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荒

鎖定
水荒是指因水資源短缺而引起供水緊張的現象,又稱“水危機”,其現象來源主要是可用水的匱乏和水體污染。水荒影響着每一塊人類居住的大陸,在2019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水危機”被列為未來十年的潛在影響最大的全球風險之一 [1]  。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40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的條件下,每年有十億人口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世界上一半的大城市都缺水 [2] 
中文名
水荒
外文名
Water scarcity
類    型
災難
解決方法
建造水庫或跨流域調水來補給
起    因
淡水資源匱乏,水污染嚴重
影響範圍
全球

目錄

水荒起因

地球上只有0.014%的水既新鮮又容易獲得。在剩餘的水中,有97%是鹽水,而不到3%的水很難進入。從技術上講,全球範圍內有足夠數量的淡水。但是,由於分佈不均(氣候變化加劇)導致一些非常潮濕和一些非常乾燥的地理位置,加上近幾十年來在工業驅動下全球淡水需求急劇上升,人類面臨着水危機。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預計到2030年水的需求將超過供應40%。 [2] 

水荒負面影響

水荒對環境有許多負面影響,例如對湖泊,河流,池塘,濕地和其他淡水資源的不利影響,包括鹽度增加,營養物質污染以及洪泛區和濕地的喪失。
植被和野生動物的生存是依賴於足夠的淡水資源,特別是沼澤和河岸地帶,但樹林和其他陸上生態系統也同樣因水源短缺而生產能力下降。隨着人類數目不斷增加,不少濕地被用來畜牧及蓋建房屋。人類用去部分河流上游的水,其他地區的生產能力也因此下降。美國的七個州中,超過八成歷史悠久的濕地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被填去。
歐洲濕地面積也大規模減少,導致生物多樣化受威脅。蘇格蘭不少濕地因人口膨脹而改變發展,例如亞伯丁郡內的濕地超過一半消失,多種藻類也隨之消失。
在馬達加斯加中部的高原,人類的用地活動使所有植被在1970至2000年間完全消失,刀耕火種令全國的生物量下降百分之十,很多地方變為無植物生長的廢地,都是因為要令貧窮而人口過度的土著居民得以温飽,但溪谷侵蝕的同時令淤泥堆積,大量的水受到污染不能再用,也破壞數個向西流的河流生態系統,使某些魚類瀕臨絕種和印度洋海底的珊瑚礁減少。

水荒現狀

世上很多國家正遭受水危機影響,以下只列出部分威脅程度較大的國家(括號內為受影響人口) [3] 
蘇丹(1,230萬)
伊朗(560萬)
委內瑞拉(500萬)
敍利亞(380萬)
津巴布韋(270萬)
突尼西亞(210萬)
古巴(120萬)
美國加州水資源部指出,若2020年前未能尋得新水源,該區短缺的水需求量將會跟今天總耗水量相當。位於西岸沙漠洛杉磯最多能供水給100萬居民,當局預測2020年和2030年人口會增至220萬及480萬,缺水問題將在2020年前出現 [4] 
缺水問題已開始困擾許多小型農業國家,不久也會擴展至大國如中國或印度。有些地方的地下水面,如中國北部、美國和印度因過度抽水而不斷下降,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伊朗和墨西哥也有類似問題。持續下去,將使水源匱乏,穀物收成也會因此減少。在中國,過度仰賴含水層已造成穀物收成逐漸減少,穀物價格可能因此上漲。預料到了二十一世紀中期,有水源短缺問題的國家還會增加三億人口。若不能透過增加女性識字率及家庭計畫來減慢人口膨脹,屆時可能被迫採取粗暴、不人道的方法來解決世界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阿爾及利亞、埃及、伊朗和巴基斯坦也有大量水源短缺問題,其中四個國家已大量依靠進口穀物,只有巴基斯坦能自給自足,但每年增加400萬人的巴基斯坦,也即將進入世界穀物市場。
聯合國一份氣候報告指出,喜瑪拉雅山河川會因温度上升而在2035年前消失,作為亞洲大型河流恆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長江、湄公河、怒江和黃河的主要水源,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和緬甸沿岸約四十億人將在未來數十年遭受洪災及旱災影響。單單在印度,恆河就為超過5億人提供飲用水和灌溉用水 [5] 

水荒展望

研究預測,到了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將得不到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衞生服務,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減少使用地下水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污水處理廠需要大量資金,加上額外水源很難追上急增的人口,即使能成功建成污水處理廠,巨大的運作費用和員工所需的技能也是考慮因素之一。而減少使用地下水在政治上並不受歡迎,嚴重影響農民的生計,若落實會令農作物收成減少,不能提供足夠食糧給國民。
從實際層面來看,發展中國家可嘗試利用簡單的污水處理或化糞設施,以及分析改善污水設施的設計,從而減低對飲用水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已發展國家能分享符合成本效益的污水處理和Hydrologicaltransportmodel等技術。個人層面上,已發展國家的人應自我反省,減少食水浪費,珍惜保貴的淡水資源。所有國家可增加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尤其是濕地和河岸地區。這些措施不但能保存生物羣(biota),也能促進大自然的水循環,令水體更適合人類使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