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翁花

(中藥)

鎖定
水翁花,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5月底至6月初,採摘帶有花蕾的花枝,用水淋濕,堆疊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曬至三成幹,復堆悶1-2天再曬,以後曬1天,悶1天,待足幹後,篩淨殘存枝梗。其味苦、微甘,性涼。能夠清熱解毒,祛暑生津,消滯利濕。
別    名
水香
酒翁
土槿皮
中文學名
水翁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桃金娘目
桃金娘科
水翁屬
水翁
分佈區域
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
採收時間
5月底至6月初
用    量
15-30g
毒    性
無毒

水翁花入藥部位

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

水翁花性味

味苦、微甘,性涼。

水翁花歸經

歸肺,脾,胃經。

水翁花功效

清熱解毒,祛暑生津,消滯利濕。

水翁花主治

感冒發熱,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

水翁花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泡水代茶;或煮粥。

水翁花炮製方法

用水淋濕,堆疊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曬至三成幹,復堆悶1-2天再曬,以後曬1天,悶1天,待足幹後,篩淨殘存枝梗。

水翁花生理特性

水翁,喬木,高達15m。其乾燥花蕾呈卵形或球形,兩端尖,長4-7mm,直徑2-4mm。萼筒倒鐘形或杯形,棕色至棕黑色,外表皺縮,有4條以上縱隊人向稜突起,除去帽狀體,見重疊的雄蕊,花絲棕黑色,中央有一錐形花柱。質乾硬。氣微香,味苦。其喜温明濕潤的氣候,常生水旁。

水翁花產地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1]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