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

鎖定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3年12月批准依託武漢大學建設,2006年10月通過國家科技部建設驗收。2008年、2013年通過國家評估。實驗室主任為李典慶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王浩院士。 [1]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根據水資源與水電能源科學發展趨勢和現有工作基礎,面向水資源與水電能源建設的國家需求,針對我國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等大型水利水電建設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從自然條件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循環過程與演化規律的影響研究出發,將水資源基礎研究和水電科學應用基礎研究相結合,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工程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中文名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外文名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 Wuhan Universiy
實驗室主任
李典慶
委員會主任
王浩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基本概況

實驗室總建築面積達13,000平方米,自2003年實驗室立項建設以來,引進和自主研發了水情自動測報系統、MAT253同位素質譜儀、灌排系統大型蒸滲儀、大壩漸進破壞系統、THM耦合試驗儀、水工結構流激振動測試系統、微機控制動靜三軸試驗機、岩石三軸伺服多場耦合實驗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20萬元以上)56台套,資產總值6178.67萬元,實驗室儀器設備總資產近8000萬元,可以開展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領域各種複雜、綜合性的研究實驗,其中灌溉排水與水文水生態綜合實驗系統、水電站過渡過程與控制實驗系統、抽水蓄能實驗系統等在國內外獨具特色。
多年來,實驗室一直堅持大型儀器、設備、平台面向國內外開放共享原則,先後有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沙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西藏大學、水電集團安哥拉班等國內外學者來實驗室共享使用,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水利水電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科學實驗研究工作,大型儀器設備利用率在83%以上。此外,本實驗室還為國內30多個單位研發了大型蒸滲儀灌排控制系統等實驗儀器、設備,並承擔相應的實驗系統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廣輻射作用。
實驗室是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領域的科技創新平台,遵循“開放、流動、競爭、聯合”運行機制,歡迎國內國外研究人員申請。 [1]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研究方向

方向一:水資源時空演變與綜合調度
近期主要研究內容:
水文過程協同演變
水文極端事件工程設計
水資源系統適應性調度
方向二:農業節水及環境效應
近期主要研究內容:
水肥鹽交互作用機理及生態效應
水肥遷移轉化過程及其再生利用
灌區水資源高效利用及調控機制
方向三:河流水沙運動與江湖治理
近期主要研究內容:
河流水沙輸移基本理論
人類活動影響下河湖演變規律
複雜條件下水沙輸移模擬技術
方向四:水工結構與庫壩安全
近期主要研究內容:
高砼系統性能演化與安全評價
高堆石壩變形機制與控制
高砼壩抗爆性能與安全防護技術
方向五:水電站安全運行與控制
近期主要研究內容:
抽水蓄能電站過渡過程的事故機理及運行安全
輸水發電系統水力-結構耦聯機理及特性 [2]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學術團隊

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57人,流動研究人員29人,技術與管理人員8人。在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1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教育部高層次人才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3人,有2人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在國際學術組織或學術刊物任職21人次。實驗室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1個。 [1]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重點學科

實驗室以“水利水電工程”和“水文學及水資源”兩個國家重點學科為依託,擁有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先後承擔了大量國家及省部級重要基礎研究、重大工程研究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在非線性水文系統、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節水灌溉、地下水土壤水運動,除澇排水、跨流域調水、河流泥沙、水電能源開發利用、水電站結構設計優化、壩基與邊坡理論、水電工程施工過程優化、水電站過渡過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成果,為水資源與水利水電科學的發展和重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研究成果

在科研項目方面,曾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973)、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等科研項目250餘項,年到款科研經費達3000萬元以上。2004年以來實驗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3項,其中主持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與自然科學獎39項,其中主持完成的一等獎17項;出版學術著作60多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報告60多次。每年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SCI論文百餘篇。研究成果應用於三峽、龍灘、錦屏、溪洛渡、瀑布溝、白鶴灘等大型水電工程以及南水北調中線、淮河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國家大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
近五年取得的標誌性研究成果包括“變化環境下巨型水庫羣洪水資源化調控關鍵技術”、“灌區土壤水鹽精量調控理論與應用”、“河流複雜水沙過程模擬及調控”、“水電工程高壩大庫系統特性演化與安全控制”、“水電站-抽水蓄能電站過渡過程與控制”,促進了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領域的科技進步,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科學技術整體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1]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交流合作

在開放合作與交流方面,實驗室每年舉辦/承辦1-2次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每年派20餘批研究人員到國外講學、進修、參加學術會議、項目合作等,國外專家、學者來實驗室講學、訪問40餘批,150餘人次,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荷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係。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所獲榮譽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工程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3]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研究所

實驗室根據五個研究方向,相應設置五個研究所:
(1)水文水資源研究所:學術帶頭人熊立華,所長劉攀,副所長張翔
(2)農業水利研究所:學術帶頭人黃介生,所長邵東國,副所長史良勝;
(3)河流湖泊研究所:學術帶頭人曹志先、槐文信,所長夏軍強,副所長孫昭華;
(4)水工結構研究所:學術帶頭人盧文波,所長周偉,副所長陳益峯
(5)水電站安全研究所:學術帶頭人伍鶴皋,所長錢忠東,副所長程永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