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平新光遺址

鎖定
永平新光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城東部的新光街兩側,新建的東西大街(博南路)橫穿遺址之上,總面積40000平方米,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2] 
永平新光遺址至少可以分為三期,因此,對研究雲南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譜系具有重要意義。這一遺址又處於中國邊境地區,它對研究中國古代邊境地區考古學文化面貌,研究與中原文化的關係,研究與東南亞國家之間在代文化關係,研究古代文化的族屬問題,以及雲南青銅文化的起源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2] 
2020年9月,永平新光遺址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發佈為第七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永平新光遺址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城東部的新光街兩側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4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遺物
罐、尊、壺等
發現時間
1993年5月
批准單位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永平新光遺址歷史沿革

新光遺址第一次發掘位置圖 新光遺址第一次發掘位置圖
永平新光遺址發現於1993年5月,客運站、交警大隊建房挖基槽時,掘出大量陶片、石器等,後經大理州文物管理所調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複查,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1993年12月16日,進行東大街南側10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
1994年3月,進行東西大街北側300平方米的發掘。同年5月,為了確保地下文物安全,避免遺址遭到破壞,對整個遺址進行了全面勘探。即東西大街以南,集中分佈有兩片。一是老街派出所院後,公路路坎上面台地,面積350平方米;二是縣交警大隊辦公室住宿樓以東,客運站大樓以南的院心部位,面積700平方米。
1994年10月,發掘新華書店建房地址400平方米的面積。
1995年11月,為配合公路稽查站建房發掘300平方米的面積。
1996年1月,為配合東大街暢通又發掘700平方米的面積。 [2] 

永平新光遺址遺址特點

永平新光遺址的特點從已經發掘的範圍來看,可以劃分19個層次和部分獨立的遺蹟現象。其中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層位10個其餘均為明代及其以後的層位。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堆積厚的地方可達2米多。最薄的地方僅有斷層分佈。 [2] 
新光遺址遺蹟平面圖 新光遺址遺蹟平面圖 [1]

永平新光遺址文物遺存

永平新光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蹟有灰坑、溝、房子等。在溝底發現大量碳化稻和植物籽實。房子均為幹欄式或半地穴式建築。 [2] 
出土遺物包括石器、陶器兩大類。石器均為磨製的石斧、錛、刀、鐮、鏃礫石等,尤以石錛、石鏃數量及類型較多。陶器比較複雜,主要器類為罐、尊、壺、缽、缸、盆、杯、器蓋、勺……另外尚有空三足器。陶器的製法均為手製,以夾砂陶為主,陶色主要為灰色或深灰色,或褐色、晚期紅陶漸多。陶器紋飾很複雜,主要的有附加堆紋、刻劃紋、戳印紋、晚期又大量出現花邊口、波浪紋、圓形紋、菱形紋、渦紋、之字紋、網格紋、葉片紋等。陶器器形及紋飾由早至晚有着明顯的演變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三期,代表着同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 [2] 

永平新光遺址科研成果

永平新光遺址形成環境

在發掘永平新光遺址過程中取出孢粉樣品6袋,由雲南煤炭學院測定分析,新光遺附近的植被是稀疏針葉林——草地。在松柏植物構成的稀疏葉林中散佈有極少闊葉樹。如,櫟、樺、榛、柳、慄及楊梅等灌叢。當時遺址附近有平原和丘陵,也存在一定規模的淺水湖泊。當時古氣候屬温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條件。這一地帶為山間盆地銀江壩的邊緣地帶。地勢平緩。銀江河從遺址西面的城鎮中心由北向南緩緩流過。海拔1600餘米。 [2] 

永平新光遺址社會文化

新光遺址新石器時代人類選擇居住的基本地理條件除了依山傍水,有較平坦的地面便於人羣棲息、活動外,附近還有肥沃的土地和廣闊的森林帶、農耕、畜牧、原始手工業等均較為便宜。用於砍伐、開墾、耕耘、穗割的不同類型的石斧、石錛、石刀,證明當時已有穩定的農業種植。根據工具功能,耕地灌溉條件和民族學資料判斷,碳化稻的測定,所種莊稼可能屬旱地作物,與原始農業相伴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部門是飼養業,已發現的骨有牛齒。並已出土較多的石鏃、石矛,表明狩獵、捕魚、採集在居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從發現的大量陶器,紡綸和房屋遺蹟看,當時的製陶、制石、紡織等手工業到晚期已有長足發展,其中陶業生產最為發達。數量、類型眾多的陶器被廣泛應用於許多生產生活領域,如:儲藏、盛器、載運、紡織等。裝飾在陶器、石器上的紋飾日趨繁美規範。少數小型石斧還挑選、揀白、青、綠色玉石製成。 [2] 
從發掘出來的工具、陶器和裝飾的造型結構以及器物上圖案和繪畫的內容,都反映了當時人類已有逐步發展的審美觀念。從碳化稻和植物籽粒以及狩獵工具的出現,説明當時人類已開始種稻和打獵相結合的生活方式。
新光遺址的發現,彌補了歷史上對永平歷史認識的不足,它把永平縣的文明歷史推向前了一千多年,為了解永平,認識永平,擴大永平的知名度做出了貢獻。 [2] 

永平新光遺址研究價值

永平新光遺址的年代,通過北京大學碳14測定距今3700至4000年左右,為雲南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2] 
永平新光遺址是雲南省截至2019年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新石器遺址。其層位關係和文化內涵都很豐富,出土石器和陶器都有獨特的風格,尤以陶器造型及紋飾為其他地方所不見,其範圍處於怒江、瀾滄江、洱海並流地區。而與其新石器時代所處地形有不同。因此,該遺址文化內涵所代表是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專家稱為“新光類型”。 [2] 
永平新光遺址至少可以分為三期,因此,對研究雲南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譜系具有重要意義。這一遺址又處於中國邊境地區,它對研究中國古代邊境地區考古學文化面貌,研究與中原文化的關係,研究與東南亞國家之間在代文化關係,研究古代文化的族屬問題,以及雲南青銅文化的起源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2] 

永平新光遺址保護措施

1993年12月4日,雲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等機構領導及專家共同現場考察了遺址,並依法向國家文物局申報該遺址的搶救發掘。 [2] 
2020年9月,永平新光遺址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發佈為第七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永平新光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永平新光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城東部的新光街兩側,新建的東西大街(博南路)橫穿遺址之上。 [2] 
博南路/新光街(路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