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蛭

(咽蛭目水蛭科動物)

鎖定
水蛭是顎蛭目水蛭科 [2]  環節動物 [5] 又稱螞蟥 [3] 其體長,扁平,略呈紡錘形。背面常暗綠色,有細密的黃黑色斑點形成的縱線,背部中線較深;腹面淡黃色、兩側各有淡黃色縱紋,雜有多數不規則茶綠色斑點 [4] 由一定數目的體節組成,有一個口吸盤和後吸盤 [5] 
水蛭分佈於中國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等地;在日本也有分佈 [6] 水蛭多屬淡水動物,但也有海洋和水陸兩棲的水蛭物種。水蛭屬於體外寄生蟲,以吸血或食腐肉為生,身體有環帶,與蠕蟲不同的是,水蛭的環帶只有在繁殖期才可見 [5] 產卵期為5月,下旬孵出幼蛭,每個繭內的幼蛭數為13-35條,多數20條左右 [7] 水蛭在20-30℃環境下生長活躍,壽命12-15年 [8] 
水蛭的乾燥體可入藥,性平,味鹹、苦,歸肝經。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症的功效。主治血瘀經閉、症瘕積聚、跌打損傷、心腹疼痛等 [9] 水蛭可提取水蛭素,水蛭素具有降血脂、調節血壓、溶血栓以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10] 水蛭的營養價值很高,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多肽微量元素脂肪 [11] 
中文名
水蛭 [12] 
外文名
Leech
別    名
螞蟥
中文學名
水蛭
拉丁學名
Whitmania pigra Whitman
動物界
環節動物門
水蛭綱
咽蛭目
水蛭科

水蛭形態特徵

螞蝗
螞蝗(8張)
水蛭是顎蛭目水蛭科環節動物又稱螞蟥其體長,扁平,略呈紡錘形。背面常暗綠色,有細密的黃黑色斑點形成的縱線,背部中線較深;腹面淡黃色、兩側各有淡黃色縱紋,雜有多數不規則茶綠色斑點由一定數目的體節組成,有一個口吸盤和後吸盤。體長約2~15釐米,寬約2毫米~1.5釐米。背面綠中帶黑,有5條黃色縱線,腹面平坦,灰綠色,無雜色斑,整體環紋顯著,體節由5環組成,每環寬度相似。眼10個,呈∩形排列,口內有3個半圓形的顎片圍成一Y形,當吸着動物體時,用此顎片向皮膚鑽進,體大型,體長60-120mm,寬13-14mm。背面暗綠色,有5條縱紋,吸取血液,由經食道而貯存於整個消化道和盲囊中。身體各節均有排泄孔,開口於腹側。雌雄生殖孔相距4環,各開口於環與環之間。前吸盤較易見,後吸盤更顯著,吸附力也強。 [2]  [4-5]  [3] 

水蛭棲息環境

水蛭生活在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溝渠、淺水污穢坑塘等處,嗜吸人畜血液,行動非常敏捷,會波浪式遊,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躍,6~10月均為其產卵期,到冬季往往蟄伏在近岸濕泥中,不食不動,生存能力強。
水蛭屬冷血環節動物,在中國南北方均可生長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庫、溝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機質豐富的池塘或無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水蛭生活習性

水蛭屬於體外寄生蟲,以吸血或食腐肉為生。生活習性:水蛭屬冷血環節動物,在中國南北方均可生長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庫、溝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機質豐富的池塘或無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長適温為10-40℃,北方地區低於3℃時在泥土中進入蟄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於8℃左右出蜇活動。水蛭為雜食性動物,以吸食動物的血液或體液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蟲、軟體動物為主餌,人工條件下以各種動物內臟、熟蛋黃、配合飼料、植物殘渣,淡水螺貝類、雜魚類、蚯蚓等作餌。生長適温為10-40℃,北方地區低於3℃時在泥土中進入蟄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於8℃左右出蜇活動。 [5] 

水蛭分佈範圍

水蛭特徵
水蛭特徵(8張)
水蛭在中國大部地區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產。主產于山東微山東平南陽湖等湖中,以微山湖產量最大,除供應本省外,並銷售東北、河北、山西各地。江蘇蘇州市郊、吳縣等地所產亦外銷一部分。此外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陝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處亦產,均自產自銷。在日本也有分佈 [6] 
水蛭全國各地均有分佈。螞蟥分佈於山東河北安徽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柳葉螞蟥分佈於河北、安徽、江蘇、福建等地。

水蛭繁殖方式

水蛭自然繁殖

水蛭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體內受精,同時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時互相反方向進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轉”現象,存在着性別角色交換,一條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媽媽,在一生的不同時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後一個月左右,雌體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帶,形如“蠶繭”,排出體外,在濕泥中孵化,温度適宜,約經16-25天從繭中孵出幼蛭,便開始了獨立的生活。
水蛭的環帶只有在繁殖期才可見產卵期為5月,下旬孵出幼蛭,每個繭內的幼蛭數為13~35條,多數20條左右水蛭在20~30℃環境下生長活躍,壽命12~15年 [5]  [7-8] 

水蛭人工培育

  • 經驗技巧
  • 水蛭的選址建池技術:
光學圖 光學圖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積大小應根據飼養量而定。一般每畝水面可放養幼蛭6~10萬條。池對角設進水口和排水口。為便於水蛭的棲息和產卵,池底可放些不規則的石塊或樹枝,水池之中應建高出水平面20釐米的土台5~8個,每個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還要設防逃溝,用磚砌成,溝寬12釐米,高8釐米, 下雨時用密網欄住或在溝內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 投种放養
螞蟥苗種的來源可以捕捉、購買或自繁。在開始養殖時,一般以天然捕捉為主,也可以向有關單位購買。中國傳統作為藥用的螞蟥有三種:人工養殖以金錢蛭為好。金錢蛭體形大,產量高。金錢蛭即農村中俗稱的“牛螞蟥”。牧牛時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種時應注意鑑別。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都可產卵繁殖, 於3月下旬至4月(長江流域,下同)產卵繭,卵繭產於泥土中,一般產卵繭1~4個,每個繭內幼螞蟥數為13~35個,多數20個左右,每個螞蟥一次可繁殖60~80條。幼螞蟥於6月大量出現,生長迅速,在孵化後一個月內,平均增長20毫米以上,到9、10月間長得與成體難以區分。以早春放為宜。早春放養十月即可長成、加工出售。
  • 水蛭的人工繁殖技術
三倍體速生水蛭 三倍體速生水蛭
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積宜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設1~1.5米的平台,中間為水面,水深50釐米,平台高出水面2釐米,平台面保持濕潤。做平台的土應為高含腐殖質的疏鬆沙質土壤,便於螞蟥打洞,切忌用黃粘土,齊平台面應設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沒砰台造成繁殖失敗。一般分為小型養殖池與大型養殖池兩種:
小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寬3米,深1米的池溝,長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寬40釐米,每一池內設出、入水口。池中間必須有50—100釐米寬的產卵平台,平台與水面在一個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層20釐米厚的腐殖土壤。作為水蛭產卵繁殖的場所。水位50—60釐米為宜。
大型養殖池的建造大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情況而建成不同的規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還可以在池的底部鋪上一層塑料薄膜。池底應放入適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機質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淨化水質,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龍網紗(高0.5—0.6米),用以阻擋蛙、等天敵進入養殖池。為了防止夏季水温過高、光線太強,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樹木遮陽。
種蛭的選擇:用於作種繁殖和種瑪蟥,年齡應在2年以上,體重30克左右,體質健壯,活潑好動,用手觸之即迅速縮為一團。這樣的螞蟥懷卵量多,孵化率高,種螞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陸地面積計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種螞蟥入池後要保持水質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獅供其取食。
繁殖: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螞蟥產卵繭的時間從5月初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隨個體差異而不同),5月中旬為其繁殖高峯期。產卵繭期應保持安靜,避免在岸邊走動震動,否則,正在產卵繭的螞蟥會受驚而逃走,造成空繭。
孵化管理:螞蟥產卵繭後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飼養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繭讓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繭產出後約11~15日孵出幼蛭。剛孵出的幼蛭體形很象成體,呈軟木黃色,體背部的兩側各排列着7條紫灰色的細縱紋。隨着幼蛭的生長,縱紋間的色澤逐漸變化,形成5條由兩種斑紋相間組成的縱紋而變化成成體的色紋。在孵化階段,應儘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動,以免踩破卵繭。平台面要保持濕潤,可覆蓋一層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氣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沒過平台,保持差距3釐米左右。把繁殖後的種螞蟥撈出後,即可投放幼嫩的蚌類和螺獅供幼螞蟥取食,幼螞蟥孵出後兩,三天內主要靠卵黃維持生活,三天後即可採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獅的血液和汁液,在一個蚌的體內,會鑽入數10~100條幼螞蟥, 隨着幼體的長大,它們會吞食蚌、螺獅的整個軟體部分,幼螞蟥生長迅速,半個月後,平均增長達15毫米以上,即可轉入大池中飼養成成螞蟥。
  • 人工飼養
沼澤、泥塘養殖:
沼澤、泥塘水生植物茂盛,有機物質、腐殖質含量較多,浮游生物、水生植物豐富,因此,只要建好圍欄,防逃、御天敵侵害即可。此種模式投資成本較低,管理、捕撈較麻煩。
稻田套養
在稻田中挖溝渠、溜溝作為水蛭主要活動場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狀開挖,分溝溜式和泥塘式兩種。溜溝要求分佈均勻,四通八達,有利於水蛭的生長和覓食,一般寬0.4米,水深0.3-0.5米,溜溝面積佔總面積10%左右;泥塘式是在稻田內部開挖泥塘,泥塘與稻田溝渠相通,溝寬、溝深均為0.4米左右,深為0.5-0.6米,佔稻田面積15%左右,注意稻田施農藥對水蛭危害。一般選擇高效低毒農藥,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動物糞便較理想,不僅有利於稻子豐收,也是水蛭的好飼料。
  • 水泥池養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寬3米,長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進、排水設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棲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種蛭,其池體的鹼性物質(硅酸鹽水泥、氫氧化鈣等)需經過20天的淡化後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養殖池總體環境條件趨向食物鏈總體平衡以後,才能逐步加大投種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條。
標準化集約精養:
建議池塘長90米,寬7-8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0.5米--0.6米,做好進、排水設施,建設泥土棲息地,高出水面0.3米,上面種水草,以遮陰防曬,使用40目聚乙烯網布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每畝水面積投放種蛭2000條。
  • 水蛭飼養技術
螞蟥生命力強,粗生易長,極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餌和調節水質。
曬乾
曬乾(2張)
投餌:金錢蛭主要取食螺類、蚯蚓等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的血液,人工餌養天然飼料以來源廣泛的螺螄為主,輔以蚯蚓昆蟲的幼蟲等,人工飼料主要是各種動物血。螺螄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養殖池內放養一定數量的螺螄(每畝25千克左右),讓其自然繁殖,供螞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螄不宜過多,以免與螞蟥爭奪空間,動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對螞蟥的迅速生長有顯著的作用。把、牛、等動物鮮血凝塊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塊,螞蟥嗅到腥味後很快就會聚攏來,吸飽後自行散去。要及時清除凝血殘渣,以免污染水質。
調節水質:螞蟥對環境和水質要求水温宜保持15~30℃以下便停止攝食,過高會影響生長,在污穢水中亦能生長。但人工養殖密度高,水質保持清潔為好,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適當換水。
越冬管理:要保證種螞蟥安全越冬。入冬後,氣温降到10℃以下,螞蟥停止攝食,鑽入土中或樹葉下冬眠,早春放養的螞蟥一般都已長成成體,可加工出售。捕撈時,先將水排完,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留種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種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後,可在池面上加蓋稻草或木杆以防凍並保持泥土濕潤。也可以帶冰越冬,要將池水適當加深,以防止完全結冰。
  • 投餌管理
  • 投餌
天然餌料種類以淡水螺類、蚯蚓及部分昆蟲為主,規模養殖輔投各種動物血、內臟和淡水魚蝦貝螺類,以及畜用配合飼料和農作物的秸稈池塘養殖可投放一定數量的野生螺螄或福壽螺,量一般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讓其自然繁殖,與水蛭共生共長,供其攝食。放螺數量不宜過多,過多則與主養品種爭奪生存空間,主客易勢。投餵動物血或拌餌投餵時,應注意間隔投餵和及時清除剩餌,天熱時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敗壞水質,影響水蛭生長。
  • 日常管理
水蛭病害極少,以調節水質為主,水蛭雖然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但水環境變化過大或變壞,則影響其生長和繁殖。養殖過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間,過肥過污的養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體中溶解氧應大於0.7mg/L,出現缺氧,小水體可通過人工淋水解決,較大的水體要及時注入新水或換水,在夏季高温季節保持較為清新的水質十分重要。
  • 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響,北方水蛭養殖應建立人工條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習性,增加養殖時間,縮短上市週期。日光温室一般為竹木塑苫結構,北部牆體為土鑄或磚混,厚0.8-1.5m,東西向,長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數量5-7排。上覆無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門、通道及風口。在嚴寒雪封季節,還應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較高級的温室可用塑鋼無立柱方式,只是造價相對要高。
通過建造日光温室,有計劃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間日常管理應密切注意温室內外温度變化,及增氧防風、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長和越冬,和為次年準備足夠的蛭種。
  • 病害防治
乾枯病:因温度過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少活動或不活動,消瘦無力,可見身體乾癟,失水萎縮,全身發黑。防治方法:⑴將病蛭放入1%的食鹽水中浸洗,每日兩次,每次10分鐘。⑵用酵母片或土黴素拌料投餵,增加含鈣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白點病:由原生動物多於小瓜蟲引起,患病水蛭體表有白點泡狀物,小白斑塊,運動不靈活,遊動時身體不能平衡、厭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鐘,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生物學特性比較 生物學特性比較
腸胃炎:由於吃了變質食物或難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懶於活動,肛門紅腫。防治方法:
用0.4%磺胺脒唑與餌料混勻後投餵。0.2%土黴素拌料投餵。

水蛭主要品種

水蛭多屬淡水動物,但也有海洋和水陸兩棲的水蛭物種 [5] 
寬體金線蛭、茶色蛭和日本醫蛭的共同特性為:體長稍扁,前後端有吸盤,全身具5個環紋,每環寬度相似;雌雄同體,雌雄生殖孔分別開口於腹面的環與環之間,雄孔在前,雌孔在後;眼10個,排成∩形;均以稻田、溪流等水域作為棲息地,可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 [1] 
日本醫蛭 日本醫蛭
又名:醫用蛭。體狹長稍扁,略呈圓柱形,體長3~5釐米,寬4~5毫米(固定)。背面綠中帶黑,有黃色縱線5條。腹面子坦,灰綠色,無雜色斑紋。體環數103;環帶不顯著,佔15環。雄生殖孔在31~32環溝間;雌孔在36~37環溝間。眼5對,列成弧形。體前端腹面有一前吸盤。食道縱褶6條,顎3片,半圓形,顎齒髮達。後端腹面有一後吸盤,碗狀,朝向腹面,肛門在其背側。
生活於水田及沼澤中。吸人、畜血液。行動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春暖時即活躍,6~10月為產卵期,冬季蟄伏。再生力很強,如將其切斷飼養,能由斷部再生成新體。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寬體金線蛭
寬體金線蛭(2張)
體長大,略呈紡錘形,扁平,長6~13釐米,寬0.8~2釐米。背面通常暗綠色,具6條細密的黃黑色斑點組成的縱線,背中線1條較深。腹面淡黃色,雜有許多不規則的茶綠色斑點。體環數107。環帶明顯,佔15環。雄生殖孔在33~34環溝間;雌孔在38~39環溝間。眼與日本醫蛭同。前吸盤小,顎齒不發達。
生活於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蟲、軟體動物的幼蟲及泥面腐殖質等。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又名:牛鱉。體較寬體金線蛭略小,呈柳葉形,扁平背部棕綠色,有5條細密的綠黑色斑點組成的縱線;腹面淺黃色,甚平坦,散佈不規則的暗綠色斑點。餘與寬體金線蛭相似。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寬水蛭:扁平紡錘形,體長5~9釐米,寬處0.8~2.0釐米。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乾燥藥材背腹相貼呈攀狀,體前端稍尖,後端鈍圓,全體由許多環節構成,前吸備用不顯著,後吸備用較大。背部黑棕色,由許多黑色斑點排列成縱線5條。體的兩側及腹面均呈棕黃色,腹面有多條黑棕色的斷續斑點。質脆,易折斷,斷面有光澤似膠樣。氣微腥。
長條水蛭:狹長而扁(有些在加工時拉成線狀),體長5~12釐米,寬1~5毫米。體的兩端稍細,均有吸盤,前吸盤不顯著,後吸盤圓大。體節明顯或不明顯。體表凹凸不平(因消化道內有貯藏物)。背腹兩面均呈黑棕色,兩端經過加工後穿有小孔,因此吸盤亦不易辨認。質脆,折斷面不平坦,無光澤。有土腥氣。
水蛭:扁長圓形,體長2~5釐米,寬2~3毫米。腹面稍高,體多彎曲扭轉。商品通常用線穿起,多數密集成團。全體黑棕色亦由多數環節構成。折斷面不平坦,無光澤。
以上三種藥材均以身幹、體大、無泥者為佳。
以上三種藥材的檢索表:
體寬在5毫米以上,體扁平紡錘形——寬水蛭。
體寬在5毫米以下,體圓柱形或細長;體多數平直;單條,不粘連成羣;色灰黑無光澤——長條水蛭。
體多數彎曲扭轉;常數條粘連成羣;色黑有光澤——水蛭。
三種水蛭主要特徵是:水蛭全體呈圓柱形,較短小,體多扭曲,黑棕色,由多數環節組成,斷面無光澤;螞蟥則體扁平呈紡錘形,較長,有5條由黑色、淡黃色相間組成的縱線,斷面似膠狀有光澤;柳葉螞蟥體狹長而扁、似“柳葉”狀,有5條黃褐色或黃綠色斑紋形成的縱紋,斷面平坦無光澤。

水蛭主要價值

水蛭藥用價值

水蛭的乾燥體可入藥,性平,味鹹、苦,歸肝經。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症的功效。主治血瘀經閉、症瘕積聚、跌打損傷、心腹疼痛等 [9] 水蛭可提取水蛭素,水蛭素具有降血脂、調節血壓、溶血栓以及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10] 

水蛭營養價值

水蛭為無脊椎軟體動物,無骨架結構,全體均可利用。
水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多肽、微量元和脂肪酸素等。
1.蛋白質:水蛭乾粉中氨基酸的含量高達62%,是肌肉蛋白質含量23.3%的2.7倍;同時在這17種氨基酸中,以穀氨酸、天門冬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的含量較高,它們在水蛭的保健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水蛭所含的17種氨基酸中,其中7種為人體必需氨基酸,其含量為1535mg/100g乾重,佔全部氨基酸總數量的72%。
2.多肽:吸血水蛭中含有由多個氨基酸組成的低分子多肽,它是吸血水蛭發揮藥效和保健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
3.微量元素:菲牛蛭體內含有鈣、鉻、、鎂、錳、釩、鋅8種元素, 其中釩、錳、銅、鐵、鋅元素是人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鋅和鐵的含量較高,分別為1.4mg/g 和1.36mg/g。鋅元素的含量比大豆中的鋅含量高8倍,比豬肝中的含量高2倍。説明菲牛蛭對鋅元素具有富集能力。在自然界中鋅的含量相對較少,而它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重要的元素,而人體不能自身生成,只能依靠體外供應。研究還表明,鋅元素廣泛地參與蛋白質酶、糖類、核酸、脂肪的代謝等基本生化過程,已知有300多種酶的活性與鋅有關。並且鋅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抗癌功能。人體隨着年齡的增長,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逐漸減少,鋅尤為顯著,引起酶類蛋白質的損害,加速衰老的進程和疾病的發生。因此,為保持體內適宜的微量元素濃度, 就需要服用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4.脂肪酸:菲牛蛭體內含有16個脂肪酸的組分,其中飽和脂肪酸佔63.34%,不飽和脂肪酸佔34.05%。研究發現,單不飽和脂肪酸在降低總膽固醇有害膽固醇的同時,不會降低有益膽固醇。另外,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特徵和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人體脂質代謝、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功效。

水蛭其他內容

水蛭名典鑑別

史籍出處
史籍記載
水蛭味鹹平。主逐惡血瘀血、破血瘕積聚……生池澤。
梁·《名醫別錄》
水蛭生雷澤池澤,五月、六月採,暴幹。
處處河池有之。歧有數種,以水中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幹之為佳。山妓及諸小者,皆不堪用。
唐·蘇恭
有水蛭、草蛭,大者長尺許,並能咂牛、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食人血滿腹者。其草蛭在深山草上,人行即着脛股,不覺入於肉中,產育為害,山人自有療法。
韓保升
惟採水中小者用之。別有石蛭生石上,泥蛭生泥中,二蛭頭尖腰粗色赤。
宋·寇宗奭
汴人謂大者為馬鱉,腹黃者為馬蟥。
明·《本草蒙筌
水蛭即馬蝗蜞。入藥取水中小者。
清·《本草從新
水蛭即馬蟥。

水蛭快速鑑別

物種
形態特徵
水蛭
全體呈扁長圓柱形,長2~5cm,寬2~3mm。腹面稍高,體多扭曲彎轉。商品通常用線穿起,多數密集成團。全體呈黑棕色,由多數環節構成,折斷面不平坦,無光澤,氣微腥。
螞蟥
扁平紡錘形,體長4~l0cm,寬0.5~2cm。體前端稍尖,後端鈍圓,全體由多數環節構成。前吸盤不顯著,後吸盤較大。背部呈黑棕色,由許多黑色斑點排列成5條縱線;體兩側及腹面均呈棕黃色,腹面有多條黑棕色縱列的斷續斑點。質脆,斷面有光澤似膠狀。氣微腥。
柳葉螞蟥
體狹長而扁(有的拉成線狀),長5~12cm,寬1~5mm。體兩端較細,前吸盤不顯著,後吸盤圓大。體節明顯或不明顯,體表凹凸不平。背腹兩面呈黑棕色,兩端加工後穿有小孔。因此,吸盤難以辨認。質脆,斷面不平坦、無光澤。有土腥氣。
參考資料
  • 1.    醫用水蛭的生物學特性及藥用價值概述  .萬方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03-11]
  • 2.    段金廒,陳士林主編,中藥資源化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09,第427頁
  • 3.    沈丕安著,中藥藥理與臨牀運用 上,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6,第444頁
  • 4.    朱華,戴忠華,中國壯藥圖鑑 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792頁
  • 5.    西班牙Sol90公司著,馮珣譯,無脊椎動物,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01,第50頁
  • 6.    水蛭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5-27]
  • 7.    水蛭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5-27]
  • 8.    王忠壯,胡晉紅主編,現代中藥學,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01,第862頁
  • 9.    金亞明主編,家用中藥保平安,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151頁
  • 10.    李才根編著,圖説水蛭養殖關鍵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第1頁
  • 11.    李才根編著,圖説水蛭養殖關鍵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第2頁
  • 12.    段金廒,陳士林主編,中藥資源化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09,第42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