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定門內大街

鎖定
永定門內大街,北接正陽門大街,有橋曰天橋,東南則天壇在焉,西則先農壇在焉”。始建於元代的天橋,原為漢白玉石橋一座,三梁四欄,橋下有由西向東的河渠流過,因是明清帝王祭告天壇的必經之路,故稱天橋。
中文名
永定門內大街
北    接
陽門大街
東    南
則天壇
西
先農壇

永定門內大街歷史沿革

天橋街道位於宣武區東南部,行政轄區面積2.02平方公里。區域東起前門大街、天橋南大街、永定門內大街與崇文區天壇街道為鄰;西至虎坊路、北緯路、太平街與陶然亭街道接壤;南以永定門護城河為界,與崇文區永定門外街道相望;北至珠市口西大街,與大柵欄街道交界。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修正陽門至永定門的馬路,天橋被改建成矮矮的石橋。1929年,國民政府為了有軌電車在全城的通行,將天橋的橋身修平,但兩旁仍留有石欄。到了1934年,為了拓寬正陽門至永定門的馬路,天橋兩旁的石欄杆也被全部拆除。橋址不復存在,天橋作為地名保留下來。
天壇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在永定門內大街路東。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場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 年 ), 以後經過不斷的改擴建,至清乾隆年間最終建成。天壇佔地達 273 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 皇穹宇、齋宮、神樂署、犧牲所等。1918 年闢為公園。

永定門內大街所獲榮譽

2022年3月,入選“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衚衕類 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