小學生7846人;中小學專任教師1710人。全縣現有幼兒園23所,其中公辦12所、民辦11所,在園幼兒4295人。全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學率達到99.2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7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9.75%;普通高考專科以上上線率達到99.7%。 [25] 

永昌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底,永昌縣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電視台1座,電視轉播發射台5座,全縣數字電視入户率達到98%,鄉鎮、村(社區)文化服務場所實現全覆蓋,已報批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9項、市級42項、縣級59項;建成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1個、鄉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7個;“歷史再現”博物館3個;已建成“農家書屋”133個;全年圖書館共借閲圖書10萬餘冊,接待讀者17萬餘人次。 [25] 

永昌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底,永昌縣有衞生機構334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所,公共衞生專業機構3所,鄉鎮衞生院10個;衞生機構擁有牀位數850張;衞生技術人員158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91人,註冊護士784人,其他衞生技術人員208人。全縣已建成城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2個、社區衞生服務站8個;全縣112個村共有村衞生室111個,標準化村衞生室111所。嬰兒和5歲以下嬰兒死亡率均為4.37‰,無孕產婦死亡;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全縣餐飲業《食品經營許可證》持證率達100%,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率達到99%。餐飲單位量化分級測評達到優秀的40家,良好的963家,一般的42家,全縣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97.5%;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量化分級測評達到優秀的24家,良好的10家,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 [25] 

永昌縣體育事業

2022年,永昌縣實施多功能運動場3個,行政村(社區)健身路徑項目12個,完成健身步道項目1條,建成農民健身工程1個。全年共舉辦體育活動7場次,參加人數1000多人次。成功申報省級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項目17個。 [25] 

永昌縣社會保障

2022年,永昌縣城鎮新增就業327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03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11人,城鎮年末登記失業人員114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5%。全縣登記應屆高校畢業生921人,實現就業831人,就業率為90.23 %,通過實施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企業服務項目,成功引導100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26家企業服務。完成職業技能培訓4097人,輸轉富餘勞動力62292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6.49億元。全縣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4945人,參加失業保險15262人,參加工傷保險17111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13570人,參保率98.12%,待遇享受34604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6843人,參加城鎮職工生育保險15433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79431人,全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6.47%。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統一政策口徑,統一籌資標準,統一報銷比例、統一基金管理、統一報銷流程。
2022年,永昌縣城市低保標準人均每月728元,年末全縣城市低保對象1895户3289人,共發放低保金2353.1萬元;農村低保標準由4788元/年·人提高到5268元/年·人,年末全縣農村低保對象2828户5433人,共發放低保金3029.9萬元。城市特困供養標準為11357元/年·人,農村特困供養標準為8067元/年·人,年末全縣特困供養對象628户651人,共發放特困供養金566.57萬元。發放殘疾人補貼488.27萬元。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3個,城市日間照料中心2個,鄉鎮老年活動中心2個。 [25] 

永昌縣交通運輸

2022年,永昌縣道路交通貨運量720.74萬噸,增長3.9%;貨運週轉量265890萬噸公里,下降10%。道路交通客運量64.6萬人次,增長0.3%;客運週轉量3064.8萬人公里,增長39.7%。年末全縣公路總里程3048.928公里。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98.99萬元,新建、改建通村油路116公里。
截至2022年底,永昌縣共註冊機動車總量60430輛,其中,摩托車12442輛,汽車47988輛;在汽車中,公路客運車143輛,貨運車4782輛,出租車418輛,小汽車42934輛。本年新增註冊機動車1444輛。 [25] 

永昌縣歷史文化

名勝古蹟
名勝古蹟(10張)
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在今永昌縣境內西大河、東大河和金川河流域繁衍生息。位於河西堡鎮的新石器時代鴛鴦池文化遺址於1973年、1974年共出土各類文物3500多件,屬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和馬場類型。該遺址是20世紀70年代全國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之一,其中部分珍貴文物被選調進北京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展出或收藏。出土於永昌的一件新石器時代石犁現收藏於酒泉市博物館。自漢至今,歷鸞鳥、番和、驪靬、顯美、焉支、嘉麟、天寶、永昌等縣,遺留眾多的文化遺蹟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永昌縣先後對鴛鴦池遺址、西夏千佛閣遺址、沙井文化遺址、水泉子墓羣等進行專業考古發掘,共清理各類墓葬382座、建築遺址1處、城址1處,出土文物11553件。其中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武威市博物館、金昌市博物館收藏10991件。永昌縣博物館館藏文物近2000件,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6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永昌鐘鼓樓和漢明長城及沿線城障、烽燧。 [26] 

永昌縣風景名勝

永昌鐘鼓樓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於永昌縣城中心。建於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587年)。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台兩部分。台基邊寬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樓閣重檐廡殿頂共二層三檐,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斗拱為雙翹無昂,共五踩,卷剎弧線。上層屋檐及檐柱向內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樓台以夯土板築,四周包磚,兩道拱門縱橫其中,通達四街。樓體四面各懸巨匾三塊,匾文為“麗日摩雲”“民淳俗美”“金闕迎恩”(東上、中、下);“文運天開”“魁壁聯輝”“雲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懷柔西域”“玉關通道”(西上、中、下);“聲聞四達”“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上、中、下)。台基拱門上鐫有:東“大觀”,南“迎燻”,西“寧遠”,北“鎮朔”。一層樓台上置大鐵鐘一口,內置大鼓一面。整個建築結構謹嚴,造藝精湛,高聳挺拔,雄偉壯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 
聖容寺
聖容寺全名御山峽聖容寺,又名感通寺,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金川峽谷,始建於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寺院正殿的石壁上,挺立着一尊始雕於北魏正光元年(520年)的聖容石佛瑞像,敦煌莫高窟裏有它大量壁畫和豐富文字記載。隋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西巡,駕臨此寺,改名感通寺。貞觀十年,唐玄奘取經迴歸途中在該寺坐禪誦經,香火鼎盛時,住僧數千之眾。 [26] 
聖容寺塔
聖容寺塔是甘肅省境內唯一保存完整的唐代佛塔建築,位於甘肅金昌市永昌縣城關鎮金川西村。有大小二塔,隔山谷相望。大塔平面呈方形,塔基邊長10.8米,為方形七級密檐式空心磚塔,通高16.2米,第一層南面闢門,密檐用磚砌迭澀,挑出13層,第4、第8層挑出菱角牙子。小塔造型同大塔,通高4.9米,為實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 
北海子公園
北海子公園位於永昌縣縣城北1裏許,始建於唐代,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現存古建築20多個,主體有明、清建築金川寺塔、五佛寺、潔音殿、湖心亭、雷台、藥王洞、火神宮等,以及現代建築騰飛塔、一宇觀、人工湖、游泳池、驪靬亭、馬踏泉亭等。 [26] 
金川峽水庫
金川峽水庫是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石羊河的一座水庫,位於縣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峽谷中,東靠紅光園藝場,建於1959年。水庫正常庫容為6500萬立方米,集雨面積為1987平方千米,海拔1872.2米。其景區有漢明長城、古金呂城、聖容寺、聖容寺塔、西夏六體文石刻、花大門石刻、北山岩畫、高昌王墓等眾多景點。 [26] 
長城
永昌境內現存長城連綿起伏、雄偉壯觀,保存較好。全長224.1千米。其中明長城129.7千米,漢長城94.4千米,包括牆體、壕塹、山險、山險牆、城堡、關隘、要塞、烽火台、敵台等,主要分佈在朱王堡鎮的喇叭泉、鏵尖灘,水源鎮的新溝、西溝、方溝農場、華家溝農場,河西堡鎮的青山堡、四窪、鴛鴦池、沙窩,城關鎮的金川西,紅山窯鎮的王信堡、水泉子等五個鄉鎮的北部沙漠戈壁,此外六壩鎮、南壩鄉、東寨鎮、焦家莊鎮、新城子鎮等五個鄉鎮的南側,祁連山北麓的各個山口均設置有烽火台。 [26] 
北海子塔
北海子塔始建於明代,又名觀河樓塔,原北海子古建築羣標誌性“佛塔”。位於永昌縣城北側的北海子公園內,南臨金川河,北對公園大門,東為游泳池,西為公園戲台。形制為七級八角實心磚塔,通高33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5米,東西寬15米,高3.06米,佔地面積375平方米,立面呈覆鬥形,南壁修供人上下的台階,內部黃土夯築,外包青磚。塔基東西兩壁原鑲嵌有“光東闕”“定西戎”的磚制陽刻浮雕匾額,置於塔座兩面上方中間,1988年維修時取下,每字一轉,“西”字殘缺,現收藏於永昌縣博物館。塔身為八面稜柱狀,八稜八面,共七級,高29.96米,每層檐磚迭澀挑出,飛檐上翹,塔腳外展,每層塔脊琉璃獸頭作飾,角下懸掛風鈴,塔身相鄰各面一至三級交錯開龕,龕內原彩塑佛像,現已無存。塔剎為圓柱形倒瓶狀,綠釉,瓷制,至頂冠為圓壯鐵剎覆頂。2019年,永昌北海子塔晉升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 

永昌縣名優特產

永昌縣特產有:虹鱒魚髮菜、蘑菇、甜菜麻黃、胡蘿蔔、啤酒大麥、長壽麪(灰面)、皇參、羊肉墊卷子等。

永昌縣著名人物

永昌名人馬三立 永昌名人馬三立
馬三立(1914~2003),男,回族,甘肅省永昌縣人,中共黨員,著名相聲表演大師,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顧問、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胡執禮(1539-1589),字汝立,號雅齋,明代永昌人,祖籍蘭州。前後擔任過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譽黃,太僕寺卿,光祿寺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職。萬曆十七年(1589),卒於就邸。

永昌縣榮譽稱號

2016年11月,永昌縣被認定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之一。 [21]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 [6] 
2020年5月,入選由《小康》雜誌發佈的“2020中國淨水百佳縣市”排行榜。 [7] 
2020中國淨水百佳縣市。 [8]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9]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4]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0]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11]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12]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3] 
2021年11月15日,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16] 
2022年1月,入選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名單。 [17] 
2022年3月,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玉米制種大縣。 [18] 
2022年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