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和鎮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下轄鎮)

鎖定
永和鎮,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地處晉江市中南部,北與羅山街道新塘街道毗連,東北與石獅市靈秀鎮交界,西與安海鎮、靈源街道接壤,南與龍湖鎮、英林鎮東石鎮為鄰, [4]  行政區域面積48.02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永和鎮户籍人口為71368人。 [6] 
宋代時期,屬安仁鄉、仁和裏、勸善裏管轄。1991年,改為永和鎮。 [4]  截至2020年6月,永和鎮轄24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永和村。 [4] 
2019年,永和鎮有工業企業1015個,其中規模以上7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5個。 [6] 
中文名
永和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
地理位置
晉江市中南部
面    積
48.02 km²
下轄地區
2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永和村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編碼
362235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閩南比干廟
火車站
泉州南站
車牌代碼
閩C
人    口
71368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永和鎮歷史沿革

宋代時期,屬安仁鄉、仁和裏、勸善裏管轄。
明代和清代,屬十二、十三、十四都。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康樂鄉。
1952年,屬11區可慕鄉。
1956年,屬8區東石鄉、英林鄉、馬坪鄉。
1959年,分屬羅山、龍湖、東石3個公社。
1961年,由羅山、東石、龍湖、安海4個公社劃出部分村,成立永和公社。
1984年,改為永和鄉。
1991年,改為永和鎮。 [4] 

永和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永和鎮轄24個行政村:坂頭、山前、梨星、菌邊、英墩、力爭、上宅、永和、古厝、茂亭、福田、玉溪、後埔、割山、旦厝、玉湖、馬坪、巴厝、內厝、周坑、西坑、塘下、邵厝、錦嶺。 [4] 
截至2020年6月,永和鎮轄24個行政村:坂頭村、山前村、英墩村、菌邊村、力爭村、上宅村、古厝村、福田村、旦厝村、割山村、玉湖村、後埔村、玉溪村、茂亭村、馬坪村、西坑村、塘下村、巴厝村、內厝村、周坑村、永和村、梨星村、邵厝村、錦嶺村, [5]  鎮人民政府駐永和村。 [4] 

永和鎮地理環境

永和鎮位置境域

永和鎮地處晉江市中南部,北與羅山街道新塘街道毗連,東北與石獅市靈秀鎮交界,西與安海鎮、靈源街道接壤,南與龍湖鎮、英林鎮東石鎮為鄰, [4]  行政區域面積48.02平方千米。 [6] 

永和鎮地形地貌

永和鎮境內以低丘陵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有靈秀山、葛草山、橫山等山脈,南有大寬山、小寬山、長嶺山、應巖山等山丘。海拔13—45米,最高點長嶺山頂,海拔61米;最低點茂亭村,海拔8米。 [4] 

永和鎮氣候

永和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季風顯著,夏季以西南風為主,其他季節盛行東北風,夏季雨量集中,雨水充沛,基本無霜,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多年平均氣温20.5℃,1月平均氣温11.7℃,極端最低氣温3℃(1981年2月上旬);7月平均氣温28.4℃,極端最高氣温36℃(2007年8月中旬)。生長期年平均34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00小時,年總輻射111.6千卡/平方釐米。常年氣温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131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721毫米(1982年),極端年最小降水量477毫米(1976年)。 [4] 

永和鎮水文

永和鎮境內崎溪發源於靈秀山西麓,匯聚英墩村、山前村,流進梧埃溪,經新塘街道、石獅市浦內港流入泉州灣;玉溪發源於橫山、葛草山東麓,匯入福田村祥溪,經龍湖鎮錢江東流深滬灣。 [4] 

永和鎮自然災害

永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颱風。颱風平均每年4—5次,多數伴有大到暴雨,集中在每年6—10月份,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82年7月中旬,境內幾乎全部受災,造成1.84萬畝農作物被淹,減產1000多萬公斤。 [4] 

永和鎮自然資源

永和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岩,擁有巴厝白、內厝白2箇中國名特優石材品種,系標準正礦,地質儲量1.5億立方米以上,集中分佈在南部丘陵地帶。 [4] 
2011年,永和鎮有耕地面積2.16萬畝。 [4] 

永和鎮人口

2011年末,永和鎮總人口6.8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62萬人,城鎮化率9.10%流動人口2.36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5111人,佔51.52%;女性33037人,佔48.48%;14歲以下9520人,佔13.97%;15—64歲50865人,佔74.64%;65歲以上7763人,佔11.39%。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7‰,人口死亡率6.20‰,人口自然增長率5.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63人。 [4] 
2017年末,永和鎮常住人口為73444人。 [1] 
截至2019年末,永和鎮户籍人口為71368人。 [6] 

永和鎮經濟

永和鎮綜述

2011年,永和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9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億元,比上年增長6.4%。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57.81萬元,增值税13484萬元,企業所得税4904.7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402元,比上年增長126.09%。 [4] 
2019年,永和鎮有工業企業1015個,其中規模以上7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5個。 [6] 

永和鎮農業

2011年,永和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4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0.49%,糧食作物以甘薯、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55萬噸,人均81.63千克,其中甘薯0.35萬噸,玉米0.12萬噸,水稻0.0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花生、瓜果。2011年,種植蔬菜1.29萬畝,產量1.62萬噸;種植花生0.55萬畝,產量0.21萬噸;種植瓜果0.03萬畝,產量0.02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兔、山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6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兔飼養量2.3萬隻,年末存欄1.2萬隻;山羊飼養量0.15萬隻,年末存欄0.12萬隻;牛飼養量0.13萬頭,年末存欄0.12萬頭;家禽年飼養量24.5萬羽。 [4] 

永和鎮工業

永和鎮以石材、石雕、紡織服裝、農業開發、精細化工、五金機械、食品、鞋材、傢俱製造、塑料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64.07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8%。擁有工業企業614家,職工2.92萬人。擁有全國馳名商標4枚。 [4] 

永和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永和鎮有商業網點240多個,職工3800多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8.6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城鄉集貿市場24個,年成交額18億元。出口總額2.2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85%,主要產品有食品、紡織品、傘業、服裝、石製品。 [4] 

永和鎮金融業

2011年,永和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2.15%;各項貸款餘額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7%。 [4] 

永和鎮社會事業

永和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永和鎮有小學27所,在校生9300人,專任教師40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92人,專任教師1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48%,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3.50%。高中1所,在校生1867人,專任教師141人。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43.41萬元,比上年增長23.65%。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25.23%,比上年增長7.58%。 [4] 

永和鎮科學技術

1985年,永和鎮成立科技協會,2000年通過省級科技示範鄉鎮驗收,2005年榮獲“福建省科普示範鎮”稱號。轄區企業引進科技人才50多名(其中博士後1名),與10所高等院校科研所聯合建立科研機構,重點抓好現代農業科技知識普及、培訓。抓好一級薯苗基地、玉米、花生覆蓋地膜試驗點,推廣旱地薄膜育秧、花生覆蓋地膜技術、配方施肥和綜合防治管理。 [4] 

永和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永和鎮有文體服務中心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4個,文化社團組織3個,各類圖書室31個,藏書5.4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30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1.25萬户,入户率80%。 [4] 
2011年末,永和鎮有學校體育場30個,看台設座椅1100張。79.17%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5%。 [4] 

永和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永和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54個;牀位15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2.2張;固定資產總值2504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84名,其中執業醫師45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2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1.81萬人次。24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4] 

永和鎮社會保障

2011年,永和鎮醫療救助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64人次,共支出4.99萬元,比上年增長54.0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11户,人數1664人,支出281萬元,比上年增長3.31%,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長3.3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5.15萬元,比上年增長0.95%。社會服務設施2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6個,社區服務站8個。有慈善援助站24個,全年接受社會捐資210萬元,使52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04萬人,參保率90.65%。 [4] 

永和鎮交通

永和鎮境內有G1502高速公路經過。

永和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此地鄰近20多個僑村因民事糾紛導致械鬥,相持達四五載,後經海外僑胞竭力調停平息。為永結和好,僑胞籌資於此興建街道,故名。 [4] 

永和鎮榮譽稱號

2018年,永和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7] 
2019年10月,永和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 
2021年9月,永和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