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銀

(中藥)

鎖定
水銀(Mercury,Cinnabar;Mercury or Quicksilver Hydrargyrum),別名白澒、奼女、澒、汞、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等,讀作shui yin,是一種屬於汞及其化合物類的外用藥。
水銀歸經為心、肝和腎經。性味辛、寒、有毒。水銀的中藥化學成分為單體金屬元素汞(Hg),並含有微量的銀。水銀的功效為殺蟲、攻毒,選方出自水銀膏《聖惠方》癬瘡和小升丹《驗方》,《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水銀的藥材基源為一種液態金屬,主要由辰砂礦煉出,少數取自自然汞,其用法用量為適量外用塗擦。
藥品名稱
水銀
外文名
Mercury,Cinnabar
Mercury or Quicksilver Hydrargyrum
別    名
白澒
奼女
劑    型
液態金屬
藥品類型
汞及其化合物類的外用藥

水銀藥理作用

1、水銀(汞)的化合物有消毒、瀉下、利尿作用,現已不用或罕用。元素汞不引起藥理作用,解離後的汞離子能與疏基結合而干擾細胞的代謝及功能。元素汞不能自腸胃道吸收,但其表面暴露於空氣中時可形成氧化物硫化物,因而吞食後有時可引起輕度瀉下、利尿。吞食水銀的人,大多數並無症狀,水銀自糞便排出,少數人可有某些症狀,而極少數(敏感或其他未知原因)可引起立即死亡。
2、水銀(汞)為一種原生質毒,能和病原微生物呼吸酶中的硫氫基結合而抑制其生活力,最後使其窒息而致死。
3、水銀(汞)劑排泄主要由腎,其次是大腸。

水銀藥毒理學

水銀(汞)劑劑對消化道有腐蝕作用,對腎臟,毛細血管均有損害作用。急性中毒多半由誤服昇汞引起,有消化道腐蝕所致的症狀,吸收後產生腎臟損害而致尿閉和毛細血管損害而引起血漿損失,甚至發生休克。早期應用二巰基丙醇及其他對症措施,多數有效。慢性中毒一般見於工業中毒,發生口腔炎和中毒性腦病,後者表現為憂鬱、畏縮等精神症狀肌肉震顫

水銀主治症狀

1、急驚風。用水銀半兩、生南星一兩、麝香半分,共研細,加石腦油,搗成泥,做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湯送下。
2、反胃吐食。用黑鉛、水銀各一錢半,結砂、硫磺各五錢,官桂一錢,共研細,分兩次服。一半米湯、一半姜汗,調在一個碗中把藥送下。
3、膽熱鼻血。用水銀、丹砂、麝香等分,研細,每服半錢,新汲水送下。
4、血汗不止。方同上。
5、胎動(母欲死,子尚活)。用水銀、丹砂各半兩,合研勻,加牛膝半兩,水五大碗,煎汁。吃藥時,還吃半茶匙蜂蜜。
6、胎死腹中。用水銀二兩,令產婦吞服,殆胎立出。
7、誤吞金銀飾物。服水銀一兩,立出。又方:水銀一兩,分兩次服。服第二次後,立出。
8、頭上生蝨。用水銀和蠟燭油擦頭,蝨一夜死盡。
9、口瘡。用水銀一分、黃連六分、水二升,都成五合,喝一點含在口中,一天十次,有效。
10、白癜風。用水銀擦幾次,可愈。
11、肛門蟲癢。用水銀棗膏各二兩,研勻,棉花裹成小球,送進肛門,次日蟲出。
12、一切惡瘡。用水銀、黃連和粉錫(熬黃)各一兩,研勻,敷瘡上。
13、小兒痘後眼睛生翳。用水銀一錢、虢丹(鉛丹)五錢,研搗成丸藥六粒,糊在坩鍋中,火煅一天。取出,用薄棉裹好,左翳塞右耳,翳自掉下。

水銀生態環境

1、常呈礦脈產於石灰岩、板岩、砂岩中。產於辰砂礦的氧化帶,常成小珠球存在於礦脈及岩石的洞隙內和浮土中。
2、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區或與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產出。常含銀,還可能含銅、鐵、鉛、銻、錫等雜質。自然汞數量遠少於共存的辰砂,且難採集。曾有自然汞產出於陝西(略陽)、湖南(省溪、新晃)、雲南(蒙自)等地汞礦中。

水銀採收儲藏

通常用辰砂礦石砸碎,置爐中通空氣(或加石炭及鐵質)加熱蒸餾,再經過濾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見。

水銀資源分佈

1、產於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省區。
2、主產於貴州、湖南、四川及廣西、雲南、湖北;其他省區亦有產出。

水銀用藥禁忌

1、大毒之品,不宜內服,孕婦尤忌。
2、外用亦不可過量或久用,以免中毒。
3、《本草拾遺》:人患瘡疥,多以水銀塗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
4、《本草經疏》:頭瘡切不可用,恐入筋絡,必緩筋骨,惟宜外敷,不宜內服。

水銀植物形態

1、辰砂 三方晶系。晶體成厚板狀或菱面體,在自然界中單體少見,多呈粒狀、緻密狀塊體出現,也有呈粉末狀被膜者。顏色為硃紅色至黑紅色,有時帶鉛灰色。條痕為紅色。金剛光澤,半透明。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2-2.5。比重8.09-8.2。性脆。
2、自然汞 常温下為液體,-38.87℃以下為三方晶系晶體。晶體汞為菱面體狀。液體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於辰砂等共存礦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狀集中於岩石裂隙。銀白或錫白色,金屬光澤,不透明。晶體汞相對密度14.26-14.4;液體汞相對密度13.546(20℃)。氣化點356.58℃,蒸氣有劇毒;常温下在空氣中穩定為液態,受熱易揮發。

水銀應用鑑別

水銀、砒石均具劇毒,為以毒攻毒之猛藥。可治疥癬,惡瘡腫毒。其攻毒殺蟲功效顯著,但砒石兼有蝕瘡去腐作用,為治惡瘡死肌堅硬,腐肉不去的要藥。近代水銀不作內服,而砒石尚可內服,治瘧疾等,二者不能同用,屬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